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2024-05-08

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幼儿数学教学《找规律》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儿童是主要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探究活动。”

二、班情分析

幼儿数学《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再加之我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在数学按规律贴图标的操作中我发现,只有少数孩子只需要简单提醒就能准确的完成。有大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导,先看现有的图标排列情况,然后寻找排列的一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接着贴图标。还有部分孩子我即使帮忙找到了排列规律,并让他们一边念规律一边操作,有时贴好一处图标再让他们贴下面也很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由于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内容,因此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操作贯穿于整一节课,这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活动要点及目标

本节课的要点是排序即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那么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3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四、教法与学法

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观察法、操作法、尝试法等几种方法,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过程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五、活动准备

卡片(图形、物体、大小、颜色)、胶棒、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排序图样6种、相关音乐。(以上准备考虑到幼儿的兴趣、操作能力和材料的操作性。)

六、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是基本部分: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感知各种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这是活动中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出问题的规律,并将规律补充完整,以加深巩固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个幼儿都不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在补规律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准备教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划分,能力强的有2-3种规律,能力弱的有一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进行个别能力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第二部分做游戏“去郊游”。幼儿按“男孩和女孩”的顺序搭肩拍好做游戏。变换排序的要求是“一个男孩,两个女孩”顺序排列,进行反复进行。

第三部分是让幼儿尝试自由排列的活动。这是活动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在有规律的排列中表现2--3种规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最后由我小结:原来同一种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列出很多种不同的排法,并鼓励幼儿到教室外面寻找在我们身边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六、活动延伸

1、有规律排序除了派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如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的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喵和汪汪)

2、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A、请小朋友们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呢? B、请小朋友们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记清楚下节课我们共同分享。

总之,幼儿在情境的创设中,以主人翁的意识,通过观察来发现,通过探索来认识,通过操作来巩固,通过迁移生活经验来体验规律的特性。数学来源生活、存在生活、应用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有意义和有情趣的活动,教师需要使幼儿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幼儿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才是知识的源头。

篇2: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P94—P96页

教学目标

1、巩固找规律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创造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的能力。

难点:掌握创造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来回顾所学知识,快速引入这节课的复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引导学生看图:教材94页第1、10、11题,寻找数学信息。找一找,圈一圈。

2、与学生一起完成教科书94页第3、4、8、9、13题,涂一涂,画一画,填一填。

3、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5、6、7、12题填数。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涂一涂。

◇◇◇◇◇◇◇◇◇

☆☆☆☆☆☆

2、摆一摆。

□□○○○□□○○○□□

3、找规律填数

(1)1、3、5、7、()();

(2)0、3、6、9、()()();

(3)2、4、2、4、2、4()()

(4)☆○☆○☆○()();

(5)3579□13

(6)353025□15□

(7)□171513□

(8)22358□

(9)161631□

3、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纠正错误

同学们真能干。让我们表扬自己一下吧。

(连续表扬三次)哎,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的掌声有没有规律?。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那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达标性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双基”寻找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习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后反思:

优点

使学生感受学习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缺点

通过学生自我达标性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双基”寻找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篇3:苏教版《找规律》教学片段反思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上第62页的第3题: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我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算法, 并做好适当的板书。

生1:我从右边的月历上了解到, 一个星期有5天在上课, 在这个月中有4组这样的5天, 所以, 我用5×4=20 (天) 算出上课的天数, 然后用30-20=10 (天) 算出休息的天数。

生2:我算上课的天数和他一样, 算休息的天数的时候, 我发现一个星期里有2天是休息的, 有4组这样的2天, 再加上开始的4月1号星期六和最后4月30号星期日。所以我是用2×4+2=10 (天) 来算休息的天数的。

学生没有其他解法了。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正确地算出了这道题的结果。我们再来看看, 从这张月历上你能发现什么周期规律吗?是不是一定要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 才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下面4人一小组来讨论讨论。

等到汇报交流的时候, 大部分的小组里得到了一个结论:不管从星期几开始,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 都是5天上课, 2天休息, 而且在接下来的天数里也是以这样的周期规律排列的。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 来求上了几天课, 休息了几天吗?

