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论文范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学分论文范文

学分银行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价值与制度构建

摘要:目前高校学分管理的有效改革办法便是学分银行管理法,高等学校通过对学分银行的发展和研究,运用在学分管理上,有利于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和知识的全民共享。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可以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人群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浓厚的学习环境营造,能够帮助学习者参与学分的兑换和累积,最终在高校的学分管理中实现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构建,提升学分管理的价值。

关键词:学分银行;高校管理;制度构建;价值

教育制定和实施的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计划中要求听过构建信息化终身教育平台,积极为不同层次和年龄的人群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在学分银行的制度构建和设立中通过资源共享的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方式、地点以及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和学习效率。

一、学分制银行的概念及推行情况

所谓的“学分银行”本质上便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学生的学分,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借鉴银行的管理特点,学生们在学分银行体系下逐步提升自身学习的灵活性,自己安排学习的内容、方式、地点以及时间,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被称作“学分银行”。目前在亚洲地区的韩国和日本的部分高校已经率先成熟地推行了学分制银行管理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教育部门在积极借鉴国外的高校学分管理制度,通过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然后通过课程标准的确定和颁布相应的学科证书,才能充分的保证高校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落实。我国的学者通过与国外的学分银行制度的职能、管理背景和管理方式进行仔细的对比研究,这对我国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本质是为了让就读于不同高校间的学生完成学分互换和学分额兑换,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以学分积累和兑换为主,获得学分的积累途径包括三种:第一是学生通过在校的考试完成科目考核;第二是通过认证考试,例如微软和思科认证完成学分的积累;第三通过考取行业的资格证书实现学分积累,例如教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书等各类从业资格证。所谓的学分兑换则是指不同课程的学分可以相互抵充,例如可以规定只要是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相应考试都可以通过学校的核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等都可以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学分兑换。

二、高等学校的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首先就学习的内容安排而言,在高校学生入学前高校便已经编订了相关专业的大学四年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从入学开始,在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就已经变得极为被动。其次,针对大学的授课而言,大学内的讲师还有教授基本上的上课形式都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之上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式的知识,在这样讲授式的大规模课堂之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提高和对待,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会显得减弱。学生无法从课堂之上获得学生所希望的前沿性專业知识,只能理解一下教师在课堂灌输的内容。这种无法通过个性化教学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高度依赖性和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地点的限制。

(二)高校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缺少实践机会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处于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态,对于教材和书本中的基本公式和基本概念学生能够十分牢固的掌握,但是对于基本公式和基本知识的运用由于没有通过实际的锻炼则显得实践能力很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由于学生渴望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因此高校不应该在教学中抹杀学生的个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渴望,制定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学分制银行”来管理高校的学分,这样学生能够充分让学生自己的选择学习的课程、实践以及地点。

三、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在高等学校实行的价值

就目前已经执行学分制银行的高校来看,“学分制银行”针对学分的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种优势:第一,学分制银行的学分管理模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高度相符,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来安排,自由选择授课地点、授课教师以及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第二,在学分制银行的管理模式下,教师能够真正起到反馈的作用,当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权力上升时,能够讲授高水平、多样化知识的课程教师便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那些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则会面临淘汰,因此所有的教师都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第三,高校在学分制银行的建设中也逐步受到了影响,在学分制银行的学分管理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还能够实现跨学校选择课程,各学校之间的学分可以相互累积和兑换,这样如果本学校的师资以及教学资源太差,那所有的学生几乎都会到外面选课,这样的高校将面临着淘汰。

四、学分银行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制度构建

(一)组织和实施学分银行的框架

在学分银行的框架中要满足很多功能例如学分兑换、学分积累、学分认证、课程体系标准的设立,学分银行的运行框架设计师根据学分银行的功能而设置。课程的标准主要包括任选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的课程计划。并且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严格规定获得各级学位的学分要求。具体可以展示为下图。

各高校的学分银行框架设立一定要通过上级教育部门的审核和审批,要求“211”和“985”的高校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价,并且学分制银行管理制度下建设的课程体系应该时刻保持动态性和灵活性,根据学术、学科及师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学分积累包括学分的积累、储存和获得,学生通过随到随学的办法摆脱了工作性质、职业以及年龄的限制,当新生入学后便可以申请设置学分银行的账号,通过终身学习卡的设立,进入学分银行后授课教师可以设置科学的学时,当学生修满该课时并且获得一定的成绩后,系统自动关闭课程并积累学分,只有达到学分数量要求的学生才可以提出学位和学历申请。学分的兑换、折算以及补偿和互认,都有各自的一套系统。兑换是指可以用其他形式的学习来代替课程学习获得学分,例如行业协会或者科技竞赛获奖成绩能够代替专业课程学分,这是学校内部兑换。外部兑换是指通过网上选择其他高校的课程,学习合格后实现跨学校兑换学分;学分折算是根据时间推进下贬值论来推算的,即如果是学生刚入学选修的课程,在规定年限内还没有达到毕业或者结课的标准,就要对学生已经获得的学分进行折算。以此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设计学分银行管理系统

