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找规律

2024-05-11

教学反思 找规律(通用11篇)

篇1:教学反思 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

我上了一节《找规律》的课,为了备好这一个课题,我做了一些课前的准备与备课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关理论,认真观察、实践,充分与结对老师交流,在她的指导下,算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此,谈谈自己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点滴。

我发现要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关键是找到准确、合理的切入点,然后再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展开、层层深入,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备课时,我就从让学生看摄影展引出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开始,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并设计例题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接着我设计了练习过三关,动动口,摆一摆等,准备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发现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

二、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做,我基本上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计层次比较清晰,从看摄影展(生活中)导入---看图探究----动手体验----找身边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小结。

2、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这节课以一个摄影展开始,让学生猜一猜感知规律,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初步感知找规律的含义,引导学生主动的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最后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规律,并升华为自己创作一个有规律的边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数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3、课堂上基本做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理解找规律的含义。并得到提升。

三、不足。

1、时间掌握不好,后面创造性练习时间没有把握好,因此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

2、学生对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比较困难。说明作为老师的我引导还是不足。难点突破不够。对于第一节找规律的课,要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规律是超出了今天 1

学习的范围的,如何把它纳入今天的知识体系中来让学生解决。我的教学处理有些不妥。

3、在教学中,我还不善于抓住学生的信息反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教师的随堂机智尤为重要,而隐藏在随堂机智背后的恰恰是教师的观念和专业素养。而通过这一次师徒结对的活动,让我深深明白到,教学无止境,只要肯学习,作为徒弟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习、探索、实践、反馈、反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2:教学反思 找规律

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上课开始,我就说小猴和小兔装修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观察漂亮的房间。由此自然引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即复习了旧的知识,又很自然地引出了新的知识,揭示了课题,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兔家墙面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呈循环排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把主题图作为小兔家的墙面和地面出现,请同学和老师共同来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墙面图案的规律,说得很全面也很精彩。另外,引导学生把图形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材料提供上。“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载体。在本课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若干水果图片,白纸,每个人发已张贴有圆和五角星的残缺不全的拼图等。学生通过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等过程,切实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另外,在发现规律之后,给学生机会创造规律,每名同学一张正方形的白纸作为手帕,用图片或彩笔等自己设计新的规律。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再有,在最后创作的环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起点,用文字、符号、数字或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创造规律,有的是三格、四格,甚至五格六格不限。并及时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务,体验到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下课。

第三,加强数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特别在例1教学后,让学生把残缺不全的拼图补充完整,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篇3:苏教版《找规律》教学片段反思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上第62页的第3题: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我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算法, 并做好适当的板书。

生1:我从右边的月历上了解到, 一个星期有5天在上课, 在这个月中有4组这样的5天, 所以, 我用5×4=20 (天) 算出上课的天数, 然后用30-20=10 (天) 算出休息的天数。

生2:我算上课的天数和他一样, 算休息的天数的时候, 我发现一个星期里有2天是休息的, 有4组这样的2天, 再加上开始的4月1号星期六和最后4月30号星期日。所以我是用2×4+2=10 (天) 来算休息的天数的。

学生没有其他解法了。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正确地算出了这道题的结果。我们再来看看, 从这张月历上你能发现什么周期规律吗?是不是一定要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 才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下面4人一小组来讨论讨论。

等到汇报交流的时候, 大部分的小组里得到了一个结论:不管从星期几开始,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 都是5天上课, 2天休息, 而且在接下来的天数里也是以这样的周期规律排列的。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 来求上了几天课, 休息了几天吗?

话音刚落, 就有个学生举手要发言了。

生:不是已经有两种方法很方便地算出结果了吗, 用其他方法再做是不是自找麻烦啊?

