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实用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在不断向世界知识产权大国转变。有关实用艺术作品不同国家的法律保护实践有所不同,我国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存在理论不清晰、立法缺失等问题,这导致司法实践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相当棘手。

第一篇:实用艺术论文范文

实用主义的古罗马艺术

编者按:

如何看懂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的思想,其实非常简洁明了:从画神,到后来画人,再到画世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艺术家们讨论“怎么画”,再后来就是“还画不画”,最后是“艺术其实就是生活”。这是一个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旅途,西方美术史就是从宗教、哲学大道理一步步回到人性,回到人的内心情感和日常生活的过程……这条路,走了两千年。

公元1世纪罗马吞并希腊,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转移到罗马。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所以,古罗马艺术与我们上期讲述的古希腊艺术十分接近,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但是,希腊人不劳动、有人服侍、生活简朴、对物质生活无过多需求,故希腊艺术题材主要是运动员和神。而罗马是个金戈铁马的帝国,他们讲究的是权力与征服。所以,古罗马艺术讲求实际,追求外貌真实,强调个性及内心的表达。

实用性的建筑

罗马艺术风格不像希腊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伊达拉里亚美术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

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达,当罗马人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罗马人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市政工程方面。运用三合土作为建筑材料,廣泛采用伊达拉里亚人的券拱结构。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对于券拱的运用达到了顶峰。

万神庙是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内部是宏伟的圆形厅堂,顶部是穹窿顶,用砖和三合土砌成。墙的四周没有开窗,屋顶中央直径9米的圆洞作为采光用。

凯旋门是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

提度凯旋门是早期的一跨式凯旋门,顶上曾安放战车雕塑。君士坦丁凯旋门为后期三跨式凯旋门,两边复合柱装饰,柱基和门墙上布满装饰浮雕。

纪念柱是罗马帝国纪念性建筑,图拉真纪念柱是其代表作。柱顶上曾立图拉真皇帝铜像,圆柱上有环绕柱身23圈、长达200多米的浮雕带,记载罗马军队征服达契亚人的历史。

写实的雕塑与绘画

罗马雕塑艺术进入帝国时期以后,鲜明地成为歌颂君权、颂扬帝国武功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帝王贵族的肖像雕刻极为发达。

《卡拉卡拉像》暴君面孔,眉头和眼神中,扭转的头部强调了紧张和暴戾的性格。《马尔克·奥里略骑马像》具有斯多噶哲学思想的君主肖像,脸部带有哲理性的思索,中世纪得以保存,对以后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刻家产生影响。帝国晚期,肖像雕刻风格更为写实,体现出罗马人这时候的典型性格是:外表形象的粗鲁、内在精神的高度紧张。

与建筑与雕塑不同,罗马早期绘画保存下的很少。

直到18世纪庞贝城被发掘出来,保留了大量壁画,据此罗马壁画被划分为第一、二、三、四庞贝风格。

第一风格即用色彩涂绘建筑细部;第二风格是直接在平面墙上描绘建筑细节,用透视造成更宽敞的空间幻觉,并穿插以情节性绘画;第三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性,并绘以精致的静物;第四风格将透视效果与装饰纹样相结合,在繁琐而逼真的景物中穿插着人物活动,华丽的色彩以及空间感和动感,又被称为“庞贝的巴洛克”。

作者:杨杨

第二篇: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在不断向世界知识产权大国转变。有关实用艺术作品不同国家的法律保护实践有所不同,我国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存在理论不清晰、立法缺失等问题,这导致司法实践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相当棘手。本文以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为研究核心,界定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实用艺术作品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保护现状及问题,探讨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旨在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处理实用艺术作品纠纷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模式;必要性;法律保护建议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然而我国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利,导致实用艺术作品的违法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对于完善实用艺术作品相关立法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为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做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1 实用艺术作品概述

1.1 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

实用艺术作品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艺术作品”[1]。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实用艺术作品的含义,其可以归属于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对艺术的思想表达,同时它也融合了实用功能,是实用功能与艺术表达完美结合的人类智力成果。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实用功能,因此,只要具有欣赏价值,且能实现人们的某种实用需要,就可称为实用艺术作品。