学分银行确切的说是一种学分管理制度,而学分银行的管理系统平台则是实施该制度的基础和媒介,只有通过不断地通过学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具体的学分银行系统管理需要建设相应的五大模块,即用户管理、学分管理、学分兑换、标准课程管理和系统管理五大模块。用户管理是指管理员针对在校学生将其学籍信息直接导入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学生通过身份证号码或者学号便可登录学分银行。管理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资源进行不同的管理权限设置,通过动态的调整逐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学分管理是指对于通过学分认证的资料进入系统资源库进行储存和录入,没有经过认证的学分信息将会被系统自动删除,这样有利于提高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会和有效性。学分兑换管理是指学生向管理员提交学分兑换的资料,例如互换协议以及选修的课程情况等,经过认定后,管理员进行互换操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要给予撤销;课程标准管理是针对高校的课程设置部门,进行学分银行课程设置的功能模块,需要集齐专家制定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管理是指管理员对于系统数据的储存和回复等执行的技术操作。

五、结语

总之,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应用和构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整体上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值得更多的高校去研发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晶晶,陶孟祝,应一也.“学分银行”概念功能探析——基于国内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实践探索的梳理[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01):310.

[2]姚瑶,刘莹.基于“学分银行”制度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改革思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6):9498.

作者:张双祥

第二篇:学分银行模式下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制定初探

【摘 要】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内容。作者主持了“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项课题及本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研制工作,并参与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起草过程中的部分工作,从而积累了一定经验,针对学分认证与转换细则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制定提供经验指导。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认定;学分转化

【收稿日期】2019-02-24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成人教育国家标准的应用可行性研究——以云浮地区为例”,项目编号为GD17XJY29

【作者简介】王鑫(1983—),女,河北涿鹿人,博士,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标准化、学分转换。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已成为国际引领未来的主导理念,[1]学分银行实现了教育领域的相互融合,[2]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实现各类教育成果的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有效途径。[3—4]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学分认定与转换都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内容。[5]

然而,我国学分银行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国家多次发文,强调建立学分银行的紧迫性及构建学分互认与转换制度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6]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7]

一、广东省学分银行的建设概况

2014年12月,为“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广东省教育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8]2015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方案》,方案落实了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建设步骤等,方案同时指出学分银行的管理与执行机构为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为“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学分银行的建设、管理与运行,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挂靠广东开放大学。[9]同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再次发文宣布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成立,同时任命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为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2016年,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以广东开放大学为试点,正式启动了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试点工作。[10]

广东开放大学自2014年起,已开始筹备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及学分银行的前期工作,并分别于2015年4月和2015年10月两次组织申报“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项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学分认证与转换工作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2016年开始,广东开放大学在4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近1万名学生中开展“专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试点工作,相应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于2017年春季学期正式启用,目前已试行两个学期。此外,为支撑学分认证与转换工作的顺利开展,广东开放大学自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总则(试行)》、《本科(专升本)专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试行)》、《专科专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试行)》等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学分认定委员会。2018年6月,广东开放大学再次组织申报“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项课题,并准备进一步扩大试点专业范围。

除以上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试点工作外,关于“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2016年6月,在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教育厅提出并归口,广东开放大学牵头,多家单位共同参与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起草与研制工作。该标准是行业能力的母标准,是制定专业标准、制定院校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的重要依据,可以实现院校间学习成果互认,避免重复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对改革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于2016年12月通过广东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审定,并与2017年3月被批准发布,2017年6月开始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教育领域标准的空白,相关内容已寫入《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奠定了广东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制度基础。

笔者有幸主持了“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项课题及本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研制工作,并参与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起草过程中的部分工作,从而积累了一定经验,对学分认证与转换工作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而且针对学分认证与转换细则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

二、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制定

本专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研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其具体内容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

团队成员的组建:在项目组基本成员的基础上,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共同组成本专业的学分银行科研团队和学分认定委员会。基于团队的顶层设计,分别从科研和应用两方面展开工作,同时基层应用齐头并进进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研与现实脱节的情况。

