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2-08-30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法信访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区是老城区,城市载体功能弱,财政供给能力不强,历史欠账多,群体性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突显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信访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再靠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在我市依法信访工作全面开展后,区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依法信访工作。初步形成了行政机关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和群众依法有序上访的信访工作新局面。但面临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仍不断出现一些的新问题,尤其是区划调整,新的**区成立,客观上造成了信访量的攀升。为更好的做好我区信访工作,为经济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区政府组织人员通过开座谈会和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的方法,对我区目前依法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依法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开展依法信访工作以来,我区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建立依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几个责任单位共同接待处理信访问题;二是总结工作经验,抓住六个关键环节,坚持依法排查、依法认定、依法分流、依法处理、依法“三查”、依法结案,形成的依法有序的信访案件处理程序;三是坚持信访问题“一案三查”,制定了《**区信访工作“一案三查”暂行规定》,一查造成群众集体越级、重复上访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的责任,即查发案责任、执法处理责任和稳定责任,三查上访人员在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严肃追究信访责任,保证信访问题依法处理;四是加强执法部门对信访问题的性质和责任单位依法认定,保证信访问题得到切实落实。通过这些措施,我区信访工作在实践中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树立了大信访观念,由信访办一家接待的小信访向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共同负责的大信访格局转变。二是提高责任意识,由信访办被动接待分转处理向全面落实责任制、包案处理转变。三是强化法制观念,由信访单一渠道思想疏导向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多渠道合理分流、依法处理转变。四是树立维权意识,由被动接待来信来访向主动为人员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转变。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信访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2001年越级上访量较2000年下降83%,2002年越级上访量较2001年越级上访量下降80%,2003年越级上访总量比2002年越级上访量下降73%,2004年截止到10月末越级上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9%。

但是,我区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中,必然要引发新的矛盾,相对而言,区财政收相对少,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居民文化层次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情况,极易引发信访活动的发生,因此,信访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我区依法信访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区依法信访工作刚刚起步,依法信访机制还不健全,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不重视信访工作,依法信访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给信访工作带来负责影响;

(二)个别信访问题责任主体、执法主体不明确,形成相互推诿扯皮,信访问题不能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造成处理不力,监督不力;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或执法不公,不能依法行政,使问题不能合理合法处理到位,造成群众心理上不平衡,导致上访;

(四)对非正常上访缺少有力的控制措施,一部分群众不能依法有序上访,出现无理缠访、行为过激的情况,给政府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五)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中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依法信访认识不清,缺少责任心,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得不到落实,各项制度行同虚设,依法信访工作在该单位开展效果不好,以致影响全区的信访工作;

(二)对信访问题的依法认定工作不到位,一些信访问题找不到责任单位或执法主体,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引发的上访,主要还是执法人员对本职工作业务不熟、政策不精,执法不严,工作中我行我素,做事情做决策独断专行,甚至以言代法,以权代法,造成上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纰漏,对群众不负责任;

(四)群众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当遇到信访问题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而是采取非法聚集、围堵政府等方式进行上访。

(五)依法信访工作的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出台,信访工作制度转换前后衔接不上,措施不到位,对群众出现过激行为、无理缠访不能有效控制;

(六)由于改革发展的步伐较快,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有些问题产生后,无政策法律依据,导致矛盾激化,不断升级,产生群众越级访。

四、对今后依法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正确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负责的做好信访工作,现就我区今后依法信访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依法信访工作的有力保障,是依法信访工作的原动力,因此,要建立并落实完整的领导责任制体系,一是纵向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区级领导、部门领导和基层领导层层包保;二是横向落实四种部门领导责任制,即:发案责任制、执法责任制、属地责任制、保障责任制。发案责任制是指引发信访问题的部门要主动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并出具《上访问题处理决定书》。执法责任制是指行政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有争议的信访问题予以认定,必要时出具《处理意见书》。属地责任制是指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上访人进行思想教育、疏导,并在司法部门的指导下,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按正常的信访程序依法信访,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保障责任制是指乡镇、街道办事处协调公安派出所对信访人无理取闹、肆意串联、煽动等违法行为实施警示告诫,必要时按《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二)建立并完善依法信访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信访工作质量

