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4-14

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市组织万名干部转变作风下乡住村开展“六个一”活动以来,我中心在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 “六个一”精神,积极开展对xx县xx乡xxx村的定点扶贫工作。今年已进入我中心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二年,为进一步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深入细致调研扶贫村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4月24日,由中心主任xxx同志带队,一行五人再次来到xxx村开展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定点扶贫村基本情况。

xxx村地处xx县xx乡,全村共有620人。耕地670亩,在实行国家退耕还林计划后,人均土地不到7分,人均年收入3600元,其中五保户2户,低保户38人,外出打工者200多人,举家外迁者50多户,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为是6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少,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村级组织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耕地少,资源缺乏,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各项经济发展缓慢。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1、当前扶贫工作以单位定点扶贫村的帮扶模式,由于扶贫单位专门职能、管辖范围等因素导致的局限性,使得扶贫村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发展缺乏实效性,扶贫单位资金能力有限,每年拨付扶贫的几万元远不能满足扶贫村的发展需求,而且易造成资金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村内科学管理、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土地产出过低,平均每亩地产值仅有300到400元,村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经济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3、村民发展意愿不强。我国贫困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封闭保守,部分百姓不满足贫困现状,靠外出打工增收,其余百姓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

4、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人口外流和招商引资难,村内大多老弱病残,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思路,改变发展模式是根本。改变一直以来的一个单位扶持一个贫困村的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党建扶贫互助合作机构,整合各扶贫单位的资源与优势,联合乡镇政府以及所辖乡镇富裕村,紧密结合市委书记田喜荣同志提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联系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充分考察论证,认真制定本乡镇的发展方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共同发展,以此带动贫困村发展。

2、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特”的优势,特别是xx的核桃、花椒、优质水果等特色,充分调动全乡的人力资源,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建立乡镇互助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充分研究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形成全乡行政村都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村,让农民分享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3、积极采用“扶贫先扶智”的方法,增强村民发展意愿,提生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组织骨干群众参观周边富裕村,让他们了解到齐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积极协调安排有强烈发展意愿的人深入到富裕村去学习,汲取先富起来的经验,进而带动全村、全乡的发展热情,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扶贫项目中来。此外,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使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百姓享受舒适的高品质生活

5、加强村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乡镇扶贫考核和改革干部考评机制,进一步发挥政绩评价的引领作用。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上级政府要建立督查制度,严格督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责任不落实、进度缓慢、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扶贫工作时不我待,贫困的现状不仅影响我广大贫困村百姓的生活质量,更危机着贫困村的未来,大量年龄劳动力的流失为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村子带来的极大的社会隐患,守不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们只能重复上一代人的贫困。长治人民不甘落后,上党百姓自强不息,作为广大百姓的服务者,必须转变思路,理应有所作为。让我们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作风,抓住长治大力实现跨越转型发展的机遇,为构建和谐长治,努力奋进!

篇2: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妇女贫困的现状和特点。当前

占全市人口一半左右的妇女中的贫困问题主要包括因病致贫家庭、单亲特困母亲、下岗失业女职工、未实现再就业的农转居妇女等几类,她们中由于收入低,有的家庭有长期病号无力支付医药费,有的子女上学困难,有的家庭尚无一人就业,还有的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家庭日常生活无法维持,特别是部分因病致贫家庭往往由于长期支付昂贵的医药费,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以上贫困妇女造成她们贫困的同一特性有:

1、经济上的窘迫性:经济上的窘迫是贫困妇女的根本属性,造成了贫困妇女在社会公认的物质生活指标体系中处于弱势,她们生活质量较低,使用廉价生活用品,文化、娱乐消费等缺乏;甚至导致子女失学。

2、家庭中的从属性:尽管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性是一个跨越了历史和地域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但对于贫困妇女群体而言,她们在家庭中依附于经济收入高于她们的男性,处于从属地位。

3、社会生活中的低层次性:贫困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低层次性是她们在家庭中从属性的自然延伸和必然渗透,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承受力的脆弱性:经济上的窘迫性、家庭中的从属性和社会生活中的低层次性必然不同程度地摧毁了贫困妇女作为群体的心理自卫防线,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理智和正确地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较差。

(二)帮扶现状和特点。近年来,妇联为了使更多的女性能早日脱离贫困,通过妇联及妇联建立的___市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对特殊的女性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帮扶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建立了有效的帮扶机制;二是实行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三是帮扶内容比较丰富。具体做法有:

1、实施___市“巾帼创业致富”活动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为支持农村妇女发展种养殖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开发和拓展,鼓励城镇女性积极创办服务实体,参与社区服务,帮助失业女职工再次就业,实现创业致富目标,贷款额度一般在5万元以内。市妇联于2002年10月开始实施小额贴息贷款,至今已为65位困难妇女解决生产发展资金248.5万元,其中到期还贷资金63万元,贴息4万元,启动和扩展65个致富项目,帮助1000名城乡妇女脱贫致富,近200位妇女实现就业与再就业。切实为妇女群众解决了生产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帮助部分妇女实现了创业和就业,促进了妇女和妇女事业的健康发展。

2、深化“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实施“西摩希望之行”冠名助学活动。市帮扶协会自2003年成立之时开始实施“困难母亲的希望工程”,通过调查审核,对全市166位因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经济来源或长期卧病在床的困难母亲的子女实施帮扶救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至今,共发放爱心助学资金40多万元,其中通过“爱心接力棒”形式助学的大学生有15名,已发放助学资金近20余万元。2005年,为了不断深化“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创新帮扶形式,帮扶协会开始实施“困难母亲希望工程”“西摩希望之行”冠名助学活动。“西摩希望之行”冠名助学是指由宁波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对符合“困难母亲希望工程”中受助条件的大学生、高中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西摩希望之行”中,我们通过爱心的连接,使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所有的学生在同一蓝天下正常学习成长。据统计,共为16名大学生、10名高中生提供冠名助学金106000元。同时,为了在受助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导向和互动竞争的浓厚氛围,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乐于奉献、传播希望的理念,理解道义责任的真谛,获得个人在身心上的全面发展和素质上的整体提高。我们还提出了___市“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希望之星”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历时三年,每年评选一次。活动通过提出候选人、撰写总结、发表演讲、投票评选、验审确定等程序,最后确定“希望之星”

大学生、高中生各1名,并由协会对获得“希望之星”称号的学生进行通报表彰,发放奖学金2000元/人。

3、关爱女性健康,深入实施妇女健康工程。妇女健康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5月,为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市妇联出台了“妇女健康工程”,具体包括母婴安康、生殖平安、疾病救助、健康女性等四个子项目。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协调,成立由市妇联、市卫生局、市计生局和市文体局有关领导组成的妇女健康工程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实施妇女健康工程的通知》,明确工程实施的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婴幼儿到老年妇女(含外来妇女),重点是青少年中的女学生、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农村、社区妇女,特困家庭中的患病妇女。其次,由市政府解决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优惠政策的资金补助。各子项目由有关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出台明确的措施和目标,落实到人,保证项目的正常规范开展。在母婴安康项目中,通过建立流动人口妇女组织、孕产妇档案等,对山区大

岚、鹿亭、四明山三个乡镇的特困家庭孕产妇到当地所在卫生院正常住院分娩,凭低保证或乡镇、村证明给予全额免费;平原乡镇(街道)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和流动人口孕产妇,可在指定卫生院凭“分娩优惠卡”享受费用优惠,一般正常分娩费用不超过500元。在生殖平安项目中,成立“关爱生活、珍视自己”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免费检测艾滋病窗口。疾病救助项目主要是对全市范围内的困难家庭中患乳腺癌、子宫癌的妇女进行一万元以内的救助,并免费提供检查、心理咨询、回访等服务。健康女性项目主要是通过建立市妇女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和市妇女健康培训中心,每月定期邀请知名医生、专家,免费向妇女开展女性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妇女健康水平。2004年,“妇女健康工程”为97名山区乡镇的特困家庭孕产妇在当地所在卫生院接受免费分娩,有378位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凭“分娩优惠卡”享受到项目规定的减免政策。在城区医院设立了免费检测艾滋病窗口,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在市妇保所等开通妇女健康热线和心理咨询电话,挂牌成立市妇女健康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健康知识培训班6期,接受培训妇女1000人次。2005年,组织开展了“妇女健康在老区”免费妇检活动。协调市卫生局、计生局对四明山、大岚、鹿亭三个乡镇的近万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检,3月份,大岚镇举行的“巾帼志愿者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4月份,与姚江综合门诊部联合开展“关爱女性,携手迈向健康”免费体检活动,免费为3600名基层妇女干部、老区妇女、城区贫困妇女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对在免费妇检活动中,检查出患有子宫肿瘤的贫困妇女实施疾病救助,并进行慰问走访。2006年,将联合市计生局、市卫生局在四明山、大岚、鹿亭三个山区乡镇实施“老区妇女健康救助”工程。活动由市妇联负责牵头、协调和组织,落实救助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市计生局计生指导站结合妇女生殖健康宣传指导和合作医疗健康检查,负责做好免费妇检,将检查中发现并经医院诊断为急需治疗的重症贫困妇女推荐列为疾病救助对象,并向市妇联提供救助对象。市卫生局负责对健康救助对象开辟“绿色诊治”通道,即专家预约就诊并适当提供优惠服务。市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负责确定救助对象,并对列为救助的对象给予一定的资金救助。

