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2024-05-07

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通用8篇)

篇1: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学生

专业农 村 区 域 发 展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摘要: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关键词:农村生态农业模式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1]。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我国农村生态的几种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验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不断涌现,并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生态农

业模式。这里地势低洼,常受水淹。农民就把一些低洼田挖成鱼塘,挖出的土将周围的地势垫高,并将各个池塘隔开,叫做基。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在基上种桑养蚕,形成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基上的桑树是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是第一级消费者,生产丝、茧、蛹,排出蚕粪。塘里的鱼是第二级消费者,为充分利用各种饲料和立体空间,施行不同鱼种分层放养,上层鱼吃剩的残余物及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饲料,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动植物的残骸又被微生物分解为含氮、磷、钾的简单物质,混入塘泥。这种塘泥肥力高、肥效长,又有抗旱和防止杂草滋生的作用,是施用于桑基的好肥料,从而进入新的循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层层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桑茂、蚕壮、鱼肥大,鱼肥、泥好、桑茂盛”的有机联系[2]。

基塘生态系统不仅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率也很高,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种养加综合利用模式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世界闻名的生态村。全村按照生态学能量流动原理,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充分利用秸秆,重点发展了饲养业,先后建立起奶牛场、鸡场、鸭场、猪场和养鱼场。与此同时,为农业服务的饲料厂、面粉厂、食品厂也相应建立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养加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留民营村以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加工产生的米糠、麸皮作为饲料送到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作生活燃料。沼气渣和水,一部分送至农田,一部分送至鱼塘,一部分沼气渣加工后又是好饲料。鱼塘的塘泥又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豆制品厂的下脚料用来喂奶牛和猪。鸡粪既用做肥料,发酵除臭后又是猪的好饲料。通过这样的综合利用,不仅促进了系统内粮食、牲畜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还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使初级生产的光能利用率、能量转换率和秸秆还田率都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稻萍鱼共生模式我国湖南省湘潭县农技站建立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是在同一块田里种稻、繁萍、养鱼,充分利用土、水、肥、气、热等自然资源[3]。其做法是:起垄栽培水稻,垄面湿润养萍,垄沟养鱼;或大小行栽种水稻,在大行内挖沟养鱼,水面养萍,形成稻—萍—鱼立体结构。这种立体结构充分利用了稻、萍、鱼的互利关系,并根据它们不同的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巧妙地组合在一块水田里,从而使其有较高的物质、能量利用率和转化率,而且减少了用工,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3.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4]。

3.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3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3.4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

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3.5 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3.6 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3.6.1 人口剧增,耕地锐减,人地矛盾突出

3.6.2 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承载压力巨大

3.6.3 科技滞后,普及缓慢,支撑动力不足

参考文献

[1] 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J],生态学杂志, 2004,23(6):59-62.[2]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济,2001.(8):22-25.[3]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4):26-30.[4]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1,16(3):227-233.

篇2: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作者:朱英华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

摘 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我国农业面对诸多问题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 22 %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令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

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册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 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 he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 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 “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3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吨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2.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3.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缌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3]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篇3: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环境政策,生态建设,一体化

将农业的生产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所实施的政策称为农业环境政策, 此政策的实施除了为保持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之外, 更加重要的是希望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活动之间建立一种能够永续平衡使用的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是指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 其主要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 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最大化运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促使自然和人工能够达到的高效和谐的结合, 从而能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 随着经济的增长, 环境会变差, 等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环境的进一步变差将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增长, 甚至会促进经济的下降,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的加速, 人们收入水平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从而也会引导人类更加倾向于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 现实中的表现则为人类更加倾向于健康物品的消费。同时, 从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来看, 当环境质量比较差时, 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反之, 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时, 经济会得到增长, 并且随着环境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环境质量会进一步变好, 经济反而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加快发展速度。故而, 在理论上应该存在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此经济发展模式是不会以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 反而能够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促进的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的关键点即为政府的政策, 良好的、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政府政策不仅仅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建设。

一般来说, 政府实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产品产品增长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而政府的生态建设则主要是约束人们在使用自然资源、向自然界要收入的过程中同时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因此, 农业政策目标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两者之间可能是一致的, 也可能会出现冲突, 同时两者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如果在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生态建设, 同样在进行相关生态建设时也必须考虑生态建设对农业的影响, 可以使农业政策和生态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此双重目标, 政策制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模式的改变

