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导师对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在分析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篇: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

探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各国争夺越发活跃,各类富有创造力和现场实战力量的人才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从中国中药学专业状况来看,培育中药学人才正日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学校的重点培养目标,以中国社会需要为导向,通过对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变革和整合,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运用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综合素养较高等水平的中药学人才迫在眉睫。本章主要围绕教学方法变革、中国社会需要和人文科学三方面阐述对中药学培养模式的探讨,为中国中药学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借鉴以及对中国中药学培养改革与发展具有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近年来我国对中药学越来越关注,扶持力量日益增强,我国中药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科技的日益发达,传统中药学教育培养模式也面对着现代医学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挑战。怎样做好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怎样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构建创新型中药学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怎样培养出一批实践创新能力强,开拓创新意识高,学科和基础理论坚实的全面型中药学人才培养,这已经形成目前中药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关于构建中药学培养模式的调研和探讨工作,并给出了这样一些方面意见。

1.在当前的教育运作模式下有所革新,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强调应用能力、创造性的训练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形成。并通过丰富课程体系,逐步改变当前教育运作模式,以培育中药学人才。

1.1以科学的思维教学模式启迪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思想,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在中药学教育过程中实施互动教育,以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动手创新能力,因为一切东西都唯有亲历而过,我们才会印象深刻,认识透彻,而中药学的课程也一样,尤其中药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在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下整合思路和再创新进程。老师们可以在每个学生有新思路,并不断激发主体能动性检验新思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过程中,积极地诱导与激励,让他们深入领悟、主动探索、灵活运用、大胆创新;而学员在教师的引导下思想更加活泼,积极参与动手实验,对不会的地方进行主动反思和质疑又能促使老师通过吸收创新思想进一步钻研学科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的思想方式来探求科学规律,从而提升科学水准,这也就是教师互动模式培养的主旨所在,也就是各方老师都可以充分的调动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启发对方主观能动性,而学员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科学中药学的内容,逐步形成兴趣爱好,有目的的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方向,为今后找的工作岗位和为社会服务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互动课堂为科学中药学教学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必要课程平台和必要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积极地掌握科学资源并在和老师交流的环境中会,综合运用知识探究并解决有关科学的各种问题。中药学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要从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和课程的优良改革方面下功夫,以形成能够培养适应社区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中药学人才的教学方法和课程。

1.2形成以中药学实际运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教学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相辅相成,同时相应的增加了实践性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授课内容为主刻板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员见习与实践,保证见习与实验有效,并参考了国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员更多的发挥空间与实验机会。同时,为了结合国际中药学应用学人才培养,在整体教学方案设计的时候,并没有以所修学分多寡作为衡量的惟一准则,学生会因为学分甚至选择了自身并不感兴趣的学科,最后的教学成绩往往较差,也耽误了学员的自身发展;在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主动整合教材设置,明确地区分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给学校指明了培养的基本导向,按照学员自身意志和兴趣,自由选择必修课,以保护学员的专业个性,并增加了实践性见习教学比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在课间实习和毕业实践尤其是在中药学专业教育环节中尤其重要,对培育学员的创造力发展起着不能替代作用,做好课间实习、毕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育环节,最关键的就是要体现培养的基本目的,切实落实并保证了各环节的教育時间和教学质量。

2.满足社会需求

传统中药学培养方法和教学课程设置最大的弊端就是重化工轻医药,重试验轻探索,重科技轻人文,使得传统中药学专业的毕业学员知识和现代中药学实际领域对传统中药学生的要求严重脱节,学员毕业后就职率普遍不高,经济社会适应性也较差,无法满足国家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需求。在现代中医教育系统中,新设置专业课的讲授教学内容不仅要以现代中药体系为主,更针对传统中药的实际运用和适应症加强了教学,这样培育的学员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传统中药学人才培养,一名研究型中药学人才培养,从而能够逐渐地和国内外的就业机会接轨。人才培养既具备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理论技能,针对较具体的问题可以通过具体应用与分析灵活处理,从而逐渐转变为科研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就必须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努力培育具有知识结构多元化、较强的实际创新能力、问题灵活处理能力、创造意识与创造力、综合素养与团队精神的中药学人才。

