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2023-02-05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区域经济学读书心得体会

《区域经济学》读书心得

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为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规律。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特殊对象,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对经济区作出特定的划分,并制定经济区发展规划及保证规划实施的各项政策法规。我国经济区类型多样,如按经济区履行功能的性质和种类,可分为综合经济区和单一功能经济区。在众多的经济区划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实施高新技术战略和产业优化调整的前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0年,我国政府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同时,为了加速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1988年国家科委开始实施“火炬计划”。该计划通过建立多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市场为导向,兴办机制灵活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成熟、市场潜力大、能够进行规模生产并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城镇与区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即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体系的完善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

1 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有集聚功能、创新功能、协调功能和辐射功能。

确定区域经济中产业布局的区位,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区位理论的思想,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运费、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经典区位理论从三者的相互作用入手,来阐述它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从一些抽象的假设出发,设计出理论模型,以次来解释产业的合理布局问题。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求所在、不求所有”和“但求所有、不求所在”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区域经济运行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关系协调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区域经济能否持续、稳步和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际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区域间的差异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基础,而区域间分工与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区际贸易和伴随而来的生产要素流动。

结合工作实际,发展区域经域经济的体会是: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是加强科研教育机构建设,吸纳和培育科技人才。目前园区已引进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国际外国语学校等特色园区,随着这批学校的逐步建成,园区在远程网络教育、涉外科研教育方面将走在前列。

2 二是建设高新技术孵化器。园区已形成三级科技孵化系统。

1、建设科技孵化楼。科技孵化楼占地1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基本建成。

2、建设标准厂房。园区在建材市场内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有巨洋科技、重庆邦助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已投产,生产销售态势良好。

3、建设拓展区孵化片区。园区一方面通过集团在B区建设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同时通过规划“园中园”的形式,建设小型工业园区,集中孵化规模较小、发展潜力好的项目。

(二)加快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园区承担着高新技术战略重任,还承担着城市化发展重任。园区建立和发展起来了,不仅要打造出一个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区域辐射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更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优势产业、新兴支柱产业还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人民谋福利,做到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转非人员安置。园区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水管11公里,电力12.6公里,气管1.5公里,道路建成22.8公里。市政绿化13.5万平方米。

同时,妥善做好征地拆迁和转非人员安置工作,确保城市化进程工作稳定实施。园区在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农转非

3 人同的安置工作,切实为民办实事,谋利益。园区共转非社员7727人,安置2000余人。2001年底,全面建成环境优雅的4万多平方米的农转非住宅小区--双龙苑小区一期工程,并在年前将全市最大规模的农转非分房一次性平稳、安全、顺利地完成,新农、盘龙两个村的2000多农转非人员迁入新居。

二是加快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除了发展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带动转非人员就业安置。目前园区重点打造的绿云石都、隆鑫钢材为主市场的石材、钢材等建筑材料加工产业群发展态势良好,年销售额达80亿元,可解决8000多个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收入。特色园区建设和城市化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是协调城市化发展要与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整体规划设计均是按城市规划实施,工业、商业、道路、管网、市政、绿化、公益设施等用地按城市发展需要分配比例。因此,园区建设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二者协调发展,更能促进工业园区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有生机、活力。

四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可适度超前,也要量力而行。搞工业园区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做规划,规划可以大体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的方向。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规划允许适度超前,但不能脱离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随水平,更不能盲目追求发展“三高产业”(高技术、高税收、高就业)。工业园区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工业效益及土地收益,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居民生

4 活水平,因此,城市化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承受能力逐步进行,而不能盲目上形象工程。

第二篇: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总3篇

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1

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各级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要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

一是对党中央战略意图领会到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扣紧了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

三是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这说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各方面落实是有力的。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2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此次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区域内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片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的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区位优势明显,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将其强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充分激发出来。

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是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

各地需摒弃过去以我为主、各自为政的思维惯性,真正在推动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发展症结、完善区域政策。特别是要在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好可持续的制度安排,促进各种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是要紧紧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