最好的模式是建立综合性机构专门负责政府政策和实施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此机构, 要求各部门在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时能够考虑到环境改善问题, 同样, 各部门在制定各种环境政策时能够考虑到此政策对其他社会发展不利的影响, 尤其重点应该加强县级等最和现实挂钩部门的权限问题, 促进其将现况真实信息向上一级部门汇报, 从而推动上级部门制定出最能反映现实的政策。

在我国, 环保组在1976年首次成立, 专门负责和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随后经过几次变化, 在1985年成立了农业部环境保护委员会, 办公室设在环保能源司, 并且在此委员会由部领导任主任, 部内各司局分别任各负责同志, 形成了有关司局分工负责和环保能源司归口管理的体制, 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组织与协调。并且, 在国务院1998年进行的机构整体改革中, 由国家环保总局专门负责农业环保相关工作, 农业部则专门负责农业相关政策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也明确强调了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强调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发展, 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但此观点目前仍处于指导方针方面, 在相关政府政策中并没有明确这些原则具体实施的制度以及程序等, 因此, 此模式在我国仍需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规范政府政策的制定

一般来说, 政策的形成是由几个相互关联的部门共同形成并加以约束的, 因此, 政府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各个部门的目标, 并且能够在不同部门不同目标之间寻求共同的目标, 从而能够在各个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同时, 为了保证政策在现实过程中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 应该在政府政策制定之前就在广大公众之间征集意见, 最大化地减少社会民众和政府的矛盾。另外, 政府也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作出评估, 看影响是积极的, 还是相互促进的, 或者是消极的, 如果是积极的或相互促进的, 看能不能推广此政策, 如果是消极的, 看能不能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 在我国, 只有进行大型的项目时才会考虑到环境问题, 而一般的中小型项目很少会进行环境的考量, 只是更加关注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来说, 多数项目在衡量是否进行时仅进行短期财务目标的考虑, 而极少关注到远期的目标, 包括环境影响及相关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在我国很多地级县,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均不进行的和对环境有巨大影响的项目却在广泛进行等等。此外, 地域不同, 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 因此, 要将环境建设和社会关系因地制宜进行。我国地域宽广, 各个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生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一个地方取得重大成功的政策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会成功, 故而, 首先要求执行的县级机构实地提供真实的数据, 其次也要求事后的政策以及环境评估能够不论项目大小谨慎进行, 从而更好地调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三、政策工具的利用

从总体上看, 促进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法律法规、方案、程序、措施等组成。准确地把握政府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政策工具如表1所示。

1、宣传工具

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 所以, 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产量的提高会过多地使用诸多化学物品, 但这些物品投放到环境中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 政府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措施来约束或监督人们使用或减少使用这些物品。这些措施首先就体现在宣传工具上, 具体包括政府开宣讲会,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或现场等方式向农户传播过量使用化学物品对人们的损害, 鼓励使用更少污染的绿色肥料, 从而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政府提供技术服务, 帮助农户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政府提供各种和生产相关的信息, 比如病虫害信息以及预防办法, 土壤信息以及正确的农作方法等等。同时为了最大化促进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关注环保问题, 政府应该在进行环保知识普及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农户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 从而最大化促进农业政策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的协调。

2、经济激励工具

经济激励工具主要是指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农户改变生产作业方式的各种经济措施。凡是农户从事的生产方式对环境无害的, 甚至是有利的, 那么农户就可以从政府手中获取适当奖励, 从而促进农户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 进而必然影响到生态环境。政府传统上所采取的经济激励工具主要是在促进农户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方面, 除此以外, 我们同时还应考虑到这些工具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问题, 比如由政府适当承担对农户的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成本负担, 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大量流失部分环境保护的费用, 再比如对家禽粪尿储存、处理提供补贴, 对使用绿色肥料的农户补贴等等, 这些均有益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3、法律、法规强制性约束

法律、法规手段主要是指通过政府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确规定来约束农户的一些生产行为。具体包括农户使用的各种化肥和农药标准, 限制存在潜在污染的农业活动, 禁止不良农业活动, 禁止某些高度易侵蚀土壤的耕作活动、许可证的管理、农户使用补贴所满足的规定等等。