话音刚落, 就有个学生举手要发言了。

生:不是已经有两种方法很方便地算出结果了吗, 用其他方法再做是不是自找麻烦啊?

有几个学生也开始应和。

师:的确前面两位同学已经很快地算出了答案, 但从这道题中发现的周期规律会给我们以后的解题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老师还有一道这样的题目:2006年的3月1号为星期三, 你能算出3月份一共上了多少天课吗?看谁做得快。

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依照书上四月份的月历画三月份的月历。等大部分的学生做好的时候, 我让大家都把笔放了下来。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周某说说他的解法。

学生周某:我把星期三到下个星期二的7天看成一组, 31÷7=4 (组) ……3 (天) , 每组中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余下的3天是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所以我用5×4+3=23 (天) 算出了三月份有23天在上课。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

师:有和他解法不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 部分用“画月历”方法解题的学生把手举了起来。而且他们的月历还没有画完!我请其中一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画出3月份的月历。)

生:我想把3月份的的月历画出来, 然后看看星期一到星期五有几组, 可是我的月历还没有画完。

师:那你来看看周某的解法, 你看得懂吗?

生:看得懂, 只不过我想把3月份的月历画出来, 看看是不是能算得快一点。

师:大家觉得像这道题目用什么方法来做比较方便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地说:“还是用周某的解法比较方便!”

【教后反思】

1. 充分发挥好插图的“拐杖”作用。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 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需要具体的形象作为支撑。如果该题目只有文字而没有配月历, 让学生做题时没有一个形象的参考, 解这道题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本题中的月历给学生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能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上课的时间用红字表示, 休息的时间用黑字表示, 学生一目了然, 所以, 开始时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数天数”上。学生没有发现 (也没有必要去发现) 其中的周期规律, 把题目做完就行了, 可以说不学这一课学生同样能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既然本课学习的是找规律, 就应该充分发挥好插图作为学生思维的“拐杖”作用, 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走路”,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周期规律。

2. 充分挖掘题目的价值。

这道题有了开始两个学生的解答, 对于解题本身而言就可以结束了。但对于本堂课数学知识的运用而言, 就此结束, 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什么挑战, 做起来也平平淡淡, 失去本道题目应有的价值。要真正让这道题发挥它的价值,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挖掘”, 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数天数”这种特殊的方法上, 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在例2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熟悉了怎样根据总数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和例2相比, 这道题目的周期规律不明显, 4月份的天数也是题目的隐含条件, 需要学生去逐个击破。既然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周期规律解题的经验, 就应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周期规律,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 不要仅仅局限于把题目做完。

3. 学以致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道题目, 有插图时用“数天数”的方法要比用周期规律的方法来得简单, 学生自然会选择前者。虽然我在让学生做第二道没有插图的题目之前, 引导学生把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找出来了, 但在做第二题时,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用“数天数”的方法来做, 要画出三月份的月历。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 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没有得到提升。通过比较计算方法, 学生很快就明白如果题目在没有插图的情况下, 画月历解题没有用周期规律解题来得快, 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就是利用在月历中发现的周期规律来列式计算。虽说月历是学生一开始思维时的“拐杖”, 但学生不能一直靠“拐杖”走路, 学生会“走”了, 自然就不需要“拐杖”了。在学生掌握了月历中的周期规律之后, 本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比如说:2006年4月30日是星期日, 那么2006年6月30日是星期几?这道题目可以接着让学生练习, 让学生对用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来解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篇4: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找规律 图形覆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1

“找规律——图形覆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自主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使学生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有序列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我这样设计教学。如下:

