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

2022-08-26

第一篇:手术室感染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在手术室的实施

摘要 目的 为了加深手术室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方法 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 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只有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手术室对感染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室 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与医疗事故和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着对病人和急危重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的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⑴。因此抓好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我院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管理力度,使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健全医院与科室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我院在创“三甲”医院时已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担任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并增设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

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手术室也成立了四人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一名、副护士长一名、监测员两名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 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增强控制感染的意识

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所学知识回科传授给科室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的感染率。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的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树立“慎独”精神,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训练、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 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对策

3.1 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的对策:手术室每日及术后均需进行清洁消毒,用1:500优氯净液擦地面,台面,采用垂直层流净化手术间空气,连台手术间隔净化30分钟。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使其菌落数按百级、千级、万级手术间的标准分别控制在10CFU/m

3、24CFU/ m

3、

64CFU/ m3以内。手术室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尽最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层流手术间内的空调过滤网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互不挪用,固定使用,用后以1:500优氯净浸泡消毒,晾晒以减少污染。

3.2 手术室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气灭菌的,首先进行高压蒸气灭菌。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可低温、低湿灭菌物品(橡胶类、塑料类)的最有效消毒方法。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等精密仪器,用2%戊二醛浸泡20~40分钟可达到消毒水平,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小时,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 (一般要求在1.5 %以上)⑵。

3.3 手术人员手控制感染的对策:规范洗手、刷手行为,并将相关洗手、刷手步骤以醒目图文贴挂在洗手视线范围之内,起指导监督作用,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对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批评指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因为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采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⑶。

3.4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

用一次性物品。

3.4.1 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灭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过期、不配套、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3.4.2 一次性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操,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 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4.3 一次性物品的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500优氯净液内30分钟,回收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3.5 手术后污物的处理

3.5.1 一般感染性手术(脓肿、肠梗阻、阑尾炎、开放性外伤、胃穿孔)的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用1:500优氯净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洁、擦干、上油、高压灭菌;手术后层流净化空气30分钟;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1:500优氯净液擦拭手术台血迹;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的污物配制成1:500优氯净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敷料送洗衣房处理。

3.5.2 特殊感染性手术(甲、乙、丙肝炎、艾滋病、梅毒)的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在0.5%过氧乙酸内10分钟,清水冲洗,煮沸30分钟擦干上油、高压灭菌,布类用红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 5%过氧乙酸刷洗,

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配制成0.5%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 理,手术间按8.1/m,用0.2%过氧乙酸喷洒。

4 小结

我院手术室的布局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由专人负责把好“三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低温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几年来我科室无手术感染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⑴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222 ⑵胡艳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2 ) .136^-137. ⑶罗国保,孙建良,宋秀兰,等.手术洗手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96

第二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环境管理

1、 手术室人员出入管理

(1) 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室,本科医生(含进修、实习生)要参观本科手术,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方可进入。

(2) 一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3人次,每天不超过10人次。( 3) 外来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与医务处联系,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凭申请单换参观卡方可进入。

(4) 参观手术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1日向医务部申请,征得手术室同意后方可参观。一般只允许参观半限制区及经参观廊参观限制区。需进入限制区的,一般不超过3人。

(5) 正在施行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病人的亲友、无关人员、特殊感染手术拒绝参观。

2、 手术室着装管理

(1) 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离开时将其放在指定位置。

(2) 手术患者一律空穿干净病号服(门、急诊病人空穿一次性隔离衣)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

3、 手术室物流管理

(1) 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2) 各类药品、液体及一次性物品去掉外包装箱后进入物品库房存放备用。

(3) 保证各类物品分类放置,无过期灭菌物品。 (4) 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

4、 严格管制手术间门户

(1) 手术人员及参观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互窜手术间。

(2) 手术过程中保持前后门关闭,如无人员进出,将门暂时控制在关闭状态,以避免频繁开关门时空气流动污染。

(3) 通向外走廊的门,术中禁止打开。按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所用物品定位放置,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5、 严格分离洁、污流线

(1) 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病人通道和污物通道。 (2) 将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洁净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手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作为污物流线,严格区分,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手术流程的需要。

(3) 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在手术部的最外边。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有侧门、缓冲间,以便于隔离和消毒。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间施行。

二、卫生清洁管理

1、 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2、 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 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 床、回风口过滤网、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4、 每周末对手术室工作区域的地面、天花板、墙壁、物体表面彻 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5、 每台手术结束后清除各种污物,医疗废物分类袋内密封,从污 物通道运出。

6、 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7、 每周对回风口过滤网拆卸清洗2次。

8、 每季度对洁净手术部空气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物体表面的细 菌监测每月一次。

三、手术器械、敷料包灭菌管理

1、 应用追溯系统严格实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使用。

2、 耐热、耐湿手术器械、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脉动真空灭菌 器每日第一锅要做BD 试验,每锅必须有工艺监测、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周有生物监测记录。

3、 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物品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锅要有物理监测, 每包有化学监测,每日要有生物监测记录。

4、 严格外来器械及植入性器械的登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 并做好生物监测记录。

四、手卫生管理

1、 严格按照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 每季度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抽查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五、手术间的使用管理

1、温湿度 一般以22~25℃,相对湿度为40~60%最为理想,在霉雨季节适当在早晨开机时调低温度1~2℃,以利抽湿,保证质量。

2、 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接台间隔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百级净化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万级净化时间不超过25分钟。 3 、层流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应在术前30分钟开机,长时间不用的手术间应提前3 h开机,以提高空气净化度,保证手术质量。

