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风险小额信贷论文

2022-07-03

摘要:扶贫小额信贷是金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输血”和“造血”的功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风险小额信贷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德风险小额信贷论文 篇1:

浅析如何完善中国小额信贷制度

【摘 要】:小额信贷是指一定区域内,面向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满足服务目标群体和保持商业可持续两个条件。文章从信息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以及资金供求等方面分析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效率,并针对我国目前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认为应该从明确定位目标群体、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促进模式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发展,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额信贷;商业化;农村金融

一、引言

小额信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形式,其目标群体为无法在正规金融获取资金的弱势人群。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即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成功服务目标群体,二是能保持商业可持续。其中商业可持续包括组织上、操作上以及财务上的可持续。成功的小额信贷即使在项目开展后期没有捐赠和补贴的情况下,仍能像初期一样持续地为目标群体提供贷款支持。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十多年来,我国小额信贷主要形式有非政府组织型小额信贷、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农信社小额信贷和民间自发型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别为国际捐助、政府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央行再贷款支持、民间资本。

二、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效率分析

商业化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可以独立、长期、持续地服务目标群体。小额信贷和纯粹的扶贫政策应该严格区分。小额信贷既有服务目标群体又有保持财务可持续的双重目标。这两个矛盾的目标如何统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细分目标群体并对其提供服务,以及多方面地提升自负盈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这两个目标的小额信贷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对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建设新农村有着重大意义。

1.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商业可持续小额信贷却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小额信贷业务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经营者往往利用资金供求双方紧密的人缘、地缘关系,使得贷款方对借款者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信息更容易了解,这样就避免或者减少了“逆向选择”的产生。同样,由于小额信贷资金供求双方的关系紧密,贷款方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了解借款者归还贷款的可能性以及进展,并且可以随时采取相应措施,监督、督促贷款的足额、按时归还。这样,“道德风险”问题也有效地缓解了。总之,商业可持续小额信贷借贷双方可以保持相对频繁的接触,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得不良贷款率大大降低。

2.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有助于合约的有效执行

融资契约的达成与实施都离不开借贷双方的信任,这种信任又可以分为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不完全契约理论说明制度信任并不是完美的,融资双方也不一定都依赖制度信任。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贷款归还合同的执行更加依赖于人际信任。人们之间接触频繁,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感情联系,传统的道德束缚较强等现实决定小额信贷由于天然地贴近农户,贴近中小企业,而使得双方之间的契约充满了人性化的交易特征,充分利用声誉机制。小额信贷常常采取无担保无抵押的措施发放贷款,并且还款率非常高,其可行性是由民间信用、社会督促所决定的。

3.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制度需求并没有形成均衡,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金融支持的供给不足。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过低的利率使得资金需求超过了资金供给。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信贷配给,使资金以很低的利率被配给到政府希望优先发展的部门,使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农户等只能从非正规金融市场筹措资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高额贷款利率增加了农户生活压力。Tsai(2004)认为正规金融机构与补助性的小额信贷项目常常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官方信贷可能无法涉及目标人群,因为它们需要以某种形式予以分配。信贷官员与扶贫官员在下放贷款到农户的过程中常面临地方压力,并且具有将贷款分配偏离国家当局目标的动机。当涉及补助性金融项目时尤为如此,因为补助性小额贷款也被当作是政府权力。因此发展商业化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可以有效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服务目标客户。

三、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

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群体的定位不明确

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不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从本质上来说小额信贷是一种小额贷款形式,既然是贷款,就要求有贷有还,这区别于社会救助性质的补贴式扶贫项目。目标群体定位的不明确还可能造成贫困和低收入人群认为小额信贷是国家的扶贫救济款,缺乏有贷有还的意识,直接影响了小额信贷的还款率。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弱势群体也具有很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的中低收入农户和中西部地区的中低收入农户肯定是有区别的。同样一个小额信贷项目由于项目所在区域不同、目标群体的实际经济状况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模式。四川省稻城县、巴塘县小额信贷的不同结果是典型证明。稻城县小额信贷项目一直坚持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发放对象,结果产生大量呆坏账、影响项目正常运营;巴塘县小额信贷初期也是以绝对贫困人口为目标群体,但是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调整发放对象,将居住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村庄中的中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县城的小商业主作为目标群体,结果保证了商业可持续。