有几个学生也开始应和。

师:的确前面两位同学已经很快地算出了答案, 但从这道题中发现的周期规律会给我们以后的解题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老师还有一道这样的题目:2006年的3月1号为星期三, 你能算出3月份一共上了多少天课吗?看谁做得快。

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依照书上四月份的月历画三月份的月历。等大部分的学生做好的时候, 我让大家都把笔放了下来。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周某说说他的解法。

学生周某:我把星期三到下个星期二的7天看成一组, 31÷7=4 (组) ……3 (天) , 每组中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余下的3天是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所以我用5×4+3=23 (天) 算出了三月份有23天在上课。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

师:有和他解法不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 部分用“画月历”方法解题的学生把手举了起来。而且他们的月历还没有画完!我请其中一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画出3月份的月历。)

生:我想把3月份的的月历画出来, 然后看看星期一到星期五有几组, 可是我的月历还没有画完。

师:那你来看看周某的解法, 你看得懂吗?

生:看得懂, 只不过我想把3月份的月历画出来, 看看是不是能算得快一点。

师:大家觉得像这道题目用什么方法来做比较方便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地说:“还是用周某的解法比较方便!”

【教后反思】

1. 充分发挥好插图的“拐杖”作用。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 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需要具体的形象作为支撑。如果该题目只有文字而没有配月历, 让学生做题时没有一个形象的参考, 解这道题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本题中的月历给学生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能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上课的时间用红字表示, 休息的时间用黑字表示, 学生一目了然, 所以, 开始时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数天数”上。学生没有发现 (也没有必要去发现) 其中的周期规律, 把题目做完就行了, 可以说不学这一课学生同样能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既然本课学习的是找规律, 就应该充分发挥好插图作为学生思维的“拐杖”作用, 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走路”,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周期规律。

2. 充分挖掘题目的价值。

这道题有了开始两个学生的解答, 对于解题本身而言就可以结束了。但对于本堂课数学知识的运用而言, 就此结束, 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什么挑战, 做起来也平平淡淡, 失去本道题目应有的价值。要真正让这道题发挥它的价值,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挖掘”, 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数天数”这种特殊的方法上, 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在例2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熟悉了怎样根据总数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和例2相比, 这道题目的周期规律不明显, 4月份的天数也是题目的隐含条件, 需要学生去逐个击破。既然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周期规律解题的经验, 就应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周期规律,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 不要仅仅局限于把题目做完。

3. 学以致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道题目, 有插图时用“数天数”的方法要比用周期规律的方法来得简单, 学生自然会选择前者。虽然我在让学生做第二道没有插图的题目之前, 引导学生把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找出来了, 但在做第二题时,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用“数天数”的方法来做, 要画出三月份的月历。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 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没有得到提升。通过比较计算方法, 学生很快就明白如果题目在没有插图的情况下, 画月历解题没有用周期规律解题来得快, 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就是利用在月历中发现的周期规律来列式计算。虽说月历是学生一开始思维时的“拐杖”, 但学生不能一直靠“拐杖”走路, 学生会“走”了, 自然就不需要“拐杖”了。在学生掌握了月历中的周期规律之后, 本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比如说:2006年4月30日是星期日, 那么2006年6月30日是星期几?这道题目可以接着让学生练习, 让学生对用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来解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篇4:教学反思 找规律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找规律 图形覆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1

“找规律——图形覆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自主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使学生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有序列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我这样设计教学。如下:

一、生活导入

1.师出示兴化油菜花海图片及广告语“烟花三月下扬州,菜花四月到兴化”,并简单介绍兴化的风光。

2.师:我远在上海的亲戚一家准备参加“菜花节两日游”活动,猜一猜,他们会选择哪两天参加这个活动呢?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3.师:选择两日游,有多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先从简单问题入手,选择1~10日这10天时间来研究,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生活现象中引入新课,教师既为学生创设了蕴含现实问题的生活情境——两日游的选择方法,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原型探究

1.第一次探索:1~10日这10天时间两日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如下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演示自己的方法。

