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2022-08-26

第一篇: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 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

1. 手术室入口设缓冲区,手术室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分别存放。手术室拖鞋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2. 手术室空气消毒;每日完成紫外线空气消毒,有条件的手术室可安装空气净化或空气层流装置。

3. 医院手术室每月进行空气检测、手卫生检测、物表检测等,并有记录。

4. 电话机、推车、桌面、水龙头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 手术室环净卫生采用湿式清洁,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2~25度,相对湿度35%~60%。

6. 每台手术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对手术间进行初步清洁消毒。感染手术按照“特殊感染的处理流程”处理。

7. 每台手术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负压吸引瓶进行浸泡消毒处理。

8. 每台手术后对牙椅过滤网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9. 手术间与其他房间的地拖、地桶严格区分,标识清晰。 10. 进入手术室穿一次性鞋套,或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

11. 手术后按要求处理医疗垃圾,无手术时,保持垃圾桶内清洁无物。(详见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

12. 每天手术结束后,手术间进行终末处理。 (二)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 1.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及患者植入物由医院采购部统一采购,手术室按计划订购和领用,医生和供应商不得私自带物品进入手术室。

2 根据手术量及产品消耗进货,杜绝一次性无菌物品积压等浪费现象。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不得混放。

4 手术所用器械采用高温灭菌,不耐高温器械可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使用无菌物品前,检查物品有效期、灭菌效果、包装有无破损,是否潮湿。

5术中使用的植入性物品开启前严格执行两人查对制度,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6一次性无菌物品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7手术台上已被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物品必须重新灭菌。

8灭菌物品存放于专柜保存,分类、分架存放,标识醒目;灭菌物品要注明有效期,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和使用。

9无菌物品存放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

10一次性无菌物品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11进出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戴口罩,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或手消毒。

(二) 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1. 感染手术要在手术病历上注明。

2. 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手术靠后安排,手术间挂“隔离手术”标识。

3. 感染手术准备用物力求简单为宜,尽量少用布类、以一次性为佳;含有脓血的物品则尽量控制在手术台上,勿随意放置。

4. 手术人员应穿防渗透性隔离衣、口罩、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戴双层手套,穿隔离鞋,进入手术间的人员不得随意出手术室;室内、室外各安排巡回护士;术中未确定使用的物品应先放置在室外,需要时由室外巡回护士传递给室内巡回护士;有皮肤破损的医务人员应避免参加手术。

5. 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装入防渗透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标注“传染性”,集中处理;病理性废物用双层黄色病理性废物袋包装,并注有“特殊感染”标识。

6.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放入1000~2500mg/L含氯消毒剂混合放置2h后排放。

7. 乙肝及艾滋病;房间环境及牙椅用2000mg/L(按消毒液厂家说明)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等照射45min;用过的器械应采用含氯消毒液2000mg/L(按消毒液厂家说明)浸泡30~60min;再按照高危器械清洗消毒流程标准进行处理,高压蒸汽灭菌。

8. 疑似朊病毒感染患者,术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浸泡于1mol/LNaoH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

9. 防止交叉感染,此类手术禁止参观。

第二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服从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除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及手术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2、进入手术室按照入手术室流程,凭有效证件在入口处领取钥匙,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口罩。手术中需短时外出时,应更换专用外出衣、鞋。手术结束,应脱去手术衣帽、更换鞋,并放入指定位置,将钥匙还原,离开手术室。

3、手术室科学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并有醒目的提示。

4、合理安排手术的区域与台次: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同一手术间先安排感染风险低的手术,后安排感染风险高的手术,连台手术手术间层流自净30分钟;感染手术安排在单独的负压手术间。

5、病人须更换清洁病人服后入手术室。

6、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凡呼吸道带菌者必须参加手术时,需带双层口罩,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需请巡回护士更换口罩,上肢皮肤病及感染者不得参加手术。

7、手术室对每月手术类别作详细登记,并统计上报。对特殊感染的手术病人,及时筛查、登记和上报,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8、手术室每季度做一次生物监测(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外科洗手、高压灭菌器等),并鉴定监测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

第三篇:手术室感染控制指南

一、手术室布局

1、手术室入口要符合无功要求

工作人员按规定换鞋后才能进入清洁区域。洁污交替地带要有隔离带,如放一条长凳将清洁区域与污染区域隔开。接送患者用双车法,在手术室入口处使用交换车,或在入口处设去除污染装置。

2、设三条通道,即工作人员通道、手术病人通道、物品供应通道。

3、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区与区之间用门隔开,设立明显分界标志。

4、手术间的要求

手术间应需要分设无功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手术间只允许设置必要的器械和物品,如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电源等设施。

