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处理

2023-02-28

第一篇: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处理

特殊感染病人手术室护理

外科感染病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的病人,不应在一般手术室内施行手术。

急诊病人已经进人手术间,再确认为此类感染者,手术后整个手术室须立即封闭。所用一切物品暂时就地不动,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1)甲醛法:每立方米空间以40%甲醛 4ml加水 2ml,再加高锰酸钾2g,产生气体熏蒸48~72小时。然后启封手术间清洁整理。手术所用的器械物品压力灭菌,连续两次,每次1小时。手术台、地面等,用来苏儿擦洗。手术间通风换气,再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2)过氧乙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20%过氧乙酸15ml,置于蒸发容器加温,熏蒸60小时。室温应在20C左右;湿度达70%以上。若必需在消毒期间进入室内,应戴防毒面具

o

第二篇: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三、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火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五、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见第五章第三节,手术室内设消毒供应的管理见本章第八节,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七、洗手刷应一用一火菌。

八、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十、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未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第三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月院感培训: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地方。患者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并发症,不但影响预后,甚至危及性命,因此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

1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手术人员因素:①手术人员自身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手术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手术人员的手一旦在操作过程中手套破裂,即成为感染的菌源。口鼻腔有的细菌,可通过咳嗽、喷嚏、呼吸和说话使细菌排至空气中或通过带菌飞沫直接喷出,污染手术野,或经过手术室内空气传播于手术野,使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②手术操作的因素:手术操作过程中,医师清除坏死组织部不彻底,操作粗暴,手术中缝合时留有死期、止血不彻底、未适当放置引流物。③手术人员无菌操作相关因素:参加手术人员如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护士的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不熟练,有菌区域与无菌区域界线不清,空腔脏器手术及局部有感染的手术术中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

1.2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手术物品未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进行清洗消毒及灭菌,或已消毒物品超过了有效期,或已被污染,未进行重新消毒或未进行更换;使用了不洁的医疗器具,导致手术部位感染。 1.3手术室环境因素:①布局和设施不合理:手术室内区域划分不清,无明显标志,洁污物品共通道,易引起交叉感染; ②手术间人员流动是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 ③手术间的安排不合理,

1、

2、3类切口的手术间未分开;④室内空气消毒不严格,空气中细菌数量严重超标;⑤清洁卫生不合要求,室内物体表面、地面、墙壁清洁或消毒不彻底,或使用的清洁剂不当,物体表面的细菌数超标。

1.4手术植入的影响:由于微生物通过吸引,黏附并定植于植入物表面引起感染。

1.5手术时间的影响: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感染率越高 1.6患者身体因素:①患者过度肥胖,脂肪组织过多,使手术切口过大,或暴露困难,手术时间延长;另外脂肪组织血液供应不足,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性大。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或合并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③手术临近部位有感染病灶或已有全身性感染。④手术创伤使患者原有的身体屏障被破坏如皮肤黏膜屏障或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2 预防手术感染的管理措施

2.1手术人员管理:严格控制手术人员,每台手术的参观人员不能超过2人。呼吸道或局部有感染的人员禁止入室参加手术,入室人员必须按要求更换洗手衣裤,戴口罩帽子,并遵守严格的手卫生。 2.2手术物品的管理:所有用于手术的物品如布类、手术器械、敷料等必须是无菌物品,一次性耗材必须包装完好,在有效期内。包装材料有破损或潮湿应视为有菌,需重新灭菌。

2.3术中无菌操作的管理:严格按要求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术中打开空腔脏器或接触感染部位时要进行保护性隔离,手套破口或被污染及时更换,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操作熟练,配合默契,缩短手术时间。

3 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3 .1建立合理的手术室布局:严格进行分区,即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界限标志明显。并按手术切口的类别安排手术间,感染手术安排在正负压切换手术间。手术间尽量少放设备,各种仪器不可阻挡回风口,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3.2手术间空气质量:在控制手术间参观人员的同时,严禁人员串手术间;术前半小时开启净化空调系统,保证空气洁净度达标。接台手术时,要及时打扫卫生,清洁后百级手术间净化15min,万级手术间净化20min。

3.3彻底清洁消毒:每天手术开始前要对手术间所有物表、地面进行清洁,每天手术结束后手术间物品及仪器设备表面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固定周卫生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保洁工作质量由当班巡回护士检查,护长抽查,对新进保洁员由科室院感小组对其进行清洁消毒方法的培训。由设备科按时清洁更换各级过滤器

一月份院感试题

科室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1. 预防手术感染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2. 手术间空气质量如何管理?

