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教师是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灵魂工程师”。本文将从家庭、社会、学校和教师这四方面,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问题。关键词:家庭启蒙;社会影响;学校德育;教师尽责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第一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浅析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不断地被广大中小学生所接受,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 思想品德 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在不断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相应地提高了,并且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不仅局限于经济上的往来,精神层面也相互渗透,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不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的同时,中小学生的思想也深受影响。目前,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鉴于此,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决不能忽视。但是目前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目前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程度还比较肤浅,不能充分体会其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落后,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品德课堂教育模式。

2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与现阶段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明显地与现实脱节。

3 思想品德教育课时量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师。

4 各个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脱节,没有连续性,有明显的阶段跳跃。

5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育模式和反馈机制。

首先要深刻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一定要大力提倡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助于国家未来又好又快地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当下,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与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逐步完善。

其次,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育,要走出校园,走入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对学生无时无刻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建立完善的、立体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思想品德教育由校园延伸至家庭,教师和家长都能为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思想品德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定时与家长进行相关沟通,为各种性格的学生创造合适的教育氛围。

再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还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关知识都是从指定的课本中得来,没能与时俱进。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仅仅拘泥于统一的教育模式。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引入多媒体课件,将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故事、人物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我们应该运用各种先进的方式方法,努力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开放的、积极的受教育环境。

第四,要认识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显得至关重要,要将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书育人共同发展。例如,针对某些大人物的事迹要着重强调,英雄人物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榜样,同时对学生也有导向作用。

最后,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与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密不可分。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基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即使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不会给社会带来益处,相反只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某些方面也是相通的。在加强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将自身存在的疑惑表达出来,并且培养学生自己体会、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产生的疑惑记录下来,及时总结出解决方法,形成具有逻辑性的实践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完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全民思想整体提高的基础,不仅关乎社会发展,同样关乎国家的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两手抓。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与学校、家长、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勇于创新,完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模式。

作者:张哲

第二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教师是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灵魂工程师”。本文将从家庭、社会、学校和教师这四方面,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家庭启蒙;社会影响;学校德育;教师尽责

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教师是他们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灵魂工程师”。本文将从家庭、社会、学校和教师这四方面,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问题。

一、家庭启蒙

人的品行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特别是在早期启蒙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作用。每个小学生最先接触的是自己的父母,作为儿童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教授。家庭德育是指家长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孩子的德行教育,“重智轻德”成了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其重点是:

1、养成良好习惯——每个家庭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关键是对孩子要用心,善于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总结经验,寻求方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旦将好习惯养成,孩子将受益终身。

2、注重心理健康——家长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暖,更要注重孩子心理素质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3、培养乐观精神——孩子一天天长大,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父母不能时刻在身边耳提面命,培养孩子的乐观态度和向上精神更加重要。

在慢慢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才能够成人成才。

二、社会影响

社会教育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成人行为和社会风化时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人们理想社会纯净,以利孩子成长,但开放的社会是多元的,社会现象和人群是多样化、多侧面的。家长和教师都不能蒙住孩子的眼睛,更不能掩盖弊害。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要教会学生抗拒不良诱惑,经受挫折考验,学会机智勇敢,做到防微杜渐。更要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社会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学校德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和实践的主要场所,是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当前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一段时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性。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时效性的引导,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集合,增强了吸引力和说服力。

1、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工作思路。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窗口,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能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校风校纪不断改善。

3、配齐配强德育队伍——把政治思想觉悟高、理论实践能力强、专业本科业务好的教师调整到授课第一线,上足上好每一节德育课。职称评定、职务提升、奖惩原则与其他课程任教老师一视同仁,开创德育教育新局面。

4、强化德育“三结合”——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四、教师尽责

教师是连接学生家庭、所在学校和社会(家乡、社区)的桥梁,是沟通各种关系而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平台,是直接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必须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和谐语言、规范行为和真挚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沐浴在师德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家访与家长会相结合——家访与家长会是学校、家庭双向沟通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但凡学生思想、学习上以至生活、身体方面有了什么情况,教师要自然地做一次家访,多数学生出现同一种问题时,及时召开家长会,家访与家长会相结合,教师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断提高。

2、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这里所说的合作是年级组内教师之间的合作。同年级思品课教师之间要合作备课,相互交流教学心得、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共同完成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任务。思品课老师还要与同班级其他任课教师合作交流,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应对策略,创新教育方法,达到学科之间均衡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吴梅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趣中传情;道德教育;思想认识

一、读写结合,趣中传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里的思想教育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各项写作活动中,在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写作训练,巧妙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思想教育。我常用的方法有:

1.续写

以《穷人》一课为例,我在全文讲解完成之后,引导学生顺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结合人物的性格品质,接着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续编《穷人》这个故事。学生想到渔夫赞许的目光,激动的泪水,桑娜兴奋的动作、神情;想到渔夫和妻子如何更加勤奋劳动,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这一读写活动,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渔夫和妻子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使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感染和教育。

2.即兴习作

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谈体会、写感想、表情达意,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

现代教育学家魏书生先生认为,“坚持写日记,便是坚持道德长跑,能够使人的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1.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有助于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鼓励指导学生如实地记下自己的生活、思想及观察到的人和事,说心里话、讲真话,这便起到教人求真的作用;也可鞭策自己、针砭丑恶、赞扬美善,这便起到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敢于说看法、讲真话,就会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

2.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仅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对儿童意志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定时举办各种日记展评、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学生便会逐渐养成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剖析自己、回顾总结等良好习惯,同时磨炼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以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基础,在作文的指导与批改中立足于育人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作文内容和运用与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在指导作文时立足育人。其次,在批改作文中立足育人。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如此以作文指导认识,以认识提高作文,便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龙山街道中心小学)

作者:王建玲

上一篇: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文下一篇:关于2022冬奥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