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

2024-05-10

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共6篇)

篇1: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

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问题.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问题

1、一朝鲜旅游团来华旅游,抵达丹东车站后。发现自己的行车丢失,地陪导游员应如何处理?(l)海外旅游者的行李在旅途中丢失,不是导游员的责任,但应帮助旅游者找回行李;

(2)主动领游客到车站失物招领处办理行李丢失手续,说清行李的件数、大小、标准、特征等填写失物登记表,并将在丹东下榻饭店名称和电话号码告之以便联系;

(3)如果找到行李,导游员应设法将行车交还失主。如果行李确实丢失,失主可待车票、托运行李单向丹东火车站索赔。

2、地陪从桃仙机场接一旅游团抵达凤凰饭店后,发现一旅游者没有拿到他的行李,这时你怎么办?

(1)应在旅游团住房内寻找,是否是行李员送错了房间或是本团客人拿错了行李;

(2)如果找不到立即与旅行社行李员和饭店行李员联系查清原因;

(3)如仍未找到,他陪应向旅行社汇报,请示处理办法

(4)如果是旅行社的原因,请失主填写一份丢失行李物品及全部清单、地陪写一份情况说明,由旅行社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

(5)地陪应写出书面事故报告存档。

3、导游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治安事故的发生?

(1)出入房间锁好门,不要将房间号随便告诉陌生人;更不要让陌生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尤其是夜间更不可冒然开门

(2)导游员应建议旅游者将贵重财物存入饭店的保险柜,不要随身携带或放在房间里;

(3)离开游览车时,导游员提醒游客不要把证件或贵重物品,遗留在车内,游客下车后,导游应提醒司机将东西锁好,关好车窗;

(4)在游览过程中导游要始终和旅游者在一起,注意观察周围情况,经常清点人数;

(5)旅游车行驶途中,不得停车让无关人员上车。若有不明身份者拦车,导游应提醒司机不要停车。

4、由于遇到暴风雪,机场关闭,旅游团需要延长在本市继续游览一天,请问导游员如何处理?

(1)向旅行社汇报。重新安排该旅游团的用餐、住店。用车等事项;

(2)调整接待计划,酌情增加旅游景点,适当延长主要景点的游览时间,晚上安排文娱活动,使游客更加尽兴。

(3)及时与机场联系,尽早将旅游团送走。

5、你接待一俄罗斯旅游团,按计划今晚将去大戏院观看舞剧“黑桃皇后”。部分游客要求去大戏院观看京剧“玉堂春”,你如何处理”?

(1)如果时间允许,可请旅行社给予调换;

(2)如果无法安排,导游员要耐心解释,明确告之剧票已订好,不能退换;请他们谅解。若这部分游客坚持看京戏,导游员应协助他们退票,但费用自理;

(3)与司机商量,如果顺路,尽量为少数旅游者提供方便。如果是两个不同方向,则应为他们安排车辆,但费用自理。

6、一美国旅游者要求地陪导游员陪他们购买中国的“景泰兰”、唐三彩”、“古玩”,回国送给亲朋好友。访问你应如何对?

(l)一导游员可以带他们到涉外指定的文物、工艺品商店去购买;

(2)买妥物品后要提醒他们保存好发货票。不要把物品上的火漆印弄掉。以便出关时海关查

验。

7、旅游者要求单独活动。在什么情况下导游员可以允许,同时应做哪些工作?在什么情况下不允许,为什么?

在不妨碍整个团队活动情况下,可以允许。但要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游客不懂中文,可写便条说明旅客去的地方及所住宾馆。

如遇准备登车、登机、登船的情况,可不同意他单独活动,以免游客掉队,如果去的地方治安环境不好,也可以不同意他单独活动,以保证游客安全。

8、有一外国游客突患重病,需紧急离华回国治疗,可是民航售票处拒绝售给机票,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拒绝售给机票?

(1)可能离境的手续不齐备;

(2)重病乘机需有医院证明其适宜乘机,民航方可售给其机票。上述两项缺一不可。

9、地陪导游员正准备按计划去机场接团,突然接到社里电话该团推迟到第二天晚饭前抵达,请向你做为地陪应做哪些工作?

(1)首先通知饭店退掉当日的食宿

(2)预定第二天的食宿和车辆;

(3)重新制定该团在当地的日程表,尽量保留原定的主要旅游景点。

10、由于旅游旺季,机票紧张、旅行社本得不安排旅游团乘加班飞机提前离开本地,导游员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客人谅解?

(1)首先求得全陆和领队的配合,说明更改的原因,取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

(2)分头做好团内有影响人物的工作,使引起的后果淡化到最低程度。

(3)如实向全团说明缘由,并讲清要采取的补救措施,使客人心理上缓和地接受这一事实;

(4)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安排客人参观本地主要项目,将更改计划通知组团社和接团社;

(5)若旅行社领导同意,晚上加餐,向旅游者赠送小礼品,以示歉意。

11、在夜间,住宿的饭店发生大火时怎么办?

