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对比教学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钢琴教学法》在各大专业院校的普及和使用,其实用价值已被得到证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关教材出版发行,如何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本文对其中三本较为常用的教材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钢琴教师和学钢琴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篇:对比教学法论文范文

中美中学作文教学对比及启示

一、中美中学作文教学对比

1. 选题:“我的”与“大家的”

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老师多强调要取材于自己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密切观察和体验,比如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同学朋友、接触到的社会等,作文标题经常出现“我的”式标题。如“我的一天”“我的老师”“我的一家”等。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作文选题范围更广、更杂、更丰富。所选取的题材不但有“我的”,更有“大家的”“社会的”。举例来说,美国老师给学生出的作文题目有“人类的奥运精神”“介绍家乡的房子价格”“班级的一次野外活动”等。

2. 中心:务实与务虚

目前,学生的读写技能素养的欠缺导致了学生就业面窄、获取高薪的机会匮乏。事实上,这和我国作文教学比较务“虚”有关。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作文的中心思想越“高”越好,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分追求中心思想“高度”的现象,导致了学生无谓的拔高,空话连篇,成为新的“八股文”。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作文,鼓励学生站在现实的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比较“实”。如“怎样写个人简介”“第一次和名人见面”“怎样解决校园枪支问题”等,这些话题都是宽泛,现实,文化含量高,且没有定论,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学生自己的观点。

3. 方式:重情与重事

有人总结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不同是,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不同的文化渊源,也影响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作文教学方式: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国的作文重叙事。

我们的教师在作文命题中,一直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记人叙事,一定要感悟到其中所蕴涵的真情做为好作文的标志,像《春节的一天》,也希望学生能通过暑假的所见所闻,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人情的冷暖等。而美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奥林匹克的昨天和今天》要求学生通过对奥林匹克历史、现状的搜集与整理,谈出自己的看法。

4. 时间:限与不限

我国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都要求课堂交稿,或限某天必须交稿,时间十分紧迫,逼得有些学生只好胡编乱造,老生常谈,毫无精彩可言。

而美国作文教学中,交作文的时间较宽松灵活,可以在一周内甚至是更充裕的时间交稿,既便是《我的家庭》这样俗套的作文题目,孩子们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去访问家人、邻居,使孩子们更深刻得了解自己的家庭,从而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

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中学作文教学的许多地方,很值得我们借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注重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学生不喜欢作文,跟目前阅卷机制有关,但更和“作文与生活脱节”有关。这就要求老师充分讲解作文的重要性。比如,请看美国一个个体老板一天的“写作”活动:拟一份跟厂方的货物供销合同,制定一份跟合伙人的合作协议,给顾客写一份新产品推荐说明书,作为某一社会福利组织的一员到电台发一个向灾区人民捐赠的倡议,必须立即给国外的一位朋友写一封亲笔信交客人带走,向厂家提供一份报告书,说明新买的家用电器不是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这是材料上的一个典型例子,它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日常的写作活动越来越频繁,实用性文体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正确、清楚、简洁的表达成为必须。

其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埃文斯认定,只要孩子们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那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次,题材空间要广阔。写作题材空间广阔多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解放。“一个残疾运动员”“我和妈妈去教堂”“几个城市的空气自白”……这是最近一所美国学校学生记叙文训练所用过的一些题目。与中国学生所“允许”涉及的题材相比,他们学生写作练习的题材可谓没有限制,只要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就行。还有像“菲利浦王子家失火以后……”“飞碟飞过空中,请给严肃杂志写报告”之类,真正从题材方面解放了学生。

最后,多一些“等待”,给学生合理的时间作充足的准备。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特别不赞成我们通常所采用的限时交卷的命题作文,十分强调要等待。他说:“我们必须让他们(学生)支配他们的时间,我们如果催促他们,他们就会厌烦,就会对写作感到紧张不安了。”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作者:李 健

第二篇:《钢琴教学法》教材的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钢琴教学法》在各大专业院校的普及和使用,其实用价值已被得到证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关教材出版发行,如何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本文对其中三本较为常用的教材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钢琴教师和学钢琴的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钢琴教学法》 比较 研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处于“钢琴热”状态,并且一直持续升温,这种高温需要更多专业教师参与到庞大的琴童队伍中来,因此专业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的学生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就成为了中国钢琴教师的主力军。此外由于教授钢琴带来的可观收入还使得一些门外汉也来滥竽充数,致使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良莠不齐,问题众多。目前各大音乐院校或具有音乐专业的高校都非常重视《钢琴教学法》的开设,它作为一门钢琴理论课程,对学生钢琴演奏实践的指导意义显而易见,而与此出现的相关教材也是越来越多。本文仅对市面上出版的众多教材中的其中三本常用教材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望对钢琴教师和学钢琴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教材介绍

