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四单元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导学案第四单元范文

2014新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第九单元第四课时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课题:Unit9 Section B 1a-1e课型 :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教者:zlp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全体学生能会背本课单词及短语:

2. 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以下句型并能用完成时的句子进行初步的问答。Have you ever +动词过去分词+„„? Have you been to+„„?I have never been to +...

3. 通过学生读1b预测答案,使学生更好的达到听力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现在完成的构成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应用,听力训练。 自我预习

1、自学完成Section B 1a&1d,学科组长检查。

2、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预习检测:

翻译: A.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分词。

run______arrive ______see______go______take______visit______try______be______

B.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他已经去过台湾了。

He _____ _____ _____ Taiwan.2.他们来上海大约两年了。

They _____ _____ _____ Shanghai for about two years. 自主、合作、探究: Task1.

1、通过自主学习完成1a Task 2.

1、听录音,并完成1b&1c。

2、根据1b、1c的内容,小组内轮流讲述关于熊猫的事。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China has changed a lot.(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China _____ _____ _____?

2. I have been to the space museum.(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 _____you been?

3. 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Bird’s Nest?(回答)Yes, _____ _____. No, _____ _____.

4. I have known him since I was a child. (划线提问)

______ _____have you known him?

5. He stared studying English two months ago.( 划线提问) _____ _____ he _____ studying English?

6. I joined the army two years ago.(改同义句) I have _____ a soldier _____ two years.

二、指出错误之处并改正

1.I have been to Fun Times last week.______ 2.The dog has died for four days.______

3.—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lue Mountain?—No, ever.______ 4.I have been there three times last year.______ 5.When did you start study Japanese?______

三、完形填空

Mr Smith and Mrs Brown were neighbours. One day Mr Smith came to Mrs Brown’s 1.He wanted to2a big bottle from her. Mrs Brown asked him in and3one for him. Mr Smith4 it and went back. When he5 it the next day, he gave her another small one and said, “It has 6 had a baby.”A few days later he came to borrow the 7 again. Mrs Brown 8 out another bottle and said with a smile, “Here’ s the baby. It has grown up .It’s9.You may10it as long as you like.”

( )1.A.officeB. carC. houseD. shop ( )2.A.buyB. borrowC. lookD. ask ( )3.A.lentB. soldC. foundD. made ( )4.A.toldB. sawC. helpedD. got

( )5.A.showedB. washedC. returnedD. thanked ( )6.A.neverB. alwaysC. justD. nearly( )7.A.babyB. bottleC. moneyD. car ( )8.A.tookB. lookedC. wentD. used

( )9.A.smallB. the sameC. brokenD. beautiful ( )10.A.openB. drinkC. keepD. grow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四课

庆阳市庆化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授课教师:边新秀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审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总第4课时)使用人: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 (1)“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

2、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 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3、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4、 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 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那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

6、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A、49B、50C、51D、52

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沟通了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是() A、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B、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宝成铁路建成通车D、 膺厦铁路全线通车

10、材料分析题

“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篇:高二导学案第一单元答案

第一课第一框 参考答案

【探究2】文化是动物和人共有的,所以说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答案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认为文化是动物和人共有的观点错误。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所以认为文化素养是天生的观点错误。 易错点探究:答案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易错点探究:答案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

单项选择题:

1—5 D D B D A6--

8、D D C

第一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答案

(辨析题):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一 单项选择题:

1—5CADCB 6—10 BBBDB

二、非选择题

11、(1)是一种文化活动。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外文化,属于一种文化活动。

(2)"文博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交融在一起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

跟踪练习一答案:1-5CDCBC6-8CCC

跟踪练习二答案:1——5 ABBDB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答案

【探究1】

1、(1)从物质生活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2)从精神生活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精神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美国的高科技:宇航、计算机、生物工程等;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教育和科技,卡通漫画;韩国的电视;印度的IT产业。

【探究2】

(一)如何理解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把握这一问题必须以对第一单元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为基础,具体说要从五个方面去把握:

1、要紧紧依据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为理论基础。可以这样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就是一国文化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国民的积极影响作用。

2、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展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4、民族精神在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中具有灵魂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

5、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文化产业差距的拉大的威胁,而且面临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维护文化安全关系着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

(二)1,对政府而言:重视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平等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

2,对青年学生而言: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好好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社会。

【探究3】

(1)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

(2)中国文化包含着能够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的因素

(3)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民

(4)世界各国的华人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探究4】一,(1)文化对个人和民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深远持久的

(2)国际社会中存在着文化霸权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

二,如何维护:(1)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

首先要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使文化发展拥有雄厚的基础保证;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使文化发展拥有坚定地政治方向。

(2)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快文化创新,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第二课第二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提示

【探究1】.(l)这充分体现出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文化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结果。

【探究2】.(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优秀文化作品属于社会文化财富,优秀文化作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表现。优秀文化作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财富的增加,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单项选择题:

1-5.D A D B C 6-7.B B

问答题8.(1) 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复习

参考答案

单选:1-6 ACCBBB

问答:7 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振兴有利于提高我省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分)

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振兴我省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4分)

③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

8 (1)文化对人有着重要影响,文化能塑造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标志,对人的活动起支配作用。不同文化的影响,可以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做出不同的行为活动。所以说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应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

9(3)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 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单元复习课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4)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5)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3、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静态形式)

4、文化的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形式)

二、文化的作用

1、文化总体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意图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③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

第三课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导学案答案

探究一答案: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秋”申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秋”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秋”特有的文化特色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探究二答案: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原因: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个民族以其鲜明的名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一、当堂检测答案:CDABBCCB

二、非选择题

答案一:正方观点:“抵制洋节”。

原因:(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其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抵制洋节有利于传承本民族文化。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

