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风险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也使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的时期,在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如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已经成为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银行信贷风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银行信贷风险论文 篇1:

银行信贷风险业务的战略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业务逐渐增多,并且,银行信贷风险性质也朝着复杂化方向发展,而银行信贷风险业务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实际盈利,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战略研究的意义出发,分析了银行信贷风险业务的特征,并提出了几点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旨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业务,增加银行的最终盈利。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措施

0 引言

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以前,银行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分为两种,即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当前,银行是各个大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其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风险,例如,银行利率风险、银行操作风险、银行市场风险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等等。其中,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是目前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加强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战略研究,对银行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战略研究的意义

自银行出现以后,由于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银行风险种类不断增多,随着金融经济时代的到来,银行信贷风险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银行与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较为频繁,有效控制银行信贷风险业务,对于促进社会的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1]。而这里所说的信贷风险控制,主要是指减少银行的经济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到来。

但是在实际的银行信贷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良贷款现象,这种信贷风险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现代社会公众缺少对银行的整体了解,尤其是某些不良信息没有得到公众的高度重视;

其次,大部分的公众都认为银行有中央银行做后盾,不存在倒闭的风险,但是长此以往,银行不断累积风险,及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造成银行破产。

可见,加强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战略研究,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压力,强化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提高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对银行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2 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含义

经济行为的出现,必然带来相应的风险,换句话说,经济行为与市场风险相伴相生,只要存在经济行为,就无法避免市场风险。尤其是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这些市场风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银行操作风险、银行信贷风险、银行利率风险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等等,而根据实际研究表明,银行信贷风险是现阶段银行面临的最大市场风险,严重时可以造成银行倒闭。在实际中,我们将银行信贷风险分为两种,即广义的信贷风险与狭义的信贷风险。广义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的实际经营成果受到了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其结果一般是运营结果与预计目标不相符,从而使得银行面临损失的情况。狭义上讲即是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款给银行带来损失。

2.2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特征

2.2.1 信贷风险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信贷业务是伴随着经济的需要而诞生的一个行业,这种以钱挣钱的行业存在普遍的风险,因为它属于商业的一种,所以又有风险的客观存在性。银行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必须有一定的储备资金,发展过程中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按照当地贷款客户的经济状况,要有合理的制度变动,还款能力必须做市场调研,以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在社会活动中,商品流通伴随着信贷活动,无法分割二者的客观联系。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企业就有要面临倒闭破产的境况,这时如果有银行贷款,则银行信贷资金将受到严重的损失。经济风险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经济风险的必然存在导致了信贷风险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2]。

2.2.2 信贷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信贷行业的风险由于无法判断信贷客户的风险,所以无法判断会有什么程度的损失,同时也不能确定风险的时间,因为损失都是意外发生的,是不受人们所预期的,甚至有一些不可抗力所造成,比如说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因素,对信贷客户所带来的损失非常大,甚至会是毁灭性的,那么这部分资金损失就会无法挽回,所以说信贷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信贷关系发生后,一系列过程中的接触对象或环境条件都可能成为信贷活动过程中的风险点,由于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银行的预期收益产生影响。

2.2.3 信贷风险具有多变性

信贷风险中的多变性是指触发信贷活动变化的因素的变化随意不受控制的特点。受外界条件状态、位置、时间的改变导致风险在发生频率、表现形式、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范围所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旧风险在消失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风险,这样导致的信贷风险无法确定。

2.2.4 信贷风险具有可控性

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控制,以减少损失。信贷客户在合同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情况,如果将客户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预防,可以减少或消除风险带来的一些损失,比如说提前要求贷款人进行大额还款。另外通过转移风险点、消除风险因素,可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将风险把握在营业点可以接受的范围。

2.2.5 信贷风险具有危害性

商业银行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收益是信贷方面,信贷风险较高,但是收益也很高,对于银行的日常运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在预期会有大额收益时就要考虑所伴随的高风险[3]。首先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受影响有所提高,进而资金储备难以支持正常的信贷业务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会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3 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研究

3.1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信贷行业的风险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可以降低,降低风险可以从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着手,方法如下:

①银行在与客户洽谈的过程中也要对客户进行筛选,客户信贷条件不能达到时,不能想些不合流程规则的办法去弥补。

②完善银行内部管控制度,领导带头监督并以身作则执行制度,使之能发挥正确的作用。同时也要对领导的干预进行严格要求,要使员工和客户均有自己的自主权,这样便于发现员工的特点加以重点培养。

③对档案控制要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信贷资料要由专人进行存档。严格按照银行规定控制信贷业务。

3.2 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从当前银行信贷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力来看,还存在很大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信贷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这种情况下,不利于信贷人员改变信贷观念,同时也使得信贷人员接受新知识的效率较低,所以,一些信贷人员经常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率。同时由于信贷人员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较少,即使有信息资料也不会高质量的利用,也不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风控方法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失去了对信贷风险有效预测与防范的机会,使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使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其员工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必须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地进行素质培训与指导。应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让他们的知识层面得到扩充,通过对各类知识的学习,让员工不断改变思维、更新知识,并学会更多的新方法、新思维。有效化解控制风险工作中的困难,并提升其工作质量。对信贷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以轮换岗位、重点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多元化发展,并使员工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制定绩效考评、从业资格认证等机制,加快了员工优胜劣汰的脚步,大大地提升信贷团队的整体素质。

3.3 加强信贷风险的识别

银行从事信贷风险控制人员需要提升识别信贷风险的能力,实现对常规业务以及非常规业务的严格监管,对存在的风险和风险原因进行准确判断,另外,控制人员还需要对风险类型进行划分,从而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尤其是银行信贷风险普遍存在,这就需要信贷业务人员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并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对风险进行降低或消除或做出补救,这样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健运营。

参 考 文 献

[1] 伍铁林.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68-70.

[2] 于兆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制度性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作者:赵王芳

银行信贷风险论文 篇2:

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管理措施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也使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的时期,在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如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已经成为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便对新常态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使其在新常态背景下得以正常进行金融活动。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一、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的应对能力上较为薄弱

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银行利率的逐步市场化,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加大,使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到了很大影响,随之而来的是银行结构与资产负债业务的转变。这需要银行通过盈利模式的转变来适应时代。此外,由于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综合化经营模式的出现,也同样使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就目前来,银行在信贷风险评估、预警及风险化解等方面仍旧尚未得到彻底转变,这无疑大大削弱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应对能力。

(二)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过于重视静态管理

在以往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汇总信贷风险指标与财务指标分析,虽然这种静态式分析能够对银行过去的信贷风险管理效果进行真实的反映,但其在动态性与连续性上却存在较大不足。由于银行金融管理的需要,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业务的开展,也同样给信贷风险管理造成了边际递减效应,进而使银行难以根据这些财务指标来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约束,进而造成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三)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使人员就业率日益成为一个较为尖锐的社会问题,为了提高人员的就业率,许多机构与企业都纷纷进行人员招聘,银行也同样如此,由于银行所招聘的信贷从业人员大部分均为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也使其在信贷管理工作上明显表现出经验不足的劣势,致使其在进行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等工作时,往往过于表面,难以对信贷风险进行真实的反映,这就造成潜在信贷风险大大增加。此外,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较不稳定,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明显不足,进而造成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大大降低。

(四)商业银行过于重视新业务的拓展,忽视了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从目前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来看,许多银行为了尽快获得收益,投入很大力度去拓展新业务,而对于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则往往过于忽视,这种管理方式,势必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此时在进行信贷风险处置,无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进而影响银行后续业务的发展,使银行的收益降低。

二、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一)充分发挥管理层作用,强化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层无疑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银行必须要依据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强化信贷风险审批制度,规范贷后管理与风险预警规程,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信息畅通性,以此强化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管理层人员应要求信审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或见面会谈,掌握企业的实际盈利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同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非现场检查工作,并做好信贷风险预警工作。

(二)实施名单制管理,建立退出机制

银行应实施名单制管理,将核心战略客户列入到名单当中进行专人营销与定期回访,实施一户一策的方案来进行有目的性的维护与营销,并根据客户资格采取优惠政策,并由业务部门对名单中的客户维护与营销情况进行生成报表,采取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来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以此从根本上预防信贷风险。此外,银行还应建立退出机制,根据授信政策来对授信客户进行调查,并定期召开信貸风险管理会议,加强信贷风险排查工作,对于不满足政策要求的客户类型予以排出,坚决执行“一户一策”的客户退出方案,并通过督办令的签发来予以监督,以此更加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