农业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供应商标准和环境标准。在农业环境标准方面, 我国已经初具规模, 但一些具体的尤其是地方性的具体标准措施方面仍需逐步进行完善。

四、资金管理的强化

资金的多少及利用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关系到结果, 因此, 在资金管理方面, 首先, 应该坚持“专人负专责”的原则, 具体来讲即谁对环境造成污染, 谁承担责任;谁获取了生产或环境收益, 谁承担环境改善的支出;谁对此进行开发, 谁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的费用。其次, 对环境保护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也应该多样化, 不应该仅由政府来“买单”, 而且也应该从社会、个人等多个渠道来筹集, 这样可以促进约束效果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合适的农业政策目标应该是一个既包括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也包括生态环境目标的目标体系。农业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通过环境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获取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两者之间可以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业政策目标和环境政策目标的一体化要求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各个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从而作出一定的妥协, 实现多重目标的共同发展。因此, 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积极的和消极的各种环境因素, 包括各种潜在的因素, 最终制定出一体化的农业环境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10 (6) .

[2]蔡岩兵:农业环境政策与农业协调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8) .

[3]汪宁、叶常林、蔡书凯: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J].软科学, 2010 (1) .

[4]任景明、喻元秀、王如松:中国农业政策环境影响初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

[5]李士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2) .

篇4: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影响

生态农业指的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并通过使用高科技农业产品,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并对传统农业中宝贵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既能够帮助农民获得高收益,又能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的新型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现代化投入的态度并不是完全摒弃,而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常见做法加以吸收,比如废料循环利用,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通过生态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目标。

一、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基数大,可用耕地稀少,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才过于追求农业产量,农业呈现粗放式发展,并没有做到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过多的消耗和浪费,更严重的是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垃圾数量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对农村宝贵的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如此,害虫的抗药性以及新型害虫的出现,迫使农民不得不大规模使用农药。加上我国农业发展一直遵循的是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耕地肥力呈不断下降趋势,导致农民不断提高化肥施用量,不仅改变了耕地理化性质,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基于此,如果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原因在于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帮我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而且还能对农业资源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加以有效保护。

二、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

现如今,要想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就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在掌握当前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专门发展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品,这样有助于形成产业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比如,在畜牧、水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就可以发展禽肉、水产品的精加工,这样对于自身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为有利的;同时,在河流水系发达的水田里,可以适当发展对河水植物加工。这些鲜活的实例都能够对我们加以启发,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产品的优化。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农业产销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并加以配套措施,既能够让农民的生产销售成本大大减少,又能够使得增加销售规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必须让其与当今时代潮流相适应,与国家相关农业产业政策相符合,这样就会降低吸纳民间资本的难度,甚至有可能吸引外资。一旦资本得到增加,就能够推动农业朝着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当资本投入量比较高时,更容易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有可能争取到相关的政策扶持,从而帮助农业尽快突破二三产业的重重包围,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而且也意味着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农民在进行循环生产时就会有资本投入,并且还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意愿。

对于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而言,应当在生态农业发展上适当倾斜,在政策以及经济上应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比如说可以适当减少税收,并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在银行信贷上,可以降低贷款利率等。

3.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除了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外,还能够让农民受到外来先进思想的影响,加快传统观念改变,从而提高对当今农业生产技术的接受度。比如说《爸爸去哪儿》以及《极限挑战》等,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都能够有效促进农村观光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相互融合,这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如此,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减小,从而真正实现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村文化习俗的有机结合,必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就是我国重要的产物,因此促进农产品发展,有助于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得到改善,从而变得更加具有战略性。而随着我国加入 WTO,农产品国际贸易又会因绿色贸易壁垒以及高额的反倾销税的限制,而得不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都存在比较严重化肥和农药的高残留问题,不仅污染了当地水资源和耕地,还使得农产品毒素含量超标,无法达到世界农产品作物对于化肥农药含量的标准,对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而且还能使得化肥以及农药的用量大规模减少,这样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当前农业格局,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从而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给农业发展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形成了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涛.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27):16.

[2]张凤荣.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6(10).

篇5: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活动生态化升级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地进行的乡村生态旅游实践,归纳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非洲模式,亚洲模式,欧美澳洲模式,南美洲模式,进而发掘出各种模式下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可以为我国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借鉴.