(1)镇定地与领队协调行动。

(2)听从饭店统一指挥,引导客人疏散;

(3)不让客人盲目跳窗,要引导游客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嘴顺墙根爬;

(4)看到救护人员时要大声呼救,服从救护人员指挥,尽快撤到安全地带;

(5)得救后,立即抢救伤员,解决由于大火造成的困难。设法使旅游活动继续进行;

(6)协助领导处理善后事宜并写出事故报告。

12、有一位英国游客因家中有急事要求退团返回,导游员应该怎么办?

(1)经双方旅行社协商后,可以满足其要求;

(2)协助客人办理有关手续,分离签证,重订航班。机座,费用自理;

(3)服务费应按协议部分退还或不予退还。

13、如果遇到游客对你正在讲解景点的导游词提出异议时,你应该怎么办?

(1)耐心听取客人意见,从中吸取合理成分;

(2)不要与客人争辩,并感谢客人的提醒;

(3)将游客的观点作为一个“新的观点”暂时承认,过后再予与确认;

(4)假若客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私下交换意见。

14、游客向导游员提出口头投诉时怎么办?

(1)认真倾听投诉者的意见,无论有无道理,都应让客人把话说完,切不可立即辩解,更不可马上否认;

(2)立即向旅行社或有关部门汇报,认真调查,力求做出正确判断;

(3)核实后向投诉者做实事求是的说明和诚恳道歉,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4)妥善处理后应向游客表示感谢并继续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15、一外国老年游客因必胜突发住院治疗,导游应如何处理?

(1)立即安排紧急抢救,抢救过程中,领队和旅行社领导应到现场。

(2)脱险后仍需住院时,应及时办理延期签证和分离签证手续,协助办理出境及回国事宜。

(3)住院费用由患者自理,住院期间客人未享受到旅游,综合服务费应按中外旅行社合同结算,予以退还。

16、游客要求导游员组织他们到附近的海滨去游泳,导游员应该怎么安排?

(l)游客不要到深水域中去游泳,导游更不能置全团于不顾,陪少数人去。

(2)向客人说明,可以组织他们到游泳馆去游泳。但应提醒客人注意安全,避免溺水事故发生。

篇2: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

(一)、什么是游客的个别要求?游客的个别要求为哪几种类型?导游在处理游客个别要求应遵守哪些原则?

游客的个别要求是指旅游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的旅游过程中,个别游客或少数游客因旅游生活上的特殊需要临时提出的要求。

游客的个别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在时间上具有随机性,导游人员在做好满足游客共同要求的同时,如何处理好这些个别要求,不仅对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时一个考验,而且也是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一种检验。因此,导游人员对游客提出的个别要求,不管其难易度如何也不管其合理与否,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合情合理地予以处理,使得到满足的游客高高兴兴,使没有得到满足的游客也对导游人员的努力表示理解,使那些爱挑剔的游客也无可非议。为此,导游人员在处理游客个别要求时,不仅要注意处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而且也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使处理时头脑保持清醒,处臵有度,方法恰当,效果则会更好。

游客的个别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合理的经过导游人员努力可以满足的要求;一种是具有合理性但难以满足的要求;一种是不合理的要求。对这三种情况,导游人员就应该分别按不同的原则进行处理。

1.努力满足需求的原则

努力满足游客需要是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导游服务的始终。如果游客提出的个别要求是合理的,并且经过努力是可以办到的,导游人员就应努力满足游客的要求。游客是导游人员的主要工作对象,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旅游生活是导游人员的主要任务。当游客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又可能办到的,即使很困难,导游人员也要设法给予满足。很多游客以“

不打扰别人”为生活座右铭,往往不轻易求人,一旦开口,说明他们确实需要导游人员的帮助,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导游人员绝不能掉以轻心。不提任何要求的游客并不是不需要到哟人员的帮助,而是不愿意开口求人,因此,导游人员要细心地观察游客的言行举止,设法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即使游客不开口,也要向他们提供需要的任务。导游人员若能做到这一点,他的工作必然会得到游客的高度评价。

贯彻努力满足游客需要的原则,对于一些特种团队,如VIP旅游团、残疾人旅游团、新婚夫妇旅游团等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旅游团个性化要求不同于一般旅游团,努力满足他们的个别要求,能对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形象和旅行社的声誉产生较大影响。

2.认真倾听、耐心解释的原则

游客提出的要求大多数是合情合理的,但有些要求虽然具有合理性,但过于苛刻,给导游人员的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有些要求看似合理,但旅游合同上没有规定这些服务或在中国目前还无法提供这类服务。还有些人出于某种心态,对导游人员的工作横加指责、过分挑剔。

对上述要求,导游人员一要认真倾听,不要没有听完就指责游客的要求过高或胡乱解释;二要微笑对待,不要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表示反感并恶语相加;三要耐心解释,对合理的但不可能办到的要求,要耐心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解释,不要以“办不到”一口拒绝。总之,对游客的这类要求,导游人员不得意气用事。