同时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资历框架概况和学分认定与转换情况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同时前后赴多地进行调研,对于总结经验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验证。

2.中期研制阶段

本团队首先确立了本专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制定的技术路线(如图1),并结合本专业学习和工作的特色,制订符合本专业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互认基本框架。其次,按照技术路线收集本专业的国内外学历教育情况,统计与本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名称相同或相似的专业课程信息,并与本专业课程建立衔接或认证的初步关系。同时,通过向相关行业企业发放《非学历成果采集表》的形式搜集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证书、研究成果、获奖证书、科研项目、相关工作等非学历教育成果。之后结合初步制定的基本框架要素,对以上所收集的非学历教育成果的种类、级别、认可程度、难易级别等要素进行分析,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保留有含金量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细化评分要素。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收集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成果与本专业课程建立初步对应关系。并与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反复商讨并修改资历框架要素、学历和非学历成果认证评定办法。

3.形成细则阶段

基于中期研制阶段形成的资历框架要素和学历及非学历成果认证评定办法细化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首先,在学历成果认定方面,本团队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制定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具体如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制定转换规则;针对本专业已开设的20门专业课,罗列整理出国内外课程名称相近课程,凡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已参加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学习的学习者,原所学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度情况,可认定转换为本专业对应课程的学分。其次,在非学历成果方面,本团队聘请了行业内部的顶级专家,对非学历教育成果的各项指标进行论证分析,针对现状和特色制定适合本专业的非学历成果与学历教育沟通的方案,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规则,分别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经历经验等方面制定了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

4.应用推广阶段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学分认定与转换的内容,体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衔接的一体化设计。此外,在学校的招生工作、专业介绍、课程介绍中增加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宣传和推广。本专业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对学生提交材料的审核和认定,及对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修订。

三、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设计的考量

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设计内容时需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

1.简易性

(1)设置认定与转换细则时,应尽量避免需要大量人工判定或学生难以提供佐证材料的认证方式,而应尽量采取可以转换成计算机能自动判别的规则。如,不应在细则中对原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或学分进行规定,因为以上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难以提供佐证材料,且根据教学规律,以上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使同一学校的同一课程,也可能出现更改教材、变动教学大纲等情况,人工判定与现有课程相似度的工作量巨大且不可重复,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2)在制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时,应尽量避免设置“部分认定”规则。例如,不应出现“可认定转换为对应课程三分之一的学分”或“可认定并转换为本专业对应课程的部分或全部学分”类的描述,因为如何让学生补全该课程剩下的学分是非常难以实际操作和界定的。虽然可以规定“让学生学习剩下的课程内容以补全课程学分”,但因为涉及学习情况、到课情况、课程考核、资料存储等各种问题,实际操作难度较高且不利于教学管理。因此,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认定”的课程改为全部认定或完全不认。

(3)学分认定与转换工作应尽量依托信息管理平台,避免传统纸质文件递交及人工传送等流程,增加工作效率。此外,信息管理平台应尽可能与学校教务管理平台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接,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于2017年1月启动建设,2017年12月通过项目验收。目前正处于测试和完善阶段,计划于2018年6月试运行,该信息管理平台可完成个人信息维护、资历成果添加、审核、转换等步骤。

(4)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字数不宜过多,尽量简单明了、避免重复性描述的内容,能用图表表达就不用文字描述。因为,细则面对的阅读对象主要为学生或社会人员,其面对冗长的说明内容不一定有耐心看完,很可能导致错过重要信息。

2.适应性

(1)原所学名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需通过原课程的考核要求方可进行学分认定,如应在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中规定“原课程成绩需在60分以上方可认定”等要求,并要求学生提供成绩单以作为佐证参考,具体成绩分值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有所调整。

(2)基于目前教育现状考虑,选修课与必修课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两者应做明确区分。在设置学生已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时,应注意设置“(现有)专业核心课程不能用已修的选修课程进行替换”,或“原选修课程不能进行课程替换”等规定。

(3)可替换课程学分的非学历教育成果应能充分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学习。如果非学历教育成果仅能体现课程中某些章节的学习内容,而不能覆盖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则建议不转换或只部分转换(如上所述,部分转换涉及具体操作问题,实际转换难度较大,不建议采用)。

(4)如今社会上各种证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在设置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时,可以替换成课程学分的证书(如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大赛获奖证书等)应尽量只采用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证书,且数量宜少不宜多。