2. 资金来源的持续性无法保证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单一,一些小额信贷项目的资金是国外机构捐助的,一旦项目到期、国外赞助资金不再,小额信贷项目往往无法持续。项目所服务的农户一方面担心无法持续地通过小额信贷筹集资金,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农户参与小额借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旦农户认为项目无法持续,可能出现不归还贷款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小额信贷无法持续经营的困境。非政府组织运行的小额信贷机构也存在资金来源无法保证的困难,小额信贷初始运营资本规模一般不大,加上中国的政策规定小额信贷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提供贷款的所需资金。

3. 利率上限的存在

小额信贷利率上限的存在没有考虑小额信贷业务运行的特殊环境。小额信贷业务风险大、成本高,运行环境的特殊要求有比较高的利率做补偿。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小额信贷利率一般在年利率25%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频率大,相比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管理成本,以保证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和独立性。小额信贷的客户通常是没有担保或者信用评级的,他们风险很高,因此需要更高的利率来弥补潜在的损失。国家对进行财政补贴的小额信贷通常控制其贷款利率,一旦这些项目或机构缺少国家财政资金补贴,商业可持续目标无法实现、自负盈亏难以保证、发展难以为继。最近几年的国际经验表明,大约4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上限,这限制了小额信贷市场化的利率,小额信贷不得不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拒绝高风险客户来保持低利率运行。结果是小额信贷原本计划的部分目标群体客户失去获得小额信贷的机会,无法服务目标群体的小额信贷同样是不成功的。

4. 国家法律政策的障碍

我国没有明确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化地位,现有小额信贷机构的性质比较模糊。一些小额信贷机构具备了像正规金融机构运营的能力,但是现行的法律政策阻碍其转化成正规金融机构。主要问题在于小额信贷无法满足最低资本要求等法规限定,性质定位不明确让小额信贷无法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不能吸收公众存款,是造成其资金来源无法持续的关键原因。

四、推进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明确定位目标群体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应该区别于纯粹的扶贫项目,因此其目标群体也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小额信贷的目标之一是服务贫困人口,对贫困人口进行一定的划分是很必要的,因为这直接涉及能否实现小额信贷的第二个目标,即商业化可持续。对于绝对贫困的农村人口,以及可以预计难以归还贷款的扶贫对象,帮助其脱贫的更可行的办法是在初期向其提供补贴性质的资金,等到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具备一定还款付息能力的时候,再对他们开展小额信贷项目。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项目的目标群体不是绝对贫困的人口,而是相对还款能力较强的贫困农户和微小企业。因此小额信贷项目在开展前,必须甄别目标群体。

针对不同层次的贫困人群实行不同的“扶贫”手段。对绝对贫困人口,直接对他们提供救济更能解决燃眉之急。对绝对贫困人群的资金支持,则主要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关注。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重点关注相对贫困人群,关注他们的还款能力。如此,增加了贫困人群资金可得性的同时也使得小额信贷机构从中获益,反过来能更好地开展下一轮的小额信贷业务,加大支持贫困农户和微小企业的力度,最终有利于多层次的“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

2. 稳步推进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现有的小额信贷除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2.3倍内浮动,央行特批的6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只能按照商业贷款基本利率计算。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小额信贷机构应该制定适当的利率,以保证其短期和长期的持续经营。国内外小额信贷实践的经验表明,获取贷款对于小额信贷的目标客户比费用本身更重要。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是低收入的农户和微小企业主,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高度非弹性的。相对大幅度的利率上升将导致相对小幅度的贷款需求减少,因为小额信贷让目标群体可以借助相对正规的途径而不是非正规甚至非法金融市场筹集资金。而低利率对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以及目标群体偏离的影响在上文已提到。

