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营销战略

2022-07-12

第一篇:浅谈市场营销战略

浅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发布时间:2011-7-1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东波

论文关键词:目标市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状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币场,运用相应正确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是什么使得它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呢?它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都必须从其自身的特殊性来分析。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另一方面,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存在的营销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资金数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不透彻

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不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活动的决策层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这就要求决策层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然而,现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的领导人经常凭自己主观的想法、看法来断定现时的市场环境,更有甚者,对自己企业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掌握不清,这样就会对整个企业的营销活动,甚至将来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对顾客的需求估计不足

有些中小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使得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是供不应求——造成企业不得不放弃热销期,放弃高利润;或是供过于求——造成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存货积压严重,进而造成损失。

3.目标市场不明确,也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确

市场定位的不准确,破坏了原有的固定消费群体;不准确的市场定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4.产品定价的不合理

有些中小企业只见眼前的高利润,把自己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虽然可以“狠赚一笔”,但会给消费者“趁火打劫”的感觉,使消费者对该企业印象下降,以至“冷落”该企业。不过,过低的定价会使消费者(尤其是不理性的消费者)的心理感到不平衡,会使他们认为这种产品不高贵,不受欢迎,从而不进行购买。

5.经销商的选择有误

有些中小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覆盖较大的范围,不经过严密的调查、审核以及评估,就接受了中间商的代理申请。由于有些经销商的不合理定价以及不妥当的服务,使得消费者对该企业

的形象,对企业有厌倦感。

二、提升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对策分析

借鉴国际中小企业营销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要全面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就应该从营销文化、营销管理体系、营销组织团队等方面人手,打造一支本领真正过硬的营销队伍。

1.培养创新的营销文化

培养创新的营销文化,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价值观。事实上,价值观是企业员工精神的动力源泉,它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创新的营销文化建设,培养与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并使之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向心力与凝聚力,这样,员工们才能不断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创造性地工作。总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价值观来培养创新的营销文化,对于规范营销人员的行为,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2.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其重点是营销人员的分配制度和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制度。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对营销人员采取的是典型的单一销售额目标考核体系。这种分配制度对于销售人员的成长,尤其是新进人员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改革中小企业营销人员的分配体制成为提升其营销能力的当务之急。具体做法是:(1)变过去单一考核销售额的目标考核体系为多目标考核体系,将考核的指标由单一销售额变为销售量、回款率、新客户开发率、销售增长率、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多项指标。(2)适当提高基本工资,建立富有挑战性的激励制度,并帮助营销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营销人员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则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通过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营销人员的行为;(2)通过业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业务流现代经济信息程和个人业务行为;(3)通过行动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个人的市场行动,以保证必要的工作时间。制度的具体执行则可以依靠营销例会制度。通过营销例会的召开,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共同探讨市场问题,同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培养营销人员归属感、荣誉感。

3.塑造优秀的营销组织团队

对于优秀的营销团队来说,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市场利益和研究成果,准确把握产品市场的变化和走向,建立共同的品牌网络形象,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营销计划。中小企业要打造这样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的营销团队,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挣脱从内部选择人才的束缚,树立“眼球向外”的人才招聘意识。其次是从相关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咨询公司或政府部门聘请高水平的营销专业讲师,对营销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通路管理、促销与市场推广、广告、公关、谈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全面提高中小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除了要有正确的目标市场选择,还要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的选择等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运用正确的产品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满足销费者对新产品或改良产品的源源

不断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而开发新产品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远远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可借鉴香港的企业的明智选择。香港的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以中小企业居多,缺乏独立研制产品的条件。他们的产品策略主要是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最新技术,研制仿制产品。

2.选择正确的销售渠道,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制度下,绝大多数国际企业都未能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在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些中间媒介,这些媒介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些中间媒介如批发商、零售商,在取得产品合法所有权之后,再转售出去;另外如经纪人,企业代表,销售代理人,负责寻找顾客,代表企业与人洽商,但他们并没有取得产品所有权。

3.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国际企业常用的产品价格策略有: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价格策略、产品线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等。而对于中小企业一般采用低价法策略,满足顾客追求物美价廉的的动机,赢得市场优势。香港的产品常以物美价廉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这归功于香港的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他们以微利低价全力推出新产品,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由此可见,成功的价格策略,是中小企业营销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4.选择正确的促销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品的促销就是人们通过一些有意识的活动手段和媒介等来宣传、介绍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的目的。促销活动主要有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等方式。中小企业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将其获得的竞争优势准确地传播给消费者,并得到目标顾客的认同理解。但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区域广告和公共关系的方式,或直接让利,把促销交给有实力的经销商。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实施市场营销战略计划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善于找先机和制度创新,发挥先行优势,并扬“船小好调头”之长,打好主动战。