(5)设置经历经验认定规则时,门槛不应过低,而应主要为资历老但学历低的人群考虑,本着吸引高層次、高水平的优秀行业工作者为目标设置认定规则,为这部分人群建立学历的上升通道。

3.时效性

(1)学历成果的时效性。应根据课程的性质设置转换的有效期。一般而言,被转换学分的课程有效期为从学习者获得课程成绩或证书之日起5到8年内有效。但涉及时事政治、经济、法规等时效性较强的课程或内容更新换代较快的前沿课程应缩短认证的有效期。

(2)非学历成果的时效性。应根据非学历成果的性质设置不同的认定期限,被转换学分的证书有效期通常为从学习者获得证书之日起8年内有效,部分有效期限可根据证书和课程的性质酌情缩短。但在设置经历经验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时,可能出现认证有效期比经历经验有效期长的情况。例如,本专业细则对参与编写标准的经历制定了相应的转换条件,并规定“标准认定的有效期自标准正式发布之日起8年内有效”,但标准的有效期平均仅为5年,超出5年的标准一般被更新或废止,此处认定的有效期超出了标准的有效期,是考虑到标准的研制与编制变动较小,且不能因为标准有效期短就不认可学生具有标准编写的能力。

4.全面性

(1)制定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时应结合其他认证规则全盘、系统性考虑,防止出现循环反复认证的漏洞发生。尤其是当一个资格证书可以选择性兑换几门课程,或行业中有文件规定课程可以兑换相应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应格外注意。

(2)相同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及技能竞赛的学分不得重复转换,以最高级所认定的学分进行转换。

(3)为避免已获得其他学校毕业证书的学习者拿已修课程反复申请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毕业证书,或极易拿到毕业证书的情况出现,应规定最高转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如,应在细则中注明“学习者已认定的学历教育课程学分或非学历教育成果转换为本专业学历教育课程学分,最高转换学分不得超过毕业总学分的40%”。

四、学分认证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第一,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专业间,存在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的现象,学分设置较为混乱。课程学分多以学时为参考,但由于没有规范的衡量标准,学分不能体现学习成果,因此,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认定和转换细则中,不建议将学分列入评价指标。

第二,主观意识对非学历成果的认定与转换规则的影响较大。在细则制定过程中,因专家个人经历喜好等主观原因会造成认知和判断偏颇,因此应广泛征求意见,取平均建议。

第三,鉴于不同学科具有不同属性,如文理科差别、新旧专业差别、理论实践差别,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制定符合各专业特色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因此,学校的总体框架规范不应固化,设立通适要求即可,应允许各专业根据专业特色灵活把握,进行多元化的尝试,才能尽快摸索出适合各专业操作与运行的学分转换之路。

第四,“学分银行”制度是教育史上一个重大教育改革,可能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方向性影响,故意图谋求短时间内设计出一步到位、完善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试推行之初,应给予各专业充分的权限,根据自身实际运行情况发生经常性地调整,甚至允许犯错和走弯路,才能用最短的时间积累经验,形成切实有效的学分认定规则,推进学分银行的构建。

五、学分银行的推广困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起步较晚,当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将国外较为成熟的学分银行制度直接拿来套用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皆因我国缺乏相应的教育标准体系和配套的教育模式。因此,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制度,或如何调整我国现有教育模式以适应学分银行的发展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在推广应用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我国教育缺乏统一的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导致教育水平差异较大,而各高校间又缺乏相互信任和認同,造成制定学分互认规则时,往往对非本校学习的已修课程规定了针对学分、教材和知识点重合度的认定过程。这些认定过程需要的工作量大且操作不便,不利于学分互认工作的开展。因此,尽快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才是确保学分银行能顺利开展的前提。

第二,当前中国高校多采用班级制对学生进行管理,该方式与“学分银行”及终身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教育改革。因此,打破班级、年级束缚,改用更为灵活、多变的学分制管理才是高校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学分银行的落实,还需改变我国选修课的角色。当前,我国选修课已成为易过、凑分课程的代名词,即使同一学校的同一课程,在同时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开出时,在考勤、知识掌握、作业量、考试要求等方面均存在云泥之别。开放必修课,将必修课选修化,一方面能避免学生选修一些容易过关的课程凑数而出现“短路”现象,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落实学分银行制度。

为此,如何构建更为灵活开放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已成为与构建学分银行制度同等重要的大事。

【参考文献】

[1]余燕芳,葛正鹏.基于国际比较的学分银行学分内涵及学习成果转换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2):66—73.