无论是谋划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建设,还是着眼解决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都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顺应规律、稳中求进。既要着眼“有没有”“够不够”,更要研判“好不好”“优不优”,锚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持续推进,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更好释放区域强劲且持久的发展动力。

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实现区域发展由同质竞争向协同融合转变。

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首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其次,培育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树立与新时代和本省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瞄准国家或长三角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

打造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

首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借助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打通和长三角其它地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联合建设区域高层次创新载体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界限,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造长三角创新集群重要连接点,合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发动机。

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首先,加快交通干线骨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路线、过江通道等主要交通轴线的架设,打造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系统,支撑“1+3”重点功能区发展。其次,实现跨区域交通的无缝连接。通过推进沿海经济带、沿江生态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宁杭生态经济带等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跨省市城际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线路有效衔接的协调,实现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无缝连接。再次,完善同城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与长三角城市间公交一卡通、通关一体化等的全面实施,支持主要城市间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临沪地区城市加快与上海同城化步伐,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其余城市跻身上海2小时交通经济圈。

构建跨区域生态协同战略区

首先,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联盟。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洪泽湖、大运河等生态重点功能区,以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江生态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与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实现区域共享、生态共保,协同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绿色新空间。其次,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大气、水环境、土壤三大治理行动,积极参与长江下游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长三角同流域及其它地区实行多管齐下,联防联治,共同推进长三角江河湖海的生态协同治理。再次,设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重点对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控、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奖励。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

实现制度创新的跨区域联动

首先,要积极配合长三角跨行政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工作,统筹好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好与其它两省一市的协调工作。其次,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长三角其它地区联手构建协调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与长三角其它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协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完善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长江经济带下游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再次,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与长三角核心区、非核心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支持区域性的非政府社团组织或民间组织发展,不定期地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举措开展专题研讨,使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篇: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一、“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架构

(一)“一体两翼”的概念

“一体”,是指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为支撑,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组成的区域。它以胶济铁路和两条济青高速公路为轴线,东西绵延700多公里,是横贯齐鲁大地、挺起雄鹰脊梁的巨大躯体;它面积、人口、总量、收入等主要指标举足轻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它在发展中各部分各方面联系日益密切,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两翼”分别指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一体”是引领和带动山东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增长极,“两翼”对“一体”壮大和全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一体”带“两翼”,“两翼”促“一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一改过去主要从“东中西”横向坐标考虑全省区域发展的思维框架,侧重于从“北中南”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各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上,把“五大板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目前,“一体”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主要进行优化开发,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建成引领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主体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区。“两翼”是山东相对落后地区,对其实行重点开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与此同时,坚持陆海统筹,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山东的“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扩大和深化开放的战略。“一体”与“两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东临大海,依托港口和临港经济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山东各地联系起来,把山东与世界和周边地区联系起来,创造新的整体优势并推进“北接、南联、东进、西拓”。向北,对接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分享全国第三增长极之利;向南,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招商引资引智,提升产业结构与层次;向西,参与西部大开发,为长远发展储备战略资源;向东,对接日韩及东北亚经济圈,进而走向世界,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在整合省内资源的同时,建立“外循环系统”,从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一战略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体现了中央优化国土开发、建立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体现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也体现了淡化行政区划、推进要素流动、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走向。

(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架构的由来、进程与问题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山东区域发展认识的深化和创新,也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举措。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一体推进,两翼展开,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行政区域上,“一体”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构成,具体包括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莱芜、德州、聊城10市。其中,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市构成“一体”的紧密层,泰安、莱芜、德州、聊城4市构成“一体”的外围层。

“两翼”,即南翼和北翼。南翼是指鲁南经济带,包括日照、临沂、济宁、枣庄、菏泽5市。北翼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包括东营、滨州2市及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乐陵市、庆云县、高青县、莱州市。

近年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努力探索区域发展新思路,“一体”快速推进,“两翼”有效提升,继以胶济线为纽带的半岛城市群、构建日韩“引资高地”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后,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着力构建的“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全省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做出了积极贡献。

2、经济增长基础比较稳固。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内外市场活力逐步显现。五年来,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和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各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