(学生可能用连一连的方法,即把相邻的2个数作为1组,有9种方法;可能用下划线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还可能用圈一圈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

(3)组织学生用透明方框框一框,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4)师指名学生演示,并让学生思考:先框住哪两个数?为什么要这样?(引发学生说出这样操作有条理,又能不重复、不遗漏)

(5)课件演示后师追问: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有9种不同的情况?(生答略)

师:在平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方框框了几个数?平移了几次?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环节,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选择了连一连、划一划、圈一圈等方法解决问题,但并未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其中的规律。因此,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必要的,可启发学生用框一框的方法进行有序探索,使学生明白“方法数比平移次数多1”。这样教学,既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第二次探索。

(1)师:如果他们选择三日游,上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

(2)组织学生先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再进行小组交流。

(3)想一想:平移的次数跟什么有关?是什么关系?

3.第三次探索。

(1)如果选择四日游或五日游,又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2)不用方框框,能知道答案吗?请把自己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分析:“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学生经过第一次的探索,对于图形覆盖中的规律已有粗浅的认识,在第二次的探索中就更具形象化了,第三次的探索大多数学生已不需要借助操作来进行思考,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自主探索出了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

三、归纳规律

1.思考:如果有20个数,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就是多少?一共有几种情况?

2.师:你能说出一种情况给同桌听吗?(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3.师:回忆刚才框数和思考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后适时板书:总数-每次框的几个数=平移次数,平移次数+1=一共有几种情况)

【分析:“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从三次探索得出的答案到一般规律的总结还需要学生积极的思考。上述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与验证,在同桌互说与全班交流中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初步认识。这样“扶放结合”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归纳所学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自然地总结出规律。】

四、生活应用

1.师:四月份参加两日游,有多少种选择方法?前5天不参加呢?

2.一共m天,参加两日游,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3.一共m天,每次玩n天,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分析:“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本组练习题从课始的问题到一些特殊情况,再到用字母表示,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思维不断深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真正学会了学习。】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2.对比拓展练习。

(1)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3)吃饭时10人围成一圈,小芳、小英还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分析:“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后,教师再适时出示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现实生活题,让学生充分记忆、巩固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深刻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验到学活生生数学的乐趣。】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教学,教师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

第一,合理使用改编教材。“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改编,用“兴化菜花节两日游”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既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又在思维坡度上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灵活渗透数学思想。课始教师先出示一个复杂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寻找其中的规律,最终解决问题,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始引导学生“猜一猜”,探索阶段让学生经历“动一动”“划一划”“圈一圈”“框一框”等实践操作环节,在“找一找”中启发学生主动总结规律,在“练一练”“比一比”中引导学生应用规律并有机延伸至课堂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篇5:找规律教学反思

上周五我按照学校的安排了出示了一节研讨课,现将整个过程的反思记下来。

本次讲课安排是很早之前翟老师定下的,我有幸选到讲一节学生能力展示课。等到临近讲课时间,我选择了讲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这节课的前置基础是一年级的找规律知识和刚刚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核心知识是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后继地位是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除法和周期问题打基础。

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我把本节课的课件和初步的教学设计做了出来,主要参考了教学用书上的一个设计思路。信心满满的我认为已经初步掌握了这节课的教学关键,分清了重难点。但是到周三教研时间,我又请教了本组的几位数学老师,尤其是资历最高的陈老师。大家给我了更合理化的建议。认为本节课不应该出现“周期”这样生硬的词语,因为学生不容易理解。另外最重要的还应该把算一算的方法讲清楚。因此我需要抓紧时间重新设计思路并制作课件。