二、手术室的空气消毒

1、动态空气消毒机,每天消毒4h。

2、卫生清扫

彻底清洁卫生是空气净化的基础。清洁卫生应以湿式清扫为宜。每日对手术间物品表面,地面进行擦拭,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全部物品移出手术间,擦洗干净;地面用水冲刷;墙壁、门窗等均要擦洗干净。每月彻底清扫后进行空气培养,以监测卫生效果。手术室空气细菌数200cfu/m3,手术室空气不得检查出致病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三、无菌操作技术及管理

1、无功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严防混淆。放置无菌物品的房间和厨柜,每日要清洁消毒。

(2)无菌物品外包装要有消毒标志及有效期,有效期为7—14天。

(3)已打开包布的物品和罐皿类,只限于24小时内存放于手术间使用,不得放回无菌室。无菌容器一经打开,虽未使用,但需重新灭菌。无菌液体打开后24小时内使用。

(4)无菌持物钳涁压力蒸汽灭菌,每台手术用一套经灭菌的干燥持物钳及镊子罐(目前主张罐内不加消毒液,并于术后重新洗刷干净,包装灭菌备用)。凡有污染的镊子、持物钳等应立即更换,并重新灭菌处理。

(5)煮沸消毒和化学药品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漏气,一旦发现应视作有菌物品。

(7)无菌包内应放有灭菌指示卡,打开无菌包时应检查指示卡灭菌效果,达标后方可使用。

2、手术间及人员的管理

(1)手术安排原则

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进行;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就先做无菌般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2)接台手术处理

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等。两台手术之间,尽量用药液湿式消毒,包括湿试地面。

(3)人员流动

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和活动,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避免大声说话、交谈、打喷嚏等。严格控制参观人数,特别注意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直接入无菌手术间。 (4)手术间的门窗应严密关闭,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5)禁止患病人员参与手术

患有呼吸道感染、疖肿或手部有破损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手术和进入手术室。

(6)限制手术台上翻动患者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脱去鞋、袜,换上清洁衣裤并戴帽子。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手术区。

(7)着装要求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着手术消毒衣裤,应将内衣遮盖,裤腿最好扎紧;戴好帽子,并完全遮住头发;戴无菌口罩,覆盖口,鼻部。

3、手术前的准备

(1)患者术野消毒

 消毒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患者术野皮肤是否清洁,有无疗肿,红肿及皮肤损伤,一旦发现,应及时与手术医生研究补救措施。必要时延期手术,以防止术后感染扩散。

 用2%碘酒涂擦,干燥后再用75%酒精脱碘。

 操作时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消毒,每圈应该衔接紧密,接触了外围皮肤后如有遗漏,不可再返回中心涂擦;感染的伤口则应由外向内消毒者的手术切勿与患者皮肤接触。

 消毒范围应为距手术切口15—20cm的区域,以建立适当的无菌安全带。

四、手术中的无菌操作

(1)无菌台的管理

无菌台是放手术必需用的无菌单,无菌敷料和无菌器械等物品的地方,不能接触任何非灭菌物品。

 铺设无菌台者应穿着刷手衣,戴好帽子、口罩。擦净台面,将手洗净擦干。检查无菌包是否达到各项要求,如有效期、化学胶带及包装是否完整等。

 敷料包第一层用手打开,第二层用无菌镊打开。操作者应始终与无菌台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

 刷手护士洗手消毒手臂可用手打开第三层敷料包布。铺在台上的夹层包布向四周下垂,下垂积分30cm以内视为相对无功区。无菌台面铺有四层以上的无菌单 ,刷手护士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手握边栏,巡回护士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手气下垂台布。

 无菌台面上摆放的无菌器具,敷料等不可伸手出台缘外,湿纱布,敷料应放在无菌弯盘内,不可直接放在无菌台上。弄湿了的手术衣、巾应视为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 手术开始后,无菌台上的一切物品不得再用于另一手术或作其他用。已辅好的无菌台若4小时未用,应重新做灭菌处理。

(2)使用切口保护膜

手术野按要求铺无菌手术单,最后用切口保护膜封闭皮肤,防止皮肤暴露及术野浸湿。 (3)操作注意事项

 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手术人员脐平面以下,肩膀部以上,背部均视为有菌区,手术器械触碰以上位置后即视为污染,必须立即更换。器械护士不得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超过无菌台传递物品;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过无菌台栏杆。