(一)《钢琴教学法》司徒璧春、陈朗秋著

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司徒璧春、陈朗秋著《钢琴教学法》是笔者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一本教材,后因实用性强,反响好,多次再版。该书为21世纪高师音乐系列教材中的一部,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可以看到陈洪老先生为本书题词——从实践得来的理论,紧接着是周广仁先生为本书作序,并对本书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全书共分十个章节,分别包括绪论、钢琴教学、钢琴教学的阶段和内容、钢琴启蒙教学、钢琴基础知识教学、钢琴演奏技术与训练、钢琴练习法教学、钢琴伴奏法教学、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训练、钢琴教学的原则形式与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通过案例对知识模块进行浅显易懂的剖析和阐释。

(二)《钢琴教学法》应诗真著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时接触到的一本教材。本书算是《钢琴教学法》中较早编著的教材了,第一版出版于1990年,后因实用范围广,也是一版再版。全书共分十个章节,包括钢琴教学与钢琴教师、关于钢琴、初学阶段的教学、钢琴演奏的技术训练、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训练、钢琴教学中踏板的训练、音乐风格的表现、教学大纲的制订与实施、备课——乐谱的研究、演奏心理的训练。全书围绕探索专业钢琴教学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而展开讲述。

(三)《方百里钢琴教学法》方百里著

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方百里著《方百里钢琴教学法》也是笔者在参加工作以后研读的一本教材,它是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之专业主干课程。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理念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教材研究与分析;第三部分为谱例研究与分析。本书是方百里教授四十年钢琴教学经验的精华展现,作者在编撰过程中力求贴近课堂教学,是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教科书。

二、三本教材的相同之处

(一)重视钢琴教师的职责

三本书在开篇都不约而同的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进行了一番论述。天底下不管教什么专业的教师,都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尤其是钢琴教师,有的在课上甚至是一对一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弹奏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这种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亲密在一起的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品行和对治学的态度必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想教出好的学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学生,教师的伟大职责所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水平高上了。

(二)欠缺实践示范教学

虽然三本教材的内容都很丰富,但是均缺少真实授课教学环节这一实践性的内容。钢琴教学法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琴,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教琴。即使书中涉及到如“初学阶段的教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怎样学习《哈农钢琴练指法》”等内容,但如果让学生仅凭借这些看似实践性的知识去真正上一节课的话,估计没有人会知道怎么上。但是如果书中有以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首作品为例来告诉学生教学的整个环节,并附上教案的话,那么对于怎样上钢琴课,即在课上如何导入、如何将知识点讲解的清晰透彻、如何指导学生就知识点进行练习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找到答案。

三、三本教材的不同之处

(一)读者对象不同

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的绪论中阐述了本门课程所面向的群体结构。书中说《钢琴教学法》的任务是:“研究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琴、怎样练琴的同时,学会怎样教琴,掌握和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那么什么是国民音乐教育呢?书中对此也做出详细的解释,国民音乐教育指的是“音乐艺术院校中的钢琴基础课,高师、中师、幼师中的钢琴课以及普通中小学生业余钢琴课的钢琴教学,其面向的不是个别尖子,而是广大的学生,教学目标是以提高基本素质为主。”由此可见本书面向的读者对象不是音乐艺术院校及其附属中小学中以钢琴为主课的钢琴专业学生,而是非专业钢琴学习的队伍群体。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在前言中提到本书试图探索钢琴专业教学中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以求有助于我们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这些原则对钢琴的业余教学也是适用的。由此可以看出这本教材主要面向的教学对象与司徒老师的书完全相反,是专业音乐院校钢琴表演方向的学生。

方百里《钢琴教学法》中没有对这门课程的定义做一个详细的阐释,但从内容上来看,该书从基本的钢琴启蒙教学入手,逐步深入到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再对常用钢琴教材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涵盖练习曲、复调及乐曲,能使读者较全面地掌握各个教学阶段的钢琴教学以及重点和要点。因此本书非常适合致力于钢琴教学的教师们和业余钢琴学习的学生。