4、工业结构得到改善优化。五年来,在着力打造制造业强省、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制造业基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带动下,各区域制造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5、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各区域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均高于38.0%。从占“一体两翼”的份额看,“一体”和北翼的工业利润占据绝对份额,达八成以上。其中,“一体”年均增加338亿元,2007年达到2078.8亿元,占59.3%;北翼年均增长38.0%,2007年达到856.7亿元,占24.4%。南翼份额有所提升,2007年总量为573.1亿元,占16.3%,比2002年提高3.1个百分点。

6、居民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三)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体两翼”新战略,从过去着力从东西横向上解决东西差距问题,转而从南北纵向上探求山东经济协调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对于促进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统筹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大好机遇

首先,党的十七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理论依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其次,省第九次党代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抓紧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区域发展政策。统筹重点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第三,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东地理位置优越,向东面向浩瀚的海洋;向西,中原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向北,随着国家区域发展重心由南向北梯次转移,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如火如荼,开始

呈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向南,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边界经济发展迅猛。西、北、南三个方向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既为山东区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山东应增强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避免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被边缘化。

2、增强“体”质,切实加大其对“两翼”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体”和“两翼”,不仅各具优势,而且“体”、“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具备互动基础,在发展要素、产业层次、功能定位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整体。只有“主体”强壮了,才能更有效带动“两翼”丰实。 增强“体”质,主要应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按照产业提升的要求,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在注重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更自觉地追求发展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一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优势,促进其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交通发达带、主体产业带、城市连绵带、创新密集带、前沿开放带、资本聚集带和人才荟萃带。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要加快三大基地建设,以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依托,打造济南信息通信产业基地;以济南、淄博、威海、莱芜等为依托,以晶体材料、氟硅材料、碳纤维、冶金材料的开发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沿海8市为依托,发挥国家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为海洋产业链条的形成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三是找准突破口,全面增强外围层经济实力。针对外围层经济不够发达、与紧密层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将“一体”作为优化开发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同时,将外围层作为“一体”内部的重点开发区,区别对待,重点突破。要充分发挥外围层地区优势,找准突破口,加大要素投入,促进资源开发,推动外围层和紧密层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外围层经济实力,提高一体化水平。

3、丰实羽“翼”,有效提高“两翼”的支撑能力

山东南北两翼,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是“一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只有“两翼”丰实,协调并进,才能为“一体”更加强大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丰实羽“翼”,促进“两翼”齐飞,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率先突破北翼。要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北翼明显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高效生态渔业。工业方面,要充分利用油气资源、海洋化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优先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等重化工业,扩大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服务业方面,要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放到重要位置,突出发展好临港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将其发展为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是加快发展南翼。从南翼的实际看,五市可融性强,地域相接、民情相近、产业相联,各市既有分工,又是有机整体。因此,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由“错位竞争”到“合作共赢”的转变,是加快发展南翼的必然选择。鲁南五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分工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要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信息化资源等方面,实现“五个一体化”。要以鲁南星火产业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利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争取在产业链条中占据较高位置,把南翼打造成山东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临沂的商贸物流业

一组数字足以说明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强大:全市拥有各类市场1010个,个体、私营经济业户20多万家,依托市场发展生产服务的人员达到230万人,日流动人口高达30多万人,实现商品交易额近千亿元,稳居全国第

二、江北第一;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1.3万人,物流总额达到1500亿元。目前,临沂市拥有庞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已形成以立晨、澳龙等国际物流企业为龙头,20余处大型客货运市场为主体,40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2000多配载业户为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每天发车6000多个班次,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1.3万人,物流总额达到1500元……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了“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立商贸城”的商贸发展战略思路,按照“政府领导,工商监管,多方投资,联合建设,共同受益”和“先成市后建场,先繁荣后规范,先综合后分离,先分散后集中,先简易后提高”的工作指导思想,因势利导,精心培育,使临沂逐步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商贸城。全市现有各类市场近千处,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6处,综合集贸市场792处。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温家宝、费孝通、田纪云、胡绳等多次来临沂专业批发市场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临沂商城的商品销售额达到538亿元,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市场名城。