[2]吴南中.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4):72—78.

[3]徐锋.从构建学分银行的视角分析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3):31—32.

[4]包华影,王法新,刘远霞,钟秉林.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及转换规则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6(9):48—52+80.

[5]王海东,韩民.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及问题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5):61—67.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7]國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Z].2016-11-29.

[8]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192号)[Z].2014-12-15.

[9]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25号)[Z].2015-07-03.

[10]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通知(粤教高〔2015〕7号)[Z]2015-08-17.

【Key words】credit bank; credit recognition; credit transformation

作者:王鑫

第三篇:本来与未来:基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向国家学分银行的跃迁

摘 要 将全社会每一位学习者在各个人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予以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赋予国家学分银行的职责。既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间断、流动的学习需求,也能够认可和接纳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与国家学分银行共有的时代特质。当前由各级开放大学(省级电大)运营多年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平台,能为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提供诸多先验成果的借鉴。未来获得政府充分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仍需在统一制定标准体系、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如此才会彰显其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属性。

关键词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国家学分银行;实践基础

1994年,韩国一位青年学者在“学分”的基础上首提“学分银行”的概念。“学分银行”本身是一种借喻,意指学习者将各人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存入国家授权的机构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当学分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学习者可以兑换目标机构相应的证书、学分、证明等各类成果。因为这种累积学分的形式与银行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比较相似,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学分银行”[1]。学分银行既是支撑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制度落地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制度。

一、学分银行的时代诉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应该是全民共享、机会开放的终身学习社会,因此,在创立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既要求各类教育机构由单纯提供在校学习服务转向于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更要求整合因行政隶属不同和教育层级限制而处于分离状态的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应具有两个必备的时代特质:一是开放,二是灵活。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可以满足学习者持续、固定的在校学习需求,还体现在可以满足学习者间断、流动的职后学习需求[2];这种灵活不仅体现在对在校学习所获取的正式学习成果的认可和接纳上,还体现在对工作和生活中获取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可和接纳上。

相较于人的一生来说,全日制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更多的学习情境是在人们步入社会之后。正是基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将继续教育领域的学历与非学历互认作为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有鉴于此,学分银行的运营和管理必需紧跟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诉求。

每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很多学习成果,如果有一个机构可以利用特定的平台及时有效地识别、记录、评价和认可这些学习成果,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习者的获得感,也能帮助他获得更好的就业质量 [3]。我国一直强调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然而至今仍没有推出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制度来推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落地。毋庸置疑,未来的国家学分银行将是贯彻上述目标最好的催化剂,从而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强大的助力。

二、我国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演进

(一)我国现存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评析

自2005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学分银行”的概念以来,我国教育专家就把学分银行当作是发展各类教育的“推进器”,随即不同类型的学分银行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今这个“银行系统”既存在于学历教育机构内部及联盟之间,也存在于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之中,还存在于具有实施某些特殊职责的社会组织之内,主要类型和特征见表1。

1.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及其联盟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

一般而言,单个学校建立学分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校内院系之间公选课的学分互认,学分银行的功能实际上只体现了学分制的效果。仅就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由两个及以上学校联盟为主体建立的学分银行实施效果更好,目前在广州(番禺)、常州(武进)等地大学城的多所高校校际联盟形成的跨校学分银行系统已经运营多年[4]。校际联盟学分银行的学习者仅限为区域范围内高校的大学生,此类学分银行有两个特点:創设主体的狭小性和参与客体的局限性。一方面,现有校际联盟学分银行建设主体多见于校园相邻的同层级高等(或职业)院校,院校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之初普遍遵循了层级对等的原则,即校际联盟不是在普通本科高校之间就是在职业院校之间建立,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这使得不同层级的学生流动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一般没有长期从事校外教育与工作的经历,这往往陷入“大学生没有兑换银行学分的需求,有兑换银行学分需求的人没有兑换资格”的困境。这两个特点预示着由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及其联盟创建的学分银行制度经验难以在我国进行全面推广复制。

2.市民和企业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

为了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分别创建市民和企业学分银行也能偶见于媒体报道。这两类学分银行由于创设主体的限制,参与人数一般不多,同时也存有学分累积能力低和学分转换需求满足度不高的特点。一方面,学分银行参与者可“储蓄”的学分均来源于市民和企业学分银行提供的少数“标准化”课程[5]。对于参与者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大量非正式学习成果不能给予认定造成学分累积能力低。另一方面,由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导创办的学分银行社会接受度较低,参与者“储蓄”的学分也难以在学分银行之外的领域进行兑换,使得人们学分转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6]。这两个特征也昭示了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创设的市民和企业学分银行的经验同样难以在我国推广复制。