第三篇: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一、加强医院管理

1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洁净手术室三区划分明确,四通道禁止交叉混用,物品摆放有序,环境清洁无杂物。

2 每日常规物表消毒应在净化系统运行前进行;接台手术可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

3 医护人员进入术间必须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外出时更换外出服及鞋,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手术室。

二、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流程

1 无菌包包装、存放符合要求,标识无缺项、无过期;无菌柜(架)每周消毒一次,方法正确;接触无菌包前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外科刷手、戴帽子、戴口罩方法正确, 3 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如吊塔、麻醉机、监护仪、输液泵、 频繁接触的仪器表面按钮、C型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75%乙醇擦拭或按说明书进行消毒,接送车一人一用一消毒。

4 外科手刷手时间不少于10min,方法正确,无菌巾干手,手消毒方法正确,手刷高压灭菌。

三、规范隔离技术

手术病人术前应做HBV、HIV、HCV等有关指标检测,阳性患者有标记,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术毕应当对手术间环境及物品、仪器等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四、减少侵袭性操作:

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标识明确,密闭通过污染走廊运送至污物间,液体废弃物通过专用池倒入下水道(有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消毒后倒入下水道,每日清洁消毒容器。

2 做好及时回收、分类,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3 标识规范,设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4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锐器盒盛满3/4时,封口紧实、严密。 5 传染性废物套双层垃圾袋,并注明“传染性”字样。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第四篇: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

风险评估

1、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2、手术人员外出的影响因素

3、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影响因素

4、执行外科手卫生的影响因素

5、患者体内植入物的影响因素

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影响因素

7、手术物品的清洁安全因素

8、手术中预防感染处置影响因素 采取的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及规范,提高预防感染意识。手术室预防感染的管理是由多个环节,多项措施,多种人员参与的工作,要树立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预防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由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和医生、护士各一名组成。负责手术室的感染监控和消毒灭菌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日常医院感染工作督导,要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减少空气流动,合理控制人员,其具体措施: (1)手术室应限制人员进出,减少走动。 (2)严格控制外带物品如手机、患者外衣。

(3)三区划分,洁污分流,参观人员更衣、更鞋,防止流动人员在手术间形成新的气流,手术后要清洁消毒,空气菌落数控制≤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4)手术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减少术中人员进出次数,更不能从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同时控制好手术参观者,每个手术间2-3人。

(5)有连台手术时,必须遵守先无菌后有菌原则,合理安排手术;及时清理垃圾,并开启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一小时,地面进行湿式擦拭,尽可能减少手术间的细菌,降低感染的机会。

4、手术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

所有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进入手术室换手术专用拖鞋或及更换洗手衣裤;戴好口罩帽子或,将口鼻、头发完全遮盖。必要时手术者应戴护目镜。外科刷手、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手术物品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器械的灭菌至关重要,手术器械在灭菌之前一定要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清洗程序,彻底清除器械上的污渍,清除致热源。手术器械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重复使用的吸氧装置、呼吸机螺纹管、气囊、等,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要做到一用一消毒,严禁不经消毒反复使用。

6、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 每月1次监测手术间空气、手术人员的手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检查化学消毒液的配制方法、浓度及有效期。对每次监测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及指导。

7、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一次性物品使用前须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如有不合格、不配套、潮湿、字迹模糊者不可使用,进口产品要有中文标识。存放环境应干燥,温度湿度要适宜。要求完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量标准。

8、手术进行中的无菌管理:

(1)、手术过程中始终坚持无菌操作原则。

(2)、手套破损时立即更换,怀疑物品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3)、手术者和助手不可随意伸臂越过手术区拿手术器械物品,更不能在身后传递物品。

9、严格感染手术的隔离管理:

隔离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谢绝参观手术,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手术结束后按规定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10、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手术室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管理。手术中所用的手术刀片、注射针头、缝合针、麻醉穿刺针、克氏针等,必须装入专用的利器污物盒,装满后封闭盒盖,再装入黄色垃圾袋。

11、对外来人员、外来物品管理: 参观者与手术医生保持相应距离>30cm,不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固定手术间参观,不得串手术间。对外来的手术器械应按器械的性能及用途送供应中心重新做清洗、消毒灭菌后方可带入手术间内使用。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采取措施

风险评估

1、ICU的布局与环境

2、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影响因素

3、执行手卫生的影响因素

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5、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

6、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

7、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影响因素 采取的措施:

1、定期对ICU高危人群为目标的监测分析反馈

2、对“三管”感染预防措施督查督查进行月总结、报告

3、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时监测,定期总结、反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及规范,提高预防感染意识。

4、ICU预防感染的管理是由多个环节,多项措施,多种人员参与的工作,要树立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预防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

5、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由主任、护士长、和医生、护士各一名组成。负责手术室的感染监控和消毒灭菌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日常医院感染工作督导,要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减少空气流动,合理控制人员,其具体措施:

5、对器械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重复使用的吸氧装置、呼吸机螺纹管、气囊、等,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要做到一用一消毒,严禁不经消毒反复使用。

6、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一次性物品使用前须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如有不合格、不配套、潮湿、字迹模糊者不可使用,进口产品要有中文标识。存放环境应干燥,温度湿度要适宜。要求完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量标准。

7、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手术室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管理。

第五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好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求严格按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二)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三)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上一篇:沙石子水泥购销合同下一篇:双十一动员大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