切实加强信息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着重加强初访、初电、初信的处理工作,落实首问责任制;把实现双向规范作为依法信访工作的关键,将维护群众合法信访权利和依法整顿信访秩序结合起来,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完善依法信访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健全依法信访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涉法案件的协调指导机制、依法分流和调处机制、依法排查机制和误事责任追究机制,推行依法上访程序,提高我区依法信访工作质量。

(三)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依法信访意识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全区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市依法信访年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信访工作,加强宗旨教育,树群众观念,主动自觉地通过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2、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干部依法办信访。加大对全区信访干部业务培训,将触角延伸到企事业,社区、村屯,提高干部素质,要求信访干部认真学习并掌握国家、省《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处理的信访问题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四)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信访

以司法局为宣传牵头单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把国务院和省《信访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到全区各个角落,让群众知法、懂法,依法上访,维护好我区信访秩序。

第二篇:【依法信访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范文

区是老城区,城市载体功能弱,财政供给能力不强,历史欠账多,群体性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突显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信访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再靠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在我市依法信访工作全面开展后,区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依法信访工作。初步形成了行政机关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和群众依法有序上访的信访工作新局面。但面临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仍不断出现 一些的新问题,尤其是区划调整,新的**区成立,客观上造成了信访量的攀升。为更好的做好我区信访工作,为经济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区政府组织人员通过开座谈会和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

一、**区依法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开展依法信访工作以来,我区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建立依法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几个责任单位共同接待处理信访问题;

二是总结工作经验,抓住六个关键环节,坚持依法排查、依法认定、依法分流、依法处理、依法“三查”、依法结案,形成的依法有序的信访案件处理程序;

三是坚持信访问题“一案三查”,制定了《**区信访工作“一案三查”暂行规定》,一查造成群众集体越级、重复上访的原因,二查接待处理的责任,即查发案责任、执法处理责任和稳定责任,三查上访人员在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严肃追究信访责任,保证信访问题依法处理;

四是加强执法部门对信访问题的性质和责任单位依法认定,保证信访问题得到切实落实。通过这些措施,我区信访工作在实践中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树立了大信访观念,由信访办一家接待的小信访向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共同负责的大信访格局转变。二是提高责任意识,由信访办被动接待分转处理向全面落实责任制、包案处理转变。三是强化法制观念,由信访单一渠道思想疏导向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多渠道合理分流、依法处理转变。四是树立维权意识,由被动接待来信来访向主动为人员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转变。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信访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2001年越级上访量较2000年下降83%,2002年越级上访量较2001年越级上访量下降80%,2003年越级上访总量比2002年越级上访量下降73%,2004年截止到10月末越级上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9%。

但是,我区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中,必然要引发新的矛盾,相对而言,区财政收相对少,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居民文化层次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情况,极易引发信访活动的发生,因此,信访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我区依法信访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区依法信访工作刚刚起步,依法信访机制还不健全,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不重视信访工作,依法信访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给信访工作带来负责影响;

(二)个别信访问题责任主体、执法主体不明确,形成相互推诿扯皮,信访问题不能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造成处理不力,监督不力;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或执法不公,不能依法行政,使问题不能合理合法处理到位,造成群众心理上不平衡,导致上访;

(四)对非正常上访缺少有力的控制措施,一部分群众不能依法有序上访,出现无理缠访、行为过激的情况,给政府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五)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中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依法信访认识不清,缺少责任心,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得不到落实,各项制度行同虚设,依法信访工作在该单位开展效果不好,以致影响全区的信访工作;

(二)对信访问题的依法认定工作不到位,一些信访问题找不到责任单位或执法主体,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三)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引发的上访,主要还是执法人员对本职工作业务不熟、政策不精,执法不严,工作中我行我素,做事情做决策独断专行,甚至以言代法,以权代法,造成上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纰漏,对群众不负责任;

