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基于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运行的现实状态和TOC理论来探讨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通过对常州部分高职当前学分制推行现状的调研,找出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一个或多个存在于学籍管理机制中的“约束”或瓶颈,通过消除这些约束或瓶颈,以完善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 篇1:

浅谈高校学分制改革与学籍管理制度

摘 要:文章研究探讨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情况下学籍管理制度的完善,就当前高校面临的学分制建设中学籍管理制度完善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继而对完善学分制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分制 学籍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为维护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学秩序和高校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随着学分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改进。

一、针对学分制的理解

学分制可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一种集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主要特点于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属于学年制和学分制过渡时期的折中形式。完全学分制是由学生自主择专业、课程、教师和上课时间进行学习的,不受时间限制完成专业培养法案规定要修读的所有课程。只要满足毕业要求的学分即可。其内涵是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分数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以每学期授课时数、实验课程时数和实习课程时数以及课外制定自学时数为依据的学分计算,根据各门课程成绩要求给予相应学分,规定各专业课程的相应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学分制的优势是教育目的明确、培养目标全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因地制宜,还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含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学年注册、学籍异动(异动种类包括休学、复学、退学、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等)、成绩录入、统计分析、毕业资格审查及毕业证书的制作和发放、后续完成学历电子注册工作。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不是随意创新、百花齐放又能随时推陈出新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三、当前学分制改革与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等学校学生学分制管理下,由于很多高校教学培养方案不稳定,二、三年更新一次,甚至有的高校一年一换培养方案,这样不断变更培养方案,导致教学任务经常变化,学生选课乱套,给学籍管理带来不一致性和不连贯的弊端。在我国完全学分制的实现必须还要经历学年学分制,逐步过渡到完全学分制。就我国情况来说,大多数高校不具备真正开展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条件,如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硬件均达不到完全学分制实施规模。

2.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展学分制管理办法,但是十几年来学生数量猛增,进入大众化教育模式,高校面对有限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实现完全彻底的学分制管理和学籍管理。在现存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和教学楼宇等条件下,不能将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学业课程同时开课,就无法实现纯粹的学分制学籍管理。

四、针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应做好的几方面

1.学分制改革下一定存在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规定的学制前提下提前1~2年或延后几年毕业。学生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是可以提前修读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全部课程通过后允许毕业。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及家庭个人等特殊原因不能在所读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年限内毕业,允许其延长学业时间修读未通过课程。

2.学分制的学籍管理模式下定有选课制度。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学生自主择专业培养方案下规定的课程及授课教师等,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如若个人为了开拓知识,跨专业选修一些与就读专业无关课程是不给予计入总学分的。

3.导师制度建立。由于学生本身不了解所学专业及开设课程,所以应建立导师制。由学生导师按照学生培养方案、结合专业需求及学生个人喜好方向,有针对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选择制定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相关具体课程和学习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4.重修制代替补考制。以往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可通过自学后参加下学期开学补考、各种大补和清科考试等等直到考试通过。自选课制、学分制、导师制的实施,就要开展重修制了,对于期末考试不及格者或缺考、旷考和被取消考试资格者,都可申请跟随下一年级学生一起修读该门课程,重修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计入相应学分。

5.引进高级学分制管理教务系统。学籍管理已经是网络电子注册模式,过去的繁琐复杂的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是以档案和学籍卡等纸介质形式进行保存、整理、分类、统计方式进行管理的,已经不能应付现在高校大规模学生学籍管理了,必须采取网络注册制度,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同时还得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设计一套适合本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务系统,启动资源共享,使得全校教师和学生及时登录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完成选课、上课、打分、查阅等,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创建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完备现条件下学籍管理工作任务。

6.及时修订学籍管理制度和配备专业学籍管理人员。高校原有的学籍管理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学分制改革下教学管理的步伐,面对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等,以及选修课、必修课、免修课和具体实施的情况和管理办法,应及时尽早出台完备的学籍管理制度,达到与时俱进。且在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必须配备好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网络办公,并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推进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金艳.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探索与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2] 申翠英.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高校学籍管理新模式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作者简介:赵丹梅,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

(责编:贾伟)

作者:赵丹梅 李孝东 韩鹏 胡波

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 篇2:

基于TOC理论的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研究

摘 要:基于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运行的现实状态和TOC理论来探讨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通过对常州部分高职当前学分制推行现状的调研,找出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一个或多个存在于学籍管理机制中的“约束”或瓶颈,通过消除这些约束或瓶颈,以完善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TOC

作者简介:李晓曼,女,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共青团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国内许多高职相继实施学分制。二十多年来,学分制一直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资源以及校内管理模式,在实施高职学分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直接阻碍了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如严格的专业调整限制、缺乏弹性的学制、有待完善的选课制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等。因此,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对在常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