3.注重教育内容人文化

传统的药物教育只是以药物为中心而展开的单一知识、技能教学,并没有以"人"与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教育,其所培育的人员也总是具有突出的知识结构缺点。这不仅是传统药物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在现代中药学的教育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医药服务行业的核心主要对象是人,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只重视对药物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而忽略了对药物用户的人文主义关爱,或者仅仅是对药物供应者。人们经常看到人性化,而真正的人性化就需要渗透到各个专业,各种方面,特别需要在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药服务行业,所以中药学人才模式的研究就一定要着眼于对人性科学的研究。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培育符合当前中药建设需求的中药学人才,需要进一步突破传统的中药学培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确定传播知识和技术的深度与广度,将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融入教学,并在教育过程中将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能力训练和社会人文关爱并重的高层次中药学人才模型。而由于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针对中医教学人员,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培育出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应用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中药学人员,是当前高级中医教学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经过研究型中药学人员的培训模式建立与实践,中国一定会培育出更多的能适应市场需求、思路灵活以及与时俱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华伟,童胜强,颜继忠.应用型的中医与制药人才教学模式研究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 105-106+108.

[2]王舒.关于中药学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12):254+258.

[3]鞠成国,高慧,林桂梅,单国顺,贾天柱.应用型中药炮制人才培养模型的教育与研究[J].全国中药现代远程,2018,16 (10):17-19.

[4]蔡宇,张荣华,杨丽.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华民族民间医学,2013,22(09):40-41.

作者:刘胜南

第二篇: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摘要】导师对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在分析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导师 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GY2015089);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药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016JGB251)。

2010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全日制研究生, 2011年开始第一批招生。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相比于已发展的较成熟的中药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药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完善的建设管理机制,限制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研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对提高中药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全日制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人员结构上,校内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多兼任学术学位导师,校外专业学位导师所占比例较小。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学位培养具有不同定位,根据培养目标,中药学专业学位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侧重于实际工作的应用,因此相对应的,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应着重遴选行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但由于各校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专业学位导师的相关制度、人才库,与相关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设也尚不完善,致校外导师人员较少,在专业导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偏小。同时,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多数由学术型导师兼任,雖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但缺乏相关行业的专业实践经验,双师型导师缺乏,也缺乏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的经验,校内导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往往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进行培养。

2.在研究生导师管理上,对校外导师管理松散,遴选、考评机制不完善。校外导师由于人事关系不在校内,与校内所在学科点、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联系较少。往往对学校的研究生相关信息政策了解的比较滞后,关于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校及学科点缺乏沟通。遴选机制不完善,对中药专业学位导师遴选缺乏针对性,主要还是从职称、学术水平、 科研项目等方面提出要求,而没有结合专业方向侧重从行业实践方面提出要求,对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缺少长期规划。对校外导师的考核评价,也很少有硬性规定。

3.校外导师在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考核、培养等过程的政策制度制定多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制定,较少征求校外导师意见,校外导师因有本职工作,主要精力在企事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对于校外导师也缺乏激励机制,使他们参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参与度及积极性不高。

4.针对中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较少。一方面,针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关于政策制度的培训较少且缺乏针对性,很多导师还是参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另一方面,很多校外导师也极少参加校内的相关培训,对学校和学科点的情况不熟悉,也缺乏关于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学习,而很多校内导师缺乏行业实践工作经验及缺乏与企业的交流机会,对指导中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操作等缺乏相关经验。

二、改善全日制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管理的对策

1.完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机制,改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人员结构。对中药学专业导师队伍建设要结合专业方向进行规划,注重遴选具有各相关行业实践经验的优秀导师和双师型导师,并完善专业学位导师的遴选机制,侧重设置行业实践经验方面的遴选指标,对学术、科研方面的要求可降低,与中药学学术导师的遴选标准做区分。

2.加强中药学专业学位校外研究生导师管理。研究生管理部门、院系二级管理部门及学科点、教研室要加强与校外导师的联系,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要注意征求校外导师的意见,鼓励校外导师到校内开讲座、参加硕导培训以及给研究生上课,制定激励政策奖励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出色的校外导师。对中药学专业学位校外导师的管理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可将对学生的辅导、上课、参加学校培训等纳入校外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指标,在考核时要有校研究生管理部门、院系二级管理部门及学生三方对导师的考核意见,以使对导师的考核全面公正。实行导师汇报制度,规定导师定期向院系二级管理部门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对学生指导次数、每次指导时间及发现问题等,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对导师汇报内容进行核实,对导师工作进行监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与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要以同等地位对待。

3.加强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对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进行专业学位导师政策制度方面的培训,使各专业学位导师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的定位。另一方面对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分别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素质方面的培训。对校内导师要提升行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鼓励校内导师到校外各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及进行课题合作,培养双师型导师,并将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发展成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导师及教学基地的交流学习,同时还可将教学基地里的行业优秀人才发展为专业学位导师,促进产学研合作。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校外导师,除学习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的各项政策制度外,还需加强对其教学技能、科研学术的学习。并多组织校内校外导师的交流会,促进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管理要有明确的规划,提供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同时学校及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要与导师加强联系,重视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2]王昆,任蓓蓓,林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9).