3. 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

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后,原本服务农村地区成熟的小额信贷机构可以考虑向村镇银行等信贷机构转化。原有限制小额信贷只贷不存的局面就可以改变,通过村镇银行这种渠道,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可以更加丰富,有利于推动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发展。现在试点的商业化小额信贷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政府不允许其吸收公众存款,只能运用几个股东的自有资金和特定机构的批发性融资,现在已经出现后续资金缺乏的困境,解决以上问题还有赖于新政策的出台。

4. 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可以有各种途径:在现有的商业银行进行小额信贷业务、将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改造成正规金融机构、让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和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专门成立一家专业小额信贷的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需要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从利率、税收、技术多方面促进组织创新的进行。

中国农村地区区域差别大,小额信贷为了实现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目标需要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小额信贷试点为建立多种形式小额信贷组织提供实践经验。对于有典型代表的成功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应该结合各地实际,瞄准目标客户,更多地学习其组织建设等各项理念,而不是单纯模式的生搬硬套。譬如台州市商业银行和包头市商业银行在国开行的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项目中,前者更为积极配合地学习国际项目咨询公司(IPC)的技术和组织建设理念,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者:盛明芳

道德风险小额信贷论文 篇2:

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研究

摘   要:扶贫小额信贷是金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输血”和“造血”的功能。目前,扶贫小额信贷存在贷款群体的目标瞄准偏误、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精准信贷目标群体、提高贫困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的服务能力,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与多种扶贫方式有效配合,整合扶贫资源,才能提高精准脱贫的能力。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小额信贷;金融扶贫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9.07.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总目标。扶贫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信贷产品,旨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是精准脱贫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研究通过对扶贫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贫困群体对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状况、利用收益情况,结合实际入户调研问卷材料,深入探讨当前扶贫小额信贷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为新时代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扶贫小额信贷与精准扶贫

(一)扶贫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扶贫小额信贷是国际上对贫困群体进行能力建设的一种普遍做法,最早起源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国际上对扶贫小额信贷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普遍认为扶贫小额信贷是指专门提供给中低收入阶层的持续性信贷金融服务。不同于普通的银行金融信贷,扶贫小额信贷具有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即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公平的享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无抵押或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政府财政补贴和兜底等特点。理论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我国二十世纪就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和研究,并有了初步的发展。80年代,我国已经有了扶贫小额信贷的概念,当时的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是由国际社会组织主导推行。1993年,我国第一个普惠金融试点在河北易县开展。2000年以后扶贫小额信贷成为我国政府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扶贫小额信贷发展较快。2015年党中央全面部署了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任务,进一步明确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的帮扶目标。2016年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的投放。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小额信贷的用途和风险监管。

(二)扶贫小额信贷与精准扶贫

扶贫小额信贷是指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贷款,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不设抵押担保门槛,实行优惠利率,具有“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的特征。当前扶贫小額信贷的根本任务是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脱贫致富。我国扶贫小额信贷基本上遵循福利主义微型金融的理论逻辑,以提升穷人的福利为发展原则,强调微型金融工具的非盈利性。扶贫小额信贷为贫困群体提供发展的资金,赋予了其获得信贷的权利,有利于改善贫困群体困乏的资源禀赋,促进贫困群体自身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简言之,扶贫小额信贷作为一种特殊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够帮助贫困群体获得发展资金,尽快摆脱贫困。

随着扶贫开发进入精准脱贫的攻坚阶段,我国金融扶贫也呈现出从支持产业带动到对个体精准脱贫的特征。但从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进展状况来看,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投入不断增加,但脱贫的效率却越来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目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探索和创新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手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途径。目前扶贫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已经不断扩大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何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确瞄准,提升扶贫小额信贷的利用率和发展质量仍然是今后需要解决好的重点问题。

二、扶贫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发展困境

(一)扶贫小额信贷救助目标瞄准偏离,贷款覆盖率偏低

信贷是建立在具有一定偿还能力基础之上的金融行为,尽管有政府的财政贴息,但本质上还需贷款人具备一定偿还能力。但最贫困的群体往往缺乏持续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偿还能力,扶贫小额信贷可能并不直接作用于最贫困的那部分群体。部分学者认为小额信贷只适用于中等贫困阶层,最为贫困的群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力进行小额信贷的,小额信贷的资金会流向收入水平更高的农户。扶贫小额信贷“目标上移”很可能导致救助目标偏离,成为制约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障碍。

