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4-12

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通用10篇)

篇1: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城子藏族乡综治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推进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发展,根据乡党委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乡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窦宝珊同志带领部分乡政协委员,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积极配合支持下,于2017年2月中旬,深入部分村、学校、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就我乡近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新城子藏族乡建设工作情况(以下简称“综治”)进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城子藏族乡基本概况

新城子藏族乡是宕昌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总面积91平方公里,国道212线穿境而过,全乡辖10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藏、汉、回三个民族杂居,现有1749户7705人(包括民福村265户,1111人),其中:藏族438户1960人、回族46户218人。藏族占全乡总户数的24.8%、总人口的30.2%,回族占全乡总户数的2.6%、总人口的2.3%。全乡有耕地7461.85亩,人均1.12亩,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6176.13亩。全乡经济主要来源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转为主,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左右。2016年建档立卡户259户1040人。

二、新城子藏族乡平安建设相关情况(一)社会治安方面。

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新城子藏族乡共发生治安案件3起、发生上访问题2件、未发生邪教组织案件及刑事案件。

(二)人民内部矛盾方面。

新城子藏族乡人民内部矛盾多表现为邻里之间的地权、林权纠纷和家庭成员内部之间的经济纠纷和赡养问题,其在数量和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上皆处在可控范围之中。到目前为止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交通安全方面。

交通安全方面,针对该乡辖区内居民摩托车保有量大且大多数车主交通法规意识不强、相关证照不齐、安全驾驶措施欠缺、未购买相关保险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及乡综治办经与县公安局多次协商,专门协调县公安交管部门及有关保险公司于2016年9月在乡政府办公楼现场办公,为广大摩托车主上门办理行驶证、车辆号牌、驾驶证等审批手续,并对其进行安全驾驶知识和交通法律法规的培训,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摩托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的自觉性,并有效堵塞了盗抢摩托车的销赃渠道。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在综治暨“平安乡镇”创建工作中,弘扬“实干创新争一流、公正高效保平安”的综治精神,完善平安创建措施,努力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和平安和谐。但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总体上讲整个趋势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工作水平和成效也在逐步提高和日益显现。但也存在着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少数村支部书记、站所党政领导对综合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对宕昌县开展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领会不深,安排部署不及时,措施不到位,工作水平不高;还有一些综治成员单位对其发挥职能作用、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被动应付,遇事推诿扯皮。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但它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综治工作的基层基础仍然存在薄弱点。一是基层综治力量的整合还不十分到位。虽然各村、站所都设有综治办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并且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对乡综治办、平安创建办、司法所、信访室、调解室实行“五办合一”,在乡建立由党政一把手任主任,派出所、司法所、土地、工商、计生等各相关成员单位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进行基层综治力量整合,但整合后的整个工作运行机制尚处在摸索实践阶段,作用发挥还不够。二是基层警力不足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的山区公安派出所,辖区面积大,人员分布广,警力配置少,条件设施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三是基层综治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高。各乡镇、街道近年来虽普遍对综治部门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但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村、社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三)综治工作的硬件投入不足。受地方财力制约,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与现实需要仍有差距。全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区虽都已安装了视频监控,但街面监控探头的数量、布位、密度还不足,社区、机关单位中除金融等少数重点单位外大部分仍是盲点。各县区虽都已落实了人均0.2一O.5元综治经费,但标准太低,工作运转仍捉襟见肘,很多基层综治部门长期硬件设施不到位,工作条件比较简陋,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四)平安创建的知晓率还不高。目前,上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的考核主要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平安创建的知晓率两项指标。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各村村支部书记、站所党政领导的重视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村、站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来谋划维护平安稳定的各种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解决影响平安稳定的各种问题,把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好综治暨平安创建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惩工作,切实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重大事项领导责任查究制,健全完善综治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实行领导述职、末位警示、诫免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制度,不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视率。

(二)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的投入。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村、街面、学校的物防和技防设施,提高对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多渠道地筹措综治经费,各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扶持、鼓励各种群防群治队伍解决经费问题,保证群防群治队伍的正常运转,确保作用发挥。三是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安防范新模式,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各类组织、法人和个人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要在健全完善乡镇、街道综治机构、充实人员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综治工作触角,进一步抓好社区、村综治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不断巩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成果,逐步转移规范化建设重点,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在解决好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把重点转移到提高综治工作人员素质,规范办事程序上来。要关心基层综治干部的工作、生活,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使基层留得住人、干得成事。

(四)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宣传力度。在宣传的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着力建立和完善综治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注重总体谋划、协调联动、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途径,宣传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开展平安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安全创建水平所取得的成效;宣传好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积极参与综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情况;宣传好政法综治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宣传好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的经验和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营造出珍惜安定、维护稳定的舆论氛围,使平安、和谐、稳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五)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按照“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把“严打”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特别是要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强治安防控,积极推进警力下沉,不断深化“两见警”,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布在社区里,增加对重要街区、重要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巡逻密度;在继续加强交通干线、繁华街区、政府机关等重点部位的技防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居民社区技防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技防工作覆盖面;要切实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治安联防队、十户长等群众性防范力量的作用,广泛开展群防群治。