周三晚上我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原先的课件进行了大改。周四上午第三节利用李老师所教的2班进行了首次试讲。试讲之后发现了设计的最大问题还在于三种方法中算一算这一种。想讲清楚但效果十分不好。为什么效果不好,我们又反思到,17÷3=5(组)„„2(面)必须讲清楚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除以3?商5表示什么?余数2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第17面小旗一定是黄色?只有明确了算式的意义,学生才会用算一算这种方法去找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有了这次反思,下午我又在肖老师的1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这次的思路更顺利了,终于陈老师也松了一口气。第二天,也就是周五,我又在自己教的四班进行了最后一次试讲,最后一遍检查自己的设计思路,第三节就带6班到录课室展示了。

这堂课上的还算顺利,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规律,并能用合理的方法解决规律背后的问题,尤其是算一算的方法策略,多数同学能够做到理解并尝试使用。这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我终于可以稍稍松了口气。

课后我还在想,从初始的懵懂,到一步一步渐渐清晰的课堂,老师只要多下一分工夫,就可以看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磨课的过程很辛苦,一遍一遍否定又重新立意,但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了,老师经理这份苦值了!

篇6:找规律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的进行思考、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课的新授活动设计:

第一次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用图片试着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有几种搭配方法,然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互动评价,重点在让学生理解怎样找能有条理有顺序,以及解决搭配的两种策略。

第二次活动,用符号代替实物,用连线代替摆放,帮助学生向抽象思维过渡,(活动过程同上)

第三次活动,增加两种不同实物的代替符号,学生找出搭配的方法,了解学生搭配中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以及两种解决策略掌握情况。探究出多少种搭配方法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练习的设计,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要重点突出生活因素,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从搭配的结果反向思考两种不同事物数量的可能性。

篇7:《找规律》教学反思

课上我通过六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全过程在探索的全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找”字。全课我分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第一环节是通过生活中的动画导入,引出规律。通过让学生猜测是下一个男生还是女生而引出“规律”并激发学生“找”规律的欲望。

第二环节是观察主题图,探索规律。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探索寻找规律。一是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场景图,从中发现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等都是间隔排列的。二是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数一数这三组物体各有的个数,并对这些个数进行比较,发现每组中两个物体之间相差“1”个。三是归纳小结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在教学一一间隔,围成圈首尾不同的两种排列情况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发现的,只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如果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失去找规律的教学价值。

在对“一一间隔,首尾相同,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 “首尾相连围起来”这个规律的探索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扎实、到位、成功的。但是在对“一一间隔首尾不同”、“ 一一间隔”这两种情况的探索由于时间不够,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太少,对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不够深刻。

篇8:教学反思 找规律

一、落实有序思考, 初获“找”的门道

师:同学们早餐都喜欢吃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 牛奶、豆浆2种饮料, 选1种饮料再配1种点心做早餐, 你准备怎样搭配? (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 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绝大多数学生猜6种。

1.合作验证: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组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点心、饮料图片摆一摆, 验证一下。

2.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搭配的过程, 边演示。 (先汇报无序搭配的, 再汇报有序的)

师提问:他摆得有序吗?是按怎样的顺序摆的?有遗漏吗?

生:他是先依次选点心, 再分别配饮料。

师: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搭配呢?

学生上台演示另一种顺序的搭配过程。

3.小结:有序搭配, 才能做到不遗漏, 又不重复。具体怎么做呢?

生:先从点心中选一样, 再依次配饮料;或先从饮料中选一种, 再依次配点心。

【反思】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有序思考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志, 也是学生解决许多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解决搭配问题有两种方法:一一列举或计算, 而计算的算理正是建立在有序列举基础上的, 学会有序列举也就初步找到了规律。请学生用图片摆一摆, 部分学生会“无序”地随意摆, 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以前积累的“有序”思考的经验会有序地摆出, 教师顺势请学生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方法, 并观察是否遗漏、是否重复, 将学生目光聚焦到“有序”思考。但说“有序”易, 做到“有序”难, 教师在提问中将“有序”具体化为“是按怎样的顺序摆的?”这个问题将“有序”变得可操作, 也让学生体会到“有序”并不空洞, 而是确有“门道”的。而在下面的教学中, 教师还会再次让学生感受“有序”的思考方法。

二、经历探究过程, 优化“找”的途径

请学生收起图片, 提问:如果老师没有给你准备实物图片, 你会用写写、画画等更简单的方法表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 教师巡视。

2.交流评价。

(1) 教师呈现生1的作业:文字表示

汉堡—牛奶、汉堡—豆浆、馒头—牛奶、馒头—豆浆、蛋糕—牛奶、蛋糕—豆浆

师:他是按怎样的顺序表示的呢?

