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乌鲁木齐市板房沟林场进山沟管护所庭院茶室为例

2022-09-11

1. 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生态环境是与人密切相关, 影响人生活, 活动的自然力量。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城市演化为水泥深林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向往纯净的自然空间。然而这就需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前提下, 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活动场所, 给人以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一个优秀的项目或优质的景观应该做到动静结合, “软”“硬”兼顾的景观表现手法。

2. 建筑之间的对比、协调、韵律

建筑是静止的韵律, 它的形状、体量、方位以及形象是组成和谐韵律的重要元素。建筑既要有对比, 又要有协调, 对比与协调统一。要避免过分整齐与过分不整齐, 这是美的基本法则。建筑就要创造、创新、创美, 对现代人而言, 对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的追求是人们越来越渴望的, 而因建筑为主导景观的魅力就在于建筑细节的处理与环境的交融。

项目区位于乌鲁木齐市板房沟,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大环境, 周边已建成相应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休闲游览设施等建筑掩映在天山大峡谷的景区内。景区建筑大都为坡屋顶的木质建筑, 屋顶采用沥青油毡瓦, 建筑外立面为原木色防腐半圆木, 建筑外露的条形基础采用仿石面砖装饰。为了能与周边的建筑风格相统一, 茶室的设计采用相同的沥青油毡瓦、墙面的防腐半圆木, 建筑形态上不同以往双坡的屋面, 采用了单坡屋面的方式, 设置建筑外的平台。茶室建筑面积为178.48平方米, 建筑高度为3.6米, 钢木结构。建筑功能主要包括, 饮茶区、包间、操作间及满足茶室内部使用的卫生间。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都采用了木质的饰面装饰。

茶文化历史悠久, 除了对茶本身的鉴品, 和茶承载的历史意义以外, 当今饮茶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建筑设计时有意的将人人尺度的关系拉近, 使用空间的设置, 给使用的人群创造交流的可能。开场的内部空间, 同时也设置包间提供私人空间, 通过内部格局划分了使用功能的区域, 也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氛围。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布置及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合理动线, 体现了建筑内部的对比、协调、韵律。

3. 建筑的个性和环境的融合

中国有句古话叫:“点到为止”, 其实就是讲究的一个尺度的原则, 尺度的控制不仅仅是停留在具象的刻度上, 还表现在建筑的个性与周边环境融合,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 个性的建筑并不会因为“个性”而鹤立鸡群于其他建筑之上, 相反, 它们与大多数建筑一样, 掩映于自然当中。

茶室位处项目区进山沟的水景区域, 亲水是人们的普遍众望, 从古至今, 从国外到国内人们对水的喜爱就从来没有改变过。景观设计的境界莫过于符合自然规律。中国人对山水的理解是: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临水建筑的处理方式也很多, 在这里选择了建筑物横跨于水面之上。因项目区建设区域较为局促, 建设面积有限, 将建筑抬高保证水流的正常通过, 也增加了建筑与水的融合。出挑平台增加了室外的活动空间。同时新建筑提供了一个改造环境景观的机会, 现代建筑师对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与环境的处理更应该使其相互渗透、交融, 处理好空间交错的关系。超大的开窗, 不光将充足的阳光引入室内, 还将室外的景色映入室内。原本遮阴的室外木棚通过天窗的设置们可以在室内需要阳光的时候将天窗下的电动遮阳布打开, 感受阳光的温暖。

4. 绿化网络在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中的作用

所谓的绿化网络是指一些绿化元素的影响, 互相作用又相互协调, 从而共同形成一种整体绿化空间。园林绿化是景观园林建设, 不可缺少的, 不仅是因为绿化受环境因素制约最小, 可行性最强的生态手段, 而且因为绿化对于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的意义远比山和水带来的意义大的多。绿化除了代表顽强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有效手段之一。

项目区内植被丰富覆盖率高, 现状植物生长茂盛, 在建筑落地的选址, 及布置上都考虑了, 原有树木的保留, 将现状的树木与新建建筑达到共生的状态, 同时又衬托着主体建筑满足生态需求。建筑的设计本身也保留了项目区建筑风格特色, 用现代的建筑手法, 勾勒出建筑形体, 做到建筑与自然互为风景。

结语:

现代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一定要保证不断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束缚的同时, 兼顾环境与建筑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 时代的进步, 新材料的出现, 建筑风格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然而不变的是建筑永远需要融合在环境当中, 虽然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功能需求, 但没有一个建筑可以脱离环境的映衬和烘托。环境是建筑创作的起点, 亦是建筑的归属, 建筑创作应以环境的体察和场所的感悟为基础进行立意构思, 透过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融, 也达到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

摘要:建筑的形态随着历史不断的变化, 与人的生活、活动也密切相关, 建筑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融愈发明显, 透过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织。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是现代景观建筑的有效手法。

关键词:融合,共生,协调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下一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