(六)进一步加大综治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办培训班、组织参观学习、邀请同行交流经验等方法,加强对综治干部的业务培训。坚持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认真探索强化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把综治队伍建设成为一支保稳定、促平安的重要力量。

篇2: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工作总结

宕昌县电力局

2011年9月18日

按照省市公司的要求开始对客户受电工程领域“三指定”进行排查摸底。为落实国家电监会客户受电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按照省市公司统一部署,我公司自7月15日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客户受电工程领域“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防范经营风险,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互信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本次治理范围是全县近年以来受理的客户业扩报装工程项目,包括所有在建和竣工的客户工程项目。自检自查自7月15日开始,到8月21日结束,分为前期准备、自查自纠、整改总结三个阶段。下面将我公司此次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结构(前期准备:7月15日-7月20日)

为规范供电企业市场行为,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保障电力用户合法权益,根据市公司陇电司农[2011]374号(关于县供电企业“三指定”专项治理整改及规范高耗能企业用电管理的工作安排)文件精神我公司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布置分工,为保证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我公司成立了以主管营销副局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客户受电工程领域“三指定”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对市公司陇电司农[2011]374号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对此次“三指定”工作的有关事项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二、自查整改阶段(7月21日-8月17日)

为保证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指定”专项治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基层供电所是本公司“三指定”治理的责任单位,被抽查部门严格执行检查情况“零报告”制度,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逐一落实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确保了整改效果,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开展“回头看”检查工作。巩固治理成果,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有效地开展客户工程建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开展“三指定”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好“三指定”治理与企业稳定、多经规范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了电网安全与市场开放的关系。

本次治理工作主要是从各基层供电所入手,采取查阅资料、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供电所日常业扩包装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三指定)行为进行了检查,对过去已完成报装的客户资料进行了查阅,对过去的工程预算、设计取费、材料价目分别进行了细致的对照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部分供电所在过去的业扩包装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还是存在“三指定”行为,检查小组当场进行了批评教育,在对近年来的资料查阅和客户走访中,未发现有违反“三指定”的行为。

三、整改总结:(8月18日-8月21日)

检查结束后检查小组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业扩工程管理所有制度,对公司业扩工程检查存在的问题真实、全面汇总,并对存在问题的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立

即整改,以及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篇3: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2012年以来,长汀、宁化、安溪、平和、诏安等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按照“进则全胜”的要求,大力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加大资金投入,掀起了新一轮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潮,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2012年,上述6个县共获得省级以上财政水保专项补助资金1.86亿元,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5万亩,均超额完成当年度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治理任务。项目所在地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力推进了生态省建设进程。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长汀、宁化、安溪、平和、诏安、建瓯等6个县(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能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弘扬“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如,长汀县制定了新一轮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责任状和各级各部门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乡镇水保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科学规划,创新治理技术。6个县根据水土流失卫星遥感调查结果,邀请专业机构,科学编制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方案、2012~2015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规划等,做到“一县(市)一方案一规划”。如,宁化县成立了全国首家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院士工作站福建(三明)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院士工作站,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地类不同,采取了“五种技术模式”进行治理:一是“鱼鳞坑+山边沟”模式;二是“竹节沟+水保林”模式;三是“筑谷坊+穴播(种)草”模式;四是“坡改梯+草覆盖”模式;五是“全封禁+强管护”模式。

(三)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施策治理。各地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家园清洁等有机结合起来,如长汀县结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建设策武南坑、河田露湖美丽乡村;安溪县通过对崩岗实施综合治理,使崩岗区变为水保生态区、经济作物区、工业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区;平和县采用“前埂后沟”技术治理果茶园水土流失;诏安县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四)注重政府主导,带动社会参与。各地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和驻地部队官兵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踊跃投工投劳参与义务植树和水土流失治理活动。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热潮中来,如中石油出资4000万元,在长汀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1万亩;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在长汀县通过出资认种、认养等方式,种植“电力林”,高质量绿化更新山林50亩,同时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4.5亿元建设资金,持续深化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五)强化督促检查,规范资金管理。大多数重点县能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水保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管,认真执行《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水保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如,宁化县出台了《宁化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宁化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审计监督暂行办法》,严格项目公示和县级报账制度,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公示,做到项目建设阳光运行,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在规划设计、招标代理、施工、监理等单位的选择上均严格按照招投标有关规定执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水土流失面积统计不够实。一是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未经实地勘察核实。我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22万平方公里,即1830万亩,这一数据是根据2008年秋季水土流失卫星遥感调查结果认定的,但对遥感调查流失面积未经实地核实,存在偏差。二是治理面积统计口径不一致。以长汀县为例。该县水保局认为,省级下达的治理面积任务应该是指对流失斑的治理面积,即仅包含强化治理、坡耕地改造、崩岗治理等面积,对采用封禁、巩固提升等治理的面积不应作为治理面积统计;而该县林业部门将9个水土流失重点乡镇内采取的树种结构调整、造林更新、森林抚育、封育提升等均作为已完成治理面积加以统计。三是治理面积统计上存在随意性和重复统计等问题。