 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就消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实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 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重新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再使用。  手术中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生。无菌台上备用的器械最好盖以无菌巾,以减少灰尘污染。有些手术中已应用的器械,如切开胃肠腔等的九剪应视为已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  手术间的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手术的参观者要与手术区保持30cm或40cm以上的距离。给手术者擦汗时,术者的头部应转向侧面并用湿毛巾擦。手术间内不得做与本次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如叠韵,做敷料等 。

 为缩短手术的时间,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在仔细操作的基础上,手术完成得越快越好,术后感染的发生涨与手术暴露的时间密切相关。  术后需置引流管的患者,引流管的位置最好自离切口较远的体壁引出。  术毕缝合切口前,应先用碘酒,酒精涂擦切口两侧的皮肤。缝合后,再用碘酒、酒精涂擦切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裹。

五、术后物品处理原则

术后物品处理原则应为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 用过的器械,将各轴节打开,浸泡在消毒液30min后,再清洗。彻底消毒清洗后再进行灭菌。

 用过的可回收敷料,装入袋内,封闭运送至洗衣房进行处理。

 用过的一次性医用物品,按元宝分类放置,回收的物品先做初步消毒回收。不回收的物品,应进行分类,被血液污染的按医用垃圾处理,封闭运送至回收站进行焚烧。

六、麻醉操作中的感染预防

 麻醉师也是参与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前同样应更换手术衣、裤、帽、鞋,进入手术间时应戴口罩。

 麻醉操作前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刷手并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则。

 麻醉监测系统,麻醉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所有设备每使用一次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各项操作应在麻醉工作室内进行,而且清洗、包装、干燥等均要有明显的操作区域划分。

 清洗前应将器械的关节打开,有管腔的器械须先将腔内通条或盖子取出。  麻醉及呼吸器械应给予相应的消毒与灭菌,耐高温,湿热者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存放在密闭的无菌物品柜内备用。

 螺纹管、鼻导管、面罩连接物及喉镜等,应在每次使用后先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再用无菌溶液冲洗后挂起晾干,并存入靠近手术间的清洁器械柜内备用 。

 麻醉机应定期消毒处理。

 麻醉中使用的注射器、吸痰管等,宜采用一次性包装。所用药液则以小瓶包装为好,用过1次后剩余药液应废弃。

七、特殊感染手术的隔离技术

 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隔离各类和感染诊断。

 设专用隔离手术间,应位于远离其他手术间,而距手术室入口较近处。室内设备力求简单、实用,并挂“隔离”标志。

 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手术完毕后工作人员就特别注意手部的清洁消毒。

 运送患者的平车应辅一条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用过的大单装黄色塑料袋运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必要时还应进行灭菌处理。  谢绝参观、实习、减少传播扩散机会。  术后处理:

1、手术间的环境和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2、凡手术患者接触过或用过的器皿、台面、地面均应用高效消毒剂洗刷、擦拭、或浸泡消毒后再处理。

3、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隔离室内装入黄色塑料袋,并注明标志加封后按双袋法判定对洗衣房消毒、清洗,或送供应室先灭菌再清洗、包装灭菌。经二次灭菌后做细菌监测,无致病菌方可再使用。或者在手术室内经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后再送去洗涤、消毒、灭菌。

4、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集中于黄色塑料袋内,加封后用双袋送到焚烧炉或作无害化处理。

5、手术台、推车、仪器等设备均应放入手术间内,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密闭24小时后开窗通风,打扫卫生,经空气和物体表面检测证实无致病菌存活后方可重新使用。

6、术中使用的器具,手套等 用高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干净,包裹,灭菌。

7、参与手术 人员应在手术室内脱去手术衣、鞋套并装入黄色塑料袋内,更衣后方可离去。

8、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内,密封后送去焚烧处理。

9、若接受手术者为乙肝患者,而医护人员又在手术中不慎被刺伤,应立即在局部挤出血液数滴,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除局部采取措施外,术后应及时检验,如乙型肝炎抗体阴性者,应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第四篇:手术室感染控制与预防

一、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手术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手术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人员进出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1、手术器械及物品使用 手术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2、环境清洁 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3、感染预防 手术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4、无菌技术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5、职业防护 手术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6、医疗废弃物管理 手术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在细菌繁殖和局部感染发生及扩散前及时阻止,使机体免于感染。具体措施包括增强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能、注意手术操作的技巧、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抓好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的防范感染的措施,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一)管理要求

应当制订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估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手术前预防措施

1、术前皮肤清洁 术前应彻底清洁手术切口和周围区域,去除所有污物、有机碎屑以及暂住菌,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2、术前备皮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是否需要进行备皮,应取决于手术患者的毛发数量、手术切口位臵、手术方式、是否影响手术薄膜粘贴以及是否干扰电极板粘贴等综合因素。备皮前先评估手术患者皮肤情况,