一、生活导入

1.师出示兴化油菜花海图片及广告语“烟花三月下扬州,菜花四月到兴化”,并简单介绍兴化的风光。

2.师:我远在上海的亲戚一家准备参加“菜花节两日游”活动,猜一猜,他们会选择哪两天参加这个活动呢?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3.师:选择两日游,有多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先从简单问题入手,选择1~10日这10天时间来研究,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生活现象中引入新课,教师既为学生创设了蕴含现实问题的生活情境——两日游的选择方法,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原型探究

1.第一次探索:1~10日这10天时间两日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如下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演示自己的方法。

(学生可能用连一连的方法,即把相邻的2个数作为1组,有9种方法;可能用下划线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还可能用圈一圈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

(3)组织学生用透明方框框一框,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4)师指名学生演示,并让学生思考:先框住哪两个数?为什么要这样?(引发学生说出这样操作有条理,又能不重复、不遗漏)

(5)课件演示后师追问: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有9种不同的情况?(生答略)

师:在平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方框框了几个数?平移了几次?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环节,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选择了连一连、划一划、圈一圈等方法解决问题,但并未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其中的规律。因此,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必要的,可启发学生用框一框的方法进行有序探索,使学生明白“方法数比平移次数多1”。这样教学,既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第二次探索。

(1)师:如果他们选择三日游,上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

(2)组织学生先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再进行小组交流。

(3)想一想:平移的次数跟什么有关?是什么关系?

3.第三次探索。

(1)如果选择四日游或五日游,又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2)不用方框框,能知道答案吗?请把自己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分析:“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学生经过第一次的探索,对于图形覆盖中的规律已有粗浅的认识,在第二次的探索中就更具形象化了,第三次的探索大多数学生已不需要借助操作来进行思考,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自主探索出了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

三、归纳规律

1.思考:如果有20个数,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就是多少?一共有几种情况?

2.师:你能说出一种情况给同桌听吗?(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3.师:回忆刚才框数和思考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后适时板书:总数-每次框的几个数=平移次数,平移次数+1=一共有几种情况)

【分析:“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从三次探索得出的答案到一般规律的总结还需要学生积极的思考。上述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与验证,在同桌互说与全班交流中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初步认识。这样“扶放结合”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归纳所学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自然地总结出规律。】

四、生活应用

1.师:四月份参加两日游,有多少种选择方法?前5天不参加呢?

2.一共m天,参加两日游,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3.一共m天,每次玩n天,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分析:“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本组练习题从课始的问题到一些特殊情况,再到用字母表示,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思维不断深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真正学会了学习。】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2.对比拓展练习。

(1)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3)吃饭时10人围成一圈,小芳、小英还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分析:“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后,教师再适时出示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现实生活题,让学生充分记忆、巩固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深刻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验到学活生生数学的乐趣。】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教学,教师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

第一,合理使用改编教材。“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改编,用“兴化菜花节两日游”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既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又在思维坡度上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灵活渗透数学思想。课始教师先出示一个复杂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寻找其中的规律,最终解决问题,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始引导学生“猜一猜”,探索阶段让学生经历“动一动”“划一划”“圈一圈”“框一框”等实践操作环节,在“找一找”中启发学生主动总结规律,在“练一练”“比一比”中引导学生应用规律并有机延伸至课堂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篇5: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幼儿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找规律图卡、不同颜色的椅子、美羊羊头饰、串珠玩具、黑板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调控:拍手律动,组织幼儿向老师们问好。

二、导入: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上课坐的椅子,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1、幼儿观察椅子,各自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说出椅子的颜色排序不同。

颜色:红红、绿绿、红红、__

红、绿、红、绿、___

红红、绿、红红、___

2、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读出椅子的排列顺序,引出规律。

三、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美羊羊头饰)教师扮演美羊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美羊羊:“昨天羊爷爷问了我几个问题,可是我不会,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好不好?”。

1、看课件(各种颜色图形的排列):找出顺序并说出规律,将空白的地方添上正确颜色的图形。幼儿边说规律教师边积极地鼓励及引导。

美羊羊:“你们真棒啊!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好!可是爷爷还给我一张纸上面全是这样的图形,小朋友再帮帮我吧!”