(四)群众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当遇到信访问题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而是采取非法聚集、围堵政府等方式进行上访。

(五)依法信访工作的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出台,信访工作制度转换前后衔接不上,措施不到位,对群众出现过激行为、无理缠访不能有效控制;

(六)由于改革发展的步伐较快,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有些问题产生后,无政策法律依据,导致矛盾激化,不断升级,产生群众越级访。

四、对今后依法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正确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负责的做好信访工作,现就我区今后依法信访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依法信访工作的有力保障,是依法信访工作的原动力,因此,要建立并落实完整的领导责任制体系,一是纵向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区级领导、部门领导和基层领导层层包保;

二是横向落实四种部门领导责任制,即:发案责任制、执法责任制、属地责任制、保障责任制。发案责任制是指引发信访问题的部 门要主动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并出具《上访问题处理决定书》。执法责任制是指行政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有争议的信访问题予以认定,必要时出具《处理意见书》。属地责任制是指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上访人进行思想教育、疏导,并在司法部门的指导下,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按正常的信访程序依法信访,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保障责任制是指乡镇、街道办事处协调公安派出所对信访人无理取闹、肆意串联、煽动等违法行为实施警示告诫,必要时按《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二)建立并完善依法信访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信访工作质量

切实加强信息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着重加强初访、初电、初信的处理工作,落实首问责任制;

把实现双向规范作为依法信访工作的关键,将维护群众合法信访权利和依法整顿信访秩序结合起来,依法处理信访问题;

完善依法信访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健全依法信访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涉法案件的协调指导机制、依法分流和调处机制、依法排查机制和误事责任追究机制,推行依法上访程序,提高我区依法信访工作质量。

(三)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依法信访意识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全区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市依法信访年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信访工作,加强宗旨教育,树群众观念,主动自觉地通过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2、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干部依法办信访。加大对全区信访干部业务培训,将触角延伸到企事业,社区、村屯,提高干部素质,要求信访干部认真学习并掌握国家、省《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处理的信访问题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四)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信访

以司法局为宣传牵头单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把国务院和省《信访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到全区各个角落,让群众知法、懂法,依法上访,维护好我区信访秩序。

第三篇:当前基层信访稳定工作的调研报告

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安排,近日,就如何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源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基层信访稳定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利益群体多元化。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既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从发展视角看,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同时表达诉求的期待日趋强烈。一方面,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化。土地、住房等传统领域矛盾仍然保持高发态势,金融、环保等领域也不断出现新难题,不同时期的矛盾相互交织、不同领域的矛盾相互转化、不同群体的矛盾相互影响的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当前较为突出的有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农村“老字号”人员、非法集资利益受损人员等特定利益群体,部分上访人员半职业化、职业化特征明显。

(二)信访诉求复杂化。基层群众诉求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许多信访案件既有历史问题又有现实问题,既有经济利益诉求也有各种权益诉求,既有合理诉求也有闹访、缠访等不合法形式,各种情况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化解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来看,房屋拆迁、金融集资,以及劳资纠纷、不动产证办理等问题错综复杂,存在信访隐患。

(三)诉求行为策略化。目前,信访案件的突发性、多发性、广泛性显著增强,越级访、重复访占比较高。在诉求表达过程中,信访人更加注重方式的选择,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往往聚众上访,以求扩大影响,对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个别群体性上访事件组织者甚至以劳务雇工的形式组织一些非直接利益者参与上访。与此同时,上访人员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等敏感时期,或者通过媒体放大效果引起社会的关注,给基层党委政府施压,以期达到诉求目的。

(四)舆论影响标签化。随着科技快速进步,新兴媒体成为诉求表达、舆论宣传的主要平台,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自我发声日益便利化,不少未经证实的消息充斥着网络平台,一经发酵便成为标签化导向,以几何倍数传播扩散,极易煽动网民情绪。尤其在农村地区,受限于教育文化总体水平不高的影响,群众对网络信息真假难以分辨,特别容易受到不实言论的影响甚至煽动,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基层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决策执法尚不规范。一方面,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不到位。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仍

