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2022-07-11

第一篇: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体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体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沈阳师范 实践地点:呼伦贝尔草原 实践时间:2012年1月22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每逢春节,草原上的蒙古族过年的习俗也独具特色。

除夕:吃“手把肉”除旧岁

除夕是草原蒙古族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为除夕年夜饭做准备。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

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

初一:祭天之后拜年

大年初一黎明时分,蒙古族牧民要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到头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举行祭天仪式。

人们点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将供品撒进燃烧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献祭。在长辈带领下,一家老小自左向右绕包走一圈,边走边叩首,将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草原上,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祭天、祝寿、拜年等,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除夕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结束。

“初一早晨祭天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如今受条件限制,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已很少举行祭天仪式,但草原上的牧民保留着这个传统。”斯琴告诉记者,各地蒙古族的祭天仪式各有特色,他家举行的是察哈尔蒙古族的祭天仪式。

行毕祭天礼,天蒙蒙亮。斯琴一家人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辈祝福晚辈。

家庭拜年结束后,牧民们就结伴而行,到邻居家串门拜年。

“五畜”还要过大年 除夕之夜,每家要清点自家牲畜,将喂足草料的牲畜赶进打扫干净的圈舍后,围着畜群点燃松柏,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民族习俗。除夕夜必须点清牲畜头数,一头都不能缺,也不能让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

初一早晨“祭天”的时候,蒙古人点燃了以“五畜”命名的五个“卓拉”(用黄油燃烧的佛灯),然后打开羊圈,将羊群赶向草场。这时,家人在羊圈旁点燃鞭炮,长者把鲜奶和黄油抹在领头羊头部,保佑人畜兴旺、生活美满。初一早晨不能对牲畜大声吼叫,更不能打牲畜,晚上畜群归来时,主人手端鲜奶,念着祝福语迎接。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咱们传统的蒙古族他们独特的过年方式,同时我也是祝愿他们能够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精彩。

第二篇: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程序

“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现场展示内容安排

一)晨间活动:(7:30——8:30)

1、园所广播系统播放蒙古族民族音乐、歌曲

2、晨间接待:六名幼儿、两名教师身着民族服饰,在园所大门两侧进行礼仪接待(赵鑫、杨洋)

3、少数民族特色餐饮介绍

4、民族文化及教研课题介绍

5、幼儿美术作品成果展 二)开幕式:(9:00——9:30)

1、教师民族歌舞表演(大联唱)

2、主持人进行开幕仪式

3、来宾致辞

4、幼儿敬献哈达

4、家庭才艺表演

三)幼儿现场展示活动:(9:30——10:30) 大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蒙古族头饰、蒙古帽、蒙古靴

材 料——白板纸、彩卡纸、海绵纸、即时贴、双面胶等 大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我爱大草原”

绘画:蒙古包、勒勒车、简笔画马牛羊、挤奶娃娃、草原上的花、小小摔跤手、小骑手、小射手、马头琴、蒙古图腾等等

材 料——白背心、记号笔、广告色 中一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材 料——白布20米、记号笔、水粉笔、广告色 中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蒙古皮画”

绘画:草原上的羊群、美丽的蒙古包、草原小歌手等

材 料——记号笔、棕黄色海绵纸、广告色 中三班展示:

泥工制作——香甜的奶食品、烤全羊和烤羊腿、盘画 材 料——泥工板、海绵纸、一次性餐盘、油性橡皮泥(白、黄、棕色)

小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剪纸哈达、涂色蒙古袍、骨雕项链手镯 材 料——皱纹纸、油画棒、浅黄色橡皮泥、尼龙绳等 小二班小三班:

观片活动——“欢乐地那达慕大会”(多媒体教室)

三)、晚上“民族之花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6:30——8:30)

包钢民族园“民族之花”校园文化节 暨大班毕业典礼演出活动节目单

民族篇:

一、 各民族大连唱 表演者:项昱冉、王诗琪 指导教师:赵倩

二、蒙古族舞蹈《小小摔跤手》

表演者:邢丹、千正斌 指导教师:张桂香

三、舞蹈《最炫民族风》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赵倩、李丹

四、蒙古族舞蹈《小草》 表演者:张民阳、李雨璇 指导教师:李丹

五、时装表演《快乐宝宝秀》 表演者:常靖汶、齐汉畅 指导教师:郭媛

二、 新疆舞《快乐的跳吧》 表演者:王乐薇、彭逸帆 指导教师:张桂香

六、蒙古族歌曲联唱 表演者:王靖涵、任秋卉 指导教师:孙志新

八、蒙古族舞蹈《诺恩吉雅》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李丹、赵鑫 成长篇:

一、舞蹈《宝宝会走了》

表演者:史一迪、崔馨元、侯雨姝 指导教师:赵倩

二、 英语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 表演者:陈艺菲、李想 指导教师:郭媛、赵鑫

三、 舞蹈《春晓》 表演者:史一迪、陈佳慧等 指导教师:史学琴

四、亲子操《宝贝一家亲》 表演者:王佳瑜、吕子涵 指导教师:张欣、李森

五、三字经

表演者:李之初、程于飞 指导教师:张欣

六、朗诵《毕业诗》 表演者:腾雨霏、王翀彦 指导教师:黄婷婷

七、歌表演《静静走过老师窗前》 表演者:杨珈硕、底晓钰、黄云迪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

八、大合唱《虫儿飞》《老师的目光》《毕业歌》 表演者: 杨时赫、李瑞琳、冯宇欣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

第三篇: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研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李小芳学号:2012235139

指导老师:黄丽

目录:1. 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2. 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収展中很重要

3. 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4. 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摘要: 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正文: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是指中国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中国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中国民俗旅游开发,无论对中国民俗文化抑或是我国的旅游业来说,都是有益的。我院在旅游项目策划和规划中,注重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其与旅游产品融合起来,给旅游地披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增加旅游地的文化底蕴,这是旅游地能够持久生存的保障,同样对游客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发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各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徇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商务"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旅游与文化是相对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发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迚一步提升。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于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参考文献:《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02期

第四篇: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一、山东民俗饮食、服饰等多样化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

一、山东民俗 饮食、服饰等多样化

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展示。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莱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道: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俗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到聊城,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潍坊一些县市却称为嫲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三条原因。第一,与古代鲁国、齐国对待民俗所实行的治国之道密切相关。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姬旦)。尽管他没有到任,但是他和他的儿子伯禽实行的是“革其俗变其礼”,把政区内各个地方的民俗统一于周王朝的礼仪;而齐国第一任国君是姜太公,他实行的是:“因其俗,简其礼”,基本保留了各地原来多样化的民俗。第二个因素,就是鲁西一带,甚至往南到安徽、江苏北部,往北到河北南部,基本都处于平原地带,地域之间的人们往来交流方便,促进了语言习惯的趋同。第三个因素,是这个地区处于大运河沿岸的关系。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民众的密切交流往来,从而使这个地带的民众形成了比较相近的语言习惯。

二、齐鲁文化 多山多水多圣人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家先观察一下山东省版图与中国版图的对比,会发现形状很相似。不仅如此,山东的物产兼具南北特点:山东的气候没有南方的湿热,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处于全国中间水平;山东有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的GDP,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东部胶东半岛到鲁中地区,再到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呈现出发达地区、一般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渐次过渡。可以说,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时,齐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要,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

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之道”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动力。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早在四五十万年之间,就有与北京周口店地区同期沂源猿人生活在这里。山东历史上和地理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北辛文化、岳石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齐文化、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泉文化、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对外宣传山东,常常会讲三句话: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首先,我们来说泰山从这里崛起。与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泰山,是世佛罗里达双文化遗产。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宣传黄山的非常响亮的口号:“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如果单就风光秀丽来说,泰山可能不如黄山。但是就文化底蕴而言,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古以来就占有任何一座山峰都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编订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明代的《泰山经》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山被奉为国山、神山、圣山,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前来封禅、朝拜。中国历来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说,安如泰山,稳如泰山,重于泰山等一大批与泰山相关的成语,都证明着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次,我们说一说黄河从这里入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山东拥有独有的黄河入海口奇观,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再来说孔子从这里诞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富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故乡的“四孔”、“四孟”,是重量级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所有华人华侨,甚至中国之外的不少文化人景仰、朝圣的地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半数左右产生在齐鲁大地上,如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全部,五经中的《诗经》、《春秋》,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文学理论经典《文心雕龙》等等。 咱们可以找一个旁证来说明泰山和孔子无比崇高的地位:封建时代的皇帝,号称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那真叫“老子天下第一”。皇帝除了拜天、拜地、拜祖宗之外,不拜任何人,别的人只有给他三跪然后九拜的份儿。但是只有来到山东例外。为什么?因为他既要拜泰山,又要拜孔子,如果他不跪拜,人家不会认为泰山、孔子不够权威,而是会认为这个皇帝没有文化,没品位,没教养,甚至认为他这个朝代已经朝纲废驰,礼崩乐坏了。

