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体会

2022-09-18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现代人生产活动的增加, 交通工具的发达, 导致骨折的发生率增加, 骨折类型也十分复杂, 要求骨科的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 尤其是治疗长管骨多段骨折, 带锁髓内钉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和完整。

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了102例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病人, 男性65例, 女性37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0岁。车祸伤82例, 重物砸伤20例;闭合骨折58例, 开放性骨折44例。

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屈髋屈膝90°, 于髌韧带内侧切口, 自外侧牵开髌韧带, 显露胫骨平台前缘三角区, 取中点偏内为进钉点, 顺行扩大髓腔至骨折端, 在助手帮助下将骨折解剖复位, 再钻入远端髓腔, 插入髓内钉, 先锁远端的锁钉2枚, 再锁近端。在C形臂透视观察锁钉位置适宜,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安放钉尾帽, 逐层缝合切口。

3 术后处理

术后1~3d, 床上进行股四头肌股小腿三头肌的等长收缩, 7d后在床上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 2个月后扶捌行走。

4 结果

随访1年, 骨折全部愈合, 4例术后出现创面发红肿胀, 给予酒精外敷及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拔钉, 但骨折位置无变化。

5 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初, 带锁髓内钉出现, 积极扩大了在胫骨的应用, 带锁髓内钉作为骨折固定在髓腔内, 与髓腔内壁相嵌, 使固定的力线处于骨干的中轴线上, 不但恢复了长骨的生理弧度, 而且做为中轴线固定, 最大限度地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理。带锁髓内钉通过锁钉与骨壁相连, 使髓内钉与整个骨干形成一个整体, 它有最大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带锁髓内钉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2种类型:一类为扩髓型, 另一类为非扩髓型。骨髓腔是不规则的, 经扩髓后使得髓内直径更为一致, 增加了髓内钉与髓腔的接触面积, 而增加钉与骨之间的摩擦力, 使骨折处更加稳定, 扩髓以后可以插入更大强度和直径的髓内钉, 从而增加了骨折固定的强度。扩髓所产生的骨碎屑充当了骨移植物, 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扩髓使骨折局部充血, 刺激骨膜的成骨作用, 使局部的血运超过了扩髓前。从而刺激了多种因子的分泌, 促进了骨折的愈合。髓内钉切口小, 对周围关节韧带及肌肉组织操作较轻, 保证了周围关节运动功能。使患者术后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负重是唯一被证实的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因素。大量文献报道, 扩髓的髓内钉固定术与不扩髓比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高的骨折愈合率。非扩髓型髓内钉由于其直径较小, 且与骨皮质接触面积小, 存在着力学上的不足, 而需要使用远近端的锁钉加强固定效果。总之, 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的过程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 尤其是对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但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骨不连、感染、骨折延期愈合及畸形的发生, 这与术者手术熟练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程度有关, 首先减少骨折处软组织损伤, 保护好骨折部位的血运, 其次是选择好合适的髓内钉, 过大过粗可引起医源性骨折, 过小过短, 骨折稳定性就明显降低, 导致骨折移位、骨折延期愈合、骨不连等现象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胫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出现骨不连。结论 熟练掌握带锁髓内钉操作技术。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参考文献

[1] 吴岳, 禹宝庆.锁式髓内钉骨折内固定的进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 11 (1) :58.

[2] 张国鑫, 谷长跃, 燕飞, 等.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生物力学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8 (8) .

上一篇: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下一篇:石油管道焊接中下向焊技术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