作 者:张兵 尹弘 ZHANG Bing YIN Hong  作者单位:张兵,ZHANG Bing(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

尹弘,YIN Hong(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昆明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6(Z1) 分类号:F59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国外   发展模式  

篇6:浅析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析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发展的趋势及要求

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本文将在总结国际与国内能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同时通过调研目前国内建筑节能设计实例,评判建筑节能设计的经济效益,希望能够使社会各界意识到,建筑节能不单是发达国家的问题,我国正面临一场真正的能源危机,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作 者:王彦彦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建设局 刊 名:改革与开放 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X22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建筑   住宅  

篇7:浅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浅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摘要:农业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至关重要,但是农业的发展却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使农民自身面临很大的风险。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一种风险工具。虽然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需求和供给都很萎靡,发展现状很不尽人意。农业保险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指出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保险金额较低、保险责任范围较小、险种单

一、保费过高、供给主体少、农业人口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重要性;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其中保证粮食供给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中国同时又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 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性补助,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大部分农民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金额较低、保险责任范围较小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 提高被保险人责任意识, 目前各农业险种都把保险金额规定在保险标的价值的60%~ 80%, 甚至更低。但保险金额和赔付金额太低, 保障作用就不够明显, 致使很多农户不愿意投保。这些都使得灾后的补偿被限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影响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二)农业险种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 而将人的身体的 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 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 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 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三)保费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 率, 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 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 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 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 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 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 务, 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五)农业人口参保意识薄弱

由于对于农业保险概念不理解,农民对于农业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目前, 我国保险的作用和地位尚未被社会普遍认识, 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把保险费称为苛捐杂税 或额外负担 , 迷信心理、侥幸心理、得益心理、逆反心理等依然存在, 他们对交几元钱保费可能得到上千元损失赔款觉得不可思议。对农业灾害保险有消极抵触情绪,造成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投保难、收费难。同时, 农业灾害保险工作, 由于单位领导的更换, 往往发生工作脱节, 导致局部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无法持续发展。

(六)农业保险经营具有局域性

农业风险单位很大, 水灾、旱灾、风灾等农业风险多为数省一个风险单位, 较小的风险单位一省也不过几个。因此, 由一省、一地或一县经营农业保险在空间上风险很难进行分散, 一旦发生风险事故, 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 没有足够多的保险标的来分摊损失, 以至农业保险长期以来赔付率居高不下、亏损严重。另外, 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也不同。面临风险较高的农户倾向于投保, 如沿海、临河和荒漠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区, 因而容易开展保险业务, 而面临风险较低的农户由于预期损失概率小于投保费率很少投保或不投保, 难以开展保险业务。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

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对农业保险公司来说, 第一, 应拓展承保范围和保险责任。根据各地区农业特点, 针对农户最需要保障的风险设计险种, 提供相应的保障, 使农户感到参加农业保险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利用再保险避免巨灾发生时给保险人带来的高额赔偿风险, 解决高赔付率问题。第二, 要加强管理, 减少逆选择。可以建立专门的评估机制来区别保险标的不同风险水平, 收取相应的风险费率。还可以在条款中设计无赔款优待等技术手段减少逆选择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教育和宣传, 制定配套农业政策, 鼓励广大低风险农户参保, 尽量增加风险单位以分摊风险损失, 形成规模效益。第三, 应区别不同地区有选择的逐步发展。可以先在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农业保险, 并重点对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和养殖业承保, 积累经验和完善管理体制后再逐步扩大承保领域。总之, 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的农业具体情况, 制定措施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影响, 充分开放农业保险领域,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控制市场失灵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不同于纯商业保险行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发挥职能进行调节,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是国外调节农业保险市场的成功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制度的完善,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要继续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贴额度,对粮食、油料、肉、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宜给予100%的补贴;对其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保费补贴。三要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连年亏损的经营主体——保险公司,视亏损程度也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四是扩大以险养险的范围,以其赢利弥补农业险的亏损,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三)完善再保险机制,分散巨额风险

农业保险风险较大、赔付较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保险主体面对农业的非系统性风险需要独自承受高额经营成本,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更是回天无力,没有农业再保险的支持很难发展。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利用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扩大风险分散面;另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大灾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预防在巨灾发生时能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赈款发放到每一位保户手中;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增强保险主体自身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宣传, 提高全民保险意识