现在的临沂批发城,位于临沂市城区西部,占地4.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由小商品、服装等44处批发交易区组成,有各种经营房间、摊位近2万个,从业人员6万人,上市商品3万余个品种,日上市人数达25万人次。 自1992年至今,临沂批发城一直居全省同类市场首位。在1992年国家统计局按集贸市场综合效益排序中,名列全国行业百强第三位;在国内贸易部评出的1996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中名列第三位。自1993年以来,连年被国家工商局授予全国文明市场称号。临沂批发城云集了全国客商,形成了鲁东南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并带动了当地生产加工胶合板、服装、建材、五金、塑料产品等企业6000余个,为国家、集体提供直接经济效益3.8亿元,为临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沂商贸城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中国改革开放所提供的发展商品贸易的大背景。所谓地利,是指临沂自身所具有的环境条件。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中国南北过渡、陆海连接地带,是鲁南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百余公里,距青岛港260公里,北京至上海的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临沂飞机场是鲁南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航线。临沂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

37、麦道82等机型,现已初步开辟了通往全国各地的15条航线。而现已搬迁至远郊的长途汽车新站据闻是亚洲最大的汽车站。所谓人和是指临沂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临沂市市长张少军曾经阐述了临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优势:一是良好的区位优势。临沂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过渡地带,离港口一百多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临沂地处京沪高速公路中间点,胶新铁路、兖石铁路在此交汇,枣临、长深(临沂段)两条新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临沂机场年客运已达30万人次,辟有15条到国内重要城市的航线。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辐射空间。

二是临沂人思想开放,商品经济观念比较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临沂群众就开始了个体商业经营。近年来随着经营业态不断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临沂人的创业热情和追求一直不减,推动市场越做越大。

三是临沂市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常年在临沂经商的有30万人,而浙商就7万多。类似的外来经商群体一方面为临沂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带来新颖的观念,对当地经营户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真诚感谢在临沂批发市场经营的7万多浙商,他们为临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是政府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临沂市委、市政府这些年一直把商贸物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外地市场经营经验,专门制订搬迁改造规划,在城区西部规划了4.2平方公里的市场区。到2008年年底,有32个市场已经搬迁结束,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原来经营比较粗放、业态相对落后的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市场格局。

张少军归纳说,临沂目前共有68个专业批发市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及配件,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应有尽有。去年销售额就达538亿元,连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商品市场。

临沂批发城健康发展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和稳定的环境。九五年,市办专门设立了市场行政执法机构—一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下设24个市场管理所,按照国家工商局市场规范化管理细则和《山东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对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全方位统一管理。为强化治安,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专司市场治安工作的市场公安派出所,并在市场成立了治安办公室,形成了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交通枢纽在哪里,人流和财富就会到哪里。临沂新客运总站的搬迁,带动了临沂商圈的西移,这一变化给物流、商贸批发城、房产等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凡有车站处,皆有商业圈”,车站的搬迁,不仅仅是带来交通的变化,也意味着一个以新车站为轴心的“黄金商业圈”将逐渐浮出水面。新客运总站的营运必将带动周边商贸物流的发展,为临沂市物流业带来化学反应般的变化。

临沂新客运总站座落在王庄路、琅琊王路与双岭路交会处间,作为城西“新商圈”的核心地带,周围环绕临沂小商品城、香江中国商贸城、凯歌国际文化城、澳龙国际服装城等众多批发城。随着汽车客运总站搬迁,大量涌入的客流,带动了这些批发城的客流,进而演化成滚滚财流。

位于临沂新客运总站正南的临沂小商品批发城,今日热闹非常,客流量增加的“扩张效应”在这里显现明显。市内外的客商不断涌来,一些店铺出现应接不暇的“爆棚”场面。在批发城内名为“贵族文化用品”的店铺里,前来采办办公、体育用品的客商挤得满满当当, 让客商下车后几乎零距离便能到达我们这里,从1日起客流翻了一番,我现有的十几名工人已经应付不来了,零售相比以前在其他地方大大增加。”