1.2 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特征

基于上文对实用艺术作品概念的界定,下文进一步从实用艺术作品的特征深入理解其内涵。根据《著作权法》对作品共有特征的阐释及实用艺术作品的有关立法规定可知,实用艺术作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实用艺术作品具备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一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类似作品的本质特征。实用性是指物品能在实际生活中为人所用,具有实际使用价值,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收藏或者观赏需求。艺术性是指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要求其能带来感官上美的享受。总之,实用艺术作品能够满足公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并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不仅使其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实用艺术作品必须同时具备实用性和艺术性,缺少其中任何一种特征都不能被称为实用艺术作品。

实用艺术作品具备独创性与可复制性。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对独创性进行具体规定,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创作使一种脑力劳动,需要创作者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没有脑力活动参与的作品不具备独创性[2]。具体来说,独创性要求创作者独立创作作品,创作出的作品应具有新意,而不是对其他的作品的抄袭或篡改,这也是实用艺术作品创作的要求。创造性指创新意识,创作者要在其作品中加入个性元素,展现自己的个性。可复制性是指一件作品能够通过复制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包括平面到平面的复制,也包括平面到立体的复制,以及立体到立体的复制。对具有可复制性的实用艺术作品进行法律保护具有正当性,如果只是意识形成的创意,没有对其进行加工形成可以复制的实体,法律是无法对其进行保护的。实用艺术作品需要具备可复制性,要能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被接受,这样才能接受法律保护。

2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模式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其中,艺术性处于优先地位。近年来,我国加入了许多国际公约,其中,部分公约强调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法律保护,但对保护的方式并未作统一要求。各国在遵守公约的基础上,会根据本国的国情对实用艺术作品采取不同的法律保护模式。在我国,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主要法律保护模式有两种,其一是著作权保护,其二是外观设计保护。在我国现行语境下,此种双重保护模式与法国所要求的绝对双重保护模式有极大差別,只有同一客体在赋权环节同时符合两种权利各自要求的条件时才能实现[3]。其中,著作权保护强调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保护重心在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并非保护创作者的思想;而外观设计不仅强调保护作品的美感,对作品设计的新颖性亦有极高要求,其重点在于工业再现性。然而,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中,学者对是否将著作权保护以及外观设计保护的双重保护模式作为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模式持不同观点[4]。在笔者看来,实现从单一保护到双重保护,符合当前国际社会对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要求。双重保护能够使作品被赋予两项以上的权利,可以使实用艺术作品权益得到更为全面的保护,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3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认识不清

实践中,法院经常会混淆“实用艺术品”与“实用艺术作品”“美术品”“工艺美术品”等概念,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区分。有学者提出,区分这些概念可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多次调查取证,减少主观影响,尽可能实现概念辨析的客观化[5]。但司法实践中,围绕实用艺术作品概念的审判往往根据主流观点或者是法官的主观意愿衡量,造成被告在抗辩时缺乏法律依据,虽然案件最终能得到公正的审理,但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内容不能依据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审判,会造成被告对审判结果的不满,加大了司法工作的难度。因此,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有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提高司法审判的公信力。

3.2 实用艺术作品保护法律规范的缺失

梳理我国相关立法的规定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制度仍处于空白状态。在司法实践中,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认识通常是从日常观念出发,没有较为明确的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加,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立法进程却远滞后于社会发展。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依据的空白和制度保护体系的确实定然会带来相应的后果: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导,学术界以及司法界对于实用艺术作品与其他相似概念的界分、如何区分认定标准等问题不能达成明确共识,会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分歧和混乱;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人员将实用艺术作品不加区分地纳入特定的保护范围,容易造成对此类作品艺术性要求的提高,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实用艺术作品创造者的创作积极性,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利,而且会严重阻碍我国实用艺术作品产业的发展。

3.3 国内外实用艺术作品保护期限不统一

《伯尔尼公约》中明确规定,各个国家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年限不得低于25年。我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一直认真履行公约中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相关规定。然而,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我国仅针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达到了25年最低年限这一保护标准,却未强调如何对本国实用艺术作品进行保护。从当前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在处理这类问题往往会以美术作品的保护年限标准即50年的保护年限来保护实用艺术作品,换言之,我国从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独创性来衡量实用艺术作品是否具备美术作品的保护标准,从而进行保护[6]。两者的保护期限并不相同,标准的混用导致在相关司法实践中,实用艺术作品适用的保护期限标准不同,影响了司法权威。