此外,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覆盖率不高也制约了其助力精准脱贫的效果。表1反映了2016、2017年低收入样本家庭申请小额信贷的基本情况,该样本数据涵盖吉林、山西、甘肃、湖南、江苏、云南五省市的低收入家庭。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低收入样本家庭中申请过小额贷款的比例为15%,未申请过小额贷款的农村低收入样本家庭为85%;2017年低收入样本家庭中申请农村扶贫小额贷款的比例为19.6%,比2016年有所增加,但仍有80%以上的低收入群体未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这表明扶贫小额信贷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在已经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群体中,有部分没有被批准,访谈中发现他们表示“说不清”,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批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贫困农户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认识不足,缺乏通过使用小额信贷资金脱贫致富的意识和动力,使得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率不高。对于那些未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建档立卡家庭来说,他们未申请贷款的主要原因是“怕还不起”或“没有可投资的地方”,还有少部分贫困群体“不知道可以申请贷款”。可以看出贫困群体对小额信贷的惧贷担忧较高,规避风险的保守思想较为盛行,缺乏申请的动力,也反映出了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扶贫小额信贷难以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

提升贫困群体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也是消除贫困最为有效的手段。从理论上来讲,扶贫小额信贷具有“开发式扶贫”的特点,能够很有效的为贫困群体注入发展所需资金,是解决农业产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进而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性发展动力,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致富脱贫。实地调研发现,样本贫困群体获得扶贫小额信贷后用于农业生产的占比为37.5%,而用于孩子上学、家人看病、娶媳妇、盖房、储蓄等非生产性用途的占比超过六成。尽管部分贫困群体获得小额信贷后确实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或经营活动,但实际上建档立卡户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了救济金使用,仅有少部分贫困群体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等提升内生性发展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农村扶贫贷款小额资金的初衷,使得造血式的扶贫资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利困难群体尽早摆脱贫困。

(三)收益率较低且偿还时间短

在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农户中,贷款有亏损的样本群体占比为7.9%,30.8%的贷款样本群体表示“说不清”,只有少部分群体认为扶贫小额信贷的“收益很好”或“有些收益”,扶贫小额信贷的收益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低收入家庭貸款申请时间较短,生产经营收益暂时无法算出。另一方面,有些低收入群体获得扶贫小额信贷之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发展生产或投资,很难计算获得的相应收益。此外,在扶贫小额信贷的实际运作中,一般的放贷期限要求不得超过三年,到期必须得按时偿还,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信用惩罚。尽管这是出于对信贷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考量,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使得贷款群体的切实困难无法真正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农业经营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得到回报,扶贫小额信贷的偿还要求一定程度上存在可持续系不足的问题。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低收入群体本身具有脆弱性,自身能力不足,其收入不具有稳定性,缺乏偿还贷款的能力。

(四)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信贷是一种风险性较强的金融行为,由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一是信贷机构要求贷款人具备一定的抵押和偿还能力以降低放贷风险,这种筛选行为会产生所谓的“嫌贫爱富”,使得最为困难的群体将会被排除在外,无法公平的获得金融信贷。二是目前我国扶贫小额信贷的主要方式是由政府财政进行贴息,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5万元的贷款额度,贷期3年,无需担保和抵押,超出贷款基准利率的利息由财政贴息。由政府作为担保人或最终的兜底人,会诱发贫困群体很可能产生拒不偿还贷款的行为,使得信贷的道德风险增加。三是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贫困群体的扶贫小额信贷存在完全市场化还是政府干预的两难选择。四是由于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多是突发的、个体性的,精准扶贫项目选择困难, 运营成本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扶贫小额信贷带来较高的受贷目标识别成本和风险经营成本,道德问题很有可能激增。五是不同于过去集中连片的贫困问题,新时代的贫困问题大多是碎片化的,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比较单一。使得扶贫小额信贷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金融机构可持续的信贷一般较难长久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三、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精确瞄准信贷目标群体