随着车站的搬迁,西部买房潮也开始风行。前几年,市民一听到琅琊王路、工业大道附近居住就直摇头,现在随着商圈的西移,到西部去买房的市民多了起来。曹家王庄小区、冠蒙时代花园等房地产项目的热销就成了有力的证明。

市民张先生就认为,买房对交通问题考虑的比较多,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出行方便,所在位置的房产才有前景。现在,城区西部的房地产发展非常迅速,环境也大有改善,尤其是新车站启用之后,交通更加方便,西部房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车站搬迁将使西部成为临沂掘金地带。随着新汽车站的全面运营,周边市场内的人气将不断汇聚,以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圈将呈向外辐射状发展,形成一个成熟繁荣的新商圈,临沂西部的商业圈也将变成掘金地带。

“新客运总站的营运加快了商业圈西移的速度,提高了货运市场升级改造的步伐和城区市场搬迁速度。”市交通局运管处货运科隋科长说。新的人流物流中心将集中在市区外,这为我市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改造、打造品牌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它也将改写临沂商业格局,加快临沂西部商圈的发展。临沂市场相继西迁,所形成的规模优势促成了临沂西部商贸大环境的成熟。批发城是临沂的活力之源,它传播了商品意识,带动起多种经济模式协同发展。仅就加工业而言,全市有3000多家企业直接进驻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临沂全市,围绕批发城从事餐饮、货运、旅店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就达30多万人。

第四篇: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

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 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在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致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了以主城区为核心的 “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战略抉择。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重庆市通过区域经济板块互动,通过“一圈两翼”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互利双赢。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新路,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潢川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潢川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东距合肥227公里、南离武汉223公里、北至郑州413公里、西抵西安696公里,为豫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十一五 ”期间,潢川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经济水平仍然不高。潢川在政治上属于河南省,但在经济上受安徽、武汉的影响很大。信阳潢川似乎夹在河南湖北之间,经济受郑州,武汉经济的排挤。这也是信阳潢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吧。 区域地理

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区域优势进一步凸现。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及规划中的衡(水)潢(川)铁路,G45大广高速、G40沪陕高速,国道G312干线、国道G106干线,京

九、乌沪两条光缆和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

潢川地处大别山侧洪积扇向淮北平原过渡地带,属合肥-潢川盆地,地质结构属淮阳古陆边缘的一部分,地貌为剥蚀侵蚀类型,地势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境内淮凤岗、七里岗、黄寺岗与寨河、潢河、白露河、春河 “三岗四河”相间分布,淮河沿县北侧东流,将全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南部为低山丘陵,面积占11.4%;中北部为垄岗,面积占65.7%;沿河为平原洼地,面积占22.9%。

资源

潢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甲鱼年产35万公斤,有“甲鱼王国”之称;樱桃谷鸭养殖量达2400万只,居亚洲第—;花卉面积5万多亩,有200多个属类,是全国花木示范基地县和国家授牌的“花木之乡”。

潢川水资源充足。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87.9%

交通

潢川区位优势独特,交通通讯发达。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公路国道G

312、G106线,沪陕高速公路G40和大广高速公路G45分别在县城交汇,县际交通便利,离豫南大部,分县区均在1.5小时公路车程内。

铁路

潢川是河南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宁西铁路、京九铁路两条国家铁路交汇于此,为潢川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基础。潢川火车站现为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下辖的国家二等车站。

经济地理

区域中心城市。优化城区空间结构,依托一河(潢河)两路(京九大道、工业大道),推进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城市拓展区“三区”充分融合。推进“潢光一体化”,沿京九大道往南、潢河往上,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充分彰显水城花乡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特色产业基地。提升“鳖、鸭、花、猪”等传统特色产业,把畜禽肉类综合加工、优质粮油精深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制造等四大产业培育成上规模、具特色、有品牌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使潢川在“十二五”时期发展成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的特色产业基地。