各级农业保险公司应加强宣传, 使人们从多方面认识到减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目前, 大灾后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主要来自赔付, 层次还比较浅。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农业人口对保险职能的认识, 使其深刻体会到, 保险是稳定生活、恢复生产、保障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进而自觉地参加保险。今后的保险宣传应采取普及教育、利用典型案例, 突出宣传农业灾害保险在抗灾、救灾与恢复生产、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 提高减灾的效果。

(五)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六)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筹资设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大, 区域性强, 一旦发生灾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几个县甚至几个省的保险标的同时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十分重要。各国在开展农业保险时都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通过再保险或者农业风险基金等形式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 这也是农业保

险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 做农业再保险业务比较困难, 购买商业再保险成本较高, 这也是各地在保险试点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家提出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这是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最佳途径。除建立国内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外, 各保险主体也要积极探寻与国际再保险企业的合作, 将农业风险向更大范围扩散。

结语:农业保险是农民抵御风险的强有力的屏障。想要更好的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进而促进农业繁荣发展,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等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

1.魏林华,林宝清.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上官小放,唐志道.对完善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理论前沿,2008年第一期

3.李霄震.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浙江金融.2007年12期。4.曹凤鸣.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7 年9期 5.李军军.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效率分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 6.段果.浅谈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大众商务.2009年2月

篇8:浅析翻译生态的演变与发展

当今,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翻译结构内部各个层次,各种体系都受到外力冲击,翻译的基础需要改造,翻译体制需要改革,翻译内容需要更新,翻译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如何用翻译生态学的手段、方法与各种翻译理论相结合,更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些因素,自然成为我国研究翻译生态学的中心任务。本文简明地分析了翻译生态演替的原因、原理、表现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的翻译生态研究服务。

一、翻译生态演替的原因

(一)翻译生态演替的外因

1. 环境承载力的变化

环境承载力,系指在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不发生对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上、程度上和速度上的限值;它是环境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和变动性特征,前者是指环境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因而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系统结构的反映,在量和质这两种规定性方面是客观的,可以把握的。后者是指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对环境资源利用程度加深,从而提高其利用能力;或者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破环环境系统结构,降低环境承载力。翻译区域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范围,因而对某一翻译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也必须限制在该范围内,翻译生态演替从狭义上讲是指翻译主导性质的改变,是翻译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内部自我调整的结果。

2. 翻译区位因子的改变

区位因子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自然因子、交通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集聚因子和社会因子等。运输条件的变化,实际上是环境承载力改变的一个因素,例如某城市铁路线的建设,交通量大增,原材料及生产成品得以大量流通,信息集聚,环境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区位因子主要是城市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前者是固定的,而后者是可变的。如“边缘效应强度”亦是基于这种考虑。从某种程度上讲,边缘效应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演替是可取的。但它不具普适性。其一,某地翻译的兴衰,首先应取决于它存在的基本条件的变化,也就是说,有没有翻译滋生的土壤。因此,无论自然地理还是经济地理位置多么优越,边缘效应强度多高,若不具备翻译存在的基本条件,仍会导致翻译的衰落和逆向演替。其二,某地翻译的兴起和发展,可能完全是由于该地具有的资源优势,如高科城、旅游城、企业集群城、大学城等,而这些城市并非必然处于某种地域边缘,其交通中心地位也往往是后天形成的。其三,社会政治条件对翻译演替影响巨大,例如沿海开放区,没有国家特殊的优惠政策,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单凭其自身边缘效应强度,其演替速度和发展规模会大打折扣。深圳、珠海等城市迅速从小渔村演替为以高技术产业为依托、商业信息为主体的城市类型,没有国家专门扶持是不可能达到的,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不起来,翻译事业就不可能强盛。其四,边缘效应强度高低,因交通条件而确定,而交通工具,线路等硬件受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制约,离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谈边缘效应强度是不适当的。