3.旅游团中难免有无理取闹的人,他们故意提出一些非理的要求来刁难导游人员。对不合理的要求,导游人员要记住自己是主人,是主人就要有主人热情好客的态度,要有主人的度量,要对游客礼让三分。游客可以挑剔,甚至可能吵架,但作为主人的导游人员却必须保持冷静,始终有理、有利、有节,坚持不卑不亢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导游人员对客人要以理相待,不与其争吵,更不能与其正面冲突,以免影响旅游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对无理取闹者,导游人员仍要继续为其热情服务,对他们的合理而可能办到的要求,仍要尽力设法予以满足。

若个别游客的无理取闹影响了旅游团的正常活动,导游人员不请领队协助出面解决,或直接面对全体游客,请他们主持公道。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在平时多向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多提供超长服务,这时导游人员往往能获得大多数游客的赞赏和支持,在客观上孤立一味苛求者和无理取闹者。实有困难时,导游人员应向领导汇报,请其协助。

(二)、餐饮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1.一游客提出吃素食,导游员应如何对待这一要求?

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原因,有些游客会提出饮食方面的特殊要求,如不吃荤,不吃油腻、辛辣食品,不吃猪肉或其他肉食,甚至不吃盐、糖等。若所提要求在旅游协议书中有文明规定的,接待方旅行社须早作安排,地陪在接待前应检查落实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地陪可与餐厅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如却有困难,地陪可协助其自行解决。

2.一游客认为旅游团饭菜不合口味,要求单独用餐,这时导游员应该如何处理?如游客因饭菜不合口味等情况,提出换餐,旅游团应在用餐前3小时提出换餐要求,地陪应尽量与餐厅联系,按有关规定办理;接近用餐时游客提出换餐,一般不应接受要求,但导游人员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若游客仍坚持换餐,导游人员可建议他们自己点菜,费用自理。游客用餐时要求加菜,加饮料的要求可以满足,但费用自理。

由于旅游团的内部矛盾或其他原因,个别游客要求单独用餐,此时导游人员要耐心解释,并告诉领队请其调解;如游客坚持,导游人员可协助其与餐厅联系,但餐费自理,并告知综合服务费不退。

(三)、住房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1.一游客发现所住客房低于协议标准而表示不满,这时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团队游客到一地旅游时,享受什么星级的住房在旅游协议书中有明确规定,甚至在什么城市下榻于哪家饭店都写的清清楚楚。所以,接待方旅行社向旅游团提供的客房即使符合标准,但若用同星级的其他饭店替代协议中标明的的饭店,游客也会不满意。若提供的客房低于标准,游客更会有意见,旅行社必须负责予以调换,确有困难须说明原因,并提出补偿条件。

2、住双人间的一名游客因与另一位游客在生活习惯上不同要求而住单人间时,导游员应如何对待?

住双人间的游客要求住单人间,如饭店有空房可予以满足,但房费自理。同屋游客因闹矛盾或生活习惯不同而要求住单人间时,导游人员应请领队调解或在内部调配;若调解、调配不成,饭店有空房可以满足其要求,但导游人员须事先说明房费由游客自理(一般是谁提出住单人间谁付房费)。

(四)、购物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1.部分游客要求晚上外出购物,导游人员将如何处理?

游客要求单独外出购物时,导游人员要予以协助,当好购物参谋,如建议其去哪家商场购物,为其安排出租车并写便条让其带上(条上写明商店名称、地址和饭店名称)等》但在旅游团快离开本地时,导游人员要劝阻游客单独外出购物。

2.一海外游客在游览景点地摊上看中了一幅中国古代字画,正与摊主讨价还价,见导游人员过来后便征求其意见,此时导游人员应如何表态?海外游客希望购买古玩或仿古艺术品,导游人员应带其到文物商店购买,买妥物品后要提醒其保存发票,如有火漆印的话不要将其去掉,以便海关检查。游客要在地摊上选购古玩,导游人员应劝阻,并告知我国海关规

定:携带我国出口文物(包括古旧图书、字画等),应向海关递交中国文物管理部门的坚定证明,否则不准携带出境,地摊是无法为其提供这种证明的。若发现个别游客走私文物的可以行为,导游人员须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一位随团来访的澳籍华人欲购买一些北京同仁堂的中成药携带出境,导游人员应当告知其我国海关的哪些规定?

海外游客想购买中药材、中成药时,导游人员应告知我国海关的规定;进境旅客出境时携带用外汇购买的、数量合理的中药材、中成药,需向海关交验盖有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印制的“外汇购买专用章”的发货票,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围的不准带出(前往国外的,总值限人民币300元;前往港、澳地区的,总值限人民币150元)。

(五)、旅游团游客要求自由活动,导游人员是否都应该满足其要求?应怎样分别处理?参加集体旅游的游客处于种种原因要求自由活动或单独活动时,导游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按“合理而可能”的原则妥善处理,并认真回答游客的咨询,提出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旅游团中有的游客已多次来华游览过某一景点。因而希望不随团活动,如果提醒其带上饭店的点徽,写一便条较给游客(上写前往目的地的名称、地址及下榻饭店的名称和电话),帮助找出租车,提醒游客晚饭的用餐时间和用餐地点等。