(三)重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加强动态管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必须要对现有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等,通过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来强化信贷风险管控。此外,考虑到静态管理的滞后性,银行还要通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模型的利用,来对信贷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反映,并依据分析结果采取动态化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信贷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和银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

(四)树立良好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完善与落实制度保障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是必不可少的,银行应对机构内部的信贷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工作,使其能够从精神层面上对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予以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定性定量指标的应用来对员工的信贷风险管理思想的认同程度进行评定,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因素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来对银行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并通过信贷“三查”制度、信贷业务操作规程、贷后管理制度、授信审批等制度的落实,来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控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坤,张丹丹.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8):68-70+46.

[2]郭敏.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99-100.

作者简介:

董婧(198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金融风险控制方向研究。

作者:董婧

银行信贷风险论文 篇3:

银行信贷风险调控手段分析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向前迈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货币市场逐渐走向创新多元化,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货币的发展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银行信贷风险增加。银行信贷风险一直是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和学者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行信贷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并且阐述了我国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调控手段。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调控手段

金融市场是现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各类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于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等都有着重要影响。银行的预期收益会因为金融信贷风险而产生受损现象,导致银行造成损失。因此对于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

因为金融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很多,从银行自身来看内部的经营管理以及体系建设等存在瑕疵,从外部因素来看,市场结构的影响、国家政策的调控以及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等都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行业取得了重要发展,而作为现今时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影响等造成了我国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从银行内部来看,其规章制度存在不完善性和不合理性,很多银行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落实,而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来对其自身进行约束,使得其自身的运营流程效率不高,对于信贷风险没有合理的控制,因此造成了银行信贷风险增加。

2.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

我国由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快,而且各类金融企业的建设和经营都在这些较为发达的城市较多。而我国金融政策的制定对于银行信贷的风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相关政策能起到的只是宏观调控,不能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另外,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对于银行信贷环境也会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和反弹等情况。

二、银行信贷风险调控手段分析

1.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控制环境

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调控必须要依靠一定的技术理论指导,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工作是信贷风险评估,而对于信贷风险的评估必须从多方面来考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总的来说,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主要是从下列几个部分来进行的:第一,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信贷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于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对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细致权衡,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付策略。第二,在对于信贷风险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要依靠大量的数据信息以及技术理论,结合相关模型的建立等方法,对于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达到识别信贷风险的目的。第三,对于信贷风险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信贷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对其进行基本分析以及程序的辨别等方法,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对于基本信息资料的整理分类等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提高对于信贷风险认知的重要方式。

2.建立银行内部信贷监督机制

要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必须要对信贷风险管理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完善银行内部的信贷监督机制也是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体现。银行想要在目前的竞争市场上获得自身的发展,必须要对于自身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解决,并且对于信贷业务等进行监督,对于内部信贷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只有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的信贷风险得到调控。另外,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确保信贷风险得到控制的重要前提,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两者不会相互独立运行,而是相辅相成。对于银行内部运用中信贷业务中不合理的地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企业内部的制度进行处理,而监督部门也要加大重视,实施全方位的监督,这样才会给银行的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数据,从而发现信贷风险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完善银行信贷风险调控体系,确保银行自身的利益不会得到损失。

3.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平台

银行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频台是降低信贷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除此之外,银行还应该为相应信息平台建立沟通制度,以确保信息平台的正常运行。信息沟通平台主要是对于信贷风险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和处理。首先银行要对于相关数据信息的反馈、处理、传递等方面建立程序,保证信息沟通平台所传递的信息具有价值。在信息收集方面,银行要确保信息存在价值并且具有时效性。银行的信息沟通平台可以对手机的信息进行处理,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进行提出,将高质量的信息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传递。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对于信贷风险的调控处理进行指示,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可能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三、结束语

本文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基本时代背景对我国目前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身了解,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的调控手段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环境决定着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必须得到有效的调控,而对于其调控就应该从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从银行内部和市场两方面制定合理的措施,来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调控。

参考文献:

[1]郝江霞.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4(12).

[2]朱乾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及信贷风险防范[J].华中科技大学,2015(05).

作者:杨春颜

上一篇:行政执法试析论文下一篇:服务贸易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