说起山东的文化名人,人们可能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在曲阜为康熙皇帝讲经的《桃花扇》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后来到江南做官。到任后,发现在他下塌的地方,门口贴上了一联:“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孔尚任一看,这是考较我呢!于是不假思索,大笔一挥写出下联:“北国一山一水一圣人”。

讲这个并非见诸正史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说明山东决不只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而是多山多水多圣人。名山除泰山外,还有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昆嵛山、崂山、梁山、峄山等等。水除黄河外,还有渤海、黄海、微山湖、东平湖,趵突泉、百脉泉、黑虎泉等等。历史文化名人就更多了:有思想学术诸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兵学家姜尚、吴起、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穰苴、戚继光;贤臣良辅伊尹、管仲、晏婴、东方朔、诸葛亮、房玄龄;科学家鲁班、墨子、扁鹊、甘德、刘洪、何承天、王叔和、薛凤祚;经学家伏生、郑玄、何休;农学家汜胜之、贾思勰、王祯;文学家艺术家刘勰、王勰、王羲之、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王渔洋(士祯)、张养浩、张择端、蒲松龄、孔尚任等等。这些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但为全中国的人们所公认,也被世界上众多有识人士所认可。而且,这些人都是齐鲁文化哺育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们都以齐鲁民俗为母体的齐鲁文化所塑造的。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缺少了一串串名字,中华文化是不是会逊色不少?

也许大家会说,你怎么把大清官、大忠臣刘墉刘罗锅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给漏了?其实,这并不是我有意无意地遗漏。因为同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甚至没有提到的 一些人比起来,刘墉还差着点行市。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和名气就比刘墉大得多,刘墉的老家诸城更是名人辈出,名称“四大家”:孔夫子的女婿家(公冶长),李清照的婆婆家(赵明诚),毛泽东的丈人家,康生、王统照和臧克家的姥姥家(也是老家)。

三、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相互影响、双向互动

那么,文化与民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民俗源自生活,又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活。山东的民俗发源于齐鲁大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齐鲁文化的产生、传承、弘扬和山东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又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下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主要是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优秀的齐鲁地域文化传承熏陶的产物。为了说明这个关系,我想用河流、大树、庄稼为例,来打一个比方:

一方面,山东的民俗是齐鲁文化形成的土壤和根基。如果说文化是一条大河,那么,民俗就是这条大河之源;如果说文化是一棵大树,那么,民俗就是这棵大树之根;如果说文化是大地上丰收的庄稼,那么,民俗就是这些庄稼生长的土壤。上层文化几乎都是不断吸取民俗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孔子杏坛设教、讲儒家思想,应该说是高雅至极了吧?但是孔子讲的内容是什么?是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都是最普通、最民俗的东西。还有若干成语,比如“瓜田李下”、“瓜李之嫌”,就是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民俗发展而来的。

另一方面,文化对民俗也有着大而深刻的影响,齐鲁文化是山东民俗塑造自我的模具。文化的大河也会派生出一条条民俗的支流,文化的大树也会生长出一根根民俗的分支。很多民间习俗也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在山东,齐鲁文化特别是孔子作为一个文化巨人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尤其是山东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处理各种事务、协商各种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的指导方针,成为民风民俗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遵循,成为塑造山东人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

第五篇:道教文化与中国民俗

【摘要】道教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 已深入进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之中。道教对中国民间风俗影响深远,中国的多数节日均与之有关,并且在影响民俗的同时,道教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性格。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本文从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入手,深入分析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俗、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文化,民俗,性格

道教起源于上古鬼神崇拜,发端于黄帝和老子,创教于张道陵,至今约有1900年的历史。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道教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已在中国民间习俗的方方面面打下深深的烙印。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一、道教文化对民间节日的影响

由于古代人们对于一些奇怪自然现象的不理解造成其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又依赖于自然的给予,于是古代人们就认为这是神灵在主宰的世界,对其产生崇拜之情。杜撰出很多神仙式的人物并产生了很多民间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 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从中不难发现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春节:古代人们过一个年,现在我们过两个年。即阳历年和阴历年。为了区别开来.我们现在把阳历年叫"新年"或"元旦",把阴历年叫"春节"。其实,按人们的传统习惯,尤其是在农村,重视的仍然是阴历年。所以."春节"成为我国最盛大的节日。在春节期间,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很多源于道教的思想学说。

元宵节:元宵节这天要吃元宵,点龙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上元节是道教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1