到某一游览点后,若有个别游客希望不按规定的路线游览而希望自由游览或摄影时,若在游人不多,秩序不乱的环境下可满足其要求。导游人员要提醒其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及旅游车的车号,必要时留一字条,上写集合时间、地点和车号以及饭店名称和电话号码,以备不时之需。晚上如无活动安排,游客要求自由活动时,导游人员应建议不要走得太远,不要去秩序乱得场所,不要太晚回饭店等。

有些情况需劝阻游客自由活动:

1.如旅游团计划去另一地游览,或旅游团即将离开本地时,若有人要求留在本地活动,由于牵涉面太大,为不影响旅游团活动计划的顺利进行,导游人员要劝其随团行动。

2.如地方治安不理想,导游人员要劝阻游客外出活动,更不要单独活动,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要劝阻游客去复杂、混乱的地方自由活动。不宜让游客单独骑自行车去人生地不熟、车水马龙的街头游玩。

3.河或湖时,游客提出希望划小船或在非游泳区游泳的要求时,导游人员不能答应,不能臵旅游团于不顾而陪少数人去划船、游泳。

4.游客要求去不对外开放的地区、机构参观游览,导游人员不得答应此类要求。

总之,出现以上情况时,导游人员要向游客耐心解释,说明原因,以免发生误会。

(六)、探视亲友,亲友随团活动要求的处理

1.一海外游客要求导游人员帮助寻找其在华亲友时,导游人员将如何帮助?

游客到达某地后,希望探望在当地的亲戚朋友,这可能是其到某地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当游客向导游人员提出此类要求时,应设法予以满足。

一般处理方法:

如游客知道亲友的姓名、地址,导游人员应协助联系,并向游客讲明具体乘车路线。如游客只知道亲友姓名或某些线索,但地址不详,导游人员可通过旅行社请公安户籍部门帮助寻找,找到后及时告诉游客并帮助其联系;若旅游期间没有找到,可请游客留下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待找到其亲友后通知他。若海外游客要求会见中国同行洽谈业务、联系工作,捐款捐物或进行其他活动,导游人员应向旅行社汇报,在领导指示下给予积极协助。若海外游客慕名求访某位名人导游人员应了解游客要求会见的目的并向领导汇报,按规定办理。应注意的事项:

导游人员在帮助外国游客联系会见亲友或同行时,一般不参与会见,没有充当翻译的义务。若外国游客要求会见在华外国人或驻华使、领馆人员,导游人员不应干预;如果要求协助,导游人员可给予帮助;若外国游客盛情邀请导游人员参加使、领馆举行的活动,导游人员应先请示领导,经批准后方可前往。

2.海外游客提出在其在中国的亲友团随团参加当地或下一地的旅游活动,导游人员应如何处理?

有的游客到某地后,希望亲友随团活动甚至到外地去旅行游览。当游客向导游人员提出此类要求时,导游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先征得领队和旅游团其他成员的同意。与旅行社有关部门联系,如无特殊情况可到旅行社办理入团手续;出示有效证件、填写表格、交纳费用。若是外国外交官随团活动,应请示旅行社,严格按我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游客要求中途退团的处理

1.一外国旅游团因家人突然亡故要求提前回国,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游客因换病,或家中出事,或因工作上急需,或因其他特殊原因,要求提前离开旅游团并中止旅游活动,经接待方旅行社与组团旅行社协商后可予以满足。至于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按旅游协议书规定,或部分退还或不予退还。

2.某旅客因其不合理要求未的得到满足,而要求中途退团,导游员应如何处理?游客无特殊原因,只是某个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提出提前离团时,导游人员要配合领队

做说服工作,劝其继续随团旅游;若接待方旅行社确有责任,应设法弥补。若游客提出的是无理要求,要做耐心解释;若劝说无效,游客仍执意要求退团的可满足其要求,但应告知其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不予退还。

篇3:企业合并三个特殊问题的会计处理

(一) 会计准则的规定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在每一单项交易发生时, 应确认对被购买方的投资。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实务操作中应按以下顺序处理:首先,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企业合并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其账面余额一般无需调整;企业合并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应进行调整, 将其账面价值调整至取得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应调整留存收益等。其次, 比较每一单项交易的成本与交易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确定每一单项交易应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最后, 对于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在合并财务报表 (吸收合并是指购买方个别财务报表) 中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的相关项目, 其中属于原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的资产价值量, 应调整留存收益, 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二) 举例说明

例1:F公司于20×6年1月1日以现金350万元取得了G公司20%的股权。G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在该日的公允价值是1 000万元, 账面价值是800万元, 假设G公司在该日没有或有负债。

截至20×6年12月31日, G公司当年实现利润600万元, 没有支付股利, 另固定资产的市价由800万元增加到1 100万元, G公司账面价值未作调整。G公司20×6年1月1日、20×7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情况见表1。