存在听取各方面意见不充分、公开不及时、决策论证不科学、对决策失误追责不力等问题,社会稳定风险总体评价不足。同时,执法管理不规范现象仍时有发生。基层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个别执法人员、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薄,极少数人甚至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胡作非为,违法违纪,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二)矛盾化解不够及时。部分部门单位对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重视不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不及时,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错过了最佳调处时机,导致部分矛盾纠纷升级。同时,基层“大调解”体系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各类调解资源之间的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水平不高,个别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三)教育引导仍需加强。个别基层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应对措施不当,造成个别群众信“闹”不信“理”,信“上”不信“下”,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个别群众认为党委政府高于法律法规,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同时,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有的信访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较为淡薄,加之法律服务配套不足,司法成本高、专业要求强、诉讼时间长,导致信访群众不想打官司,更愿走上访这条“捷径”,挤占了大量信访资源。

(四)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基层受限于人员、技术、专业技能不足,有时存在舆情信息掌握不充分、共享不及时的问题,在舆情引导、管控、处置上合力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舆情管理的需求,有时反而激化矛盾,影响舆情走势。

(五)基层基础不够坚实。现有基层党委政府事务繁杂,普遍存在一人多岗问题,基层信访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和力量保障,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信访工作队伍专职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高。基层信访稳定工作复杂多变,重点敏感时期信访压力大,个别干部产生麻痹厌战情绪,存在被动应付现象。

三、做好当前基层信访稳定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推进民主决策、阳光执法。把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关口,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程序、细化措施。在谋划重大决策、推进重大改革时,坚持讲程序、重协商,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信息公开、调研听证等各环节,切实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防止困决策不当、政策不成熟、程序不规范等引发不稳定问题。强化行政执法规范运行,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推动执法力量整合、执法重心下沉和执法关口前移,彻底解决多头执法、不规范执法等问题。强化人大、司法机关、社会力量的外部监督制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构建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加大源头预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对排查出的问题,集中交办,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做到底数清、进度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实行领导公开接访“首接责任制”,即谁接手的案件,谁负责协调处结,一抓到底。坚持将开门接访与带案下访、群众上访与主动约访相结合,确保高质量办结信访案件,化解信访矛盾。大力畅通信访渠道,推行“互联网+信访”,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探索网上信访工作运行机制,引导群众网上信访反映问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形成统一行动、协调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体系,发挥多元化解的最大功效,真正实现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从“单一调解”向“联合调解”的新跨越,推动建设更高质量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三)搞好教育引导与依法处置结合文章。积极采用新兴媒体平台,拓宽政策法规宣传渠道,强化关怀疏导,向群众普及信访知识,规范和引导群众通过正常的方式和渠道,依法有序信访,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总要求,让信访人认识到信“访”更要信“法”,一切信访行为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四)构建舆情应对长效机制。加强网络信息引导监管力度,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信息宣传的传播力、公信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舆情预警处置和联动应急机制,加强信息搜集研判,完善信息共享、沟通渠道,形成协商共管的联动体系,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五)建强信访稳定组织保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探索建设集维护稳定、综合治理、信访接待、网格服务、法律援助为一体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在县、乡两级配备专职信访网格员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法律水平和能力水平。

信访稳定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着力提高基层信访矛盾预防和化解能力水平,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第四篇:关注弱势群体做好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注弱势群体 做好信访工作

——如何在新形势下关注弱势群体保持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

中共方城县委群工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日益明显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围绕资源分配这一核心问题产生的各种社会不公现象也日趋突出。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来看,还是从法律和文化等角度来看,在社会上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城乡贫困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者因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或者因为自身的政治和行政参与能力不足以及渠道不畅,或者因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及健康等方面原因,处于一种不利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们不仅难以过上体面的和有尊严的生活,而且往往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以及每一位公民必须关心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最终通过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以及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来为这一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弱势群体解析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其特征有以下三点:其一,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来说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有困难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赖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改变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1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些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