(二)翻译生态演替的内因

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相变,最终是在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当外界控制变量达到一个值时,所达到的一种子系统之间更高层次的协同效应与相干效应状态,并因此促成非平衡相变的发生。它同样遵从奴役原理。即系统的相变的特点是由序参量决定的。所谓序参量,是指从各种微观变量和宏观变量中寻求描述系统宏观状态、结构和行为的最重要、最有效且最具决定性的参量。状态参量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最终导致只有少数序参量的支配系统;这种规律是所有系统都成立的。翻译生态系统的演替成因是复杂的、多因素的,翻译自有其自身的演替动因与规律。寻找序参量并建立序参方程,是掌握演替规律的关键之处。无论序参量如何复杂多变,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翻译生态系统,人是调控核心,翻译生态演替最终是要通过人类来实现的。因此,人的因素是翻译生态系统的内因的核心因素。

二、翻译生态系统演替原理

(一)翻译生态演替总趋势与进化方向相一致

翻译生态系统不同于纯自然系统,但它又是从自然界中发展演化而来的,同样具有自然属性,它既没有脱离自然,又要受自然界限制,其发展总趋势具有客观性,人类只有加速或延缓这种趋势,但不能逆转。翻译生态结构进展演化的方向是结构功能的复杂化和有序化,随着子系统数目、种类增多,性质趋向多样化,而各要素性质的专业分工与简化,又是要素分工的必然结果,是各要素与系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翻译规模的增长从长期而言具有无限性,即规模更大的趋势不变,但限于环境负荷值,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导致翻译合理规模的阶段性。随着翻译规模的合理化,结构的复杂有序,产业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达到对环境资源与能量的充分有效的利用,能量无效损耗减少,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小损耗原理相匹配。

(二)演替趋稳性原理

演替导致稳定性,作为群落生态学中一个共同法则,对翻译生态系统依然适用。演替的结果是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最大协同一致;而这种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耗散性,并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从一种稳定性状态,经过扰动和涨落而变为不稳定状态,又经过非平衡相变为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即演替过程,我们称之为演替趋稳性原理。每一演替阶段附近(成为定态),系统对随机涨落具有消融性,这种“回归力”大于扰动力,则维持定态。

三、翻译生态演替的表现

翻译生态的演替主要反映在层次演替和阶段演替上,其实质是知识、信息量的积累并产生质变。从系统论观点来看,翻译生态演替是从一种有序态演化到另一种新的有序的过程,或从无序经过震荡过渡为有序的过程。

(一)层次交替

翻译生态活动中有主观条件和竞争力,通过人工选择产生演替。这种演替是个层层筛选过程,其结果是翻译的生态群体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单极向多级演变,由知识的综合向分化再向交叉渗透发展。

(二)知识演替

由无知变有知,从知之不多向知之甚多方向变化。此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模式。在这一演替过程中,反映出形式上重复,内容上更新、加深和拓宽。这样,知识流就不是一个机械的吸收和堆砌过程,而是一个消化(理解)、重构和统摄的过程,进而使人们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能力水平都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替,由基础向专深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翻译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层次做出相应的演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高校设立翻译学院、成立翻译系、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翻译公司等,都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产物。

(三)周期演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翻译的物质能量投入逐年增加,通常按年度表现为周期演替。我国解放后为适应当时的建设需要,对翻译特别重视,但文革期间,由于政治的需要,翻译工作几乎一度停顿;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翻译又重新受到重视。这也属于周期演替。

(四)次生演替

除学校翻译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如公司培训、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等属次生演替。当前,我国翻译人才极缺,尤其是高级人才。由于目前学校的翻译培养同社会需求脱节,因此,社会上的翻译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自我培训机构随即脱颖而出,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翻译圈是一种大翻译系统,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机器翻译、翻译培训和翻译产业等。对象包括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还包括翻译发展所依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即社会、经济、科技、管理及对人才的需要等。经济发展给翻译圈的演进提供实力,科技发展给翻译圈平衡创造条件,翻译圈内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资流能够有良性循环机制,翻译生态圈中,同行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再加以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样,就可以促进翻译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翻译研究离不开国际视野。中国的翻译研究要发展,就得在梳理我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地的翻译理论,取长补短,以建立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翻译学,推动我国生态翻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桂珍.翻译与和谐文化的发展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06(5.)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5(2.)

[3]耿继永.翻译与生态思想——重读斯奈德译寒山寺[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上一篇:国网公司档案案例评选下一篇:第一次做管理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