(二)水保专项资金使用不够规范。一是重点不突出。省级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应集中用于流失斑的治理,即主要是对流失斑采取林草措施,对茶果园进行坡改梯改造,对崩岗进行综合整治。但从调研情况看,除宁化将省级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流失斑治理外,其它5个县(市)均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护坡、护岸、水渠等一般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而用于采取措施治理流失斑的资金所占份额极少。二是违规超范围使用。《福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规定用于经批准的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主要用于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的项目建设,包括材料费、设备费、机械施工费、种籽苗木费、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封禁治理费以及与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的科技试验推广、技术培训等。但个别县存在超范围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在水保下山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思想主导下,个别县将省级水土流失治理专项经费大量用于乡镇防洪堤、护岸建设,偏离了以流失斑为重点的水土治理理念。

(三)水保综合治理工作不够扎实。一是各级水土部门力量严重不足。在全省各地大规模推进水保工作,有利于形成迅速掀起治理水土流失的新高潮。但全省各地水利水保部门在机构建设、人员组织、技术力量等均凸显薄弱。例如:各县因没有相应人手对卫片提供的水土流失面积进行实地勘察核实,难以摸清底数。二是设计部门力量不足。全省22个重点县几乎在同一时间编制水土流失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设计部门仓促设计,难以做到深入实地、现场勾图、科学设计。三是治理标准不一。例如:在各地坡耕地治理工程中,各地治理标准不一。长汀、宁化等县做到路网道路硬化,水利配套齐全;安溪县基本做到“头带帽、腰系带、脚穿鞋”,建瓯市已改造坡耕地还是土路为主,找不出现代生态茶果园的元素。

三、政策建议

(一)树立长期治理的理念。历届省委、省政府均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但从全省流失面积上看呈上下波动态势,变化幅度不大。根据2000年TM卫星影像解译结果,2000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3127.31平方公里,占省国土总面积的10.72%;2003年为11320平方公里,占省国土面积的9.2%;2006年为9834平方公里,占省国土面积的8.0%;2008年为12253平方公里,占省国土面积的10.01%;2012年为12180平方公里,占省国土面积的9.95%。上述数据波动情况表明,治理水土流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治理的理念,大力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

(二)强化责任。一要强化当地政府的责任。新《水土保持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从调研情况看,除宁化县落实部分配套资金外,其余各县配套资金均未落实,甚至还将专项资金违规超范围使用。二要强化业主责任。要坚持“权利和责任挂钩”,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强化业主责任。对坡耕地改造,要强化业主治理义务,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只能给予定额补助。

(三)改革资金分配方式。省级专项补助资金现有的分类、定额、切块、预拨的分配方式,难以起到应有作用,必须改革现有的资金分配方式,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一是实行“先治理,再验收,后补助”。各重点县(市、区)可根据各自的治理规划,提出年度治理任务,省级根据当年水保专项预算资金情况和各县的治理任务,明确各县年度治理任务(细分为:重度流失、中度流失、轻度流失年度治理具体面积),先按规定的补助比例预拨50%的专项补助资金,其余的50%待治理任务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予以拨付。二是实行“多治多补、少治少补、不治不补”。为调动各重点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建议打破22个重点县的分类界限,对全省22个重点县实行统一政策。

(四)突出治理重点。水土流失治理要突出对流失斑的治理,尤其是省级补助资金要集中使用,突出重点。要积极探索“规划、招标、实施、监管、验收、报账”的“六到图斑”工作方法(图斑就是细化到如同地图斑点一样小的流失斑)。一要规划到图斑。现场勾绘图纸,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二要招标到图斑。做到编制的招标文件对应到图斑、招标项目对应到图斑、工程数量对应到图斑。三要实施到图斑。始终坚持各项治理措施都实施到图斑,确保小流域治理实现全覆盖及水土流失彻底治理。四要监管到图斑。坚持以图斑为监管单元,形成“到某个图斑”的管理思路。五要验收到图斑。工程验收坚持逐图斑检查、逐图斑计量、逐图斑登记、逐图斑签字。达不到验收要求,逐图斑整改。六要报账到图斑。工程通过验收后,提交对应到图斑的报账资料,实现报账到图斑的财务管理。确保治理一片,完成一片。

(五)制定分类治理标准。省级水利水保部门应认真研究不同流失程度流失斑的具体治理标准,并测算出相应的治理成本。如对坡耕地茶果园改造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并研究确定不同类型的治理补助标准。省级专项治理补助资金根据各地完成不同类型的治理任务,按规定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相应的资金规模。

(六)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一是摸清流失底数。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组织有关部门到实地勘察核实流失斑面积、程度和类型,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合理分工。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涉及水保、林业、农业、国土、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地将不同类型的治理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三是省级水利水土部门要会同统计部门制定水土流失治理的统计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的统计口径、含义和内容,严格核实,避免重复统计。

(本文第一作者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

篇4:宕昌县“五五”普法工作纪实

——宕昌县“五五”普法工作纪实

“五五”普法开展以来,宕昌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四五”普法先进经验为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三个进一步增强、三个进一步提高”为目标,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依法治县方略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进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法机制规范化