弱势群体由以下6类人员构成:(1)城乡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是构成社会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一般因收入极低或无收入来源造成,包括传统的城镇“三无”人员、乡村“五保户”以及人均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或乡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2)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3)残疾人,我县现有残疾人一万六千多人;(4)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志,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5)老龄与高龄人口,(6)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是一个多灾国家,每年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自然灾害袭击者达两亿多人次,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作为方城而言,每年的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事故也频频发生。

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体制建设的不完备及改革中的不平等导致弱势群体不断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一切社会资源配臵和重新安排都是以经济资源在社会成员、社会各群体之间的配臵或重新安排为基础的,它是中国目前整个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核心部分或支配力量;(2)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收入成为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财富不断地积累在少部分人手中,财富已不同程度地作为生产要素,即资本在发挥作用;(3)社会经济活动中不

同领域的不同分配使弱势群体的产生成为必然,由于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起作用,使市场经济在有效地解决效率的同时,还具有分化生产、经营者的倾向。

二、目前弱势群体形势

我国在外部面临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严峻环境,同时在内部还不得不承受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和社会只有高度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才能确保我们顺利地渡过难关,理顺各种内外部关系,而不是在外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由于内部的不和谐而去自我削弱甚至自我毁灭。一言以蔽之,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信访稳定工作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就方城而言,全县户籍人口97万人,城乡低保对象4.275万人,残疾人1.615万人。作为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弱势群体问题格外突出:工业企业改制遗留、流通企业改制无政策、城市建设用地及历史欠账、燕山水库涉及的杨楼乡移民等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搞好信访工作,就目

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方城信访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法依政策解决群众诉求,坚定不移地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转变工作理念,树牢群众观点,把解决弱势群体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在“百日老户息访”行动中牢牢抓住解决问题这个核心,按照有理推定的原则和“四个到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处理信访事项。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五包”责任人为主体逐案成立专门工作组,重新审视案情,根据案情,由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主持,集体研究,一案一策,对症下药,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对疑难案件采取召开县委信访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各专项工作组、县党政联席会研讨等办法逐级会诊加以解决,对研究的案件形成纪要,督促责任单位限期落实,使有关民生问题的17起弱势群体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对问题虽经处理但信访人仍未息诉息访的,在坚持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化解工作的同时,落实“三公开一评查”。为加强案件评查工作,我县成立了由15名县党政领导任主任委员,27名县职能部门“一把手”任副主任委员,108名各阶层专业人士任评查员的案件评查委员会,强化对非访案件、疑难案件、终结案件的评查,促进案件妥善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稳的目标。目前,我县弱势群体信访案件按时办结率保持在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不断创新信访接待工作,着力畅通信访渠道

我县立足实际,不断优化接访方法,提高接处效果,确保弱势群体诉求有地方反映、诉求能及时反映、诉求反映后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一是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县委群工部逐月排出县“四大家”领导接访顺序并提前向社会公示,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其它副县级领导轮流接待,保证每天有一名县级领导到县接访中心值班接待群众来访。二是抓好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定期接访制度的落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一把手”保证每周接待一次,其他班子成员每月轮流接待。县委群工部采取分包督查、暗访督查、视频网络督查、定期通报等方法,形成上下贯通的接待网络。三是继续坚持分类归口联合接待。我们把群众来访的主要问题归纳为涉法涉诉、土地城建、科教文卫、组织人事、农业农村、工业流通、民政涉军等九大类,根据领导分工实行领导分类接待、部门联合接访、群众对口来访,努力提高接访的针对性。四是建立首接首办责任制。凡领导接待的信访案件,所反映问题是接访领导管辖范围的,由接访领导直接包案,负责到底;非接访领导管辖范围的由接访领导督办。县级接待中心接待案件,坚持每天形成纪要,直报县委书记,书记批示后交办当日接访领导,群工部跟踪督查。这样做,增强了领导责任,提高了接访实效。五是继续推行信访“一线工作法”,推动领导干部下访。六是把信访接待日深化为信访工作日,有访接访,无访说案,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结率和办结满意率,确保有访必接、有接必立、有立必办、有办必果。

