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遵循教学规律

2022-09-12

1 读写, 是高效、高质的读写

多读多写是让学生明白读书写作的深远意义, 让学生在长期读书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多读多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多读多写, 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 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 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习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可见, 在新的语文课程中, 仍然强调多读多写, 只不过是课程标准用语文实践来涵盖它。

一个人有了一定的学识修养和生活感悟后, 对所读的书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了。这样就将我们的读书引入了又一个境地——甄别鉴赏。鉴赏能够把作者、读者、点评者三者联于一体, 共同携手寻幽探妙。初学鉴赏不妨从点评文章开始, 既可点评读物的内容, 也可评改读物的形式, 无论是宏大的, 还是微小的, 都可发表自己的观点, 畅谈自己的主张。在读和议的过程中, 改变自我, 发掘自我, 提升自我, 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自我。自主读, 自由写, 这是读写的最佳境界。

新课标对作文训练的量都作了具体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 字数不少0.7万, 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如果没有量的一定程度的积累, 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我想, 新课标的用意就在于此。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只有多加练习, 写作的技巧才能日臻娴熟, 语言的表达方能日趋老练。没有辛勤的耕耘, 哪来喜人的收获?功到自然成。另外, 练得多了, 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也会慢慢消失, 就会逐渐适应写作。归根到底, 我们唯有多练笔, 用辛勤的的汗水去才能浇开那些灿烂的写作之花。

2 训练, 是既“训”又“练”

“训”, 是教师的事, 教师的讲、读、指点、引导就是“训”;“练”, 是学生的事, 学生反复、多次的练习就是“练”。只有把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结合起来, 才能成为训练。“训练”, 不是繁琐的讲解, 也不是死记硬背, 更不是题海战术。以往课程中出现的繁琐的讲解、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弊端不是倡导“训练”之过。

关于“训练”, 叶圣陶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已的东西, 譬如学一个字, 要他们认得, 不忘记, 用得适当, 就要训练。”叶圣陶先生的“训练”的核心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主张教学时, 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说, 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 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 遇到实在不明白处, 还是给他们讲解”。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观的努力。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中有个重要的责任, 就是引导学生“练”。如在识字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练”, 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中“练”, 培养正确读写汉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练”, 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在习作教学中, 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引导学生练就“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做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的“训”, 就是要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 引导学生练“听与说”, 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3 启发, 是有步骤地引导

孔子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 “启发”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即:“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一门教学艺术, 体现了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创造性。启发式教学艺术的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为, 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协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育以及创设问题情景, 适时而教。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古代的, 也是现代的, 在有步骤的引导中, 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引导学习, 当学生思维遇到阻塞时, 给予启发;一处阻碍消除了, 思路畅通了, 还会有下一处阻碍, 还要给予启发。学生就这样在教师循循善诱中学会学习。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 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 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1) 激疑启发是教师不但要善于解疑, 还要善于激疑, 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把学生思维引到矛盾的焦点上, 促使他们动脑筋。教师要因势利导, 抓住时机释疑, 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长知识、增智慧, 学得生动活泼, 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2) 比喻启发是教师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 可以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起学生的联想, 使学习过程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3) 类比启发和对比启发是对于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中捕捉那些有助于突破难点的事例, 用以引起学生相似性联想。通过概括化的智力活动,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或者引导学生利用已知去探求新知和未知, 诱使学生思维进入创造性活动之中, 这样便能较容易地进入一个新知识领地。

需要说明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 启发的方式很多, 教师在运用时, 要灵活, 不要生搬硬套,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实施新课程中, 我们需要新理念, 更需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违教学规律, 才能使教学有个保底的要求。实践新理念, 而又遵循教学规律, 两者缺一不可, 唯其如此,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也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教学规律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它既有思想、理念层面的内容, 也包括原则和方法等操作层面的东西。在实施新课程中, 我们需要新理念, 更需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违教学规律, 才能使教学有个保底的要求。实践新理念, 而又遵循教学规律, 两者缺一不可, 惟其如此,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也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理念,传统,教学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于漪.语文教学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3] 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下一篇:高职制图与CAD融合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