4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公平原则进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中超国民待遇的规定一直颇受争议,规定中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制为自作品完成之日起的25年,这仅对他国创作者的实用艺术作品施加法律保护,没有对本国创作者的实用艺术作品予以法律保护,造成了外国实用艺术作品超国民待遇的尴尬境地,严重损害了创作者的权利,违反了公平原则。

第二,弘扬民族文化。实用艺术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实用艺术采用群众性的艺术表达形式,时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例如,中国三大名折扇之一的榮昌折扇,既能作为夏季拂凉的工具,又能作为装饰的艺术品,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佳品,彰显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三,加快立法进程。人们对实用艺术作品需求的增加,为实用艺术作品的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部分经营者为获得更多收益,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企图通过非法手段牟取利益。而审判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在审判中形成统一的处理意见,加大了司法处理实用艺术作品纠纷的难度。

5 完善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的建议

5.1 明确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

实用艺术作品同其他类似的知识产权概念难以分辨,导致立法上的实用艺术作品定义含糊不清。“实用艺术品”与“实用艺术作品”概念的区分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实用艺术作品相比实用艺术品更为广泛,前者包括所有具备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物品,同时抛开实用性来说,其具有更强的艺术性。需要严格区分“实用艺术作品”与“实用艺术品”,用法律手段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明确保护。实用艺术品与实用艺术作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而将实用艺术品纳入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范围进行保护,应区分实用艺术作品与实用艺术品,明确各自的概念,通过其他法律法规对艺术性不强的实用艺术品进行保护。

5.2 完善实用艺术作品相关法律保护制度

我国著作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需求,但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然而目前立法层面还无法为实用艺术作品单独立法。因此,当前仍然要沿用著作权法的法律保护模式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并将外观设计保护作为辅助,这符合当下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能促进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推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7]。

5.3 统一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

目前法律尚未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进行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应坚持50年的保护期限。首选in,国际公约中规定各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至少为25年,并没有规定保护年限的上限,25年只是最低要求,而实用艺术作品的上位概念“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因而实用艺术作品应与其他作品类型保持一致,享有50年保护期。其次,实用艺术作品虽具有实用功能,但不能因此忽视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成分,只给予艺术价值能够与美术作品相媲美的实用艺术作品25年的保护期是有失偏颇的。

6 结语

当前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我国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立法规定不清晰以及司法实务操作不规范造成权利人无法及时维护其权利,我国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立法研究较晚且后期发展不完善,无形中挫伤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阻碍了实用艺术作品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探讨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把握实用艺术作品的特征,分析实用艺术作品在当前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避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尽可能地填补法律的空白和漏洞,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利,维护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杨慧.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现实困境及其消解[J].财经法学,2018(04):125-136.

[2] 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3.

[3] 阮水清.论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模式[J].传播与版权,2020(02):162-164.

[4] 徐晓雁,张鹏.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艺术品著作权竞合冲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08):84-89.

[5] 贾薛飞.实用艺术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判断分析:以美国普通观察者法为借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7):72-74.

[6] 张宪.中美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的路径[J].法学评论,2020,38(02):175-184.

[7] 高阳,陈静.论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05):544.

作者简介:周育如(1993—),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刑法学。

作者:周育如

第三篇:探究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模式

摘要:实用艺术作品涉及的专利权的权利机制和保护方式不尽相同,且两种权利保护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处于两种权利交叉地带的实用艺术品便需要采用双重法律保护模式。这样满足一定条件的实用艺术作品在获得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情况下,当外观设计专利失效时,不会让著作权的保护受到影响。本文对实用艺术品的法律界定进行探究,并深入分析实用艺术品采取的法律保护模式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模式。

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著作权;外观设计

实用艺术作品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功能,且这种艺术品主要处于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保护的交叉模糊地带,因此能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更好地保护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实用艺术作品所采取的法律保护模式存在较大的争议。通常是看实用艺术作品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满失效之后,是否能够继续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因此,实用艺术作品选择何种法律保护模式的这种理论性的争议将变得更加激烈,这样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进行探究的意义非常突出。