3.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由各级开放大学(含广播电视大学,下同)设立运营,举办主体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主要职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向社会在职人员提供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学习服务,一直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划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2012年7月,教育部批准设立6所开放大学。由此,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开始了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校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国家实验,其被定位为以学分管理为主要抓手,畅通终身学习通道实现各种学习成果的累积和转换,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教育的平台。

然而,由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一直未能获得政府的充分授权,仅限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半官方委托”等体制和機制的限制,当下开放大学的主要工作也只能被迫聚焦在学分的认证和累积等前中端环节,后端的目标成果转换环节虽然已经在少量学分银行合作联盟中实现,之外的大多领域一直维持在稳慎推进状态[7]。然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含潜在)参与者,更多看重的是“有可能转换成功”的目标机构的各类成果(证书、课程学分、学分证明等)的价值,这样的现实困境既限制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参与人数,更影响了场内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8]。既然是“国家实验”,既然是具有“国家学分银行”基因的学分银行,其运营机制一定具备较高独立性,然而却由于某些特定历史原因,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只能以“半官方”委托的形式授命于给各级开放大学,这种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与权威、独立、公正的国家学分银行的属性相背离。

(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与国家学分银行的使命传承

由开放大学筹建并运营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尽管冠名“终身教育”,但受制于中央政府未能充分授权,致使其主要功能仍集中在满足在职人员职后学习的需求,履行的依旧是继续教育的职能。然而不管是冠名“终身教育”抑或“继续教育”,这都无碍于它既能满足人们间断、流动的学习需求,也能认可与接纳人们的非正式学习成果,这些开放与灵活的显著特征正是国家学分银行所追求的。至于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所限,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未尽的“后端目标成果转换环节”的使命,那么理所应当应由未来的国家学分银行来承接。

由于上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制和机制的限制,导致其未能在我国学分银行体系内形成完美闭环。为了从根本上弥补学分银行体系的这一缺憾,有必要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加以完善。据此,《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通过部分地区率先探索、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在“十三五”后期,如何推出国家学分银行,以此来重新梳理我国的学分银行体系应是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国家学分银行的内涵

西方国家在贯彻实施终身教育的国策中,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先由中央政府颁布全国性的资格框架制度[9]。这种制度规定所有类型的学习成果都可以通过统一且规范的国家标准进行认证与换算。韩国在引进资格框架制度后,在认证与换算的基础上增加了累积的功能,如此才形成了功能更为齐全的韩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10]。

以韩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为例,学习成果先后呈现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原始学习成果,也即由各类机构(学校、企业、家庭、社区等)和学习者出具的处于初始形态的学习成果;第二种是标准学分,也即按照既定认证标准和规则对各类原始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后存储在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第三种是目标机构成果,也即按照既定转换标准和规则将学分银行标准学分转换为目标机构的各类成果,其功能模型见图1。

根据图1可知,在韩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中学分承担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与学习成果相关联。在原始学习成果阶段,学分主要承担各类学习成果与学分银行标准学分之间价值尺度的职能;在目标机构成果阶段,学分主要承担学分银行标准学分与目标机构成果交换媒介起流通手段的职能。经中央政府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在各类机构之间起到权威性枢纽的作用[11],统一且独立地对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累积、转换并起到推动、规范、调节作用。此种模式下,学分的流通可由难以驱动的“各类机构—教育机构”的双边直接关系变更为较为顺畅的“各类机构—学分银行—教育机构”多边间接关系。

我国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或因行政隶属或因教育层级的限制,大量教育资源被阻隔离散分布在相互分离的状态。经由政府立规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可以突破行政隶属、教育层级、地域、时间、专业的限制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认证和累积的形式桥接起来,这样可以打破各行其是和无法实现统筹、衔接、利用教育资源的困境。因此,打破教育领域纵向阻断与横向割裂的桎梏应是国家学分银行确定的使命。

三、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向国家学分银行跃迁的条件与基础

(一)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国际演进路径

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各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纵览世界各国的相仿制度,主要有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12]。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在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之前,首先出现的是地方性(如省域或州域等)的学分银行制度或特定领域(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行业领域等)的学分银行制度,当学分银行制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特定阶段,国家开始设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以统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融通发展[13]。欧盟、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联盟)均是自下而上型的发展模式[14]。