清明节:清明节也是道教的重要节日。道教奉行的教义之中,就包括祭祖宗、礼神明的内容。道祖老子认为,人们依道而行,就会有"子孙以祭祀不辍"的福报。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曾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每逢清明节,道教都要举办祭幽度亡的法会,以满足信众追思、感恩亲人的愿望。

重阳节:每年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至今.重阳节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至今日,重阳节依旧是在外的游子倍加思念亲人的日子。而重阳节的由来也源于道教故事。据《续齐谐记》所载,汝南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长房谓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重阳登高沿袭成俗。这就是登高饮酒的来历,其中明显有道教的影子。2

许地山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宗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3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影响深远,其中的多种民俗均来自于道教祭祀活动,并且其中充满了玄学的理念。

二、道教文化与民间祭祀

谈到这个方面,不得不说其产生原因。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古代,人的死亡多数是非常容易的,这就使得人们对自然更加敬畏,并且由于道教的神鬼管观念以及方术迷信导致很多人们相信这些并且敬畏神鬼。再加上道教多数居住在深山大川,其隐蔽性也加深了人们对神鬼事物的恐惧。总之,古代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民间祭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提到民间祭祀活动,不得不提几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道家活动,如:祛病消灾,丧葬,祭灶神,庙会等。

祛病消灾:古人生病了往往请道士,道士用法术驱逐致病的妖孽鬼祟。这种驱妖的法事场面一般比较大,《红楼梦》里面就有相关章节描述贾府请道士做法驱妖,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习俗影响之大。4近代民间仍有请道士做法祛病的习俗。

丧葬:古代人死后家中要请道士或和尚来做道场"超度"亡灵。在湘西、鄂西和贵州、浙江等地仍有为亡人"开路"、"打绕棺"、"接煞"等习俗。5

祭灶神:又称送灶神,汉族节日,灶王爷又称灶君,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民间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随着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庙会: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地方不同的庙会上,亦有祈子、祈福求财、求医祛病、卜问吉凶等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会有商人贩卖民间玩具和小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因此庙会又称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后来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活动,如双簧及高跷等。自此逛庙会成了人们过年不可缺少的活动。

在对民间神祀的指导方面,更加突出的是道教的"基层"神道城隍、土地、灶君等。6总之,道教文化在中国民间活动的方方面面均有所反映,对中国民俗影响深远,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有重大意义,对于维护社会安定也起到重要作用。在现今,科技的发展尽管使得大部分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感降低了很多,道教在城市中的存在感已经大幅降低,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能看到道教的踪迹,如农村建房屋的选址、布局,农村门上挂照妖镜等。

三、道教文化对人民性格的影响

中国的道教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对中国社会有着很大影响。然而,道教很多哲理仅仅是对士大夫阶层有影响,对于世俗社会,它太深奥玄妙,文化素养差的人是无法理解的,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太遥远,因而道教的这些哲学理论往往只是在士大夫阶层产生影响。总的来说,道教在世俗文化中产生影响的则是宗教文化中特有的鬼神观念、宗教伦理信条以及仪式方法。7

中国人民的性格受到宗教伦理的影响十分严重。在民俗文化中,佛道融合问题非常严重,人们往往无法分辨什么是道教的,什么是佛教的。就如同中国的神仙谱系一样,佛道两家都在大量收录民间著名人物进入他们所谓的神谱,如关云长,佛教封他为伽蓝佛,道教则尊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但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他们如何去收录神仙,完整神仙谱系,他们的本意都是在吸引普通大众去信仰他们,去崇拜他们。引导人们向善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风俗习惯只是俗文化的表层结构,而它的深层架构应该是在这些习惯里所潜藏的民族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8人们在种种行为上表现出高度的理智,然而在未知的事物面前却表现出浓重的迷信的原始思维方式。这种对宗教的狂热迷信压制了人民的心理性格。对鬼神的敬畏感,对伦理道德的崇敬使得人们的压抑感更加强盛。而通过各种神圣的宗教仪式又净化了人们的内心,宣泄了狂躁的情感。于是人们又重归于平静。这样,社会安定了,人的创造性与个性意识却消失了。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固统治就是来源于儒释道等的文化对中国众多人民的影响,而一部中国封建史同样可以看做是一部宗教史(如果把儒家也看成宗教)。

1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道教论坛第26页。 2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26页。 3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1. 4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28页。 5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

28页

6曹坚平中国道教文化透视 1990年3月

324页。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 1987 322页。 8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 1987 362页。 ---------------

-----------------------------

---------------

-----------------------------

中国道教文化期末论文

上一篇:暖通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哪吒闹海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