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023-02-21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 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 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 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因而,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激发情感, 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朱自清说过:“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 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与能力;二是发展思维、涵育情感”。道出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针对语文教材实际, 凭借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工具课的语文,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忧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 都具有“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特点, 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力作, 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具有培养审美情感, 铸造美好心灵, 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老师要努力、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 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作品的情感, 愉悦性情, 陶冶情操。

一、把握教材、挖掘情感

语文教材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 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 因此, 语文课最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何依据文章创设的情景进行教学, 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先体会文章的情感与精神, 有自己的真切感受, 用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情感、丰富的语言积累, 对文章进行深刻的领悟, 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 达到自己情感上的共鸣, 并把这种情感迁移到课堂上, 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当教师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应, 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 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因此, 教师在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同时, 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 去刺激学生的耳朵、眼睛和心灵, 引导他们去倾听、去发现、去感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需要教师以高超的课堂艺术来抓学生的心, 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 激发起求知欲, 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老师满怀激情的导入语则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的兴奋点。我教《乡愁》这一课时, 曾这样设计导入语: (同时播放《江河水》音乐) 同学们,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野》中写到“狐死必首丘”, 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 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多少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是啊,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无论你走得多远, 但总犹如风筝一样, 都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地握在故乡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不能还, 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 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 总是泪水涟涟?今天, 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让我们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被激起的情绪和兴趣走进课文, 就容易愉悦性情, 获取知识。

二、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品味语言有助于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进行生命的对话。中学教材中很多课文感情强烈, 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 学生只要用心去品读, 是不难体味作者的深沉情思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切景语皆情语, 许多学生通过用心朗读, 品味到了游子“断肠”滋味, 获得了心灵的震撼。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语文教材中, 还有许多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的好文章。有表达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谊、手足之情的;还有表现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的;也还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涵, 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体验文章的情感涌动, 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和技巧的运用。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 老师应将文章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 让学生徜徉并融入其中, 体验作者的情感, 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 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由此可见,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三、课堂互动、激发情感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 以情育情。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 信任感。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 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 期待和赞许, 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 可亲, 可爱, 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相信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 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引导, 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发现, 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因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 更要多引导启发, 尽量让其独立完成, 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认识自我,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样, 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 从而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再者,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热烈高涨的情绪, 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都知道, 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美的篇章:“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悲壮……这些无不是作者感情的结晶, 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并把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去, 与学生一道投入其中, 就能使学生、老师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产生积极的课堂效应。

四、情感迁移、培养情操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佳篇美文, 文章中所反映的真、善、美, 对学生思想感情的陶治, 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是非的辨别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如冰心《成功的花》, 启示人们:只有努力奋斗, 不怕牺牲, 才能成功;《社戏》、《苏州园林》等课文, 又是民俗文化的大展示台, 向人们展示着我们具有丰厚底蕴的民族文明;《春》、《济南的冬天》、《三峡》等课文, 则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美好、祖国河山的壮丽多姿。从引导学生课堂探究, 到鼓励学生课外的探究, 将情感迁移到大自然中去捕捉那些初春的早晨;仲夏的夜晚;深秋的黄昏;隆冬的迷雾,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加深对民族文化的领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此外, 适时而恰当的榜样教育也是引导学生情感迁移、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读《再塑生命》, 学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狂热与执着;看《名人转》, 窥探音乐巨人贝多芬坚韧的灵魂;听报道, 感受科学巨匠霍金的毅力与睿智;看新闻,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地震感受大爱无疆, 认识人性的光辉等等, 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及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 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从更深的层面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 净化学生的情感, 就必须善于利用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 运用情感的语言, 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应学的知识, 丰富了头脑, 提高了感受事物的能力和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而且陶冶了学生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加深了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 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

总之, 语文教学必须寓情于教, 达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熏陶浑然一体。随着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深入以及对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 我们已经认识到调动学生积极、愉悦的情绪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情感教育, 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 使之走向新高度的目的。因此,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更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具有增养审美情感, 铸造美好心灵, 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全过程, 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关键词:挖掘情感,体验情感,激发情感,培养情操

上一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三农”问题研究下一篇:数学活动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