(二)内容特色不同

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书中除了包含与其他教材相同的内容外,书中第二章专门对钢琴教学从启蒙到初级、中级、高级的每个阶段划分所使用的诸多经典教材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这对于学生了解各个不同阶段教材的使用、每种教材的特点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第三章钢琴启蒙教学中专门讲到成人钢琴的教学,这使学生不仅对自己在学琴阶段所具有的不同于儿童之间的特点有所了解,同时还有助于一旦遇到问题时,知道该如何去解决。第五章中有两节内容分别论述了外国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这不管是对学生学琴还是教琴來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一书中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不同表现这两块内容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以钢琴为主修专业的钢琴学生,不应该仅仅会弹钢琴,更应该熟知为什么要这样弹奏,一切技术的出现都与时代背景分不开,而这些内容对广大钢琴莘莘学子来说将有着重大的指导价值。

方百里《钢琴教学法》的内容特点则更加突出。在第一部分教学理论与方法中,第二篇《钢琴启蒙教学最初的六节课》、第三篇《钢琴教学三字经》、第七篇《怎样学习新作品》、第八篇《怎样复习老作品》、第九篇《怎样学习哈农钢琴练指法》、第十篇《怎样学习什密特手指练习》、第十二篇《怎样准备考试与比赛》、第十三篇《怎样获得演奏的成功》、第十四篇《钢琴考级的应适策略》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教材研究与分析和第三部分谱例研究与分析,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不管是对钢琴教学的教师们还是钢琴学习的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三本《钢琴教学法》各有所长,也都存在着不足。教育工作者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使用,并可以通过教师亲自示范授课或者由学生相互上课这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授课的技能水平,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方百里.钢琴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4]司徒璧春,陈朗秋.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2,(05).

[5]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04.(03).

[6]王嘉麟.三本《钢琴教学法》教材的比较分析[J].艺术教育,2011,(01).

作者:高蕾

第三篇:激活物理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

“对比”和“实验”是认识事物的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实验现象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激发学生由好奇到感兴趣的心理蜕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对比,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适时、适度地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物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层面上,从而彰显有效课堂的无限魅力,突出课程改革的主体思想.那么,物理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1在导入新课中,利用对比实验体现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用一些新奇且具有冲击力的实验导入新课,是物理学科的一大优势.由于对比实验的真实、直观、形象和便于比较的特点,以及对比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成为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兴趣的支撑点.顾明远先生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动力”.例如,在对《焦耳定律》一节进行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下列一组对比实验.

(1)点燃一根蜡烛,将一张心电图纸靠近火焰的上方,观察火焰上方的心电图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2)如图1所示,用心电图纸包住一根裸导线,再用裸导线把电池两极连接起来.心电图纸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组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在于:①实验的安全性.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把控实验的安全是学生能顺利进行自主探究的保证;②兴意盎然,重新认知.对比实验中产生的感官上的冲击,一方面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学自然进入探索阶段;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短路”的巨大危害;③积累引发猜想的依据.在实验中,由于每组学生选用的器材不同(有的学生选用两节电池、有的学生选用三节电池做电源;有的学生用裸铜线、有的学生用裸镍铬合金线,还有的学生觉得单股裸导线不好拿,改为将多股导线拧成一股来使用,等等),导致各小组的实验效果出现差异,引发学生的疑惑,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选用不同的器材,会改变什么物理量?由此你可以有什么猜想?进而为下面“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④课堂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学生自选择器材,分组完成对比实验,这本身就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且实验的可信度高.再通过教师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疑答惑,共同讨论,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营造出热烈而融洽的课堂氛围.

2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对比实验活化概念,形成基础知识

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石.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刚刚学习物理的初中生难以理解,造成不少的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不同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好在物理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如果教师此时设计一组对比实验,让学生边实验边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就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置于新的情境中,进一步活化和迁移,生发成清澈透明的知识.例如,“浮力”虽然贴近生活,但对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缺乏较为普遍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浮力教学中,笔者并不急于给出“浮力”的概念,而是组织学生完成以下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并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1)如图2甲,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金属块受到哪几个力作用?两个力是什么关系?

(2)如图2乙,用手托住金属块.金属块受到哪几个力作用?看到什么现象?

(3)分析变化的原因.手对金属块的托力是多大?你能用公式表示出来吗?