2 如手术部位皮肤有破损、痣、疣、疹等特殊情况,应谨慎处理。备皮时间应尽量接近手术开始时间,同时备皮不应在手术间中进行。

3、皮肤消毒和准备 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严格按照不同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进行消毒。

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手术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5、外科洗手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保持较短的指甲,不戴首饰。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洗手。

6、感染或潜在感染手术人员的管理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重视术前手术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7、术前预防其他措施 劝导手术患者术前应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天数;不减少和中断一些药物的使用,不建议单纯通过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包括输血),不提倡通过提高伤口周围氧含量等预防感染。

(三)手术中预防措施

1、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间内人员的活动可能增加微生物的传播,手术间空气中的细菌会附着于灰尘、棉絮、皮肤碎屑以及呼吸道飞沫上。保证手术室良好的环境必须从以下两方面控制:

3 (1)控制微粒及微生物数量:术中手术门关闭;定期维护清洗空调过滤网。尽可能减少手术人员出入手术房间的频率,工作人员避免交谈,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物品表面长时间在空气中的暴露,尤其是各种植入物。手术室内的人员包括台上及台下人员尽量使用不会脱落颗粒的物品(如无粉手套)。

(2)维持地面环境清洁:手术过程中及时清除滴落在地面上的血迹、体液等,保持手术环境清洁。手术日晨或当日手术全部结束后,均采用湿性方式清扫地面,清洁物品表面。

2、手术人员仪表要求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前,应规范佩戴外科口罩和帽子,口、鼻、头发不外露。外科手消毒后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如手术衣被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以避免术中微生物从手术人员的头发、暴露的皮肤和粘膜等向手术患者和无菌区域转移。手术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手术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保证自身安全。

3、手术技术和管理 手术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手术操作中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尽可能减少坏死组织、异物的产生。手术过程中应维持手术患者正常体温,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放臵引流管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臵管位臵合适,引流管切口应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处;切口缝合前后,均应用消毒剂再次进行消毒,然后粘贴敷贴或按常规处理。

4、物品灭菌要求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

4 菌水平;常规采用供应室灭菌器灭菌物品。只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小型快速灭菌器灭菌。植入物不能采用小型快速灭菌器灭菌。

(四)手术后预防措施

病区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

随着医院手术量的不断提升,手术室护士应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对接台手术的环境、物品及手术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实施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

(一)接台手术环境管理

当手术间的地面无明显污染时,用清水擦拭即可;当地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除将污渍擦净外,还应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普通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在无人情况下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二)接台手术物品管理

1、手术标本 由巡回护士按《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将装有手术标本的容器或标本袋运送至标本间放臵。

2、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通过污染走廊或采取隔离转移措施,运送到污物间;液体废弃物通过专用池直接倒入下水道(有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或者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3、手术器械 使用后的器械应初步清理,立即臵于器械栏或整理箱内,使用干净的手术巾遮盖,通过污染走廊送往供应室进行集

5 中处理。

4、仪器表面 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仪器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酒精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

(三)接台手术人员管理

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接台手术人员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再按要求穿无菌衣,戴外科手套。接台手术人员的口罩或防护面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四、感染手术的管理

感染手术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手术,以及一些特殊化验指标异常的手术患者的手术。常见的一般感染手术有脓肿切开或切除,胃、肠、阑尾穿孔,烧伤感染、甲类传染病、结核、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艾滋病、非典、破伤风、梅毒、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引流液、排泄物对周围环境和术者造成污染,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菌种所致疾病的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做好感染手术的标准预防,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一)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 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应于手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较为全面地了解手术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基础健康问题,皮肤准备情况、肠道准备情况、备血、配血、各项检查情况

6 以及手术方案等,取得手术患者及家属理解和配合。密切关注手术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如肝功能指标、HBV、HCV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次日的手术排班,如时间、手术房间、手术用物及人员等。

2、手术安排 已知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感染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专用手术间内实施,条件受限时则应安排在当日最后一台。有条件的医院,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系统的感染手术间,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手术必须安排在设有负压系统的感染手术间。对于急诊手术患者,缺少各项检查报告,应按感染手术进行处理。

3、物品准备 手术间门口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悬挂相应的隔离牌,如空气隔离、接触隔离等。将手术间内本次手术不需要的物品移到室外,术前充分备好术中所需各种手术器械及物品,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铺单、手术衣及卫材用品等。若遇到艾滋病、外渗引流物较多、有皮肤感染型疾病等情况时,应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开包后所有器械必须与器械单核对,无误后签字。