第四篇: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消毒。

三、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四、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五、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六、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扫,每周固定卫生日。

七、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八、接送病人的担架、平车定期消毒,车轮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九、手术废弃物用福尔马林浸泡后装入医疗垃圾袋中或低温保存。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一、布避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

二、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

三、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四、产房中设置隔离分娩室。隔离产妇和婴儿严格按时有关传染病的管理规定消毒隔离。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疗工作必须符合《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三、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四、器械消毒灭菌应按“去污染一清洗一消毒灭菌”程序进行。

五、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的器械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六、器械尽量采用物理无菌法灭菌,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

日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七、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八、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九、医用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执行。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化分明确,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行,不得逆行。

二、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与条件。

三、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规程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灭菌效果监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工艺监测每锅进行,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手术包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中断使用时,再次使用前,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无菌合格物品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有效期内使用。

四、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折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其使用与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五、医疗垃圾分类包装处理,废弃的针头、手术刀、缝合针等放置于利器盒内。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衣帽整洁,必要时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品。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一人一针一管一片;随时注意手的清洁消毒。

四、无菌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等及其溶器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五、报告单消毒后发放。

六、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物表、地面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时,及时进行消毒,如场地、工作服,体表污染时,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八、医用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执行。微生物室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就地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装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内设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隔离室、配奶间、沐浴室、治疗室等,各区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2、病室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患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暂时停止与新生儿接触。

3、新生儿每日流动水洗澡一次,洗浴用品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尿布宜柔软、清洁、消毒、勤洗勤换,保持臀部干燥。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器材必须每日清洁或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5、配奶用具必须保持清洁,配奶时应设施无菌操作,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

6、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按Ⅱ类环境要求配备空气消毒装置,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7、传染病或疑似患儿应安置在隔离病房,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隔离标记明确,所用物品单独处置,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急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 急诊科(室)、儿科门诊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相 对独立,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应到指定的隔离诊室诊治。

二、 肝炎、肠道门诊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设立专用厕所。

三、 候诊室、诊室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并建立每周清洁消毒制度。

四、 各科诊室有专用洗手设备。

五、 急诊抢救室的单架、诊察床等物品每日定期消毒;被血 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六、 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 毒或灭菌。

第五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

2012级川大本科护理班学号:号

单位: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该文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提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院内感染;防范

手术室是综合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医院临床外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病人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医院内感染也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手术室在医院内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关系,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以及手术室护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

1养是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根本保证。

1 手术室布局与环境手术室布局应充分考虑病人与工作的方便。建筑设计符合标准,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手术室环境必须符合无菌原则。手术室内区域的划分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基础。根据功能流程及清洁与污染的分区要求,手术室通常划分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室内各类房间及通道的运用均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手术闻内设备可根据手术需要合理放置,不可过多堆放在手术间内,以免造成手术间的消毒死角。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与整洁。严格更衣、换鞋、衣帽整齐、参观人员的管理。有菌、无菌手术严格分别安排,特殊感染手术,严格做好终未消毒处理,并加强对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2消毒与灭菌

2.1空气消毒由于手术室人员流动量大,空气中浮游菌数易超标,尤其是在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细菌降落量达最高峰。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禁止患呼吸感染等疾病的人员参与手术,是保持空气洁净的一项关键措施。手术前后的空间消毒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以及负离子空气消毒等方法,保持消毒后通风,但严防污染空气进入。空气消毒前的清洁卫生采取湿式打扫,避免细菌飘浮空气中。定期进行空气培养,检查菌落数与菌种。

2.2无菌技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感染最关键的环节,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无菌技术的操作失误,轻者可导致伤口感染,重者则影响手术成功,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它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保证手术所需器具的绝对无菌。凡耐高温物品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指示胶带封包,签署名称和日期。不能高温灭菌物品,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或气体薰蒸灭菌,使用时用无菌盐水将浸泡的器械冲洗干净。为保证灭菌效果,采用化学指示剂对无菌效果进行严格监测。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过期物品或疑似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手术物品一人一物,避免交叉感染。为降低术中感染机会,术前准备工作不容忽视,术野的备皮与消毒以及术者的手消毒是减少切口感染机会的第一关。手术进行中,所有参与手术入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规程在符合无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的暴露时间。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术后将非感染手术与感染手术分别处理。为防止感染性手术污染扩散,术后所用物品一般要经过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进行灭菌,感染手术间用物表面、墙壁、地面均用消毒液擦拭、喷洒,空气进行彻底消毒,废弃污物、污水必须经过消毒液浸泡后无害化处理,防止引起院内交叉感染。

3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手术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护理行为准则。不仅要有较好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

还需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无论进行何种操作,均应按操作规程自觉的、准确无误的进行。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新观念,刻苦钻研新技术,逐步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规程,更好地配合术者,切实控制术中污染、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严格三查七对工作及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差错事故。

总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基础,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保证。而护理质量的核心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护理工作者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牢固树立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则,强化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以及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0—64.

[2]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626—638.

上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措施下一篇:实施人口人才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