4、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帮扶范围和内容。扶帮困贫需要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为此,帮扶协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一是充分发挥市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7个帮扶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如女教育工作者、女医务工作者帮扶小组深入村镇、社区、学校、家庭教育活动点进行妇女素质教育培训、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妇女健康知识培训等,女干部、女能手帮扶小组积极开展巾帼创业致富工程,帮助贫困妇女创业和转业。女企业家帮扶小组中康雪芬、秦三妹等主动与贫困山区乡镇的困难学生结成定向帮扶对子,帮扶人数较多,奉献意识较强。二是发挥各乡镇、街道巾帼联谊会作用,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各乡镇、街道、机关妇工委共开展爱心捐款活动30余次,累计帮助困难妇女300余位,帮扶资金达15余万元。三是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作用,开展敬老、尊老、爱幼活动。2005为敬老院老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余次。

二、存在问题

1、帮扶缺少系统性。目前我们实施的帮扶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帮扶制度予以结束或规范,似乎比较盲目,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帮扶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贫困现象和问题,通常使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办法,暂时性的解决临时出现和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

2、帮扶资金短缺。各单位、部门资金紧张现象相对普遍,对于扶贫帮困没有固定的项目资金,主要通过政府或团体号召,各单位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拨出或干部个人捐赠的形式来解决帮扶资金。

3、缺少源头帮扶政策。由于贫困对象人多面广,对于贫困的帮扶相对显得内容狭窄、力度不足,为贫困妇女提供帮助是一种“输血式扶贫”,带来的效果是有时间性和局限性的。对于从根本上改变妇女贫困现状,缺少从源头上扶贫的办法和措施。

三、原因分析

1、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对于妇女贫困中的因病致贫、失业保险等现象,目前政府还没有建立起相当完备的保障体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妇女的致贫根源。

2、农村整体收入与消费增长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农村科技相对落后,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所要承担的日常生活支出、养老、扶幼等正常消费指数越来越高,仅靠有限的农业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说,一般的农民家庭随时都承受着贫困的威胁,一旦家庭中有人生病或其他特殊、突发原因需要支付大额费用时,就会面临贫困境地。

3、部分人社会公德意识还比较淡薄。一方面,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贫困现象,还有不少人无视这些贫困现象的存在,缺乏慈善意识和足够的爱心。另一方面,不少有一定经济实力、有爱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愿意出资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但是,出资后具体资金的流向不够透明、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和更多需要帮扶的人向他“伸手”要求援助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帮扶出资者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

四、对策和建议

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妇女早日脱离贫困,我们必须从多方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贫困问题。

(一)寻求女性自身的发展。妇联在帮助贫困妇女脱贫的实践中采用了创造就业机会、政策扶持、社会援助等形式,为贫困妇女提供帮助是一种“输血式扶贫”。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妇女的贫困问题,应是采取“造血式扶贫”的方式,即让妇女在自我的发展中增进摆脱贫困的能力,把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而不是单纯的受益者。①女性要转变“自我边缘化”的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中国传统的性别观念具有几千年存在和延续的根基,它不但滋长了男性对社会的控制欲,也使女性甘愿作为男性的附庸在社会的边缘平凡地生存。许多女性将成为“贤妻良母”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将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女性的“自我边缘化”是女性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引导女性首先抛弃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建立平等的两性地位,乃至使妇女摆脱贫困的关键。②政府要将女性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以保障女性对资源的掌握和利用。这涉及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充分征询女性的意见,让女性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策划、管理、评审与考核中。特别是在就业中,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歧视,让女性与男性拥有平等的资源享有权和发展空间。③妇联要积极配合政府,引导女性充分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女性必须使自己成为财富的创造者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精神和物质上的贫困。事实证明,经济独立的女性拥有更独立的人格和个人发展空间。妇联作为最直接为女性提供帮助的组织,将从引导、帮助女性靠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创造财富上下工夫,包括为有能力创业的女性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支持;鼓励女性积极就业,为她们组织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等。