1 实用艺术品的法律界定

1.1 国际法律界定

当前国际上对实用艺术品的法律认定主要有下列三种:一是难以将艺术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分离开时,则可称之为实用艺术品。二是以美国版权作为重要的典型,将形成的具有艺术性的作品纳入实用艺术品的范畴。实用艺术品的实用成分和功能成分并不会真正分开,形成的具有艺术成分的艺术品将不会受到版权法的保护[1]。同时,实用艺术品的艺术性与功能性是难以真正分割开的,所以实用艺术品具备的功能性作品并不在实用艺术品的范畴,也不会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三是尚未考虑到实用艺术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否处于分离的状态,而实用艺术品均可以归纳到实用艺术作品的范围之内。

1.2 国内法律界定

在实用艺术品的法律界定中,我国在理论领域对实用艺术品的法律界定主要包括下列三点:一是实用艺术品同时存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特性,但尚未考虑到这二者是否能够分离,所以便被认定为实用艺术品。二是一般艺术品所具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特点。三是艺术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形式处于分离状态时可以被认定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畴。通常实用艺术品所具备的艺术性将脱离实用性而独立存在,所以这种艺术形式便能够被有形复制。在我国近几年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实用艺术品的法律界定的案件审判便是将实用艺术品界定为只具备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作品,都在实用艺术品的范畴,但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实用艺术品所具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否可以分离的特性[2]。

因此,在本文分析的过程中,实用艺术品在被认定的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作品存在,明确实用艺术品的具体要求,其也具备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特性。通常在法律的界定过程中,因尚未真正考虑到实用艺术品所具备的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是否处于真正脱离的状态,且实用艺术品所采取的制作方法不管是手工制作还是工业生产,都应该明确实用艺术品的界限标准,并不能因为作品的实用性将其艺术价值真正抹杀掉[3]。因此,在对实用艺术品进行法律认定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便被真正作为判断和选择法律保护模式的应用标准,而并不仅仅只是实用艺术品所认定的标准。因此,在实用艺术品被真正认定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过程中,可直接将其认定为有形的可复制的艺术品。

2 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现状

立足于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内容时,涉及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几个方面的保护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实践过程中,主要是在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专利保护和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将这种艺术品纳入双重法律保护范畴。同时,只有当实用艺术品具备独创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时,才能够直接将这种美术作品真正纳入著作权的保护中。但这种保护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所以在保护实用艺术品的过程中,一般的保护年限为“作者终身+死后50年”[4]。尤其是超过《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内的25年保护期限时,对违反国际公约相关规定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便是将著作权法中的实用艺术品划分到美术作品中的时候,则不需要再单独将国外的实用艺术作品罗列出来;当立法过程中尚未明确实用艺术品的范畴时,则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国外实用艺术品。尤其是当前对实用艺术品的保护力度偏低的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实用艺术品产业的发展[5]。

实用艺术作品涉及的专利权的权利机制和保护方式不尽相同,且两种权利保护不能相互取代,因此处于两种权利交叉地带的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便需要采用双重保护模式。通常在对实用艺术品进行法律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著作权保护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这两种模式均属于选择被保护的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便能够清楚地看出,在保护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时,本质是立足于实用艺术品的物理载体的一种艺术特征,所以在保护创作者的时候可充分利用所展现的艺术品的色彩或者是线条[6]。同时,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主要立足于实用艺术品的整体情况,所以不但能够让实用艺术品的美感得到保护,而且能够更好地兼顾实用艺术品的载体与技艺,充分凸显出实用艺术品的工业性,让著作权保护过程中所涉及作品的艺术性能够得到更好的强化。因此,从这个角度便能够真正看出二者的法律依据不同,法律可承担的后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真正实现相互取替的目标。

3 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模式

通过全面分析实用艺术品的法律概念,发现在著作权保护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权利行使的主体应该尽量选择科学的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模式。同时,通过全面依托现代市场机制来保证实用艺术品的市场达到均衡的目标。不管是著作权还是外观设计保护权,都适合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同时,通过强调权利行使主体的选择,在选择其中一种的时候需要放弃另外一种,这样才能够避免多项法律保护模式在实施中发生冲突,從而达到保护均衡的目标。

3.1 侵权纠纷解决思路

通过全面分析权利冲突情况,一般的实用艺术品侵权纠纷案件主要包括无权利冲突和有权利冲突。以“一家公司申请了小马造型的儿童自行车的专利权,且获得了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和制作权。当有人私自制造小马造型的儿童自行车的时候,这家公司将如何维权”为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侵权纠纷解决思路,这样在无权利冲突发生的时候,在解决实用艺术品侵权纠纷案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种主要是公司就外观设计的专利侵权提起诉讼,而法院通过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对侵权行为作出评判。其中,当涉及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保护时,实用艺术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偏高,所以其保护期限大约为10年。这样法律对生命力较长的作品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力度较弱,且对于更新速度很快的作品的保护期限更长,所以便可以灵活地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經验,合理地调整保护期限,有效强化外观设计专利法对实用艺术品的保护。

