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计划

2023-05-28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计划

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我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和部署,围绕建设“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培养符合“四有”新人标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首都青少年为目标;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落实江苏省教育发展战略,构建与江苏教育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其标志为: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意识和氛围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功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有益教育经验,德育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依法管理,立足建设,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

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把“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构建江苏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为营造奥运会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落实“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制度,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在学生中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在学校唱响国歌,把升旗仪式、唱响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培养学生十个文明形象

围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每月选择一个专题和重点内容作为突破口,力求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年年有突破,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年年有进步。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让唱响国歌;尊敬师长;主动问好;不随地吐痰;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十个文明习惯伴随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实施学校课程的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

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教学活动都是德育的实施过程。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是落实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的关键环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1.落实每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做到全员育人

每位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身言行的道德影响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交流及跨学科研究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等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德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体现各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

每位教师都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抓住学生成长中的入学、升学、青春期、成人期等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要注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

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到全过程育人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美育、体育、科技、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4.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育人优势,支持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统筹安排好团队活动时间。通过团队组织活动、中学生业余团校和高中生业余党校等途径,培养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对学生品行、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层次影响和教育意义。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体验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功能的影响。

1.培育先进的学校文化理念

校长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以师生为主体,通过理念铸造、行为反思,逐步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核心价值观。重视校训、校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加强校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学校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及历史发展为基础,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校风。

2.创造具有学习型组织特征的学校氛围

创造师生主动学习、共同发展、有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学校氛围。校长努力成为师生相互沟通和思想交流的促进者,使学校的干部教师通过行为反思、问题发现等方法不断改善学校的德育实践,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3.加强学校环境建设与文化资源建设

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绿色校园环境。利用铭言、人物、故事、文物和景观布局、建筑装饰等,形成学校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态景观。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爱国主义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

运用网络、动漫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把网络、动漫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增加交流、培养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手段,提高对网络、动漫信息的是非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创建学校社区新型协作体制

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体制。

1.开展家长教师协会试点

逐步试点建立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由家长自荐或选举、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组成的新型家长教师协会,增进家长间的团结互助,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交流,让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协助班级开展教育活动。

继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长信箱、家访、联系簿、网络等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2.关爱特殊背景的学生

学校和社区共同开展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以及失学失管少年、流浪乞讨儿童情况的调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保障他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

3.完善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

做好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和转化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情况报告制度。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五、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新时期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完善人格,提高境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其教学能力,还要考核其育人能力、考核完成德育任务的情况。将教师的师德表现、做学生德育工作的情况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发现先进思想、优秀典型,学习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师德精神和育人经验。

第二篇:中学生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引言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的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文化程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探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对策。

1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

1.1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正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思想上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

1.1.1 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1%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有必要,愿意参加。“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83.14%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应征。”但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就稍差一点。

1.1.2 比较关注社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做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下岗职工再就业(47%)、腐败现象严重(37%)、农民工问题(31%)。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学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比较关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1.1.3 高度认同传统道德。大部分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1.2 调查发现:中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2.1 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1.2.2 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65%的中学生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利己又不损人”。 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提出“等价交换合情合理”等主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自私自利行为普遍,不善合作,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视而不见;在学习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的选择竟占了50%左右!

第三篇:中学生思想教育案例

当班主任多年来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艰辛。我咀嚼到了失败的苦涩,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欢笑和感动,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民主意识也很强,知道自己的一些权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

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教育学生上的一个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班有个男生,在学校里就“出名”的不听话,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做作业,成绩很差。而且个性冲动,态度粗鲁,爱打架,做事缺乏恒心,目无纪律,自由涣散。是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让老师很头痛。