(二)营造全社会扶贫的良好氛围。

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千方百计使弱者变强,贫者变富,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宗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社情,了解民意,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坚持党的宗旨化为关心群众的切实行动,在办实事、抓落实、见实效上狠下功夫,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困难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增强大局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大力引导致富思源,用爱心支配财富,通过扶贫济困的善举主动回报社会。要发挥扶贫帮因的优良传统,发动全社会帮扶,形成人人关心困难群体的氛围。

(三)加强领导,落实各项扶贫帮困措施。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政府要牵头成立一些固定的帮扶组织,尽量采用一些项目化的运行方式,通过冠名帮扶、工程帮扶等形式增加帮扶的信任度,吸引更多的人出资帮扶。要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加强社会扶贫力量的整合配置,使各种社会扶贫力量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形成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合力,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扎实有效。同时,政府要出台帮扶新机制,弥补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足,加大帮扶力度,动员全社会切实负起帮扶责任,动真情、真扶贫,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体尽快走出困境。

(四)改进资金项目管理,加强监督力度。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力度,按照优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要严格实行报帐制,推行帮扶资金公示制,增加帮扶资金流向透明度。要加强资金监督力度,监督所帮扶重点对象的资金落实、实施情况。

篇3:关于无棣县文物工作的调研报告

无棣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 位于山东省最北部, 地处渤海湾西南岸, 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 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 版图面积1998平方公里, 辖6镇5乡, 593个行政村, 44万人口, 与国家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的枢纽黄骅港隔河相望, 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 素有“冀鲁枢纽”和“齐燕要塞”之称。拥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5处, 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郭莱仪古墓、信阳城遗址、吴式芬故居、大觉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对地下文物的保护, 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的方针。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 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 从不遗漏。

多年来, 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补助等多种途径, 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 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吴式芬故居、冯安邦故居、大觉寺、张映汉故居、县衙大堂等十余处省、市、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 注重使用单位和专 (兼) 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 加强定期检查, 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 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善的保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还没能形成社会共识。

文物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 除了其固有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外, 它还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科技信息、文明信息。在当前狠抓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 与当地政府无关, 缺乏“守土有责”的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 与己无关, 干部群众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

2、文物保护行政执法力量薄弱。

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 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 更缺乏经费, 根本无力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进行保护。随意损害文物, 破坏文物周边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 全县登记消失的文物点有5处。

3、经费投入不足, 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文物保护工作是分级保护管理的, 国保单位可申请国家专项资金, 省保单位可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 市、县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以及重要文物点, 应有市、县级财政承担。但目前我县财政基本上只负责部分专项保护支出, 常态性的文物保护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4、文物开发利用不够。

多数文物景点受条件限制展示利用不够, 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坚持有的放矢, 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 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和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 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 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 充分认识文物的不可再生性, 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文物保护与旅游的关系。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可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无棣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及录像, 使全县人民了解无棣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 了解无棣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激发热爱无棣、建设无棣的热情, 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二是要把文物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 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 要树立“保护文物, 守土有责”的意识, 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同时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经常性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切实保障文物抢救、保护、管理所需的各项经费。要适当增加日常性、基础性文物保护工作经费, 着力解决古建筑文物保护维修经费问题。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推动文保产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文物免遭破坏。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加大执法力度, 对破坏古遗址、古墓葬和损毁文物的事件,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 除了给予行政处罚外, 对于犯罪案件, 要立即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决不姑息。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物安全保障工作, 不断改善和提高文物单位的安防设施, 在确保馆藏文物安全的基础上, 公安、工商、文物等部门要尽快建立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 依法严厉打击盗窃、走私、贩卖、破坏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篇4: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面临困惑;思路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情况

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对县域幼教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了《卢龙县2010--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以强化幼儿园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1个中心,2个示范,3个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相继下发了《卢龙县教育局关于普及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卢龙县农村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

为确保“普三”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从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分别建立了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和业务研究三套管理网络。行政领导网络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副乡(镇)长、村干部为组长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导网络由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总校、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总校长、幼儿园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事、制度建设等管理工作;业务研究网络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设立了副局长、幼教教研员、主管业务的副园长,主要负责幼教课程设置、活动的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三套网络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幼教管理体系。