宕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十分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总结“四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县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定》,县委、政府联合转发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规划》,1部署普法工作;县人大充分履行监督职能,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县人大、县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一次视察活动,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言献策。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各乡镇、单位制订了普法规划和计划,严格抓落实,在全县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主导监督、政府组织实施、政协全力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格局。

普法力量引领化

县司法局和县依法治县办发挥普法教育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为己任,保持和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自加压力,抢抓机遇,再鼓干劲,乘势而上,务实苦干,提升了司法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依法治县成员单位做出了榜样,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制教育经常化

“五五”普法启动以来,宕昌县严格落实了领导干部学法

用法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档案,一人一卡,由县依法治县办统一保管。每次的学法内容、考试成绩全部记录在案,存入领导干部学法档案,便于检查和掌握。各单位建立了中心组学法制度,把学习法律知识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建立了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县人大对新任命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任前法律考试,不合格者不予任命。

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了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

体系,规定每名公务员一年至少学法40小时,每年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考试,把学法内容纳入机关学习计划,开辟学法专栏,丰富学法内容。“五五”普法期间,全县有6037名干部职工领取了法律知识考试考核证书,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单位或个人“五五”普法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各行政执法部门把专业法的学习纳入了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坚持自学、集中辅导、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普法形式多样化

按照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思路,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

育工作的通知》,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和教学计划之中,各中小学全部聘请政法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法制教育活动,开展了模拟法庭、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使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观念深入人心,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自我保护、依法维权、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农民普法教育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依托各司法所设立了法制图书室,利用每个村建立的农家书屋和法制宣传栏,建立健全了农民普法档案。在广大农民自觉学法的基础上,采取社员议事大会、党员集中培训等方式,共培训“普法骨干”106人,“法律明白人”12000余人。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壮胆子、出点子、讲法律、搞服务”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2009年,由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依法治县办开展了以法制宣传车为工作平台,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整合音像播放、图片展出、专栏制作等功能,发挥机动便捷的优势,组建了“普法大篷车”,把“普”、“宣”、“查”、“访”、“办”相结合(“普”是普及法律常识、“宣”是宣讲方针政策、“查”是督查“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访”是走访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办”是现场答复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深入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普法大篷车,法律护你行”专项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使普法教育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突出了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民群众自觉学法用法。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创办法制专栏和文化长廊,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的自觉性。

普治并举深入化

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精心安排部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领导干部、职工、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农民、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界层的法律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强化法律培训,先后对各行政单位领导干部、职工进行了《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各单位将普法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开展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年组织参加全县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巩固学法成果;不定期在各乡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向乡镇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讲解《森林法》、《退耕还林草条例》、《农民法

律知识读本》、《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五五”普法以来,宕昌县共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590场次,出动宣传车辆340余辆次,举办图片展览160多次,专栏8500余期,法制文艺演出280场次,法律知识竞赛34次,散发各类宣传资料32万余份,悬挂横幅203条,宣传标语1100多条。对全县24.1万普法对象进行了普法教育,受教育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82%,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篇5: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辖区道路通行情况:

近日,我县境内普降大雪,给春运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国道212线阿坞至沙湾段,县道白临路临江铺至南阳段,脚新路脚力铺至八力段由于车流人流相对集中影响较大,部分路面积雪、结冰现象较为严重。全县25个乡镇,通班的有18个乡镇,普遍受不同程度影响。

二、针对恶劣天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对险路、险段实行专人负责值守,实行局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养护站人员分段包干,具体与养护道工联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国道212线由公路段负责,主要对积雪结冰严重的麻子川梁,沿线部分阴山段铺撒融雪剂,人工除雪等手段保障畅通,对县道临江铺至南阳段积雪结冰严重的毛羽山采取封堵措施,不具备通行条件不予通行,由交警、运管在临江铺、南阳两头实行24小时值班看守,对新脚路险段铺撒防滑沙料,并由养护道工进行人工清扫保障畅通。

3、县汽车站严格实行“三不进站”和“五不出站”制度,县运管局派驻5名运政人员驻站,对发往兰州、陇西、武都和县内通达乡镇的班车一律不准出站,待路面积雪消融,采取防滑措施并征得驻站运管人员同意后方可排班出 1

站。

三、春节安排值班情况:

篇6: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是宕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共有回、藏、汉三个民族8164户33886人,其中农户3357户13095人,居民4807户20791人。总耕地面积12860.13亩,大部分是山地,土地产出较少。截止2009年底,全镇共办理农村低保户1086户3762人,农村五保户127户161人,办理城镇低保户1358户2881人。

二、主要做法

自实行低保政策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强调低保工作对于困难群众的重要性,要求干部职工深入农户调查研究,确保把低保金和五保金发放到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群众手中。