(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落实保障全县信访工作规范运行

县委群工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方城实际,建立和完善了

一系列工作制度,包括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制度、定期研究群众工作制度、社会矛盾定期排查调处制度、“一岗双责”制度、阅批群众来信制度、重大案件包案处理制度、“三公开一评查”制度、信访评估制度、信访代理制度、信访救助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用制度规范工作、推动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譬如:我们建立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制度,采取综治、信访、司法三家联动,县乡村例会三级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构建了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把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又如:我们建立的信访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严格落实信访评估,从决策环节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去冬今春,在县城老城区吴府街综合拆迁改造工程中,由于较好地实施了信访评估,拆迁500多户没有发生一起县以上上访。再如:我们建立的“三公开一评查”制度,对一些无理缠访老户采取公开告知、公开听证、公开答复、组织评查的办法逐个化解消除,两年来,共组织听证会、评查会20多次, 23个信访老户得到彻底化解。

四、工作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近两年来,我县通过信访渠道解决弱势群体信访案件458件,共计1458人,结案率100%,满意率95%。通过信访专项救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人实施救助,共筹措信访专项救助资金200多万元,对30多起信访个案实施了救助,98%以上的救助对象实现了停访息诉。通过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关怀、救助,使这一部分人生活稳定,安心生产,有力地促进了方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五篇:关注弱势群体做好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

关注弱势群体做好信访工作

——如何在新形势下关注弱势群体保持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 中共方城县委群工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日益明显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围绕资源分配这一核心问题产生的各种社会不公现象也日趋突出。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来看,还是从法律和文化等角度来看,在社会上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城乡贫困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者因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或者因为自身的政治和行政参与能力不足以及渠道不畅,或者因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及健康等方面原因,处于一种不利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们不仅难以过上体面的和有尊严的生活,而且往往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以及每一位公民必须关心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最终通过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以及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来为这一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弱势群体解析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其特征有以下三点:其一,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来说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有困难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赖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改变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些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

弱势群体由以下6类人员构成:(1城乡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是构成社会弱势群体的主体部分,一般因收入极低或无收入来源造成,包括传统的城镇“三无”人员、乡村“五保户”以及人均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或乡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2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3残疾人,我县现有残疾人一万六千多人;(4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

一种特殊身份标志,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5老龄与高龄人口,(6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是一个多灾国家,每年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自然灾害袭击者达两亿多人次,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作为方城而言,每年的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事故也频频发生。

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体制建设的不完备及改革中的不平等导致弱势群体不断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一切社会资源配臵和重新安排都是以经济资源在社会成员、社会各群体之间的配臵或重新安排为基础的,它是中国目前整个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核心部分或支配力量;(2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收入成为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财富不断地积累在少部分人手中,财富已不同程度地作为生产要素,即资本在发挥作用;(3社会经济活动中不

同领域的不同分配使弱势群体的产生成为必然,由于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起作用,使市场经济在有效地解决效率的同时,还具有分化生产、经营者的倾向。

二、目前弱势群体形势

我国在外部面临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严峻环境,同时在内部还不得不承受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和社会只有高度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才能确保我们顺利地渡过难关,理顺各种内外部关系,而不是在外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由于内部的不和谐而去自我削弱甚至自我毁灭。一言以蔽之,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信访稳定工作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就方城而言,全县户籍人口97万人,城乡低保对象4.275万人,残疾人1.615万人。作为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弱势群体问题格外突出:工业企业改制遗留、流通企业改制无政策、城市建设用地及历史欠账、燕山水库涉及的杨楼乡移民等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搞好信访工作,就目