生:他是先选汉堡, 分别配两种饮料, 再选馒头, 分别配两种饮料, 最后选蛋糕, 分别配两种饮料。

(2) 教师呈现生2的作业:符号表示

A1、A2、B1、B2、C1、C2

师:这里的A, B, C, 1, 2分别表示什么?你们看得懂吗?

生2补充说明:A, B, C分别表示的是三种点心。1, 2表示两种饮料。

师:还有用符号或字母表示的吗?

师:比较两种表示, 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你喜欢哪种表示?

生:他们的表示都很有序, 都是先选点心再配饮料。但文字写比较麻烦, 符号更简洁些。

(3) 教师呈现生3的作业:连线表示

师:你们看得懂吗?这里的每条线表示什么?

生:每条线表示一种搭配方法。

教师随意指几条, 请学生说说是谁和谁搭配的。

师:这些线是随便连的吗?我们来采访一下作者。

生:我先将汉堡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有2种搭配, 再将馒头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也有2种搭配, 最后将蛋糕和下面的牛奶、豆浆连, 也有2种搭配, 共6种。

师:原来连线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连线也一定要有序地连。

师:还可怎样连, 也很有序?

生: (边指边说) 牛奶依次连上面的三种点心, 有3种搭配, 再将豆浆依次连上面的三种点心, 也有3种搭配。

(4) 教师呈现生4的作业:符号连线表示

师:能看懂吗?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的方法其实和前一位同学一样, 但他用图形表示点心和饮料, 更加简便。

3.比较优化

师: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种方法,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表示?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最后符号连线法。它又简便又清楚。

师: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用简洁的图形表示, “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反思】有序操作使学生初步有了“找”的门道, 知道该怎样做。但每次找规律不可能都经历摆的过程, 而是要让学生的方法逐步由直观向抽象提升, 而这个提升的过程, 不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书上的抽象图, 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尝试探究、交流分享、比较优化后, 形成个体独特的体验, 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找”的路径。由于每个学生思维层次的不同, 个性化的思考结果为全班交流、讨论、比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展示环节,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作品按思维层次的不同逐一出示, 有助于学生看到方法“进化”的过程, 明白自己的方法在一系列方法中的位置,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着作品层次的提高而逐步提升。伴随每次展示的讨论、思考、交流使个体的体验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智慧与智慧碰撞、情感与情感交流、认识与能力提升。最后教师的概括总结给学生点明了一条提升“找规律”能力的途径——数形结合。

三、突出意义理解, 抽象“找”的本质

1.算式表示:根据前面的思考, 你能用算式表示搭配的总数吗? (3×2=6或2×3=6)

师:你怎么理解算式?

生:第一种点心配两种饮料, 有两种方法;第二种点心配饮料也有两种方法;第三种点心配饮料也有两种方法, 就是3个2种。

生:还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种饮料配三种点心, 就是三种方法, 第二种饮料配点心也有三种方法, 就是2个3种。

2.如果给你3种饮料, 现在有多少种搭配方式?想象一下可以怎样连线?怎样列式呢?

生:多了一种饮料, 第三种饮料配三种点心也有三种方法, 现在是3个3种, 就是3×3=9。

3.如果再增加一种点心, 有多少种搭配方式?有几个几种?