镇上组织镇村两级人员通过进村入户,深入调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户申报,村级组织七人小组民主评议,经村级公示上报镇政府审查后报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办理五保和低保业务。为了及时将低保金和五保金发放到农户手中,我镇全部采用一折统兑付的发放形式,及时足额的将补助资金打入了农户的个人账户。为了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镇上还组织人员对资金的发放进行了驻村入户跟踪调查,确保惠农资金不挤占、不挪用、不克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一是我镇困难面较大,困难人口基数大,低保的覆盖面小;二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农民耕地被项目建设征用,无地可种,收入来源减少,需要纳入低保范畴;三是镇民政办力量薄弱,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面宽,急需解决。

四、几点建议

篇7:情暖宕昌 爱从深圳出发

从宕昌县教育局发来的资料中,黄老馆长选中了南阳一小和二小,两所学校共1189名学生,黄馆长为每位学生购买了一双运动鞋。

大山的呼唤

“爱从深圳出发”第31次活动——“情暖陇南学子”自网络公示后,先后有多名爱心人士报名:UTC行家的董事长孔思军携12岁的儿子孔德林、江苏的许永海董事长、深圳的张燕华、洪莎妮及邓绍光董事长,还有摄影师谷林、谷艺父子,深圳市红荔扶贫基金会会长黄南美、基金会秘书长王丽娜……5月25日,志愿者们在兰州“胜利会师”,次日便要踏上奔赴宕昌的征程。

老馆长一行到达兰州已是夜色阑珊,宕昌政府对活动很重视,特别安排了县纪委的小王前来迎接。我们入住时,时针已指向凌晨一点,刚刚放下行李,老馆长便——打电话通知大伙开会。原来黄馆长深夜电召,是为了宣布工作纪律和确定捐助意向。馆长首先宣布“爱从深圳出发”的一条纪律——吃住行费用全部AA制,不给当地政府和村民添负担。接着他拿出两所学校列出的一百名贫困学生的名单,每人补助标准为200元,团员可自定捐助金额。最终张燕华捐助2000元、洪莎妮捐助8000元、许永海捐助2000元、邹新木捐助3000元、黄仲熙捐助5000元、黄罡捐助5000元、孔思军捐助书包100个和威戈背包16个、邓绍光捐助40000元,手表三块,加上1189双运动鞋,本次捐助总额超過了十万元。会后,馆长为每位志愿者发了一件义工服,并约定早上七点在旅店大堂集合。八十多岁的老人都能做到,大家还有什么可说的。

清晨启程后,随着车辆的前行,高原苍茫的风景在眼前铺开。只觉天空更高更远,只是光秃秃的山峦上难寻绿色。宕昌虽然山大沟深,但历史却很悠久,古老神秘的宕昌古国、三国时邓艾伐蜀過境,西晋永嘉元年羌族首领梁勤建国,明清时土司私辖……一過岷县,沿路是一排排仿古街道,路面几乎一尘不染,其干净程度即使在发达地区也不多见。这就是国家级贫困县?与我们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抵达县城后,刘书记、白县长及教育局领导盛情相迎,午饭后,大家直奔学校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的南阳镇。

南阳镇位于宕昌县东南,海拔1700至2200米之间,年降雨量600至800毫米,年平均气温只有8.1摄氏度。境内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红芪、黄芪、党参、大黄、柴胡为主,党参、大黄、红芪尤其有名;蔬菜作物中,羊角辣椒已形成规模,镇内沿河谷四村连片种植的羊角辣椒达上千亩,年产量20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不過,当地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1865元,还处于贫困状态。

我们风尘仆仆赶到学校,只见孩子们已在操场上集合等待了,迎面悬挂的横幅上书“深圳市红荔扶贫基金会资助宕昌学子发放仪式”,志愿者们的心里满是感动。为了不让孩子们在强烈的高原阳光下站太久,我们精减了捐助流程,让孩子尽早地领到鞋子、书包和助学款。学生们有秩序地排队——领取,然后在爱心团队的队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木耳小学与官鹅沟

我们是5月26日到达宕昌的,恰巧三天前,甘肃省省委书记王三运走访了海拔2400多米的木耳乡布村,该村去年人均年纯收入仅1560元,贫困面高达80%以上,是陇南市最贫困的村子之一。虽然木耳小学并未列入我们此行的考察范围,但县里的各级领导殷殷情深,盼我们一访。感动之余,我们决定改变行程。

木耳小学条件清贫,但环境很干净,三栋土坯房围成一个小操场,面积不到两千平方米。院子中央立着旗杆,对面是个简陋的篮球架,学校只有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一台国家配置的营养餐样品柜。

学校共有三名老师,学制为学前班至四年级,一百名学生轮流上课。看到孩子们红彤彤的高原小红脸,排着队拘谨地向我们敬礼,张燕华、洪莎妮董事长忍不住热泪盈眶——孩子们的生活太苦了。经過讨论,爱心团队决定将邓绍光副理事长捐助的4万元全部留在这里,100名孩子每人200元,三名老师每人500元,余下的18500元用于改善学校设施。

木耳小学所处之地素有“千年药乡”之誉,一路上梯田起伏,森林连绵,有几十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中药材种类达690多种,以当归、党参、红芪、黄芪为主。境内还有铅、锌、锑、金、铜等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也很丰富。贫困源于交通闭塞和信息不通。