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方城信访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法依政策解决群众诉求,坚定不移地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转变工作理念,树牢群众观点,把解决弱势群体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在“百日老户息访”行动中牢牢抓住解决问题这个核心,按照有理推定的原则和“四个到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处理信访事项。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五包”责任人为主体逐案成立专门工作组,重新审视案情,根据案情,由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主持,集体研究,一案一策,对症下药,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对疑难案件采取召开县委信访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各专项工作组、县党政联席会研讨等办法逐级会诊加以解决,对研究的案件形成纪要,督促责任单位限期落实,使有关民生问题的17起弱势群体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对问题虽经处理但信访人仍未息诉息访的,在坚持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化解工作的同时,落实“三公开一评查”。为加强案件评查工作,我县成立了由15名县党政领导任主任委员,27名县职能部门“一把手”任副主任委员,108名各阶层专业人士任评查员的案件评查委员会,强化对非访案件、疑难案件、终结案件的评查,促进案件妥善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稳的目标。目前,我县弱势群体信访案件按时办结率保持在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不断创新信访接待工作,着力畅通信访渠道 我县立足实际,不断优化接访方法,提高接处效果,确保弱势群体诉求有地方反映、诉求能及时反映、诉求反映后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一是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县委群工部逐月排出县“四大家”领导接访顺序并提前向社会公示,

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其它副县级领导轮流接待,保证每天有一名县级领导到县接访中心值班接待群众来访。二是抓好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定期接访制度的落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一把手”保证每周接待一次,其他班子成员每月轮流接待。县委群工部采取分包督查、暗访督查、视频网络督查、定期通报等方法,形成上下贯通的接待网络。三是继续坚持分类归口联合接待。我们把群众来访的主要问题归纳为涉法涉诉、土地城建、科教文卫、组织人事、农业农村、工业流通、民政涉军等九大类,根据领导分工实行领导分类接待、部门联合接访、群众对口来访,努力提高接访的针对性。四是建立首接首办责任制。凡领导接待的信访案件,所反映问题是接访领导管辖范围的,由接访领导直接包案,负责到底;非接访领导管辖范围的由接访领导督办。县级接待中心接待案件,坚持每天形成纪要,直报县委书记,书记批示后交办当日接访领导,群工部跟踪督查。这样做,增强了领导责任,提高了接访实效。五是继续推行信访“一线工作法”,推动领导干部下访。六是把信访接待日深化为信访工作日,有访接访,无访说案,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结率和办结满意率,确保有访必接、有接必立、有立必办、有办必果。

(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落实保障全县信访工作规范运行 县委群工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方城实际,建立和完善了

一系列工作制度,包括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制度、定期研究群众 工作制度、社会矛盾定期排查调处制度、 “一岗双责”制度、阅 批群众来信制度、重大案件包案处理制度、 “三公开一评查”制 度、信访评估制度、信访代理制度、信访救助制度、督查督办 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用制度规范工作、推 动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譬如:我们建立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 制度,采取综治、信访、司法三家联动,县乡村例会三级联动,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构建了统一协调、 上下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把大量的社会矛盾化 解在了基层。又如:我们建立的信访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利 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严格落实信访评估,从决策环节减少信访问 题的发生。去冬今春,在县城老城区吴府街综合拆迁改造工程 中,由于较好地实施了信访评估,拆迁 500 多户没有发生一起 县以上上访。再如:我们建立的“三公开一评查”制度,对一 些无理

缠访老户采取公开告知、公开听证、公开答复、组织评 查的办法逐个化解消除,两年来,共组织听证会、评查会 20 多 次, 23 个信访老户得到彻底化解。

四、工作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近两年来,我县通过信访渠道 解决弱势群体信访案件 458 件,共计 1458 人,结案率 100%,满 意率 95%。 通过信访专项救助资金, 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人实施救 助,共筹措信访专项救助资金 200 多万元,对 30 多起信访个案 实施了救助,98%以上的救助对象实现了停访息诉。通过对弱势 群体问题的解决、关怀、救助,使这一部分人生活稳定,安心 生产,有力地促进了方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6

上一篇:消防工程竣工验收单下一篇: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