2、教师出示课件和黑板(贴有图形排列规律的图卡),给幼儿说明要给图形宝宝找规律

(1)请幼儿认真观察图卡,找出规律。

(2)请个别幼儿上台,把空白处的图卡粘贴完成。

3、美羊羊:“小朋友都完成了,我也学会了,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所以我想请大家一起进行一个比赛,这个比赛是—比眼力(出示课件)!”。

(1)教师出示找规律图片,幼儿通过观察、推理,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规律,并说出空白处应该粘贴的图片。

(2)教师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4、串珠游戏——送项链 美羊羊:“今天我买了一条好看的项链(出示串珠玩具串成的项链,),可是只买到了一条,但是我还想再带一些回去,送给羊村的小伙伴们,你们可以帮我做一些吗?”。

(1)教师请全体幼儿观察美羊羊的项链,引导幼儿说出项链排列的规律是按红黄绿蓝排列的。

(2)请三个幼儿上台进行“串项链”,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3)串项链完成,教师请幼儿分别说出自己串的项链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4)把完成好的项链送给美羊羊。

四、结束:美羊羊:“哇,真漂亮!谢谢小朋友们送的项链,我要回羊村了,喜洋洋他们看见了肯定会很开心,小朋友们再见!”。幼儿:“美羊羊再见!”

教学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篇6: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 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7: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过规律排序的教学活动,所以具备粗浅的规律排序经验,已掌握了 AABAAB、ABBABB的排序能力,本次教学活动既在帮助孩子巩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习新的排序规律。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AABAAB、ABBABB和 ABCABC,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2、在做珠帘、欣赏珠帘的过程中感受规律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难点: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小猴、小猪、小猫的图片;三条有规律的路;三个已粘有部分AABBCC规律的盘子;一根长绳子,上面穿有夹子;一条有AABBCC规律的围巾图片。

2、学具:人手一根长纸条,一个固体胶、各色小圆片若干。

3、经验准备:幼儿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复习规律AABAAB、ABBABB,引出规律ABCABC1、出示三种动物图片。

2、逐一出示三条路,引导孩子发现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规律。

(二)学习新规律AABBCC1、出示围巾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发现AABBCC的规律。

2、观察围巾上的花纹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又有几个并排放在一起?

3、引导孩子发现盘子上的规律,并接下去往下排。“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第一个集体排,还有两个请两个孩子上来比赛排,检查是否排对。

4、小结:原来这三个盘子上的花纹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进一步巩固规律AABBCC1、做一串珠帘,要三种颜色有顺序地排。

2、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人拿一根长纸片,从画着颜色的这一头开始粘,三个颜色有规律地排,一直到纸片粘满了,就把它挂到珠帘下面,用上面的夹子夹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赏漂亮的珠帘,感知规律美

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以“小熊请客”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与这些“动物”的互动中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决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也能正确地完成排序规律,但是在自己的讲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导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规律时出示了一个圆盘,但当孩子全部粘贴完整之后,忽然意识到应该给孩子一个起始的标记,没有标记颜色就混在一起,规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给孩子长纸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根据规律粘贴,应该提示孩子当纸条已经不再有地方粘时,一个节结束的时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们则应该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将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够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前期准备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经验,知识点的正确把握等等,尤其是数学、科学领域,是不允许老师有丝毫的学科知识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环节设计中的一个小细节,教师都需要考虑周全才性,才能带给孩子最为科学的认知经验。

篇8:幼儿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落实有序思考, 初获“找”的门道

师:同学们早餐都喜欢吃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 牛奶、豆浆2种饮料, 选1种饮料再配1种点心做早餐, 你准备怎样搭配? (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 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绝大多数学生猜6种。

1.合作验证: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组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点心、饮料图片摆一摆, 验证一下。

2.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搭配的过程, 边演示。 (先汇报无序搭配的, 再汇报有序的)

师提问:他摆得有序吗?是按怎样的顺序摆的?有遗漏吗?