宕昌人具备了西部人豪放真诚的品性,待客却又体贴入微。考察告一段落后,我们来到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这里风光美不胜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毗邻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衔接九寨沟。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沟内前14公里有13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九处险峻峡谷高耸入云,十一道大小瀑布从山顶或半山悬崖直泻而下,景点共六十余处,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官鹅沟群山错落,海拔由1760米至4150米之间,山间绿水环绕,古树差天,气象万千。山体有的婀娜,有的雄奇,彷如秀丽的山水画。

在湖泊和雪山之间,官鹅沟的九处峡谷让人惊叹。在长数百米、高数百米、宽仅十米的各大峡谷中,河水震耳欲聋,凉风扑面而来,崖边古松掩日,瀑布飞泻直下。游人至此,有身处世界尽头之感,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我们走遍国内名山大川,也觉得罕见。

盎然的绿色让我们觉得身处南方,突然呼吸有点困难,看来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到底厉害。别看老馆长年近九旬,居然也跟着爬了一段山路,从容照了相才款款下山,体力不支的朋友则留在山下看美景,山中采集的红蘑菇特别肥美。天色暗了下来,爬上顶峰的朋友由一辆小货车送下山来,他们兴奋地喊着“美景!美景!堪比九寨沟,不,胜過九寨沟!”

生命中的牵挂

宕昌穷人志高,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地有一个坚毅、务实、团结、肯干的领导班子。在宕昌县政府四大班子出席的告别座谈会上,交流时那种真诚待人的态度、那种对家乡的热爱、那种对事业的执着、那种敢为人先的气度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短短的三年时间,宕昌实现了时代的跨越,虽然有些地区仍然相对贫穷,但是发展蓝图已经展开。近三年来,宕昌县按照“东扩西进、南北同步、出口畅通”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了各类城建项目183项,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尤其是在“六路四桥”、“三桥四路五大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宕昌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记忆。一个宜居、宜游、宜学、宜业、宜商的新城,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5月28日早上,我们要启程了,刘书记紧紧拉着老馆长的手,激动地说:“爱心团队自己承担了所有的行程费用,无私捐助可歌可赞。你们不仅送来了爱心,也给我们更多的精神动力,希望你们经常来宕昌看看,宕昌的发展有你们的功绩!”

每个人的心情都分外激动,虽然在宕昌停留了两天,但是那份情谊,那份牵挂却挥之不去。孔思军董事长不太爱说话,但细微处见爱心,他将木耳小学的孩子们没鞋穿的照片上传至微博,上海的陈骁董事长读到后,第一时间发来回复,表示要资助学生每人一双运动鞋。现在满载情义的运动鞋邮包已经送到——孩子们,我们的爱心在传递。

回家后不久,我们收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包裹,里面是整整齐齐的100封感谢信。亲爱的孩子,贫穷让你们尝到生活的艰辛,但爱心却能让意志不被消磨。这些珍贵的感谢信,让我们看到了你们的坚强,你们的未来。

懂事的孩子,自强的宕昌,让我们永远魂牵梦绕!

篇8: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宕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

计划任务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危旧房屋的安全隐患,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计划的通知》(甘建村„2011‟22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将我县2011年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任务下达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省上下达我县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600户,其中50户为建筑节能示范户(按照上级文件要求,50户必须落-1-

实在哈达铺上下街),此次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600户已包含在省上下达的1000户省级农村危旧房改造户中。

二、享受对象

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此次改造对象必须贯彻“先危房后

旧房”、“先特困户后一般户”的基本原则,实施对象必须为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两女户、困难退伍军人和其他农村贫困户。

三、享受补助金额

此次危房改造中央每户平均补助6000元,在此基础上,建

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县级按省上下达的计划数1000户每户配套2000元,即落实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的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总补助10000元,其余中央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户每户补助8000元;享受省级农村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6000元(省级每户补助4000元,县级配套2000元)。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

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各乡镇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建立一把手负责制,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突出重点,厉行节约,帮助贫困危房户改

造建设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卫生的农房,防止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附:2011年度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任务分解表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篇9:宕昌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7月24日,我带领市治理办十余名同志来到**,实地察看了*安路、*超路、**东路、**高架底层、**大道及**市场环境治理情况。7月30日,我再次来到**,观看了**城区及各街道(镇乡)今年治理工作情况对比展板,看了相关工作情况资料,先后几次与**区党委、政府及其城管局主要领导座谈,并与部分基层干部沟通交流,参加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亲身感受了全区干部群众治理城乡环境、做美城市形象的决心和激情。总体上感觉**今年以来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大,城区及街道形象提升快,具有高起点、大手笔、生态型、精品化四个鲜明的特点。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谋划并即将部署全市新一轮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区的做法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带动性,调研总结该区环境治理工作,对深入推动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提升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总结**区的治理工作,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领导,推进有力。**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督,组织全区各镇(街道)及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开展学习观摩现场会,召开全区治理工作推进大会,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治理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领导有序,工作推进有力。