生:新增的这种点心和三种饮料搭配, 可以有3种方法, 因此就有4个3种, 4×3=12。

4.如果有10种点心、8种饮料, 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学生有的在连线, 有的思考后直接列式。)

生:第一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 有8种方法;第二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也有8种方法;第三种点心分别与8种饮料配也有8种方法……

有学生抢说:不要说了, 就这样有10个8种, 所以是10×8=80。

师:有连线连完的吗?为什么不连了?

生:线太多, 太麻烦了。

生:只要连第一种点心就好了。

5.出示表格:

师:现在你能发现隐藏在搭配中的规律究竟是什么了吗?

生:点心种数×饮料种数=搭配总方法数。

生:一种事物的数量×另一种事物的数量=搭配总方法数。

师:你们觉得哪种概括得更好呢?

生:第二种好, 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搭配情况呢。不光是点心和饮料。

师:这就是两种事物搭配的规律。生活中还有哪些搭配现象呢?

生:生活中还有穿衣服和裤子搭配、吃水果和饮料搭配……

【反思】规律本质上属于“构建数学模型”的领域, 在小学阶段结论的获得很难通过严格的证明得到, 往往是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的, 而从半直观、半抽象的图形表示到抽象概括成算式, 则更有利于学生在不完全归纳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告知学生怎样列式很简单, 就是将一类事物的种数乘另一类事物的种数, 但如果不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那规律就只是一种死的结果而已。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增加一种点心, 再增加一种饮料的情况, 导致搭配总数发生变化, 使学生很好地进行方法迁移, 借助前面的思考很快想出“几个几”, 最后教师一下子将点心和饮料增至10种和8种, 两个数据同时变化, 且变得比较大, 部分学生重新回归画图的策略, 但有前面“几个几”的反复理解, 大部分学生画了一种点心的搭配就找到了“几个几”。这就显示出算理理解的强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算式意义的理解, 是希望学生在不断的理解中自觉抽象, 在运用中又不断深入理解。

四、适时拓展延伸, 提升“找”的价值

在完成穿衣问题、路线问题等基本练习后, 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如果有三种点心、两种饮料、三种水果, 选一种点心、一种饮料、一种水果搭配成早餐,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1.猜一猜, 一共有多少种?怎么列式?

生:3×2×3=18 (种) 。

2.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的想法。

生:先将点心和饮料搭配, 3×2=6 (种) , 再将得到的6种分别与三种水果搭配, 6×3=18 (种) 。

师:你由前面已解决的两种事物的搭配种数, 再继续进行搭配, 这种方法迁移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3.由此我们想到当三种事物进行搭配时, 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

生:第一种事物的数量×第二种事物的数量×第三种事物的数量=搭配的总方法数。

4.由两种事物的搭配规律, 我们推出三种事物的搭配规律, 如果是四种、五种、六种……你能找出它们搭配的规律吗?课后请继续思考。

篇9:“找规律”教学思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59页的“找规律”是在学生四年级学习了“一一间隔排列规律”和“搭配规律”之后学习的“几个不同物体几几间隔排列的规律”,59页的例1是根据规律判断某个位置的物体是什么物体,61页的例2是求各物体分别有多少个。例1的编写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和比较,发现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规律,并对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和掌握规律的本质,再根据规律研究得出判断某个位置物体是什么物体,方法有两种:一是数一数确定,二是计算确定。

二、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

1.规律发现并不难

人们对规律的敏感是与生具有的,本人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过一个实验:我先画了这样一些图形□□○○☆问学生:你知道老师下面画什么图形?学生非常肯定地说:画□。追问:为什么?生说:老师画的图形是有规律的,所以下面一定画□。其实根据□□○○☆这五个图形是不能肯定是有规律的,但是学生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学生对规律非常敏感。所以从有规律的盆花、灯笼和彩旗的观察中,发现规律并不是难事。

2.理解规律是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规律只是对规律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此时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和掌握了规律的本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律,进而掌握规律的本质属性。