生:他是先依次选点心, 再分别配饮料。

师: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搭配呢?

学生上台演示另一种顺序的搭配过程。

3.小结:有序搭配, 才能做到不遗漏, 又不重复。具体怎么做呢?

生:先从点心中选一样, 再依次配饮料;或先从饮料中选一种, 再依次配点心。

【反思】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有序思考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志, 也是学生解决许多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解决搭配问题有两种方法:一一列举或计算, 而计算的算理正是建立在有序列举基础上的, 学会有序列举也就初步找到了规律。请学生用图片摆一摆, 部分学生会“无序”地随意摆, 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以前积累的“有序”思考的经验会有序地摆出, 教师顺势请学生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方法, 并观察是否遗漏、是否重复, 将学生目光聚焦到“有序”思考。但说“有序”易, 做到“有序”难, 教师在提问中将“有序”具体化为“是按怎样的顺序摆的?”这个问题将“有序”变得可操作, 也让学生体会到“有序”并不空洞, 而是确有“门道”的。而在下面的教学中, 教师还会再次让学生感受“有序”的思考方法。

二、经历探究过程, 优化“找”的途径

请学生收起图片, 提问:如果老师没有给你准备实物图片, 你会用写写、画画等更简单的方法表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 教师巡视。

2.交流评价。

(1) 教师呈现生1的作业:文字表示

汉堡—牛奶、汉堡—豆浆、馒头—牛奶、馒头—豆浆、蛋糕—牛奶、蛋糕—豆浆

师:他是按怎样的顺序表示的呢?

生:他是先选汉堡, 分别配两种饮料, 再选馒头, 分别配两种饮料, 最后选蛋糕, 分别配两种饮料。

(2) 教师呈现生2的作业:符号表示

A1、A2、B1、B2、C1、C2

师:这里的A, B, C, 1, 2分别表示什么?你们看得懂吗?

生2补充说明:A, B, C分别表示的是三种点心。1, 2表示两种饮料。

师:还有用符号或字母表示的吗?

师:比较两种表示, 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你喜欢哪种表示?

生:他们的表示都很有序, 都是先选点心再配饮料。但文字写比较麻烦, 符号更简洁些。

(3) 教师呈现生3的作业:连线表示

师:你们看得懂吗?这里的每条线表示什么?

生:每条线表示一种搭配方法。

教师随意指几条, 请学生说说是谁和谁搭配的。

师:这些线是随便连的吗?我们来采访一下作者。

生:我先将汉堡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有2种搭配, 再将馒头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也有2种搭配, 最后将蛋糕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也有2种搭配, 共6种。

师:原来连线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连线也一定要有序地连。

师:还可怎样连, 也很有序?

生: (边指边说) 牛奶依次连上面的三种点心, 有3种搭配, 再将豆浆依次连上面的三种点心, 也有3种搭配。

(4) 教师呈现生4的作业:符号连线表示

师:能看懂吗?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的方法其实和前一位同学一样, 但他用图形表示点心和饮料, 更加简便。

3.比较优化

师: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种方法,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表示?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最后符号连线法。它又简便又清楚。

师: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用简洁的图形表示, “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反思】有序操作使学生初步有了“找”的门道, 知道该怎样做。但每次找规律不可能都经历摆的过程, 而是要让学生的方法逐步由直观向抽象提升, 而这个提升的过程, 不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书上的抽象图, 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尝试探究、交流分享、比较优化后, 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 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找”的路径。由于每个学生思维层次的不同, 个性化的思考结果为全班交流、讨论、比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展示环节,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作品按思维层次的不同逐一出示, 有助于学生看到方法“进化”的过程, 明白自己的方法在一系列方法中的位置,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着作品层次的提高而逐步提升。伴随每次展示的讨论、思考、交流使个体的体验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智慧与智慧碰撞、情感与情感交流、认识与能力提升。最后教师的概括总结给学生点明了一条提升“找规律”能力的途径——数形结合。

三、突出意义理解, 抽象“找”的本质

1.算式表示:根据前面的思考, 你能用算式表示搭配的总数吗? (3×2=6或2×3=6)

师:你怎么理解算式?