(二)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区坚持规划先行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聘请国内外一流机构和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和完善环境治理相关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的执行,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做好相关的控制,注重建筑单体的形态美观度。围绕“把环境做美”这一目标,加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力度,注重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生态文明建设延伸、向文明城市创建延伸,注重城市内部的系统性、产城之间的相融性、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区域之间的互动性。

(三)“四态”融合,城景一体。**区用“四态融合”理念统揽环境治理,把城市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达到城景一体,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效果。一是把影响市容美观度的广告、路灯等认真进行清理和规范统一;二是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三是在城市中更多地镶嵌景观元素,通过科学搭配的植物、雕塑、灯光,在绿化、美化、亮化城市的同时,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形成“一步一景”的城市靓丽风貌,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四)突出品位,注重细节。**区无论在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立面色彩,还是标志性建筑、城市家具、园林绿化的建设,都要有机渗透地域文化,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体现特色、个性、唯一。一是最大限度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完善城市功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惬意;二是通过建筑高矮搭配的最佳结合,勾勒出完美的城市天际线;三是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品种、色彩、高矮、花期,进行合理搭配,塑造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景观;四是在交安设施、导视系统,以及景观照明、卫生环境设施等方面,都注意从细节入手,注重协调性、彰显人性化、体现景观化,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五)三级联动,示范带动。**区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加强示范工程创建,促进主城区、镇(街)和村(社区)三级联动,实现城乡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全域提升。一是主城区突出了现代化和特色化的目标,抓好了重要节点、重要界面的建设和风貌塑造,如蜀龙路景观建设,对标“香榭里”;加大了桂花种植力度,新老桂湖,桂花已具规模,初显特色。二是镇(街道)要突出整洁性和协调性的要求,做到临街建筑物美观大方,街道设施完好齐备,商家店铺规范经营,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建成特色鲜明、清爽干净、风景优美的样板镇。三是村(社区)要突出生态化和便利化取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让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的新农村(社区)。

(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区将环境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在市政基础设施、街道综合整治、特色风貌塑造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在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今年对标人民南路,对马超路、桂湖路、静安路实施综合示范整治提升工程,全区主干道路皆遵循“南北方向统一采用墨绿色、东西方向统一采用深褐色”进行了规范。投资1.6亿元对金丰高架两侧及成彭路这一成都主要北门出入城通道进行改造,提升成都“北门”品质。同时,**区还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

求,引导社会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七)全民动员,共建共享。**区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群众参与度、知晓度、认同度,努力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参与整治、共创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同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继续抓好12319城管投诉热线、9619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线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听取并及时解决市民举报、投诉和建议;在各类媒体设立曝光台,大力发挥网络监督、市民督查队伍的作用,构建社会监督体系。对曝光反映的问题,要跟踪指导、切实整改,以最快的速度给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

(八)长短结合,常抓不懈。城市管理重在坚持。**区把短期攻坚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转变,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区域全覆盖、时空全覆盖、责任全覆盖。一是不断巩固好集中整治的成效,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二是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三是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智管城市。四是抓好城市经营,通过公共资源的经营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结合区域实际,发挥政府公共资源优势,经营城市无形资产。

二、**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以“六大工程”“四项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以“环境作美”为工作目标,持续治理“七乱”,塑造风貌特色,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长效机制,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日常管理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坚持“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的总要求和“城市美容师、城市守护者”的职责定位,逐步完善各类工作机制,实现了环境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调整完善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18个推进组,建立健全了工作推进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了区治理办和区监察局、各牵头部门、各镇(街道)三级效能督查机制和曝光机制;三是建立了牵头部门和区治理办两级考核机制,环境治理考核更加科学、公平,考核结果更具激励、引导功效;四是创新了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实施项目治理,如锦门项目、198功能生态区建设,毗河生态景观建设等。五是构建了共建共享

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共享优美环境。

(二)“七乱”治理更加深入。一是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环卫管理水平。中心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保洁达到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5%。二是利用数字化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三是通过设置信息张贴栏,责任打包分片提高广告乱贴管理水平。四是利用网格化布警以及实施非现场执法管理提升车辆停放管理水平。五是启动河道清淤以及下河排污口治理工程,提高水环境整治水平。六是加强工地监督力度。共发出《**区扬尘污染情况督查通报》42期,对造成扬尘污染的工地实行限期整改和处罚。七是完成19个集贸市场的“三化”改造。

(三)专项整治成效彰显。突出重点难点,全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四项专项行动”,实现了“环境大改善”、“形象大提升”。“六大工程”方面:完成环城生态区200米范围拆迁任务的96%和拆迁点复垦绿化,成彭、成绵、成青立交桥区域景观打造;完成老锦水河、九道堰河道清淤整治及九道堰为主的8条河道339个排污口治理;完成成绵高速、成彭高速、成青快速通道绕城外500米至中心城区**段的综合整治和绿化景观提升;通过了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区(县)验收,13个镇(街道)荣获成都市“绿化之乡(镇)”称号;及时更换环卫设施,修补道路等,保持了整个市政设施体系的完整性;实施了路灯远程监控管理和LED节能改造,城市照明和景观都得到了整体提升。“四项专项行动方面”: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推行运渣车公司化软蓬密闭运输,依法查处违法行为341起;完成蜀龙大道南段、马超西路、静安路店招牌的规范,拆除828处违法户外广告;综合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控制设施到位率100%,网格化设施到位率80%以上,土方覆盖率95%以上,荣获2013年首次城乡环境综合测评中工地管理第一名;开展市场专项测评工作,加快推进市场“三化”改造,加强了场镇市场的管理。