20×7年1月1日, F公司以现金2 200万元进一步取得G公司60%的股权, 从而获得了控制权。假定F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F公司在20×7年1月1日的会计处理如下:

首先, F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进一步的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2 200万元;贷:银行存款2 200万元。

然后, F公司在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 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F公司在20×6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确认了投资收益600×20%=120 (万元) , 同时调整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0万元, 即20×6年12月31日, F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350+120=470 (万元) 。按照要求, 在20×7年1月1日, 应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为初始投资成本。于是, 编制以下会计分录: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08万元, 盈余公积12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120万元。至此,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50+120+2 200-120=2 550 (万元) 。

(2) 计算商誉。按原持股比例20%确认的商誉=350-1 000×20%=150 (万元) ;进一步取得60%的股权后的商誉=2 200-1 900×60%=1 060 (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150+1 060=1 210 (万元)

(3) 处理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于G公司公允价值的变动部分 (1900-1 000) ×20%=180 (万元) , F公司应首先调整留存收益600×20%=120 (万元) , 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于是, 编制以下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180万元;贷:未分配利润———年初108万元, 盈余公积12万元, 资本公积60万元。至此,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50+120+2 200-120+180=2 730 (万元) 。

(4) 编制合并日抵销分录:借:固定资产———土地500万元 (1 100-600) , 股本500万元, 留存收益900万元, 商誉1 21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2 730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380万元 (1 900×20%) 。

二、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

(一) 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后, 自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取得少数股东拥有的对该子公司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分别对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处理:

1. 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2.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 (或合并日) 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交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确认为商誉;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 (或合并日) 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除确认为商誉的部分以外, 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二) 举例说明

例2:A公司于20×6年12月29日以8 000万元取得对B公司70%的股权, 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 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7年12月25曰, A公司又出资3 000万元自B公司的少数股东处取得B公司20%的股权。本例中A公司与B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1) 20×6年12月29日, A公司在取得B公司70%股权时, 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0 000万元。

(2) 20×7年12月25日, B公司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 (对母公司的价值) 以及在该日的公允价值情况如表2所示。

A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首先, 在20×7年12月25日, A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进一步的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3 000万元;贷:银行存款3 000万元。

然后, A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的规定,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将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自购买日20×6年12月29日至交易日20×7年12月25日, 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11 000-10 000=1 000 (万元) , 其中, A公司享有的部分=1 000×70%=700 (万元) , 因此, A公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700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700万元;贷:投资收益700万元。至此,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8 000+3 000+700=11 700 (万元) 。

(2) 商誉的计算。A公司取得B公司70%的股权时产生的商誉=8 000-10 000×70%=1 000 (万元) 。A公司购买B公司少数股权时进一步产生的商誉=3 000-11 800×20%=640 (万元)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体现的商誉总额为1 640万元。

(3) 所有者权益的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 B公司的有关资产、负债应以其对母公司的价值进行合并, 与新取得的20%股权相对应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金额=11 000×20%=2 200 (万元) 。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 000万元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 (20%) 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2 200万元之间的差额为800万元, 除去确认的商誉640万元之后, 差额为160万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 首先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在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的金额不足冲减的情况下, 调整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本例假定资本公积足够冲减160万元。

(4)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 借:所有者权益11 000万元, 商誉1 640万元, 资本公积16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1700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1100万元。

三、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 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指出,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 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2) 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则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细化, 指出:对于控股合并, 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于吸收合并, 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则进一步解释了负商誉在利润表上应如何列示, 指出: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 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计入合并当期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对于控股合并, 则体现在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

(二) 举例说明

1. 控股合并下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例3:20×6年6月30日, 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 000万股普通股 (每股面值为1元, 市价为8.75元) 。当日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当日, P公司、S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如表3所示, P公司、S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 (假定上述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已经复核) 。

(1)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8 750万元;贷:股本1 00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 750万元。

(2) 计算确定合并负商誉。合并负商誉=10 850-8 750=2 100 (万元) 。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 此次合并中的负商誉2 100万元应该计入当期损益, 即“营业外收入”科目, 并且这个差额不影响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

单位:万元

(3) 编制抵销分录, 借:存货195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1 650万元, 固定资产2 500万元, 无形资产1 000万元, 实收资本2 500万元, 资本公积1 500万元, 盈余公积500万元, 未分配利润1 005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8 750万元, 营业外收入2 100万元。

(4)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根据准则指南的规定, 此次合并中的负商誉2 100万元应该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个规定的潜在含义是:因为会计准则已经规定将负商誉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且对购买日的合并利润表造成影响, 从而必然会相应增加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留存收益2 100万元。假定按10%计提盈余公积, 则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调整盈余公积210万元, 调整未分配利润1 890万元。合并资产负债表见表4。

2. 吸收合并下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例4:资料同例3, 但这里假定P公司对S公司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因合并后S公司失去其法人资格, P公司应确认合并中取得的S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P公司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S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本次合并中, P公司的合并成本为8 750万元, S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 850万元, 合并成本比S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低2 100万元, 应记入合并后P公司的“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P公司的个别利润表中反映。