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的,抛弃自己的传统,一味过洋节不值得提倡。

答案二:反方观点:“引进洋节”。

原因:(1)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共同繁荣世界文化。引进洋节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繁荣世界文化。

第三课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探究一:

(1)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短信等。

(2)优点(略)。 探究二: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一、当堂检测答案: A A B C B C D C D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法国,增进法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也有利于法国文化走进中国,增进中国对法国文化的了解。③有利于增强中法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中法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有利于促进中法经济、政治活动的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

探究案:所谓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位标志,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传播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原因: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一、选择题1A2C3D4C5B6C7A8B9C10C11B12A

二、非选择题

1、(1)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3)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复习

答案:1-6 ACCBBB

第四篇:唐诗宋词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zhà)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zh..ǎn)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zhāi)?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填上名言。

3、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将息:将养休息。

损:极,甚。

怎生:怎样,怎么 。

次第:情形,光景。

了得:囊括得了。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的使用,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这几组叠字比较生动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2)、这几组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3)、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5、作者是选取了哪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就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个人看法。

淡酒/急风——借酒浇愁愁更愁,而砭骨急风更令人意绪凄冷、愁云更浓。 北雁——丈夫故去,锦书不再,声声雁叫怎不令人心碎。

黄花——花开花落,无人共摘,菊花铺地空余景,物是人非,物在人亡,彻骨孤独之情谁能承受!

梧桐/细雨——以声衬情,以景传情,是雨滴梧桐,更是愁丝穿心,加以叠词运用,

更添顿挫凄绝之情。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mò)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填上名言。

3、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玉壶:玉雕的灯。一说指月亮。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蓦然:忽然。

阑珊:零落稀少。

4、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反衬。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了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5、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怀抱”。

(1)、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2)、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jì),荠(jì)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duó)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填上名言。

3、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霁:天气转晴。

弥:满眼。

自度:自己创作。

怆然:悲伤

春风十里:指扬州昔日繁华的街道。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纵:即使。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和表现手法?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运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手法,放在全篇的层面来理解,他又是委婉的抒情。借花写人,言近意远,令人深思。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表现手法。作者把花人格化,红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反衬了物是人非、感时伤乱的情怀,悲怆心情又达到一个高潮。

5、找出能够贯通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贯通全篇的“词眼”是上片末句的“空”。

(2)、具体表现在:“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独生”。 (3)、这些虚实描写的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寄寓了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无限哀婉。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如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这两个名句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筹?为什么?

(1)、三个词人都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形容愁绪,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2)、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水之多比愁之多。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已经把愁物化为在江中可随水流不尽的东西。

(3)、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可见李清照更胜一筹。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高考链接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参考答案】

⑴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⑵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

第五篇:目标导学案第一单元复习(学生版)

班级:姓名:小组:使用时间:年月日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编号:靖远七中目标导学案(学生版) 单元复习

(一)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

一、

二、三课) 【学习目标】

1、 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感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基本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3、 能学会通过早期政治特点的研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4、 通过历史事件和国情认识明白树立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5、 树立起“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责任意识。 【预习】 I. 教材助读: 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

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说明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2、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百年抗争:说明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4、民族精神含义、意义及表现

5、历史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2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 要树立忧患意识。

6、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1)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2)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II. 预习自测

1、 列举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例:(1) (2) (3)(4)

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的体现有:【探究】I. 质疑探究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千缶同击迎贵宾”、“宏伟历史画卷展文明”、“活字印刷”表演、三个“和”字的出现等等,诠释了五千年中华文明。阅读本材料请

原因是()①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②封建统回答:

治者的腐败无能,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国家的闭关(1)对我国的中华文明用成语来概括一下。 自守,导致国家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 (2)谈一谈你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认识。 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 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 了这座东方宝库。这段屈辱史揭示的道理是()A.中国地大物博B.欧洲国家都是强盗

C.落后就要挨打D.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2、 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你知道了哪些

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分别给你什么启示? 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 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是指()A.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B.优秀的社会精英C.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财富D.优秀的古代科技文明

6、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 主义指导地位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II. 知识网络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巩固全党全国各族历史的足迹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 ——五千年文明: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A.只对自己家乡的眷恋 B.民族英雄才具有的优秀品质——百年沧桑:落后就要挨打

C.对于自己祖国文化的崇拜 ——百年抗争: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不屈精神的民族 D.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历史的昭示

7、《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忧患意识 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这给我们的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示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A.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当代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C.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著称于世;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友善、敬业奉献著称于世。 ——当代青年要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当堂训练】 ①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②是中国人民和我的收获: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9、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的

一、单项选择题: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1.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军事等方面都居世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领先水平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中国的科平大幅度提高。这充分表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技文化 ①西方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自己的科技文化 ②为主义道路才能够() 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③从古至今一直在世界上①实现中华民族的霸权主义 ②实现中国的发展 ③实现独领风骚 ④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

10、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 ①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②百年屈辱的历史 ③一部民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族发展的探索史 ④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B.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C.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3.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其D.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

第 1 页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A.改革开放B.新中国的成立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明忧患()①可以兴国 ②可以促进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③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④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同学们”。这

首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毕业歌》() ①唱出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 ②表达了他们强烈的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③已经过时不必要再学唱 ④

激励了无数青少年献身祖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寓意()A.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B.只有青少年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C.只有中国才会对青少年寄予如此高的厚望D.青少年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世界各国积极防范和阻击甲型H1N1流感 ③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④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实现太空漫步 ⑤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运行,嫦娥卫星探月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2010年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辛亥革命„„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说明了什么?

3、为了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怎样

做?

上一篇:定向培养协议书范文下一篇:大学人生规划书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