自上而下模式,是指在地方或特定领域尚未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之前,国家先行建立国家层面的学分银行制度并要求地方或特定领域均按照统一标准来对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累积与转换,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互通衔接。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南非等国家(地区)均是自下而上型的发展模式[15]。

自2012年上海开放大学设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始,各种类型的学分银行在我国蓬勃兴起。从举办属性来看,这个“银行系统”既存在于开放大学及电大等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之中,也存在于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等学历教育机构内部及联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性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具有实施某些特殊职责的特定社会组织之内,而国家主导创设的学分银行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为了早日实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释放出我国“十三五”期间将致力于推出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信号正当其时。至于国家学分银行制度模式,规划提及“通过部分地区率先探索、以点带面的方式”,这似乎已经点明即将诞生的我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应是自下而上模式的。

(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向国家学分银行跃迁的实践基础

1.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业已形成的运营机制和成果基础

由于国家学分银行在未来要承担搭建满足链接国内所有级别和教育形态的重大职责,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人员必需具备从事过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阅历和技能,而这些阅历和技能肯定无法在短期之内以领悟或自学的方式形成。单就运营机制和成果基础而言,在我国现存的四大类学分银行中,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前期基础最为系统和完善。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办学主体为各级开放大学。经过近40年的经验积淀,开大系统已成为一个覆盖大陆所有地区的办学体系,系统内部也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统筹协调、分级管控、分工合作的运营机制。开大系统多年以来积极推进与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的办学联盟建设,这为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提供了宽泛的合作对象。此外,开大系统还同时举办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因此集聚了教育领域中体系庞大的机构群、专业群、课程群,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完成了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实践探索。这些由各级开放大学释放在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身上的经验成果,值得国家学分银行予以充分吸收和借鉴。此外,未来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需要从各类学分银行具有建设和运营丰富经验的人员中调集,毫无疑问应吸纳各级开放大學的设计、运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2.以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基础建构自下而上模式国家学分银行的必要性

经过6年多的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学习成果框架及标准体系为技术路径、以学习成果互认联盟为运营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为服务载体的管理模式,这些学分银行管理和运营机制都是国家学分银行制度雏形的彰显。另外,考虑到上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点明的国家学分银行构建方式,为此我国以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基础建构自下而上模式国家学分银行顺理成章。

从世界上实施自下而上模式国家学分银行的设立规律来看,其都充分借鉴了地方性学分银行或特定领域学分银行的制度优点。这既有利于将前期的成果向更大范围和教育领域推广,也有利于参与试点的教育机构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便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

四、国家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路径展望

尽管在各级开放大学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先行先试基础上,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技术路径、运营平台、服务载体等领域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时常被诟病既无相关法律规定,也无政府直接授权,还缺乏专业指导,早已坠入所谓的“三无”困境[16],由此造成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凸显出身份认定困难、机构独立性不足、标准体系混乱、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借鉴国外“自下而上型”学分银行建设的成功经验,采取包括政府立规授权、成立专门机构、统一标准体系、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重视学(习)分成果转换的核心价值、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以保证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良性运作。

(一)资质的政府立规授权

从成熟的国际经验来看,政府为了高效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无不事先对相关事项进行授权甚至采取了国家立法的形式,即先从法律法规层面为国家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制度的创设提供切实的法律法规保障。由此,对国家学分银行资质的政府立规授权是需要前置且势在必行的。只有对国家学分银行的地位和资质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要求严格审核并予以充分授权后,其实施的学分认证及其随后衍生的累积与转换才具有“法”的意义和效力,才具有国家层面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可见,对国家学分银行本身的“身份认定”至关重要。此外,通过立规授权国家学分银行也可以重新梳理并完善中国的学分银行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方法来对已经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学分银行予以严格规范与准确定位。

(二)独立运作的专门机构

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已将学分银行建设列入发展规划,但都没有为此组建专门机构,大都只是以“非正式委托”的形式授予各级开放大学来组织实施,而在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均单独组建了专门机构负责相关事宜。当前可行的国家学分银行筹建思路应由国务院主导和教育部主管,特设某一专门机构或者按照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业务等相关业务设置若干独立且相关的机构共同来组织实施。这些机构代表政府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展开合作,发起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等业务。国家学分银行与上述任何组织和机构应规避直接或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或经济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学分银行在进行职责活动中不受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干预与操纵,从而保障结果的客观与公正。