一、TOC理论和学分制的来源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Goldratt)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thnology,OPT)基础上提出的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制造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界定和消减制约因素而采取的一些科学、规范的方法或措施,以支持连续性的优化和改进。它把企业在生产管理活动中显性或隐性的制约因素称为“约束”或瓶颈,通过排查和消除这些“约束”或瓶颈,使得企业的改进路线与发展规划更加清晰明确,从而促进企业顺利实现目标。[1]

学分制的来源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今后多年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随后,学分制在西欧国家大多数院校广泛推行。[2]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还一直沿袭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学分制。1952年,借鉴和参考前苏联的教学经验,我国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进行了全面否定并中断学分制的实施,转而改为学年制。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逐渐成为高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不顺畅

在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中,部分学生因为没有修完足够的学分而不能如期毕业,如此他可以选择边工作、边学习,但由于不在学校住宿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难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汇总、分析和处理。[3]同时,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实行的是绩点制,这样在统计学生平均绩点方面比起以往算术平均数的算法,增强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影响到学生成绩统计的准确性。而成绩管理工作存在于整个学期,由于学校对于前期未能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要进行补考、重修,而导致了成绩管理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甚至加重了成绩处理(如输入、输出、查询、修改等)的工作量,直接影响对成绩的系统分析,更加不利于发挥成绩管理在教学上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协调

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灵魂就是选课制。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不同特质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学分制管理模式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就意味着每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课表进行学习,无需一致的上课时间与地点,这就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课程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更加的完善和先进。除此之外,与之相连的辅助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应该调整相关场所的开放时间,如图书馆、宿舍、食堂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但由于近年来高职扩招,导致部分高职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完全学分制的推行。

(三)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有些高职在成绩记载方面采用学分绩点制,而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管理平台,使得学分绩点制管理模式未达到预期目标。[4]学分绩点制实施后,学校教务处的职能较以往得到加强,但是二级教学单位的职能被削弱,学籍管理方面的职能都集中到学校层面。目前,部分学校将学分绩点制管理模式单纯视作学籍管理制度,所以没有发挥学分绩点制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同样,由于完全学分制是近几年才被大多数高职纳为教育教学制度,正处于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过度的时期,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与此同时,受到高职一些内部的被动性改革的制约,如人事、薪酬、财务制度的改革与完全学分制之间的缝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完全学分制的实施。

(四)课程体系不完善

保证高职的选修课程数量至少为学年学分制下的2倍是成功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基础。这要求高职提供的课程与应选课程的比例不得低于3:1.但在这种硬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短缺,新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资源与师资的严重缺乏,选课种类过于单一;学生选课空间太小;增加了学生的课内学时,减少了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压力过大,无法提前毕业,等等。这一系列的新问题严重阻碍了完全学分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高职的教育管理改革中。

(五)学生选课不合理

高职学生由于长期在一种应试教育环境中学习,自然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惰性,即上课被动化,下课自由化,考试范围化。同时,他们又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科学的规划,致使大多数学生在选课时不能结合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通常表现为盲目性、随大流、跟风性。例如,仅凭兴趣,选课随意;避难捡易,删繁就简;高低年级选修课的开设差异明显,前者开设的专业课程“门庭冷落”,而后者开设选修课程“人气爆满”,在多数情况下,还出现了多选多退,选而不修,修而不学的现象。这样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同时,也成为阻碍学分制推行的重要原因。

三、基于TOC理论的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优化措施

(一)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成绩管理工作对严谨性、准确性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遗漏,就会出错,就会导致成绩管理工作缺乏可信度。因此,教务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要熟练运用成绩管理系统,加强对成绩管理工作的监控,保证所提供或者获取的信息的全面、完整、准确。

(二)加强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和配置是实施学分制的前提,是实现绩点学分制管理的基本保障。学校要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有更多的教室和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供学生使用。学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要以教学为中心,切实做好教辅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

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推行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已然成为今后高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各级部门领导的重视,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适时更新教学观念,作出科学规划,顺应形势发展。

(四)优化选课和成绩管理

1.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按门类或一级学科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建立不同类型的课程平台,规定选修顺序,建立柔性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

2.对现行的“一锅烩”的选课模式进行改革。就目前而言,学生选课的时间相对集中,缺乏严密的监控,导致选课质量不高。因此,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选课和教学开课信息必须建立常态化共享机制。

3.对现行的考核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从最原始的集中安排课程考试转变为依课程教学需要创建人性化考核管理模式——因课而考,因时而考。

4.对学分制管理系统平台的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创建网上互动学习平台,即把教师和学生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保证学生选修课程的自主性,形成既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能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

(五)强化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爱好,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课程、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国高职学分制的改革存在着一个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适应性。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学分制改革仍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这也是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国学分制改革的迫切性,但也不能依葫蘆画瓢,照搬照抄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因此,在国内高职进行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时,不仅要借鉴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也要及时结合国内的具体国情和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青林.基于TOC理论的高校科研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150-153.