(1) P公司合并日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货币资金450万元, 库存商品450万元, 应收账款2 0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3 800万元, 固定资产5 500万元, 无形资产1 500万元;贷:短期借款2 250万元, 应付账款300万元, 其他应付款 (其他负债) 300万元, 股本1 000万元, 资本公积7 750万元, 营业外收入2 100万元。

单位:万元

(2) 合并后, P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如表5所示。

篇4: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问题及处理

关键词:特殊儿童;情绪行为;处理对策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自身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即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称之为情绪。行为是一切遗传和习得的外显行为,即机体任何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进行的各种内在心理活动。

因此,情绪行为的产生和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情绪作为情感的一种,情绪的发泄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或多或少存在有些不必要情绪的产生与发泄现象。

一、了解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心理特性

特殊儿童在认知方面远远低于正常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往往感受慢,感受范围狭窄,导致认知、情感、意志等很多方面发展得不协调,影响了特殊儿童面对挫折的能力造成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

1.特殊儿童认知不协调是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

即认知内容与认知过程的不协调,包括思维缺失和认知偏差;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的不协调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认知、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主要影响特殊儿童的认知选择和自我控制能力。

2.特殊儿童负面情感体验强烈,主要体现在特殊儿童在面对挫折时缺乏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障碍儿童往往会选择采用攻击性行为或呆滞重复性行为来掩饰挫折;或者利用幻想逃避现实。

二、分析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

特殊儿童产生情绪行为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而特殊儿童产生问题情绪行为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引起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产生的提前事件及有效原因

包括发生的情况,即具体可分析到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行为发生前发生的事情;往往特殊儿童伴有产生情绪问题行为的先兆,如,儿童行为发生前的个体征兆、呼吸急促、心跳快、脸红等。

2.特殊儿童在前提事件的作用下做出的反应,也就是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具体表现

3.随着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反应而产生的后果事件,也就是特殊儿童想要达到的后果

如,要求、逃避、引起注意、获得具体事物或者感官的刺激等。

三、选择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处理方法

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处理是在正确的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下,结合准确地分析特殊儿童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寻找到的帮助特殊儿童在问题情绪行为产生前、问题情绪行为产生时、问题情绪行为产生后的解决对策。提高特殊儿童面对挫折的能力,健全自我意识,逐渐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减少问题情绪行为的产生。

1.当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是个体本身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则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本身旨在形成恰当的行为代替问题行为,通常可采用渐隐、模仿、塑造、自我肯定、自我指导等方法。

2.通过改变和调整引起个体产生问题情绪行为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来矫正儿童的不正当情绪行为,具体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相互抑制法、系统脱敏法等。

3.如果情绪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果维持的,则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行为的后果来矫正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可采用惩罚法、消退法、正强化法、负强化法、系统脱敏法等。

四、特殊儿童问题情绪行为的教育方法

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情绪感受严重脱离现实的现象。以一种妨碍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表现挫败的方式应付外界事件,这就叫做情绪障碍。因此,要针对特殊儿童的情况对其情绪发泄加以观察,设计方案、制订个别计划以改变其严重行为。

1.以障碍类型分类:(1)听力残疾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平衡;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注意熏陶,增强情感体验与表达功能。(2)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加强情绪稳定性及控制情感的能力,加深其体验的深刻度进而加强情感的体验强度;多利用正强化,消除自卑、焦虑等情绪。

2.以心理问题分类:(1)帮助焦虑的儿童找出性格上的不足,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及认知,客观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2)针对恐惧症的儿童比较单一的特点,采用系统脱敏法通过放松训练、建立恐怖等级、进行实际治疗。(3)自卑是指儿童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表现认识的态度体验。消除引起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高自信心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特殊儿童因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面对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时,要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针对个体差异及时、有效地解决情绪障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辉.行为改变技术[M].2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09.

[2]杨广学.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

[3]张巧明,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3.

[4]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篇5: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

(2014-05-06 12:21:22)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财会与税务

原文地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难点热点问题和特殊事项的处理作者: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难点热点问题和特殊事项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特殊事项处理技巧

作者:李影 侯淑洪 来源:中国税务报 时间:2014-03-03

前几期,我们梳理和介绍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一些特殊事项的税务处理技巧,本期将继续梳理和介绍汇算清缴中一些事项的税务处理方法。

资产类特殊事项如何处理?

1.初始资产为无偿划拨的,改制时是否可以评估入账?是否涉税?

如果企业的资产是无偿划拨的,划拨时没有按财政部规定计入国家资本金,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零,税前不能扣除折旧;改制时由于没有改变权属,根据资产的历史成本计税原则,不能改变计税基础,不能按评估值入账,也不确认所得,不得计提折旧,计税基础依然为零。当处置时按转移资产的售价全额计征所得税。

法规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2.股本溢价转增资本时,股东是否涉及企业所得税?

