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单元学案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新闻单元学案范文

新闻信息概括,学案

新闻信息概括 一、认识新闻标题的特点 阅读以下两则新闻及标题,感受新闻标题的特点。

闻 新闻 1 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 10 月 14 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立 0 40 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新闻 2 2: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透露,国庆节后,“天问一号”将通过深空机动脱离地球轨道,向火星轨道靠拢,这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重要关键节点。

标题:

“天 问 一号”将脱离 地球 轨道,向火星轨道靠拢。

这两则新闻的标题,在传递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二、明确新闻主要信息的构成要素

三、掌握压缩新闻主要信息的方法 1 1 、压缩新闻 主要信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2 、例题演示

[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5 分) 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我的分析:

①主要信息提取:

②信息组合:

我的答案:

四、夯实练习 练习 1 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5 分)

2020 年 5 月 25 日,第 16 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在江苏无锡开幕。本届博览会为期 3 天,以“新设计〃新智造〃新生活”为主题,互动式设计体验展览面积达 23400平方米。HOW“仿人脑”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展览会中首次亮相,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

据悉,HOW 机器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师生组建的法雨科技团队研发,由法律人工智能机器人演化而来。不同于现有机器人所奉行的“单线”思维模式,该人工智能是一款具有“环形思维”的“仿人脑”机器人。

我的分析:

①主要信息提取:

②信息组合:

我的答案:

练习 2 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5 分)

2020 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 4 月 24 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①主要信息提取:

②信息组合:

我的答案:

第二篇:《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

1 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2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5、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6、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第三课时 练习巩固

一、知识应用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 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三 思考探究:

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三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解题: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二、 鉴赏课文

1.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三.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

2、解释下列生词 。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名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三: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 整体感知: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三 问题探究: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四篇:1《新闻两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学习方法】默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习重点】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1、学会对群体人物描写的分析,体会用词的准确精练。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学习过程】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从对新闻的喜好上,也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两则新闻吧!

模块一:预习反馈

1、资料准备

(1)查阅有关“新闻”的知识。

A.定义:

B.特点:

C.要素:E.结构:

(2)查阅有关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背景资料。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B.《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时代背景简介

(3)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

2、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

3、字词积累

(1)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

芜()湖荻()港溃()退歼()灭杜聿()明锐不可当() ......要塞()星宿()绥靖()阌()乡阻()遏() ......

(2)解释词语意思

七年级语文(下)

锐不可当:

击溃:

要塞:

4、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

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第二则:

5、根据前面自己所查阅的新闻知识,在文中划出两则新闻的结构。

6、我的疑难:

模块二:合作探究

1、组内合作,交流疑难

在组长的协调下,小组内交流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我组的疑难:

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小组间展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合作探究,教师可适时点拨。

3、重难剖析,师生探究

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3)品读文章,揣摩新闻的语言特点。

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

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把“突破”、“渡至”、“二十四小时即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达”“共”好不好?为什么?

B.“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

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2]、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把文中“至发电时止“换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把“现已占领”换成“现在已经占领”好吗?为什么?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九江(不含),括号里的词可否

删去?为什么?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西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这句话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模块三:形成提升

1、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回答问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用横线画出这篇新闻的导语,并回答:导语交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中用“风平浪静”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用“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

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哪些词语描述了我军的“英勇”和“英雄式的战斗”?请在文中勾画出来。

(4)从结构看,这篇新闻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部分。

3、交流自己搜集的报纸新闻,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模块四:小结评价

1、我的收获:

2、我的不足:

3、自评:

4、组评:

【课后作业】

A层:

1、常识填空:

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绥靖(suí)浮躁(zào) 局势(shì) 冲动(chōng)....

B.歼灭(jiān) 区域(yù)溃退(kuì) 恶霸(è) ....

C.阻遏(jié)要塞(sài) 星宿(sù)锐不可当(dǎng) ....

D.横渡(héng) 安抚(fǔ)企图(qǐ)逃窜(cuàn) ....

3、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抵抗顽强痛恨气势磅礴B.拒绝据点消耗高屋建瓴

C.泄气惨败稳固英勇善战D.阻遏逃窜微弱锐不可挡

4、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记叙)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

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议论)

C.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记叙)

D.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大小战船。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

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描写)

5、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

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分升到142次/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1)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

(2)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3)新闻的主体是什么?

(4)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

(5)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

B层:

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记者日前获悉,为了让渔农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十一五”期间,舟山市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以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医疗方面,我市将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进一步完善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政府贴补和惠民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在教育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整合渔农村原有的教育布局,通过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使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得以消除。在文化方面,我市将继续构建具有舟山特色、面向渔农村的海洋文化普及网络,加快实施渔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将优秀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成为我市的文化特色之一,使渔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厦门拟到墨西哥办中医学院

厦门市中医院有望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合作,在该市开办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 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墨西哥方面已正式邀请厦门市政府与医院代表到墨西哥进行市场调研与合作考察。

据悉,由厦门中医院与瓜达拉哈拉市合作,开办中医学院和中医医疗保健机构事宜,是由美国永嘉公司董事长黄永平先生提议并出资的,目的是宏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厦门市与瓜达拉哈拉市两个友好城市的医学交流。

3、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人民网)本报讯 昨天,在圆明园的后湖施工现场,轰鸣的挖掘机正挥着大铲抹平已经“翻新”过的湖底,工人们则正将一层白色的塑料膜夹进湖岸的石头层里。正在旁边休息的工人高师傅称,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从2月16日开始,圆明园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工程接近尾声,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针对此举,来自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正春教授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第五篇: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课时

《桥边的老人》学案

学习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即“冰山”理论)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学习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学习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 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见《教参》)

3、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4、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5、自读这两篇文章,体验内容,初步认识作品的主旨。

课堂合作交流: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 “我”是谁?你是如何知道的?

(二)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总结:

(三)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有限视觉和全知视觉的区别是什么?

讨论后总结:

(四)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

二、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阅读、寻找、讨论)

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一)阅读从““你从哪儿来?”我问他。”到“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交流后总结:

(二)阅读从“你没家?”我问,到“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语段

交流后总结: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讨论、交流:

(三)阅读从“没家,”老人说,到“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语段

1、先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交流:

2、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交流:

(四)“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讨论、交流:

三、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讨论、交流:

四. 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注意“冰山“理论)

五. 阅读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叙述的“减法”(简洁):含蓄深远

第二课时

《墙上的斑点》学案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

(二)“我”是谁? (讨论、交流):

(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 (讨论):

二、体验小说内容: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二)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 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三)课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阅读后交流:

三、分析小说叙述的繁简,获得小说的蕴含的思想,从而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一)对斑点六次猜测的叙述是简洁的还是繁复的?

(二)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繁复? 找出相关原文来佐证自己的结论。 回忆 :

联想 :

联想 :

感受:

梦幻 :

情绪 :

内心独白:

(三)总结: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

四. 课后作业:

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尽量用到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等方法,使叙述繁复。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全知视角

叙述的“加法”(繁复):描写回忆

自由联想

意识流

抒写感受

描述梦幻

直露情绪

内心独白

第三课时

《话题:叙述角度》学案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 ,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 5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

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 6

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

《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 《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上一篇:学术论坛致辞范文下一篇:星星点灯串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