对于这个学生,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育方式进行转化。

第一步,挖掘优点,树立信心。

转化的第一步,应该是帮助其树立信心,使之相信自己能够做好,那么如何才能树立该生的信心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认识到,这些学生在以前都是被老师训斥惯了的,因此再采用打压的方式是很难起到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决定采取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开学第一天,我便把他单独留下来谈心。他当时觉得很奇怪,我怎么会认识他。我没有直接地说出他以前的种种不良现象,而是让他自己总结一下上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我想想看看他是否诚实。我原以为为了给我留下好印象他会抵赖,专挑优点说。但最终他没有对我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这一点让我很惊讶,这也是我发现他身上的第一个优点。接下来,我告诉他其实我早就对他有了解,我很感动他的诚实,并告诉他这个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可贵的。当听到这个话的时候,他脸红了,有一丝害羞。他说这是他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听到老师的表扬。我告诉他不管以前的他是怎样的,只要能慢慢地改掉不良习惯,在老师眼里仍然是个好学生。并让他明确了当一个合格的学生要符合哪些要求,具体该怎么做,希望他拿出决心和恒心来,老师会帮助他的。他也向我做了保证。从此以后,我经常安排他参加班级活动,如学校的运动会,足球比赛与篮球比赛,我还不时的安排一些小的管理性的任务来锻炼他。让他真正感到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心。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积极要求上进。

第二步,严要求,持之以恒,锻炼毅力。

改正错误并不难,难的是惩前毖后,以后不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毅力。在学习上,我针对他上课不认真,开小差,乱插嘴的情况,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离讲台最近的地方,并派了一名班干部坐在他旁边督促他,只要他有什么违反纪律的情况,我立刻就会知道,我就能及时教育他。而在活动上,我也特别安排一些纪律比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班委和他交往,俗话说,“进朱者赤”,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影响与熏陶下,他违纪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且,违纪以后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及时改正。

第三步,家校联系,巩固教育效果。

针对他经常不做作业的情况,我建立了家校联系本,让他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记录下来,另外,还要记录每天回家的时间和每天半小时的背书情况。这些都要有家长的签字。我事先把他的妈妈请到学校来,让他的妈妈配合我的工作,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后才能签字。 我每天必查他的家校联系本,有什么异常情况会及时找到他,并和他的妈妈联系。后来,我从他妈妈的口中了解到,他在家能体贴父母,每当他父母加班的时候,他都能自己做晚饭吃,并把热水烧好了给父母用。我觉得他还是比较懂事的,挺有孝心的。利用这一点,我告诉他父母赚钱很不容易,不能随意挥霍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要他懂得珍惜。

经过这样一步一步地教育之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身上那种自由散漫,目无纪律的坏习气明显收敛了很多。上课时,听课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能做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乱插嘴的情况明显减少。违反纪律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来问老师。双休日在家也不经常出门了,即使外出也会和父母讲明,能够做到不进网吧。在班级里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不再给其他同学起外号,不乱说脏话侮辱同学。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劳动积极,值日卫生工作认真负责。有时候能主动向老师反映班级里的情况。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出现逃学的情况。慢慢地能理解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接受老师的批评,能知错就改。

通过这个教育案例,我深刻体会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学生时,作为教师也要讲究策略,敢于创新,因材施教。一切教育以我们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前提。才能促进与学生的平等相处,并促使他们改掉坏习惯。

初中生养成教育案例

本班学生xx,男, xx 岁,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各种活动不愿意参加。

评析: 在现在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侯炳豪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只有“我”字的孩子。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

方法:

1 .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要让学生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我就让他担任小组长,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放在心上,使他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

3 .引导孩子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 在孩子的意识中养成“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在与同学玩要友好相待,要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如:班上 xx同学病了,大家纷纷打电话表示慰问,并捎上一只大苹果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她,这样不仅给xx同学带去了温暖和友谊,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知道怎样与人和眭相处.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行为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

xxx、男、xx岁、x年级学生。主要表现: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星期天作业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污垢”的;常与父母撒谎,作业做完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 措施: 针对该生的习惯,我采取优等生每人轮流一周,逐渐培养各方面的习惯.使他周周或月月有进步。

评析: 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他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为此我特别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产生影响。

方法:

1.让孩子与附近的同学一起做作业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家长和学习小组成员随时提醒孩子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

2.使用积极而及时的强化,老师、家长相互签字当天的作业。 3.在家里规定一个位置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

第四篇: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无论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

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德育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作用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等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认识、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网络德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

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

第五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4年8月我来到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七年一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政治采用“五元”的教法,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泛读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教师进行主要知识小结。这种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

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采取了“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三、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觉得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政治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

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上一篇:秩序维护部各岗位培训下一篇: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