二、经费投入情况

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努力保证幼儿教育事业费。2007-2009年幼儿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60.23万元、434.4万元、517.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办园条件投入。据统计2007-2009年,全县幼儿园建设累计投资461.7万元,其中,县、乡、村三级投入83.65万元;幼儿园收费投入351.29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6.98万元;社会捐资助教19.75万元。三是整合县内教育资源,挖潜增效。坚持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撤后的闲置小学校舍以及乡镇闲置的厂房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节约了67.19万元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们对本县大部分国办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到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幼儿园(班)129所,其中市级示范园1所,县级示范园6所,县级一类园29所,县级二类园33所,县级三类园26所,未晋级晋类34所。市、县级示范园、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这些园所充分发挥了“六中心”的作用,满足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三、园所建设情况

我们结合县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建园。一是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如赵官庄中心幼儿园。二是对学区校适当合并或集中改造扩建,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节省出来的校舍和教室兴办相对独立的校中园。如大道上幼儿园。三是对完全小学划分相对独立区域的幼儿园。如柏各庄幼儿园。近年来全县共利用撤并的校舍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相对独立的规范化幼儿园24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全县3-5周岁适龄幼儿12512人,在园幼儿10786人,总入园率86.2%。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4226人,入园率98.9%,学前二年在园幼儿4087人,入园率94.1%,学前三年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63.5%。

四、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388人。专任幼儿教师382人,学历合格率为99%。

近几年,我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小学转换过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水平较低。根据此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幼儿教师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并把它列入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全县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网络。

一是开展脱职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举办师资脱产培训班,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充实壮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以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在职岗位培训。我们按学期制订了“六科”教学法短期培训计划,利用双周的星期日或暑假以总校为单位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法培训,培训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讲座与骨干教师示范课相结合。

三是开展岗位提高培训。组织1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我们以学区为单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组,每单周的星期六按学区组织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岗位练兵活动,寓提高教师素质于各项练兵活动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培训。200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如:幼儿园教育纲要培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培训,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培训,幼儿园五大领域培训,幼儿教师自制教育培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99%,比2007年提高了20%。通过“三学”、“六法”考试的教师占90%,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了98%。

五、保教质量情况

1.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幼教法规建设,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一纲两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卢龙县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县教育局对各类型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制,强化了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县统一印发了“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教职工行为规范”、等16种。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2.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卢龙县标准化幼儿园档案管理及资料目录》,从上级文件、办园条件、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卫生保健、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等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使全县幼儿园在档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学化。

3.定期督导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秦皇岛市幼儿园定期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县域实际,我县每两年对申报的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通过评估,使各幼儿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幼儿园,取消相应类别资格,降低收费标准。

4.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实现有效教研。教师首先进行实践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个人和教研组的研究主题;通过上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实现同伴互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争取教研员和幼教专家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深化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几年来,结合本县实际,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综合主题教育”和“幼儿科学识字”等课题实验研究,多项成果获河北省教研成果奖、全国创新能力发展检测优秀成果奖。这些教改实验成果已向全县推广,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服务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六、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内,我县幼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还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设施建设有待规范化。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缴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因为投入不足,且收费偏低,幼儿每人每月最多只收29元,办园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运作的现象。

2.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县学前教师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师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乡镇教师学历不合格,个别教师没有培训上岗合格证。三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幼儿园、幼儿班教师和低年级教师轮换。四是教师年龄老化。受县(市、区)教师分配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多年“只出不进”,教师年龄中、老年偏多。

七、关于加快我县幼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乡镇中心园根据本园实际,拟定设备添置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教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班)进一步加强室内外环境建设,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的精神,把五大领域的课程开齐、开全,采取多种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5: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会同县人大民侨工委

“启聪扶贫计划”是依托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对民族地区贫困家庭0—6岁聋残儿童进行免费或部分免费抢救性治疗,帮助其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使其重返主流社会的扶贫援助计划。实施“启聪扶贫计划”是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贫困聋儿康复救助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6月11日至12日到县财政局、残联等单位对全县0---6岁聋残儿童“启聪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贫困聋儿康复救助情况