[2] 郭艳春.实施绩点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1):45-46.

[3] 郑亚杰,我国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10-11.

[4] 万庆生.浅谈学分制条件下的成绩管理[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8-89.

[责任编辑 秦 涛]

作者:李晓曼

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阐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探索创新并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分制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分制条件下,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IT”(Total process,Total Staff,Flexibility)人才培养模型,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课程,系统设计了多阶段顶岗实习,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一、学分制实施背景

(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学分制改革的试点院校

广西高校的学分制改革经过多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广西大学开始实行主辅修制,以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进行学年学分制改革。第二阶段,2001年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我区部分高校试行学分制的意见》,广西全区共有13所高校试行了学分制改革,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广西提出了到2010年全区所有高校全部实行学分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2005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经过“十一五”的建设,现在全院所有专业实行学分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构建了柔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工学结合改革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具体提出了建设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

2006年,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年先后成了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按照“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6个重点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每个重点专业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每个重点专业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的建设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一)创设“TTF”人才培养模型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状况,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TF”人才培养模型(见图1)。

模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人才培养是全过程的(Totalprocess),是有机联系的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培养保障的总和,人才培养需要从整体过程去把握,需要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看做一个系统进行顶层设计。改变原来把人才培养过程分割的原子论的观点。其二,人才培养是全员工的事情(Total Staff)。学校的所有人员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在人才培养中均应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改变原来认为人才培养是教师的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不佳的状况。其三,人才培养是柔性的(Flexibility)。高职教育面临的是信息社会下高速变化的职业环境,需要具有弹性的能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均应因时而变。改变原来管理机制刚性、对企业与学生需求反应迟钝的状况。

(二)创新并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凝练成“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柳州的工业优势,结合“以二产类专业为主、三产类专业为辅协调发展”定位,在对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推行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了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全程全方位紧密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问题:培养什么人才(目标)、怎样培养人才(途径)、如何建设条件(条件)、如何监控目标实现(制度),如图2所示。

第一,基于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针对柳州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一,采取“三访一研”(查访行业企业、其他院校、毕业生,教学团队进行研讨)的形式,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其二,通过组织企业一线技术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深入访谈和工作日记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其三,综合企业需求、技术发展需求和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各专业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角度,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解决了过去培养目标宽泛笼统、不具体的状况。

第二,校企合作,确定培养内容与途径。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公共课和专业课,并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构建了基于大教育观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综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系统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两个系统相互促进渗透,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明确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定位以及关系,解决了过去各课程孤立分割、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脱节的状况。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制订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把培养目标层层分解为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与序化教学内容。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教学做合一,贴近企业与学生需求,实施课程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加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合作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如何开展工学结合教学的问题。第三,整合资源,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条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培养目标,整合企业与学校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的条件,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施“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建设工程,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适应“工学结合”教学需要。融入地方产业链,校企共建具有“五位一体”功能,符合“八合一”(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及具有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功能的校外实训基地。明确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基地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来建设的思路,让“条件”为“目标”服务。解决了条件建设方向不清、与教学不配套的问题。

第四,校企联合,共建管理机制与制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把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要求及时调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修订章程和工作制度,保证校企合作机构正常运行;与行业企业的相关规定和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健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顶岗实习、兼职教师建设、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技能比赛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构建了学校内控与社会、企业和家长外控相结合的“三大监控系统”,完善监控制度及评价标准,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解决了制度与改革两层皮、制度建设滞后改革需求的状况。

2 各专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各专业依托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典型的有: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并实践了“校企一体,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探索实践了“34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实践“工学双线共进”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工学交替、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实践丰富了“1”+“3”项目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三)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课程

1 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1)课程标准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想,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基本要求。(2)课程标准从属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课程标准要符合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准确与前后其他课程的衔接。课程标准不能脱离本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能仅服从于某一教材的体例、某一企业的需求。(3)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相互渗透。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要以“专业能力”为重点,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彼此要相互呼应,融为一体。(4)针对地方企业和高职学生的需求选取课程内容。要突破学科体系的范畴,打破学校与企业的藩篱,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内容。课程内容要适应岗位能力要求和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适应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难易得当。(5)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工作为线索,把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统一在工作任务中。基本素质课改革坚持“三个服务,三个结合,一个融合”的基本原则。即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6)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提高专业能力,掌握工作方法,促进社会能力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