扶贫小额信贷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贷款流程。一是进一步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准确锁定在贫困群体,防止将贫困群体排斥在扶贫小额信贷的大门之外,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二是要加强贫困群体的经济核查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国扶贫信息系统”与“银行贷款系统有效对接”,科学准确的界定贫困群体的信贷需求。在确保应贷尽贷的基础上,主动发现贫困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提供精准支持和实际帮扶,切实发挥小额信贷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对于部分贫困群体对小额扶贫信贷的认识不足,缺乏通过使用小额信贷资金脱贫致富的动力的,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宣传,提高贫困群体对政策的认识,确保贫困户正确把握政策特点,根据需要自愿自主地申请,保证政策有效运行。

(二)提高贫困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与扶贫小额信贷的有效配合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一是针对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利用率低的情况,可以由农商银行、村委会为贷款人的贷款用途进行指导,并提供经营方面的培训等,进一步提升贷款资金的利用率,不仅充分发挥其资金支持的“输血”功能,更要体现其“造血式”功能,帮助提升贷款人贷款资金的偿还能力,实现扶贫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周转。二是要注重运用市场规则提升小额信贷的运作效率。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以优化扶贫小额贷的结构,增强其资金使用和回收的灵活性。如对于回报周期长的经营项目,应当增加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偿还弹性,可适当延长偿还时间,为农户的生产经营创造充足的时间。三是要借助大数据为扶贫小额信贷提供“融智”支持,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途和资金收益的精准甄别,不断挖掘小额信贷的资金创造能力和生产价值,增强信贷资金的技术导向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三)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的服务能力,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

一是通过提升小额信贷服务的精准化和精细化,简化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流程和审批手续,提供从申请到发放贷款的“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增强贫困群体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二是通过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发展经营项目的引导和培训,明确资金用途,同时要注意避免非生产性支出,提升扶贫小额信贷的利用率,使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并长期受益。三是加大再贷款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贫困群体的融资成本,避免“因债返贫”。四是要对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建立信用档案、信用服务等,以提升信用贷款的回收效率。五是要在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的救助效率的同时要加大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弹性,建立相应的资金监管机制,以提升资金的风险管理能力,实现扶贫小额信贷的规范化、科学化运转。

(四)与多种扶贫方式有效配合,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精准脱贫的能力

将扶贫小额信贷机制与其他扶贫方式相结合,能有效整合扶贫资源,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一是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相应的合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得扶贫小额信贷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二是准确把握好新时代新的贫困特点和新的贫困问题,深入探索扶贫小额贷款与其他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创新救助形式,提高救助政策效率,使其在积极参与扶贫济困中发挥综合效应。如贫困群体面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的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精准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时需要分类考虑不同低保救助群体的差异,灵活的进行分类救助。只有各个政策之间形成合力,才能提升精准扶贫的能力,顺利完成到2020年现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政策目标。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王红,杨兴洪.小额信贷对中国精准扶贫的绩效研究综述[J].农村金融研究,2018(3):73-76.

[2]Beck T,Demirguc-Kunt A,Peria M S M.Reaching out:Access to and use of banking services across countr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5(1):234-266.

作者:邵亚萍

道德风险小额信贷论文 篇3:

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小额信贷开始出现,逐渐改变了扶贫方式,通过给穷人发放小额贷款,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穷人的积极性,以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穷人的救助。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额度较小的,以改善贫困,促进发展为基本宗旨的信贷服务。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巧,为那些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客户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是金融服务向贫困入口的扩展,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很快,小额信贷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并很快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很短,但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得到迅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长期专注于中国小额信贷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小额信贷 可持续性