商贸物流集散地。立足潢川商贸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优化提升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世博时代广场为代表的中心商务区,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增强辐射能力,把潢川建成区域商贸集散地。

和谐宜居地。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培育低碳经济,在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基础上,持续促进生态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生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和谐、生态、宜居城市。

经济发展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1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26.21亿元,增长18.6%。三次产业结构为32.6:36.4:31,初步形成的“二一三”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616元,约折合1500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18亿元,增长18.1%,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2.9%提高到54.6%

2008年,潢川完成生产总值94.8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1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2元,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796元,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13.3%;直接利用外资604万美元,增长31%,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年,华英集团和黄国粮业入选全省食品工业30强,河南潢绣集团入选全省建材工业30强,荣丰纺织公司入选全省纺织服装行业30强,河南甾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省生物医药行业20强。

产业布局

食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部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畜禽加工、水产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发展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形成链条相对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区:位于县城东部潢川经济开发区内,总面积5.9平方公里。以火车站物流园区、民营工业园与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粮油加工、仓储、石油、粮食、建材、物流配送等产业,形成现代物流集聚区。在集聚区北部辅助发展粮油加工、绿色饮料、新型建材等工业。

中心商务商业区:位于中心城区,包括城南区和城北区两部分,主要为城市的行政办公、居住、商务商业区,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

文化休闲旅游区:从京九大道到潢川站高速路口两侧为重点,以卜塔集、白店为主的南部地区,充分挖掘人文、山水和花木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休闲业,形成花木生产、交易和休闲娱乐集聚区。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现代高效农业区:县城东部和北部的广大乡镇,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花木等现代高效农业。华英工业园区:它围绕河南华英禽业集团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华英集团是一家以肉鸭、肉鸡加工为主的大型禽类食品加工企业,是河南省63家重点工业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全国1948家大型工业企业之一的上市公司,拥有祖代鸭场1个,父母代种鸭场5个,父母代种鸡场2个,大型养殖基地36个,饲料厂4个,鸭加工厂生产线7条,鸡加工生产线1条,熟食加工生产线1条,羽绒加工生产线2条,具备年屠宰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肉鸡2000万只,熟食10000吨,羽绒5000吨,饲料46万吨的生

产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华英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当地广为推广,已辐射带动3万余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

张集羽饰工业园区:以张集乡张集村为中心,利用3-5年时间规划建设羽饰产业园,积极开发羽毛加工业及丝线、模具、粘胶、包装等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羽毛工艺品加工基地。

产业结构

农业:继续促进科技农业、服务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合理规划,提升农业的生态、服务、观光、示范功能。

工业:重点发展以畜禽加工为核心,粮油加工、水产加工、绿色饮料制造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羽饰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未来发展状况

1、潢光一体化新城

潢光新城位于潢川、光山两县县城之间,为潢光一体化前期主要工程,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该项工作是市政府为推进区域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而确定的。意在尽快实现两县产业、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四个一体化”和推进两县“六个衔接”。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2、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按照“五大复合”理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编制潢光一体化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规划等规划,加强功能性组团建设,加快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做好潢河两岸集景观、休闲、居住、商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片区、万亩花卉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3、加快通道建设,推进城区对接。

完善两城间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潢光路、滨河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供排水、电、气、暖、通讯等地下管网建设,优化通道沿线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推进城区对接。

4、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

结合两县实际,合理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潢光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潢川西部工业集聚区、东部经济技术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王岗高科技示范园、食品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食品加工、花卉产业、特色养殖等产业,逐步实现两县的产业对接。

5、加强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构建生态共建机制,加快建设两县城之间主要干道两侧绿色走廊,规划建设潢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着力建设大型主题广场和主题公园项目,着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等产业,强化潢河、南大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协调共建,推进生态对接。思考

潢川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为何经济水平不是很高?潢川缺乏工业企业,主要靠农业支撑经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受地理区域影响,潢川处于河南最南边,和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离得很近。在政治上归属河南,在经济上受合肥,武汉影响很大,经济受郑州、武汉夹击。这些应该都是潢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上一篇: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大全下一篇:七一建党节朗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