4手术患者转送 患有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手术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手术患者应更换清洁患服并使用敷料覆盖裸露的感染部位,同时应避免不必要的停留。手术患者转运床上粘贴隔离标识。

5、隔离措施 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手术室应备好各类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面罩、防渗透

7 隔离衣等。当血液、体液可能飞溅到手术人员面部时,应戴防渗透的口罩和防护眼镜;当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和污染手术人员身体时还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有皮肤破损的手术人员应避免安排参加感染手术;台上所有手术人员应戴双层手套及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二)术中管理

巡回护士应始终保持手术间房门关闭,负压手术间应经常观察其负压维持情况。手术过程中手术成员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洗手护士应使用持针器装卸刀片,禁止用手装卸刀片;传递锐器时不能将锐利面直接放到手术者手中;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戴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针头、刀片等锐器。术中使用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切下的组织等集中放臵于无渗漏的袋或容器中,尽量减少周围坏境和工作人员的污染。

(三)术后处理

1、工作人员处理 手术人员将脱下的一次性手术衣、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鞋、口罩、帽子方可外出,经淋浴后更换洗手衣裤方可参加其他工作。

2、手术器械、物品处理 再次与器械单核对数目并签名,将器械进行双层打包。第一层袋口在手术房内扎紧,第二层在手术房外套上,并表明感染种类,送供应室规定清洗机特殊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手术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转运车及手术间内的一切物品,包括手术床、器械台、无影灯、吸引器、电刀等,如为严

8 重特殊感染必须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3污物的处理 交换车、手术床床单床套、被套使用后立即更换,非一次性的敷料包括手术巾、手术衣、床单、被套等布类,应放在黑色袋中,袋口分层扎紧,标明敷料种类、数量、感染种类,送洗衣厂特殊处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包括一次性的敷料、一次性布类、一次性物品、纱布等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分层严密包扎,统一回收处理;引流液加水加含氯消毒片配制成2000mg/L含氯溶液侵泡1小时后倒净;针头、刀片和缝针等损伤性废物立即放入利器盒内;防护用品如防护镜、面罩、隔离衣等侵泡于2000mg/L含氯溶液1小时后洗净,晾干备用。

4、污染环境的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后房间的地面、墙壁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特殊感染必须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墙面要求擦到2.5M以上,擦拭顺序为先干净后污染。当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覆盖消毒,再按照常规清洁消毒程序。

手术间内污染物品送出后,封闭手术间,采用层流过滤设施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手术或特殊感染手术,如结核手术,术后的负压手术间应手术结束后至少负压持续运转30分钟后,再使用相应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擦拭,并更换回风口过滤网,开启正压层流12小时后,空气培养阴性后开放手术间使用。

手术室感染管理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马道分院手术室

目 录

一、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1

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2

三、接台手术的感染控制---------------------5

四、感染手术的管理---------------------------6 11

第五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布局、流程合理,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记,更衣室、办公室、敷料室、器械室等应设在相对无菌区,手术间无菌物品储存设在无菌区。

2、手术间应设感染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无菌手术间。

3、手术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4、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遇有需进手术室见习、参观时,二人以内者需经科室负责人或手术室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者需报医务科经科主任批准,参观者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出入。

5、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衣、帽、口罩、鞋,方可入室。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7、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8、手术器械包括刀、剪、缝合针线等应压力蒸汽灭菌。

9、手术室工作区域应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10、手术间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埃;有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过滤器每3-6个月检查清洗一次,每月应用酒精棉球至少擦拭一次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负氧离子发生器应每月定期清除尘埃);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当物体表面受到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 mg/L消毒液擦拭;每周清洁消毒专用鞋一次(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备用),若专用鞋被分泌、排泄物和血液污染,应及时消毒处理。

11、重复使用的麻醉用品、喉镜、面罩、通气管道、供氧管、雾化器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气湿化瓶一人一换,用后浸泡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30分钟,洗净干燥保存。

12、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感染手术用品应单独处理,用后进行双消毒(器械等物品用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再压力蒸汽灭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吸引器瓶、皮管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一切被脓血污染的用具、推车、地面均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 mg/L消毒液擦洗),术后严格终末消毒。

13、特殊污染(破伤风、气性坏疸等)手术后的处理;凡被脓血污染不耐热的物品,先用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直接接触伤口的器械、物品、敷料等用双袋法送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擦干再压力蒸汽灭菌;接触患者的一切用物包括推车,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 mg/L消毒液擦拭推车、物体表面、地面等;参加污染手术的人员,术后不得参观或出入其它手术间。

14、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15、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m3),每1—3个月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监测,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上一篇:宿舍卫生纪律检查表下一篇: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