一、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性是评价小额信贷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它决定了小额信贷机构是否能够扩大业务规模,从而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已有的研究往往根据小额信贷项目收益和各类成本之间的关系,把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最低层次的可持续性,即组织的可持续性;二是操作的可持续性,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业务收入可以完全弥补其操作成本,但不能同时弥补贷款损失和财务成本;三是财务上完全的可持续性,是指小额信贷项目的经营收入在调整通货膨胀和补贴后,能弥补其全部行政管理成本、贷款损失和财务费用。

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是小额信贷财务的可持续性。因为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对小额信贷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实质上决定了小额信贷组织上和操作上的可持续性。国际上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即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覆盖率(能成功服务目标群体),二是能保持商业可持续。成功的小额信贷即使在项目开展后期没有捐赠和补贴的情况下,仍能像初期一样持续地为目标群体提供贷款支持。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

世界各国位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习惯。这些差异决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额信贷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以孟加拉乡村银行(简称GB)为代表的“福利主义型”和以印尼人民银行(BRI)、玻利维亚团结银行(Baneosol)为代表的“制度主义型”两大派系。两派模式在制度设计、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福利主义型”更注重项目对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认为对客户的贷款补贴是必需的,而不强调机构的可持续性。“制度主义型”注重的是小额贷款的持续性,认为客户能够为小额信贷服务接受必要的利率。

1.孟加拉格莱明银行(GB)模式

孟加拉格莱明乡村银行(Gremeen Bank)是孟加拉国最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之一。在小额信贷的操作中,采取直接到户、小组联保、整贷零还、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手续简单方便易行。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妇女,只提供贷款和强制储蓄服务,5人连带小组,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小组基金制度。每周还款等。这一模式管理成本很高,所以一直没有能摆脱对补贴的依赖,还不能实现自我持续发展。但它在缓解贫困方面却是最成功的典范。正因如此,乡村银行和其创建者尤努斯教授被授予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孟加拉模式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我国,是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效仿的小额信贷模式。

2.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l)模式

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是正规金融机构从事小额信贷的代表,是小额信贷项目中实现机构的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最好的典型。其核心模式是:以商业利率向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提高小额贷款,其员工激励计划以盈利为基础,而不是贷款户的增加。实行商业贷款利率(年利率32%)以覆盖成本;储蓄利率与存款额成正比。这种政策使BRI-UD吸收了印尼农村约3300万农户手中的小额游资,储蓄成为其主要的贷款本金来源。另外,BRI严格分离银行的社会服务职能和盈利职能,银行不承担对农户的培训、教育等义务。对于国际小额信贷运动来说,印度尼西亚BRI的最大作用在于,它以事实表明:正规银行可以从事小额信贷活动,但具体操作上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技术。

BRI-UD高利率和鼓励储蓄的政策,是其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其缓解贫困的作用也有目共睹。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及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政府扶贫政策和扶持“三农”改策的变化和要求,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年初到1996年。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扶贫理念和独特的信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并主要在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援助下,由国内的非政府组织操作,以NGO形式开始运行。这些NGO小额信贷在技术上绝大多数借鉴孟加拉GB模式。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2000年,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由政府和农业银行主导的“政策性小额信贷项目”。这些项目在技术上仍然主要采用孟加拉GB模式。第三阶段是2000年到2005年,为了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支持下,开始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这标志着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开始介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而小额信贷的目标,也从“扶贫”扩展到农村金融服务的广阔空间。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从2005年以后,我国小额信贷进入了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全新阶段。在央行和政府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项目全面铺开,“只贷不存”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成立。民间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市场等等。使得小额信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国2.4亿农户中,1.2亿有贷款需要,其中6700万家是通过信用社,目前全国大约有30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其中大部分是不可持续的。商业可持续同样也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依赖国外捐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往往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受阻或终止。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又由于过分强调扶贫目标,没有针对目标群体的特殊性设计风险补偿机制,导致还款率低下,小额信贷项目无法持续。农信社小额信贷则被认为其低利率无法覆盖成本,实践中往往选择贷款规模大、风险小的中高收入农户,并不能成功服务低收入群体。也就是说,中国小额信贷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形成堪称成功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1.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及高成本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不稳定性、弱质性、外部性等特征。农民作为小额信贷的使用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抵押。因此,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个人信用程

