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初探

2022-10-13

单纯的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 但只要我们潜心探究,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实施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讨论, 合作交流, 等小组活动, 就能让数学与快乐零距离, 让数学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 无时无刻不在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从而提高了探索能力, 推理能力, 选择判断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下面就来谈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激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宝, 双手和大脑。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直觉思维能力取决于观察,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 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 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独到的观察能力, 在通过大脑思维进行感悟, 提出猜想, 例如考试时面对考题, 有的学生通过直观思维, 解题思路就能一目了然了。 当然直观思维来源于生活,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体贴自然, 体验融入大自然, 例如, 观察金字塔我们就油然产生直观思维三角形, 看到人民大会堂外观就感觉是等腰梯形, 我们赏月, 看到太阳马上知道是圆, 相应他们的面积, 周长公式马上在我们头脑中出现, 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 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 例如选择题, 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择中挑选出来, 省略解题过程, 容许合理的猜想, 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 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 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 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 由因索果, 提出猜想, 由于答案的发散性, 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挖掘学生探索能力

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 验证设想, 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 在数学中, 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 探求数学结论, 探索解题途径, 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之中, 而数学探索能力集中地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让学生乐在其中, 才能培养他们不断探索的能力。 首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 第一,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第二,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 第三, 鼓励攻克数学, 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四, 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

其次, 拓展思维, 开展开放性思维。 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然后由浅入深, 有旧如新, 把枯燥的死知识转化成情感化, 创新性, 情趣性, 直观化的艺术, 那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多动嘴, 多动脑, 多动手, 去探索数学规律, 去找数学, 玩数学, 用数学, 从而为学生寻找到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 促使学生乐学, 会学, 学好数学。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会教数学的老师总能从博大精深的数学海洋中, 找到捷径、技巧, 能分门别类, 总能把这些具体的, 繁杂数学知识体系中, 能够精辟概括出抽象的精髓, 找出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内容清晰、明了地区分开来, 善于把具体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与模型的能力等方面。 在抽象概括方面, 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能力的表现有不同的差异。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和解决问题之后进行概括, 一个会学习数学的学生, 在题海战术中, 能概括出许多数学类型题, 分析, 解题的思路, 从规律中以不变应万变, 能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实施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思维的互动性。 明确解题的思路;解决问题之后的概括可以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 把解决问题的经验概括化地积累起来, 作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

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 不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关键看学生是否能成为课堂的载体, 学生是否成为问题探究, 思考, 理解的主体, 给学生以独立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 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概括的全过程。 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往往越俎代庖, 为了使课堂流利, 又总怕学生出错, 总怕学生会浪费时间, 总想搀扶着学生, 甚至不惜去代替学生思维, 而这些做法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要避免这种教学行为。

4培养学生辐射延伸能力

所谓辐射思维就是在解决问题时, 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问题的多种方法, 例如有的数学题, 有的学生做的很烦, 花费的时间很多, 但得出的答案却不准确, 但有的同学用另一种方法, 用另一种思维, 花的功夫, 时间都少, 可是答案准确无误, 如果老师能集众家之长, 集集体智慧的结晶, 就能形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效应, 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辐射, 发散, 也增强学生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思维思路, 从而实现“实”与“活”的统一, “智”与“趣”的和谐, “全”与“层”的兼顾, 在老师机智引导、趣味点拨下, 层层推进, 螺旋提升, 形成思维的完整化, 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提升思维开放。

5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主动探索, 培养创新精神, 提出个人见解, 形成探索意识

要让学生多讲, 老师少讲, 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动手提问, 从每一节课做起,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 而不仅仅是承载知识的器皿, 让学生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中, 通过动手“做”和动脑“悟”, 从而学会方法, 学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 要为学生创造一种环境, 使他们在其中扮演自主活动的角色, 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能自己去寻找需要的证据, 获得够反映自身特点的对数学原理的解释, 在他们自己的水平上完成对数学原理的概括过程。

摘要:数学教学很讲究推理性, 逻辑性, 也讲究技巧性, 创新性, 如何培养学生融情与教学, 乐学于数学, 这既取决于老师有教学艺术性的水平高低, 教学手段是否有所创新, 当然也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是否掌握数学的技能技巧, 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开拓。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章贵.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教育机智[M].

[2] 王道宇.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合理性的原则[J].

[3]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S].

上一篇: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日常操作及管理维护下一篇: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