生:第一种点心配两种饮料, 有两种方法;第二种点心配饮料也有两种方法;第三种点心配饮料也有两种方法, 就是3个2种。

生:还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种饮料配三种点心, 就是三种方法, 第二种饮料配点心也有三种方法, 就是2个3种。

2.如果给你3种饮料, 现在有多少种搭配方式?想象一下可以怎样连线?怎样列式呢?

生:多了一种饮料, 第三种饮料配三种点心也有三种方法, 现在是3个3种, 就是3×3=9。

3.如果再增加一种点心, 有多少种搭配方式?有几个几种?

生:新增的这种点心和三种饮料搭配, 可以有3种方法, 因此就有4个3种, 4×3=12。

4.如果有10种点心、8种饮料, 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学生有的在连线, 有的思考后直接列式。)

生:第一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 有8种方法;第二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也有8种方法;第三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也有8种方法……

有学生抢说:不要说了, 就这样有10个8种, 所以是10×8=80。

师:有连线连完的吗?为什么不连了?

生:线太多, 太麻烦了。

生:只要连第一种点心就好了。

5.出示表格:

师:现在你能发现隐藏在搭配中的规律究竟是什么了吗?

生:点心种数×饮料种数=搭配总方法数。

生:一种事物的数量×另一种事物的数量=搭配总方法数。

师:你们觉得哪种概括得更好呢?

生:第二种好, 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搭配情况呢。不光是点心和饮料。

师:这就是两种事物搭配的规律。生活中还有哪些搭配现象呢?

生:生活中还有穿衣服和裤子搭配、吃水果和饮料搭配……

【反思】规律本质上属于“构建数学模型”的领域, 在小学阶段结论的获得很难通过严格的证明得到, 往往是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的, 而从半直观、半抽象的图形表示到抽象概括成算式, 则更有利于学生在不完全归纳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告知学生怎样列式很简单, 就是将一类事物的种数乘另一类事物的种数, 但如果不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那规律就只是一种死的结果而已。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增加一种点心, 再增加一种饮料的情况, 导致搭配总数发生变化, 使学生很好地进行方法迁移, 借助前面的思考很快想出“几个几”, 最后教师一下子将点心和饮料增至10种和8种, 两个数据同时变化, 且变得比较大, 部分学生重新回归画图的策略, 但有前面“几个几”的反复理解, 大部分学生画了一种点心的搭配就找到了“几个几”。这就显示出算理理解的强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算式意义的理解, 是希望学生在不断的理解中自觉抽象, 在运用中又不断深入理解。

四、适时拓展延伸, 提升“找”的价值

在完成穿衣问题、路线问题等基本练习后, 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如果有三种点心、两种饮料、三种水果, 选一种点心、一种饮料、一种水果搭配成早餐,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1.猜一猜, 一共有多少种?怎么列式?

生:3×2×3=18 (种) 。

2.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的想法。

生:先将点心和饮料搭配, 3×2=6 (种) , 再将得到的6种分别与三种水果搭配, 6×3=18 (种) 。

师:你由前面已解决的两种事物的搭配种数, 再继续进行搭配, 这种方法迁移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3.由此我们想到当三种事物进行搭配时, 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

生:第一种事物的数量×第二种事物的数量×第三种事物的数量=搭配的总方法数。

4.由两种事物的搭配规律, 我们推出三种事物的搭配规律, 如果是四种、五种、六种……你能找出它们搭配的规律吗?课后请继续思考。

篇9:“找规律”教学思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59页的“找规律”是在学生四年级学习了“一一间隔排列规律”和“搭配规律”之后学习的“几个不同物体几几间隔排列的规律”,59页的例1是根据规律判断某个位置的物体是什么物体,61页的例2是求各物体分别有多少个。例1的编写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和比较,发现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规律,并对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和掌握规律的本质,再根据规律研究得出判断某个位置物体是什么物体,方法有两种:一是数一数确定,二是计算确定。