第二种是根据著作权的要求来申诉根据小马造型制成的作品的侵权行为。这样法院在判定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分开。因此,在分析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小马造型的儿童自行车不管是在艺术美感方面还是在使用功能的观念方面均存在可分离的特性,这样即便没有小马造型,其自行车功能也不会再受到影响。

第三种是公司向法院提起的著作权与外观设计权保护请求,应该尽量采用诉讼的形式。因此,当法院将公司提起的全部诉讼请求驳回的时候,为了避免权利人滥用权利,在我国法律条例中应该明确权利人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再根据实际情况提起诉讼。

实用艺术品的立法保护主要表现为当权利主体选取其中的一项保护方式的时候,就不能再采用其他法律保护模式。同时,在选择后不能更改,防止过度保护权利主体或者是发生重复性的诉讼行为,避免出现浪费司法资源的情况。尤其是发生权利冲突的时候,在实用艺术品侵权纠纷解决过程中存在下列两种情况:一是尽量以著作权在先取得;二是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应该在先取得。这样因为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模式所取得的方式不同,在著作权保护过程中,应该切实保护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因此,在上述案例中,公司在申诉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时候,法院要严格按照外观设计的专利权范围,尽量保证侵权人为先,这样才能够在产品著作权的抗辩过程中优先考虑专利法中实用艺术品的设计。如果是现有设计,则会被直接判定为不构成侵权。

3.2 实用性与艺术性分离原则

对实用艺术品具备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两种特性是否分离的判断是著作权的重要保护条件。但如何判断这两者是否分离,是当前司法实务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难题。针对这个问题,美国的最高法院明确指出了“分离特性与独立存在”原则,并逐步被应用到了当前世界各个国家的法律实践过程中。但是,当前我国的司法实务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下列几个问题:一是难以明确实用艺术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是否存在脱离的情况;二是实用艺术品所具备的艺术性在对实物的抽离中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正确的检测标准和科学的判断方法。同时,法官在判定的过程中也不会直接考虑实用艺术品的分离性,实用艺术品一般具有独创性,所以被认定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内。通常这种判断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判的公信力和案件的可预测性,避免创作人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但这将严重阻碍实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在可行性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对实用艺术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分离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严格依托物理的分离标准和观念,这样便可以直接认定为实用艺术品的艺术性难以让这种使用价值得到实现,让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观念直接分离;反之则能够更好地分离开。

3.3 合理使用原则

一般的实用艺术品均具备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而著作权则主要是以作品作为对象,所以在作品利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再考虑技术利用。通常实用艺术品在应用的过程中均会涉及技术,也就被称为实用性。因此,在当前国情下,作为实用艺术品的创作者的主体权便需要采用技术传播为主,这样在进行权利主体的著作权和技术传播的时候将发生本质上的冲突,所以应该合理引入实用原则。尤其是立足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实用艺术品不管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在艺术性的学习过程中,都应注重创作者的著作权利限制,以便真正实现促进艺术学习和保证艺术传承的目标。

4 结语

为了强化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需要统筹结合当前的法律保护情况来设计侵权纠纷的解决思路,明确实用艺术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分离原则和合理使用原则,积极采用完善的法律保护模式,从而促进实用艺术品市场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旺兴,杨静莹.实用艺术品外观设计专利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公民与法(审判版),2020(01):14-16.

[2] 张宪.中美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的路径[J].法学评论,2020(2):175-184.

[3] 崔文成.我国实用艺术品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选择[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9.

[4] 林青.实用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J].雕塑,2017(04):46-48.

[5] 李嵘.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的量因素——以“唐韵衣帽间家具”著作权纠纷案为例[J].中国版权,2019(04):61-65.

[6] 蓝纯杰.新型艺术创作成果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以“西湖音乐喷泉案”为管窥[J].法治论坛,2019(4):56-57.

作者简介:胡晓凯(199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作者:胡晓凯

上一篇:谈诚信议论文范文下一篇:乳腺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