(4)如图2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浸入水中,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分析变化的原因.水对金属块的托力多大?你能用公

4把“探究式教学”当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

尽管探究式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但由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同、学校教学条件不同、学校的有限课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有的以讲述为主,有的以实验为主,有的以讨论为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选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课程标准》中还特意提出“学习方式多样化”,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能一说新课改提倡探究教学,就什么都要探究.

5认为“探究教学就一定要做实验”

由于初中物理中的一些规律的探究通常要通过实验来完成,所以部分教师中产生了“探究一定要做实验,不做实验就不是探究”的观念,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想法.我们说学生是否进行了探究,关键在于他是否经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解决了先前对于他而言是未知的事情,不在于有没有动手实验.比如,伽利略用逻辑的推理方式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理论驳倒,得出“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的结论,你能说他没有探究吗?有没有真正的探究,关键是要看老师有没有调动学生思维,经历思考、分析等活动,由未知最后到达已知,所以说做不做实验不是关键.

当前,广大教师对探究教学的探索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要本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就会逐步得到提高.式表示出来吗?

(6)你能给“浮力”下个定义吗?这一组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在于:①密切联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充分引导学生以实验为背景,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逐步建立生活中的概念与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最终上升到物理概念,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②将传授物理知识和传授方法与能力、渗透品质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感受乐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异常高涨,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细致和牢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3运用对比实验突出规律的严密性,展现思维的痕迹

实验是导出物理规律的直接而又现实的依据,人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或者实验数据的定量处理,来寻找其内在的规律.而对比实验却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片面认识到深刻理解的飞跃.例如,在引导学生导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教学中,首先安排下述(a)(b)(c)三个实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d)和(e)这一组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修正他们原先得出的结论,从而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a)用激光笔向水中射出一束激光,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b)点燃卫生香对准开口朝下的大可乐瓶,让瓶内充满烟雾,盖上盖子.从任意方向对可乐瓶射出一束激光,观察光在可乐瓶内的烟雾中传播的路径.

(c)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直接照射果冻,观察光在果冻中传播的路径.

(d)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e)搅拌海波水溶液,再向水中射出一束激光,观察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这一组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在于:①丰富感性认识,突出物理规律的本质.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取得共识,形成思维定势之后,通过演示对比实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更加完整和深刻地认识物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更高的层次,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严密,这就是可喜的进步和成长;②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由探究和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所反映的物理本质,全方位体现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这正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4运用对比实验突破教学难点,巧妙化解疑点,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情境的想象、物理模型的构建等构成了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难点,对于这些知识,学生的头脑中总是缺乏表象的支持,让他们发挥想象能力去理解确实很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物理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但充满活力的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利用对比实验对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进行演示,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目了然,快速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正如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说的:“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例如,《比热容》一节的教学在热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但比热容涉及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比较难以理解的物理量,因此,从生活引入,通过对比实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尤其重要,而且这种方案,要求不高,学生可接受性好.

实验:如图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对比实验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把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通过比较速度、密度、压强、功率这样一类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方法,不难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用于定义某一概念的物理量,就是用来测量它的物理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渗透这一思想.

在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上,不仅要有难必破,还要有疑必解,这样才能形成知识的合力,去解决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

例如,在用实验演示大气压是否存在时,“覆杯实验”是教师常用的一个实验(如图4):在一次性纸杯中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杯口,倒置过来.发现硬纸板不掉下来,水也不从杯中流出.教师解释说硬纸板不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可是有部分学生认为,纸板不掉下来是因为水粘住了纸板的缘故.显然,学生对老师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疑问,就会对学生应用大气压强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障碍,也不利于学生在本节课上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对比性的实验:在将杯口倒置过来之后,用铁钉或圆规在纸杯的底部或侧壁上扎个洞,就会发现硬纸板和水立即掉下来.这时,学生才会确信硬纸板和水不掉下来并非是水粘住了纸板,而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

上述两组对比实验的教学价值在于:①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畅.在物理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精心设计对比实验,有利于创设思维的台阶,分化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逐步突破思维障碍,让学生感受到,上物理课不再是抽象、迷糊、听概念、记公式、做习题等乏味的行为,物理学习也是很吸引人的活动.同时,积极评价学生的各种见解,为学生的勇气点赞,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②促进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为物理教师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平台,由于师生互动,会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贴近学生,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总之,物理对比实验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过程,夯实物理规律,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良好载体,通过实施对比实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升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黄方红

上一篇:维护与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低碳化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