我县自启动该计划以来,各部门积极配合、多方筹资,本着把好事办实的原则,把“启聪扶贫计划”作为一件重要实事来抓。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十分重视,将0-6岁聋儿实施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列入了每年人大工作要点和全县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的主题活动中。县残联具体抓落实,每年制定印发了《会同县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依托乡镇残联专干、乡村干部广泛宣传,调查摸底申报。对每例初查和复查对象到县市检查,县残联都给予报销车费或直送,把经上级残联审查审批的对象送到指定的康复机构,并定期探访。经初步调查,我县现有听力障碍的少年儿童聋儿30多名,其中0—6周岁聋残儿童15名。2010年选送了林城镇的彭虹郡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对地灵乡的欧阳天顺配发了助听器。2011年彭虹郡、欧阳天顺在省康复中心继续进行听力康复训练。

2012年申报了王家坪乡的伍宏锦、广坪镇的李佳欣、地灵乡的朱文奕进行人工耳蜗手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受上级残联分配到县名额的限制,绝大部分符合救助条件的聋儿得不到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治疗。据了解,做一例人工耳蜗植入,需材料费、住院费、后期语言培训费等费用约18万元,如果没有上级补助,仅靠县残联微簿的经费是无力解决的。

2、县财政没有设立专项配套资金,用于0—6周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费用补助。

3、很多家庭由于贫困而放弃了对聋残儿童的治疗。上级残联规定“人工耳蜗手术前由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自费2000—3000元,后期由中残联全额资助”,但聋儿在长沙接受人工耳蜗手术要5个月,听力康复训练周期要10个月,加上陪同的家长,长达1年多的住宿费、生活费要自己出,很多家庭无力开支这笔费用。我县这三年都有进入国家抢救性康复项目而因经济上或人力上不能支持中途退出的。

4、县残联人少事多,且康复工作专业性强,其他县残联康复站有3—5人,多的10名人,而我县康复站仅1人,还被县抽调搞移民家作了。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省人大《湖南省民族地区“启聪扶贫计划”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县财政要按照省人大制定的湖南省民族地区“启聪扶贫计划”实施办法》的规定,设立专项配套资金,用于0—6岁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费用补助。

3、县残联、财政、民政、卫生、社保等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切实把“启聪扶贫计划”落到实处,为民办好事、实事。

篇6:关于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乡科级后备干部进行民意调查的工作方案》要求,我于5月11日到胡集镇进村入户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意调查,在进行民意调查的同时协助胡集镇党委搞好村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胡集镇位于利辛县西南部,与阜阳市颍东区、颍上县接壤,全镇辖19个村(居)委会,236个自然庄,464个村民组,总人口75315人,耕地面积89295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3元,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在这次民意调查工作中,我共调查了常郢、谭庄、高杨3个村委会的33个自然庄,按照每村总人口1%的比例采取随机调查方式走访党员、村组干部、老教师及群众101人。在民意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常郢、谭庄、高杨三村现有干部整体素质较高,在没有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下各项工作也能正常开展,他们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农村通达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卫生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他们还积极组织群众抗旱保苗、麦田防治病虫害,在农村工作中发挥了带头和领导作用,深受该村群众好评。

二、存在问题

(一)新农合管理不规范 虽然所调查的三村上报参合率均达到90%,但实际没有真正达到90%,普遍存在村级干部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垫付参合资金现象,如高杨村参合对象3120人,共上报2800人参合,但村干部为600人垫资12000元,实际参合人员2200人,参合率为70.5%。相当一部分农民未能参合,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不”:一是“不知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参合;二是“不相信”。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持怀疑态度,有些年轻、身体好的农民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三是“不理解”。由于政策各项具体内容的传播有个过程,部分农民甚至部分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规定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走访中,有不少农民反映:报销标准高,一般生病不需要住院,但花钱又不少,这样不给报销;报销范围窄,有许多情况被限制不能报销;报销比例低,尤其是需要转诊到县以外医院就诊的,花费多报销比例反而低。定点医疗机构布点少,医疗技术和设备还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再加上一些村庄距定点医疗机构较远,路况不好,看病就医十分不便;对于《转诊证明》的开具,程序繁琐,手续麻烦,实际上是给农民患者及家人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二)村委会换届工作亟待解决