(三)标准体系的统一制定

2012年开始,各开放大学均独立创设了省域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和制订了与学分银行建立、运行和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由于国家开放大学和其他省级开放大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只存在教学业务上的弱指导关系,导致各个学分银行在学分认证、累积及转换等工作中存在独立的标准。虽然在2016年由国家开放大学主持召开的学习成果互认联盟成立大会上宣布纳入12家互认的联盟成员,但是由于此联盟仅仅局限于国家开放大学的层面,似乎也达到了以点带面开始的状态。料想以政府立规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起航之时应该更容易聚合更多认同统一制定标准体系的优质合作联盟者的加盟。未来对学分认证、累积、转换的对象、范围、标准应由国家学分银行通过拟订分类的实施细则加以明确。

(四)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

人的一生之中,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人们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企业、家庭、社区等场所,因此学习者获得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数量远超于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正式学习成果。然而因为包括经验、技能、作品、资格、经历、业绩等在内的非正式学习成果形成的环境迥异,导致传统的评估和认证规则难以量化确认此类学习成果,所以当前学分银行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可与接纳数量远远低于国民的需求和期望,这也正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深层次缘由。

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宗旨是鼓励终身学习,因而未来的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应承担起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校教育与职后教育等教育形态的职能,不仅要纳入规范化的全日制教育,还要纳入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尚未规范化的学校外教育[17]。未来国家学分银行必须深耕于对非学历教育和职后教育中获得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领域,通过制定合理的认证规则来强化对这些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可。这种“国家认可”的形式可以调动场外潜在学习者加入国家学分银行的积极性,从而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实践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重视学(习)分成果转换的核心价值

从韩国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功能模型看,虽然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在本质上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但是后者却是前者功能得以实现的必备手段,甚至决定了前者的实施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其缘由在于,对于终身教育领域的学习者而言,他们普遍存有向高层级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习者之所以会在学分银行存储和积累学分都是在为将来转换成目标机构的证书、课程学分、学分证明等成果做准备。如果国家学分银行不能为学习者带来符合预期的学(习)分成果转换利益,那么学习者必将丧失将各类学习成果存入国家学分银行的动力,这样即使国家学分银行也很难存续太强的生命力。

为此未来创设的国家学分银行在精耕于对非学历教育和职后教育中获得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之外,还应高度重视学(习)分成果转换环节蕴含的核心价值。国家学分银行积极搭建服务各类颁证机构之间学习成果互认的合作平台,创设一套稳定、高效运行的转换标准体系,推动颁证机构之间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以及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交易,以高效的学(习)分成果转换提升全社会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和获得感,从而提高国家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

(六)建立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所有学分银行树立公信力的基石。目前对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可度不高的另一个深层次缘由是社会认为开大系统在进行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工作的同时还提供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不高的独立性和透明度自然无法保证其教育的质量。质量保障是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工作的前置基础,因此不断提高独立性和透明度是国家学分银行的要务。

从国家学分银行内部看,可以通过下设质量保障部门,授权该部门独立拟订学分认证、累积与转换的质控标准,监控质量保障制度的运行和实施;此外国家学分银行还要主动通过网站,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与质量保障有关的重要信息,如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学分转换规则、联盟成员的加入情况、年度质量保障自我评价报告等,主动提高与质量保障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从国家学分银行外部看,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国家学分银行的质量保障进行指导和监督,也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国家学分银行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参 考 文 献

[1]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7(1):79-83.

[2]李鋒亮,谢珂.什么阻碍了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学位——基于“学分银行”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3):75-80.

[3]王立科.从理念到实践: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模式与策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26-30.

[4]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7):89-92.

[5]刘剑青,方兴,马陆亭.从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到学分银行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32-135.

[6]周晶晶,孙耀庭,慈龙玉.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6(10):55-60.

[7]邓毅,吴晓雪.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10):40-42.

[8]武钰敏.试论现代远程教育“学分银行”机制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77-79.

[9]肖凤翔,邓小华.国家资格框架要素论[J].教育研究,2017(7):37-43.

[10]Choi. Trends and Policy Process of Life-long Education Policies in Korea[J].Andragogy Today, 2008(11):11-20.

[11]董衍美.终身学习背景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4):1-4.

[12][14][15]吴遵民.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路径与机制[J].开放教育研究,2016(10):42-49.

[13]卢玉梅,王延华,刘志鹏.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标准体系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71-75.

[16]黄欣,赵华.学分银行立法——基于国际经验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5):38-44.

[17]尤佳春.省域学分银行的构建实践与策略探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4):37-43.

作者:黄庆平 巩利芳

上一篇:供应链论文范文下一篇:岗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