二、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

1.规律发现并不难

人们对规律的敏感是与生具有的,本人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过一个实验:我先画了这样一些图形□□○○☆问学生:你知道老师下面画什么图形?学生非常肯定地说:画□。追问:为什么?生说:老师画的图形是有规律的,所以下面一定画□。其实根据□□○○☆这五个图形是不能肯定是有规律的,但是学生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学生对规律非常敏感。所以从有规律的盆花、灯笼和彩旗的观察中,发现规律并不是难事。

2.理解规律是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规律只是对规律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此时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和掌握了规律的本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律,进而掌握规律的本质属性。

3.应用规律是目标

学生在低年级学习认数时就接触了“第几个”这样的知识,学生都是从左向右数一数某个物体排在第几个,这是学生原有学习经验,所以当学生遇到“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从左向右数1、2、3、4、……15的方法判断。但这种方法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一种技能,而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提升,理解和掌握计算判断的思维方法,要制造人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创造”出计算判断的方法,增强应用规律的意识,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材的缺陷

教材中先研究“两盆”一个规律的盆花,这样编写有一定的缺陷:

1.不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

数学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但并不是越容易越好,而是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本人用三年级学生进行过教学:四个物体一个规律的问题,三年级学生都能理解,能够研究出多种不同的判断方法,那么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存在认知上的问题,所以先研究盆花对五年级学生说起点过低,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2.不能体现计算的必要性

由于两盆花一个规律,判断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奇、偶数判断法,用计算的方法反而麻烦,因此很难激发学生探究计算判断的方法。

3.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由于是两盆花一个规律,计算结果只有余1和不余这两种情况,也就是只能生成两个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地解决计算后推理判断的问题,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判断方法有些单薄。

四、教学处理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初步发现规律

把彩旗作为研究的重点,首先出示59页的主题图中的“彩旗”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彩旗的排列规律:红、红、黄、黄、红、红、黄、黄……

2.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规律

接着要求学生用简单的符号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画出来,红旗用△表示、黄旗用○表示,画出△△○○后问:后一个图形是什么?为什么是△?再后一个呢?为什么是△?这样画出△△○○△△○○△△○○……

再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画出的规律别人找一找才能知道规律是什么,你能用一种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规律是什么?得出用圆圈画出每个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第一个圈里有什么彩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第二个圈里有什么彩旗,它们又是怎么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那么第10个圈里有什么图形?又是怎么排列的?第40个圈、100个圈、10000个圈呢?

3.判断是什么物体

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处理判断过程。首先让学生判断“第5面旗子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由于数目很小,所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一定是选择数的方法判断。接着让学生判断“第17面是什么颜色?”由于比图中的12面彩旗多一些,所以学生想到:先画再数的方法解决。此时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后面一定画红旗、红旗、黄旗、黄旗……,学生自然想到彩旗是有规律排列的,画图实际上就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思考:第99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由于数目比较大,画图很麻烦,于是学生就会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判断呢?”,就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能应用规律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探究出进行除法计算的方法,一方面使判断超越了生活方法,创造出用除法计算的判断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计算意义的理解

应用规律计算的方法判断重点要放在除法算式的意义的理解,如:△△○○△△○○……第87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计算:87÷4=21(组)……3(个),首先让学生理解21和3的含义,21表示每4个图形一组正好有21组,还余3个图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第87个图形在哪一组?在这一组第几个?前面已经排了21组,那么第87个图形就是第22组的第3个;第22组的第3个图形一定要到第22组里找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每一组的4个图形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第22组的第3个图形与第一组的第3个图形是一样的,所以为了方便一般都是在第一组图形里找。

上一篇:西藏山南地区招商引资奖惩暂行办法下一篇:土石坝内容摘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