股本溢价是由于某股东投入的资本大于注册资本形成的,其来源于股东投资,其金额包含在该股东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里。股本溢价转增资本时,对于该股东来说,其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没有改变,没有收益产生,不涉及企业所得税。对于其他股东来说,由于持股比例不变,获得的分红比例不变,即股东的权益没有发生变化,其长期投资成本的计税基础没有改变,没有收益产生,也不涉及企业所得税。如果收取投资时,收回的投资大于当初的计税基础,其差额按投资转让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

法规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七十一条。

3.国资委无偿划拨是否属于对外捐赠?

据笔者了解,该事项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北京目前与财政部门和国资委的沟通结果是按投资方收回投资再投资处理,即划出方按账面价值减少资产,同金额减少股东权益;划入方按账面价值增加资产、同金额增加股东权益,股东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明细,此方式下不按对外捐赠处理,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划出方按对外捐赠处理,税前不得扣除;划入方按接受捐赠处理,按公允价值征税。

法规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条、第十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第二十一条。

股票分红持有期的12个月如何确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此条款纳税人有两种观点,一是收到股票分红款或股权登记日时点距购买日已满12个月才能免税;一是只要出售日距购买日满12个月,在此期间获得的分红都可以免税。那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所说的“足12个月”,最迟时点指的是分红时点还是出售时点?

试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的文字从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即“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再简化为“连续持有12个月及以上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中的“12个月”,指股票连续持有期间的长度,而不是指分红时点的持有长度,持有期间应该是出售日至购买日,而不是分红日至购买日,只有出售才会产生持有期间的终止,而分红不会产生持有期间的终止。因此,企业取得股票分红,只要该股票的持有期间超过12个月,就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而不论分红时点时是否满12个月。

实际工作中,如果当企业所得税汇算时持有期间不足12个月收到的分红,应按征税收入计征,下一当满足12个月规定条件时申请退税或抵减。

视同销售相关收入和成本如何确认?

视同销售,指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只确认费用或分配。税法上,视同销售行为涉及收入和资产成本的确定。

对于视同销售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三条规定,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即收入按市场公允价值确定,并按此金额填列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一《收入明细表》第13行~第16行。

对于视同销售成本,如果该资产属于存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即自制的按生产成本确定,外购的按购买价格确定,投入的按评估确认投资金额确定。如果该资产属于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即外购的按买价,自建按实际发生的。总之,如果该资产取得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没有差异,发生视同销售时,对应结转的成本就是账面净值,并按此账面净值填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二《成本明细表》第12行~第15行。

企业所得税汇缴中热点难点问题解析

作者:简生仁 来源:中国税务报 时间:2014-03-03 201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帮助纳税人顺利完成汇算清缴,减少涉税风险,本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别是近一年来国家新出台的涉及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政策,对实际工作中涉及政策变化需要衔接说明的内容,以及纳税人询问较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一归纳解析。

核定征收企业取得利息收入的计税问题

2013年,甲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10%)征收方式,10月取得一笔利息收入50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是50×10%×25%=1.25(万元),还是50×25%=12.5(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第二条规定,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收入总额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种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年报(A类)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其中第(五)项为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所称利息收入,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根据上述规定,利息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收入总额的组成部分。因此,利息应计入应税收入额,按照规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即50×10%×25%=1.25(万元)。

私车公用税前扣除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司存在产权属于个人的车辆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公司也为这些车辆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这些费用能否合理、合法地在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税前扣除需要取得合法凭证。车辆产权属于个人,但确实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承担合理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是单凭员工报销的燃油费、停车费、过路过桥费,还不足以证明上述费用属于“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因此,建议企业按公允价值与资产所有者签订租赁合同,清晰约定发生的相关费用承担归属,通过租赁关系,将所有权权属问题变为使用权,凭租金发票和其他合法凭证,在税前扣除租金及合同约定的其他相关费用。否则,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在本企业的资产(如投资者个人资产等)发生的一切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以租赁关系解决费用列支问题,应当注意两方面:一是不宜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约定由公司承担,车辆不可避免有个人(资产所有者)使用的部分,应当视情况按照合理方法分摊发生的费用。二是在费用报销时应列明以下事项:租入车辆的车牌号,报销期间的里程,报销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的明细和事由等。企业查补税款税前扣除所属期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作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补缴以前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应按该补缴税款的税款所属调整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得在补缴税前扣除。企业作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企业共用水电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商事登记改革后,涌现出许多商务服务公司,这类公司的模式往往是租赁一个较大的办公场地,分割成若干小区域用于设立公司,由此带来共用水、电、气问题,通常水、电、气发票均由商务服务公司取得,各公司分摊该费用,由此导致的税前扣除凭证的合法性问题,应如何解决?