度。其次,由于小额信贷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使得小额信贷回收存在较大风险。农户偿还缺乏有力担保,贷款偿还风险波动大。

2.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多数项目处于需要外来资金注入或需要部分补贴的阶段。中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补贴,其数量有限,品种单一,其他诸如公开吸收储蓄、基金储蓄、代扣罚金和吸收人股等国际上常见的储蓄形式都比较少或者没有。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受金融政策的制约(如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政策与金融机构等)。由于没有组织自愿存款,因而缺少稳定资金来源。

虽然“农业封闭贷款”、“农业贷款贴息补助”、“扶贫贷款贴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一部分农户资金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但它无法避免地面临三个问题:(1)政府财政支持的能力问题;(2)服务对象的瞄准问题,即需要获得金融服务的贫困者和中下收入者实际上往往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服务,而便宜的金融资源的获益者实际上是当地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和有着广泛“社会资本”的少数人群;(3)长期补贴机制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当政府以财政资源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补贴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借款者往往认识到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通常有较强的选择不偿还贷款的道德风险,在这种预期形成时,就会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3.利率控制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合理的利率被经验证明是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合理的利率是指这样的一种利率,它能补偿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关的资金损失以及贷款损失。一般来说小额信贷的利率应高于一般商业利率十个百分点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中国目前小额信贷贷款利率平均为6.37%。从贷款方式看,商业银行属于批发性质,而小额贷款则是零售性质,成本高出3%-5%,从运营方式来看,商业银行为一次性贷款,每周每月自动还款,而小额信贷则需要信贷员送款收款到田间,成本要高出10%-20%,此外,商业银行需要有抵押物才能使贷款风险较小,小额贷款纯粹是信用贷款,成本高3%-5%,还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做后盾,没有这种优势的小额信贷多支付3%-5%的成本,总计下来,小额信贷的成本较一般商贷成本要高出24%-45%,农村金融能否成功与利率政策关系极大,国际上成功的小额贷款利率一般为30%-70%。

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额度小、成本高,财务上的可持续性要求只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其操作成本。虽然小额贷款的利率由固定利率拓展至在浮动区间内自主确定,大部分机构已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利率定价的分级授权制度,对于小额信贷除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2.3倍之间浮动,央行特批的5个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都只能按照商业贷款的基本利率计算。这样,小额信贷的利率回报根本不能覆盖其信用风险,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费用,因而,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仍只能基本实现账面上的盈利,一旦计入各种进入机构的低息贷款的机会成本,没有一家能实现盈利。

五、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小额信贷发展要逐步融入金融体系

应该设计小额信贷机构融入金融体系的发展框架。小额信贷机构演变成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路径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小额信贷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机构应该具有合法的地位和明确的产权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机构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要合理,不能依附在地方政府下面,权责不明,要防止那些依赖国际援助资金建立的小额信贷机构具有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第二,在中国信用环境尚不健全的形势下,通过地方政府制定规则,在合同法的约束下利用个人征信系统,这样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控制风险。也有利于逐步培养低收入群体的信用意识。此外,还应该对小额信贷试点引入严格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系统,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等等。

2-确保资金来源,保证充足的后续资金,是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建立全面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依据不同目标实行不同政策。首先,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其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妥善解决信用社的累积亏损和呆账坏账,进一步增强支农能力。

(2)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开展经营的基础。在市场条件成熟或小额信贷组织自身实力足够强时,可以将其发展成为地区性或社区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另外,可以尝试改变小额信贷组织只贷不存的风险控制模式,在完善金融机构法制环境基础上放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吸纳存款的限制,确保资金的来源充足。

3-选择灵活的利率政策,找寻借贷双方“双赢”的均衡点

找寻利率和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这个利率的确定原则必须是高于同期贷款的利率水平以淘汰非贫困农户借款者,促使借款农户精心选择项目,苦心经营;同时在覆盖交易成本、风险成本并获得适度利润后,也要使农户有分享自己经营成果的权利。

作者:王慧慧 孙燕波

上一篇:现代财务改革模式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