常郢、谭庄、高杨三村都没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委会工作都是由村支部人员负责,临时用一部分原村干部。高杨村村委会工作由村支部副书记临时负责,谭庄村村委会工作由原计生专干代理,常郢村由原庙前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委会班子都是临时搭建,由于没有进行换届选举,一些干部待遇问题没落实,干工作的也因没有合法身份心里没底,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今年遇到百年罕见特大旱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暴露无遗,在抗旱救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谭庄村耕地离水源较远,没有排灌站和水渠,临时组织抗旱设备进行四级提水多花费资金8000多元;常郢村龙湾排灌站年久失修,在抗旱救灾中基本没发挥作用;高杨村的郑庙等几个自然庄没有地表水源也没有机井,抗旱工作一筹莫展。

(四)新的村级债务不断增加

随着村村通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卫生室及新农合等工作的逐步开展,有些工程需村级配套,而群众“一事一议”筹资很难,新的村级债务不断增加。高杨村为修路欠款2万元,村室及卫生室建设欠款4万元,为新农合垫资1.2万元;谭庄村修路欠款0.7万元,村室及卫生室建设欠款3万元,抗旱工作形成债务0.8万元,计生工作完不成任务交罚款3600元。这些都将形成新的村级债务,为今后工作留下隐患。

(五)新农村建设缺乏规划

经调查三村都没有进行新农村规划,农民建房随意性大,有的新建房选择在基本农田里进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有的群众不愿在老村庄居住又不知该在哪里建房,老村庄荒废而又因有部分经济困难家庭居住,难以复垦。

三、几点建议

(一)新农合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使新农合政策深入人心。一是抓住典型事例来宣传,将参合受益的典型事例、受益者的现身说法等筛选整理,打印张贴到村庄农户。二是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是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是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将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总结提炼,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广为宣传。四是将新农合的基本规定、政策制度编印成册,发给农户。尤其要抓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通过亲友书信、同行者转告等途径与他们建立联系,要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期进行宣传。

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珍惜新农合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要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决不允许个别医护人员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其次要通过优惠的政策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积极引进医疗技术人才,以精湛的医术和热忱的态度获取农民的信任;再次要抓好村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村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环境。

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真正形成工作合力。要重视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协调互补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民政、计生部门要对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计生户的参合资金做到及时到位,同时要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开辟渠道,多方筹资增强救助能力。卫生部门要规范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和监督管理。

(二)切实搞好村委会换届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由于村委会合并的特殊情况,所调查的三个村村委会届满后没能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有的换届不成功,老班子继续运转,直接由镇政府指定某人主持村委会工作。建议镇党委、政府加强对村委会换届的领导和指导,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宣传协调工作。乡镇与村的关系,党是领导关系,政府是指导关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作用,一方面要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方式,严格程序,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村支部为核心,建议由村支部成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充分酝酿,听取合并前原村各方意见及建议,然后推出合适人选,这样在选举过程中才能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另一方面要解决换届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富余人员的安置,村委会所在的确定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当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国家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要逐年加大,同时又要鼓励民间投资,教育、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从而建立起国家、民间多元投资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国家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要用好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基建、水土保持等各项资金,确保有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改善农田水利设施。

二、加快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放活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明确责权利,切实保护、开发和建设好农田水利工程,真正实现投资经营者、农民及生态环境的三方共赢。

三、加强管理,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建设新局面。农村“两工”曾经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取消“两工”,一些地方和群众将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加重农民负担等同起来,片面地认为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应该由国家和集体包揽、农民不再承担义务,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开展。新的形势下,未能找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办法,造成难组织、难发动的被动局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发扬自力更生的好传统,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本地农田水利建设。

(四)积极化解新的村级债务

现在各村都存在村级债务,这是村级组织工作中的一大隐患。老的债务没化解,新的债务又不断出现,直接影响到村级组织的稳定。老债务慢慢消化,新的债务大都是由各项民生工程配套产生,建议一方面,上级政府加大对各项民生工程的财政投入,逐步取消村级配套要求;另一方面,对村内集体资产进行统计摸底,对村塘、村委会旧址、集体林产等进行拍卖或者出租,用于偿还因配套民生工程发生的新的村级债务。今后各项工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承受力及村内现有资源,确保不发生新的债务。

(五)科学合理进行新农村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着眼经济发展,应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村的规划都要紧密围绕这个目标,服务这个目标。目前各村普遍存在边建边看,边看边等的局面,往往主观上都有争创新农村示范点的要求,却又缺乏长期又切合实际的规划。新农村规划的不仅是规划农民的住房,更要着重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在规划中要重点做好农民土地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流转农民土地,维护农民利益,同时对荒废老村庄进行复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是关键所在。

上一篇:写好一封辞职信的方法下一篇:镇农业重点项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