上述分摊的费用,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涉及各方可以凭租赁合同和供水、供电、燃气等公司开具给出租方的原始水电气等发票的复印件,按水电气等原价分摊方案,经双方确认的用水、用电、用气分割单(盖章)等凭据作为税前扣除依据。

转持股份取得的分红能否作为免税收入问题

2013年,A公司借款给B公司100万元,由B公司投资于C公司,C公司税后利润分红给B公司20万元,再由B公司将此20万元划给A公司。A公司取得的20万元分红可否作为免税收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通过第三方转持的股份,其实质为债权性投资而非股权性投资,其分红不能作为免税收入。因此,A公司取得的20万元分红不能作为免税收入。

村(经济合作社)取得的房屋出售收入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其中包括租金收入。因此,村(经济合作社)取得房屋出售收入,应该履行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红线外建造成本能否税前扣除问题

2013年10月,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取得一块拍卖土地,认可在该土地附近(即红线外)建设一个休闲广场,发生成本100万元。该100万元能否列为甲公司2013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实际发生的不符合经营常规的费用,应由企业进行相应的举证(如开发合同的特别约定),不符合税法规定扣除原则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该100万元不能列为甲公司2013年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列支的会议费处理问题

企业列支的会议费,票据既有写明会议费的各个酒店、会议中心的机打发票,也有大量的定额发票,无会议明细附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列支在会议费中的无法确定费用性质的支出,能否直接作为业务招待费在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列支在会议费中但无法确定费用性质的支出,无法证明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性,不能税前扣除。

因拆迁而重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转让成本计算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11号公告)规定,在2012年10月1日前已签订拆迁协议的企业,重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可以作为搬迁支出,从搬迁收入中扣除,但所计提的折旧费不能在税前扣除。以后转让该固定资产时如何计算固定资产转让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因此,该固定资产转让时,其转让成本应为该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剔除已在搬迁收入中扣除部分和在税前扣除的折旧部分后的余额。

汇算清缴中成本类特殊事项处理技巧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了6个年头,许多汇算清缴疑难问题已得到解决。但对于纳税人来说,却总会有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针对纳税人在2013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涉及成本的一些特殊事项,笔者就相关的税务处理做一梳理和介绍。

1.企业高管境外考察费是否属于工会经费?

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的规定,高管境外考察费不能挤占职工教育经费。因此,高管境外考察费不能算在职工教育经费内。那么,是不是可以全额扣除或不能全额扣除呢?这主要看该境外考察是否与生产经营有关,如果能够证明有关就可以全额扣除,否则视为个人支出不得扣除。法规依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二十七条。

2.雇主责任险可否在税前扣除?

雇主责任险在保险的险种内属于财产保险,但是否属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财产保险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雇主责任险虽非直接支付给员工,但是属于为被保险人雇用的员工在受雇的过程中,从事与被保险人经营业务有关的工作而受意外,或与业务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致残或死亡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因此该险种应属于商业保险,不能在税前扣除

法规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六条。

3.只给部分员工缴纳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是否可以按标准税前扣除?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文件的规定,企业所得税可以按标准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必须是全体员工都有的,只给部分员工缴纳不允许税前扣除。

法规依据:《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7号)。

4.挂证人员(使用资质)的社保费用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如果企业给挂证人员缴纳社保,但不发工资,也不扣缴个税,挂证人员也不为公司工作,那么该人员不属于公司的职工,其已缴纳的社保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法规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五条。5.企业与另一企业发生合同纠纷,上诉到法院,法院判决书要求对方开具发票,但对方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将法院判决书确认为合法有效凭证?

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法院出具终止执行书,说明没有办法再取得发票,可以将法院判决书和终止执行书作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前扣除;

二是如果法院未出具终止执行书,因为是否能取得发票还未确定,而税法需要确定性,需要按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税前扣除金额。因此,没有法院终止执行书证明的,法院判决书不能作为合法有效凭证。

法规依据: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

6.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利息税前扣除时点如何确定?

对于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借款合同,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时点都是合同约定的还本利息日,即利息收入确认的是付息日,利息支出税前扣除也是付息日。如果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提了每年的利息费用,企业所得税申请时需要调增,在合同约定实际支付当年再调减。

篇6:特殊问题的处理导游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经常会提出一些难度较高或导游员还没掌握的问题,比如,楹联上的某些字,景点中的小建筑以及游客听导游员讲解后所引发的深层次的问题,等等,游客的提问反映出他们求知欲望大,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游客提问的越多,越能说明导游员与游客之间关系的融洽。所以,当游客所提出的问题导游员一时回答不出来,那也不必难为情,但必须采取一些导游方法和技巧来妥善解决。

参考提示

游客提出的问题导游员一时回答不出,作为导游员首先不要紧张以及流露出尴尬的神态,也不要望文生义或胡编乱造地瞎说一气,

应是实事求是地向游客解释清楚,并可请教其他游客是否能解答问题,拜能者为师,态度要诚恳谦虚。其次,导游员也可请教在景点的工作人员以及正在带团的其他导游员。实在不方便的话则可把所提问题以及游客的姓名、通信地址或是住房号码抄下来,当天旅游活动结束后(或在游客自由活动时间)赶紧与旅行社或资深导游员取得联系,或查阅资料,将所获答案在第二天带团时赶紧告诉游客。若是旅游团已离开本地,那导游员就得以通信的方法将问题答案告诉游客。请注意!此项工作千万不可不做,不可忘了给游客一个满意的答复。

上一篇:我区中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下一篇:关爱健康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