作者简介:

丘芬(1981—),女,汉族,广西百色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

作者:丘芬

第三篇: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重点对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研究,目的是对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建设和管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主要研究内容是对职教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药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方面的理性研究,构建科学的建设思路和方案,对中药学校内外实践基地模式构建、建设途径、运行管理和使用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法和运行管理,从而为有关部门、有关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中药实践基地的作用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 实践基地建设 运行管理

课 题:本文系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中药鉴定(21)研究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谈如蓝、陈江、王慧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中药行业非常重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中包括了“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当前我国中药高技能人才紧缺,而承担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实践条件需要提高,教学环节有待加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高职实践基地的投入,改善了办学的条件。但是职业院校对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实验室、实习场所,所以如何引进行业标准、如何实现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如何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等都需要研究与探索。

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为: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目的,满足行业大量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紧密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则由行业专家、社会或国家结合岗位任务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培养广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中,国家、社会、行业投资比例大,与企业水平和生产实际相近,有些直接建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某些阶段的实训教学。实训师资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并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和考核,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准入条件较高,考核严格。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是集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场所;比较成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训练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考核基地和就业顶岗的专业技能应用基地。

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职高专中药人才,对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践实训基地模式构建、建设途径、运行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改革研究,应力求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最终过渡到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经营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能力。

二、创建中药学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平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岗实练”运行模式

1.创建中药学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平台

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向型的服务于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的“真岗实练”型中药实验实训基地。在学院指导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包括特色吴地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炮制实验、生药数码互动实验室、中药生产模拟车间、模拟药店及吴门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浸出制剂实训中心、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等41个。把药用植物园打造成一个实验实训和药用植物科普基地,对外开放。中药标本馆藏有中药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生药标本、原药材数百种,为宣传介绍我国和本省的中药材做出贡献。这样基本能满足药学专业群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与行业紧密合作,与苏州中医院,天灵饮片厂等行业合作,构建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的实训基地,药用植物园的科普基地等。在此基础上申请项目资助,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区域示范和引领作用。

2.开展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学院开展了以“师生共建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和“中药调剂技能竞赛”“中药化学技能竞赛”“中药与方剂”知识竞赛、中药专业综合实训、“树山采药”等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创建江苏省中药校外实践基地,构建校外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习的第三年,学生到行业毕业实习,专业教师共同拓展实习基地,开辟了很多新的中药学专业实习基地,仅2013中药学专业就有江苏省内医院、药厂、药店、饮片厂共23个实习基地,自联系实习点共13个。

与中药行业通过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以苏州中医院、苏州雷允上连锁药业有限公司、苏州天灵饮片厂为例,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使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创新中药人才的培养之路。

四、构建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多媒体沟通平台体系

通过微信群或QQ群平台的建设实现中药资源共享,学生管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实习小组构建QQ群,每月定期写实习小结,与单位和学院实习部门联系,做好沟通。实现校企合作办学,行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建设中药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加强教科研能力,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五、实践实训基地的管理和使用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和使用

实训室都有规章制度,安排老师负责管理。按照课程表进行实训,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实践操作,学生按照实验和实训内容完成操作,并且有过程考核。课后,安排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开放,由学生主动完成实训的内容,有问题可以询问带教的老师,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

2.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运行

通过校企合作,由学院和实践单位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的学习,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制定顶岗实习的教学文件、考核标准,建立回访、巡访、网上联络制度等,形成校外实训基地长效合作机制。制定《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计划和大纲》《实习生守则》《实习生实习情况巡查记录表》《实习生实习情况巡查网络记录表》《实习生工作台账》,与实践单位定期沟通,完成学生的学业。

中药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实训中心,创新生产实训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校内实训必须和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形成系统,更好地提高高职中药学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从本院中药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出发,着力解决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对职业院校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从而为各有关部门、有关学校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以适应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2).

[2]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8(12).

[3]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4]王长青,季晓辉.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5]王小平,陈建章,周铁文等.中药专业“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9(4).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朱缨?吴芝园?谈如蓝

上一篇:实验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跨文化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