2 建设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为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完成了所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订或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经过系部制(修)订、系部审核、院级审核等工作,共制订了266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6个月的制订过程中,仅仅院级的审核会就有40场次,参与审核的专家和教师人员共计340人次,涉及全院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3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精品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是进行工学结合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国家级、自治区级、院级良性发展的精品课程梯队。目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6门,院级精品课程81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位列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四)系统设计多阶段顶岗实习

1 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管理。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其效果,实行了课程化管理,并对其进行了多阶段的系统设计。规定顶岗实习总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不超过12个月(含假期);至少包括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的顶岗实习,第二阶段是以巩固熟练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或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的顶岗实习。制订了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明确顶岗实习的目标与内容,配备相应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与顶岗实习评价标准与方式。

2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与审核、顶岗实习的指导与检查、顶岗实习文件(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习教学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指导联系记录、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顶岗实习综合评价表)、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的经费等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流程和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3 形成并推广“1-4-8-3”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由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率先探索实践并逐步在校内推广的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标准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方式。具体来说就是:“1”指一个前提,以对合作企业的调研论证和签订合作协议为前提;“4”指在学生管理上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即岗前培训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8”指制订并实施八项制度,分别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手册》、《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书》、《专业技能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职业素质教育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预就业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指南》;“3”指完成三项任务,即《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总结》和《顶岗实习鉴定表》。

(五)开展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

1 建立了弹性学籍管理制度。2004、2005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实行)》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对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学制和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与学分绩点、课程的修读、编班与学籍管理、主修与辅修、毕业与结业、学分收费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实行3年基本学制的基础上,先后实行了2—5和2—8年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一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推延毕业。一些专业试行了第二学年选专业的办法,放宽了学生转系、转专业和转学的限制;一些专业设立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在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2 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开设了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选项课等形式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还开设了学生竞赛选修学分和第二课堂学分等具有学院特色的学分获取方式。在压缩必修课的同时,不断加大选修课的课程数量和范围。利用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在2010年以前的专业,选修学分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公共选修课部分不低于6学分,专业选修课部分不低于4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1年开始,选修课学分构成由“6+4”改为“4+4”,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均不低于4学分。每学期开始院级选修课100多门,开设200多班次,选修学生超过10000人次。另外,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12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

(六)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1 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双控体系。探索出如何保障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开始实行教学质量双控体系,先后制定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试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检查实施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质量考评暂行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听课制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评学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其中内控体系的监控主体主要包括督查室、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务处、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在校学生等;外控体系的监控主体主要包括专家指导委员会、社会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毕业生等。监控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教师的教风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效果、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监控的形式包括听课、专项检查,专项评价,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反馈的形式包括教学检查通报、评学评教信息汇总、学年教学质量报告等。解决了过去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教学质量监控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2 构建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维度和测评指标体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完成了包括学生教学评价指标、说课程评价指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单元设计评价指标、整体设计评价指标、教学资源评价指标、教育技术教学应用评价指标和教学文件检查评价指标等八大指标体系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三、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

第一,创设了“TTF”人才培养模型。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TF”人才培养模型。提出人才培养是有机联系的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培养保障的总和,是全员工的事情,并需要具有弹性的能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

第二,创新和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推行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全程全方位紧密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问题:培养什么人才(目标)、怎样培养人才(途径)、如何建设条件(条件)、如何监控目标实现(制度)。

第三,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双控体系。探索出如何保障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明确了监控的主体、内容、形式和反馈方式。解决了过去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教学质量监控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四、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推广效果

(一)推动了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首先在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软件技术、物流管理六个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中试点,然后在全院推广。在项目实施期间,共召开了40多场工作任务分析会,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了260多门工学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院41个教学团队,50个专业均参与了该项目的改革。

(二)带动了全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把改革成果落实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位教师、每一次课堂,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了专业水平的提高,14个专业成为省级优质专业,8个专业进入省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个重点专业获得中央或地方财政支持。6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7门课程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学院已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区就业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三)与兄弟院校开展对口支援与对口交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江中等职业学校和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派出有经验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受援院校举行讲座指导,进行义务支教,接纳受援院校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进修及挂职锻炼,接纳受援院校学生来院实训等,对受援院校在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援,为其共培训师资713人次、学生996人次、举行专题讲座50多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口交流。近年来,先后有武汉软件职业学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80余所区内外院校850多人次来学院交流学习,分享课程改革与实施方面的经验。另外,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受到区域内20多所中高职院校的邀请,为对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讲座和交流,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到区内外兄弟院校。

作者:何志忠

上一篇: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