3.应用规律是目标

学生在低年级学习认数时就接触了“第几个”这样的知识,学生都是从左向右数一数某个物体排在第几个,这是学生原有学习经验,所以当学生遇到“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从左向右数1、2、3、4、……15的方法判断。但这种方法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一种技能,而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提升,理解和掌握计算判断的思维方法,要制造人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创造”出计算判断的方法,增强应用规律的意识,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材的缺陷

教材中先研究“两盆”一个规律的盆花,这样编写有一定的缺陷:

1.不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

数学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但并不是越容易越好,而是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本人用三年级学生进行过教学:四个物体一个规律的问题,三年级学生都能理解,能够研究出多种不同的判断方法,那么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存在认知上的问题,所以先研究盆花对五年级学生说起点过低,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2.不能体现计算的必要性

由于两盆花一个规律,判断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奇、偶数判断法,用计算的方法反而麻烦,因此很难激发学生探究计算判断的方法。

3.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由于是两盆花一个规律,计算结果只有余1和不余这两种情况,也就是只能生成两个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地解决计算后推理判断的问题,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判断方法有些单薄。

四、教学处理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初步发现规律

把彩旗作为研究的重点,首先出示59页的主题图中的“彩旗”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彩旗的排列规律:红、红、黄、黄、红、红、黄、黄……

2.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规律

接着要求学生用简单的符号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画出来,红旗用△表示、黄旗用○表示,画出△△○○后问:后一个图形是什么?为什么是△?再后一个呢?为什么是△?这样画出△△○○△△○○△△○○……

再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画出的规律别人找一找才能知道规律是什么,你能用一种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规律是什么?得出用圆圈画出每个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第一个圈里有什么彩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第二个圈里有什么彩旗,它们又是怎么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那么第10个圈里有什么图形?又是怎么排列的?第40个圈、100个圈、10000个圈呢?

3.判断是什么物体

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处理判断过程。首先让学生判断“第5面旗子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由于数目很小,所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一定是选择数的方法判断。接着让学生判断“第17面是什么颜色?”由于比图中的12面彩旗多一些,所以学生想到:先画再数的方法解决。此时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后面一定画红旗、红旗、黄旗、黄旗……,学生自然想到彩旗是有规律排列的,画图实际上就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思考:第99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由于数目比较大,画图很麻烦,于是学生就会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判断呢?”,就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能应用规律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探究出进行除法计算的方法,一方面使判断超越了生活方法,创造出用除法计算的判断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计算意义的理解

应用规律计算的方法判断重点要放在除法算式的意义的理解,如:△△○○△△○○……第87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计算:87÷4=21(组)……3(个),首先让学生理解21和3的含义,21表示每4个图形一组正好有21组,还余3个图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第87个图形在哪一组?在这一组第几个?前面已经排了21组,那么第87个图形就是第22组的第3个;第22组的第3个图形一定要到第22组里找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每一组的4个图形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第22组的第3个图形与第一组的第3个图形是一样的,所以为了方便一般都是在第一组图形里找。

篇10:《找规律》教学反思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该活动中,我让幼儿先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从找规律到讲述规律,从排列规律到欣赏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自主排列规律。活动中发现无论是简单的AB型规律还是ABB型规律或者是ABC型的规律,幼儿运用的都比较自如。活动效果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幼儿的思维也在广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篇11:《找规律》教学反思

回民学校郝佳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我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我教学了例1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固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游戏导入环节。通过游戏,猜一猜让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热闹。我话锋一转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吗?”课堂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猜测。这时我勾起了学生的胃口,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

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把卡通人物大头儿聪聪和明明引入课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设定了一个情境,让聪聪和明明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六一”那一天,并配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每个例题都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准备不够充分,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回答次数;其次,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有点少;教师的课堂常规也有些不足,对学生的课堂纪律方面有点差;时间把握上也有点紧凑,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过明显;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

上一篇:物业类经理个人简历下一篇:兰州战役纪念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