三、当前**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上力度在加大,成效很明显,但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美好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治理工作现象性问题主要有:一是盲点死角依然存在,部分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行政交界区域、高速公路沿线及出入通道、地铁站口等管理薄弱,出摊占道、流动商贩、“鬼饮食”污染路面、车辆乱停放等仍未得到根治;二是秩序乱象回潮反弹,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乱吐乱扔等影响市容秩序的各类乱象出现了回潮反弹迹象,需要反复抓、抓反复。三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贸市场布点不尽合理、容量不够,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完善,小区压缩中转站不足;四是特色亮点不够鲜明,城市建设风格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充分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风情;五是治理成效参差不齐,各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在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上上发展不平衡。

治理工作管理性问题主要有:一思想认识还需深化,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劳厌战、松懈松劲情绪,重视程度有所下滑,责任意识有所弱化,管理力度有所衰减,对环境治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还需深化;二是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的理念不强,不会管、不敢管现象依然存在,执法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是宣传力度还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大,社会各方面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还不强,环境治理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市民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四是体制机制有待理顺,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顺畅,综合执法不够有力,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形成。

四、对**区下一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

**区是全市规划建设的4个中等城市之一。在当今所处的城市化加速期和城市品牌塑造关键时期,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既是该区党委、政府的历史责任,也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为此,对**区下一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巩固治理成效。建议**进一步查找、梳理与金牛接壤部位、与市区的重要连接通道周边等薄弱区域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交通场站、闲置地块及各类市场、工地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依然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强化清扫保洁,规范市容秩序,提升绿化景观,力求全区环境治理工作再深化、再提升。

(二)进一步强调精细管理,追求完美品质。省委、市委要求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精细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整治建筑立面、店招广告及景观打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道路护栏比较精致,色彩色调也很和谐,总体上是把握了“精细化”的要求。建议**在“非机动车停放花架”设置、部分建筑二楼以上的店招广告及城区单立柱广告的设置风格、部分垃圾筒、果屑箱的容量及颜色、城区道路标识标牌设置、园林绿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把功夫再下深点,精细程度再提高点,在环境品质提升上追求完美。

(三)进一步注重规划引领,推进科学治理。环境治理工作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不能“见子打子”。建议**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健康安全的需求,坚持规划引领,修订完善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及城乡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利用、绿地系统和生态园林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划实施,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

(四)进一步突出民生优先,力求群众满意。环境治理,是形象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们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的民生功能,侧重于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去打造环境、做美城市。具体到工作上,就要着力抓好人民群众关注关心、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大气环境、水环境、老旧院落环境整治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治理“七乱”(垃圾乱扔、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章乱建),力求“环境治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文明执法。建议**区各级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特别是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多与管理对象作心灵沟通,多维护管理对象的利益,多为管理对象排忧解难,真心服务,文明执法,礼貌纠章,将“无情法律”变为“有情操作”。在管理对象拒不配合、无理取闹的时候,要稳得住神、沉得住气、压得住火,始终做到“依法、合理、有节”,坚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同时,坚持以人本管理、法治管理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疏堵结合,探索分类管理,力争拿出一个解决城市管理中市容秩序管理与弱势群体生存的矛盾难题。

(六)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奋力创先争优。当前,成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的关键阶段,全市城乡一体化已处于较高水平。如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佳的效果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容貌秩序管理、形象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一班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作为成都的卫星城市,建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城乡环境治理与城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举措,力争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子,为全市的郊区市县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篇10:甘肃宕昌:社会救助存在诸多问题

个别镇(办)档案管理不规范、制度形同虚设。调查发现,个别镇(办)部分社会救助档案材料不全,存在缺、漏现象,核销低保户的档案丢失现象以及合并户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社会救助资金未能按要求及时下拨。按规定,省级和地级民政部门接上一级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拨款文件后,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须在30日内下达到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15日内落实到户;救灾应急资金应在5日内下达到市级,10日内下达到县级,县级应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很难按要求及时下拨。

社会救助发放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个别镇(办)低保户由村组干部说了算,存在应保的未保,不应保的却保的现象。还有一些村组,对于社会救助资金从未进行过公示,群众知晓率低,村组干部操作随意,这也给个别村组干部钻了空子,使救助资金流进个人口袋。

基层镇(办)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要做好这一工作,就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实际走访、入户调查低保对象的家庭状况、财产情况等,同时又要监督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工作。目前全县25个乡镇,专职民政干部数量较少,既要负责社会救助工作,又要负责优抚、基层政权、宗教工作,还要负责残联的工作,很难完成救助对象的调查和核定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当地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宕昌县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英语经典童话故事下一篇:语文素养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