第二篇:浅谈跨国零售企业中国市场营销战略

摘要:随着我国入世,以及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零售巨头快速进军中国并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强势同时带给国内零售业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而有必要关注其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差异,以及营销成功的共性特征,探索零售企业核心能力与营销战略的关联,使我国零售企业从中得到启示,借鉴改进,从容应对跨国零售业的挑战。

关键词:跨国零售企业 零售业 营销战略

1992年我国零售领域实施改革开放,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以及深圳、厦门等五个特区作为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每座城市允许试办一到两家合资零售企业。1999年以后零售业对外开放由原来的11个城市扩大到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中心城市。2004年12月11日中国取消了对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零售领域的对外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

其间以沃尔玛、家乐福等著名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跨国零售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几乎都避开了中国已超规模发展的大型百货商店这种形态,清一色地选择现代零售业的主力形态———超级市场,并且跨越了传统食品超市和标准食品超市的模式,直接开设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超市,带来了不仅是新型零售理念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为中国零售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

一、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差异

(一)沃尔玛从1996年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至今,沃尔玛已经在华开设了46家商店,并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形成了华南以深圳为中心,西南以昆明为中心,华北以北京为中心,东北以大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薄利多销政策是沃尔玛获得成功的根本。沃尔玛推行的每天低价策略有别于其他商店,主要差别在:其他商店往往是在新商品刚上货架初期将销售价格标得较高,而过一段时间则以50%、70%的高比例折扣降价出售,以吸引顾客,沃尔玛则是在一开始就标出低价,让消费者每天得到低价格商品,从而使顾客感到这是实价。除此,沃尔玛还拥有最先进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大、功能全、速度快、智能化并且全球联网,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采购管理、分销管理和存货管理。沃尔玛被称为零售配送革命的领袖,其独特的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存货周转,成“天天低价”的最有力支持。

(二)麦德龙德国麦德龙1996年10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C&G即现付自运制仓储式会员制商场。他以“大量消费、低价商品、特殊服务、公平交易”作为自己的经营方针。仓储式商场的销售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的20%以上,毛利率在8%左右。

麦德龙在中国市场C&G的业态定位引领了国内批发市场营销趋势,也填补我国传统批发业忽略的中小型零售商的需求空白,同时其定位强调“有限顾客”和“有限利润”,主要瞄准集团消费者和中小商店批量购买者,其营销理念主要是针对专业客户,比如小型企业、零售商、餐馆、机关团体、政府部门等等,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

(三)家乐福家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 6年之后实现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发展,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企业,这一成果取决于家乐福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从而实施风险扩张战略。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家乐福已在沿海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完成了战略布局。

家乐福在选址、布局、经营上都颇具特色,深深地吸引了超市附近的大批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家乐福店址一般设在发展迅速而繁华的地区,周围消费能力较强。家乐福选择了具备食品超市和百货商店双重功能的大型综合超市,因此,他会把8000平方米左右的卖场分为大小差不多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日用百货、文娱体育用品和家电,另一部分是各类食品,包括农贸市场的果、蔬、鱼、肉。

全部商品都供顾客自选,另外再在家电和生鲜食品部设立几名服务员给顾客讲解示范或划价等。这些都给顾客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一次性采购家居用品的满足感。

二、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营销战略的共同特征

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拓展领域、扩大规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营运模式,在品种管理、存货管理、物流管理、客户管理、卖场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丰富的经验,其共性主要表现在:

(一)标准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跨国零售企业营销成功的精辟之处在于正确处理全球标准化与地方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把握全球思维与本土操作的运行规律,凭借标准化达到低成本运作的规模经济,凭借本土化进人异地市场,融合地方文化,显现竞争实力。

标准化运行方式是跨国零售企业一贯坚持的准则,他们具备整体营销管理系统,在经营理念、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建店选址、卖场陈列等方面具有相对固化模式。跨国零售企业在坚持标准化运行方式的同时一般也都贯穿本土化操作手段,其竞争优势也参照各国国情。

(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零售企业大多实现供应链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集合为一个整体,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控制,在供货、补货、存货等方面反应机敏、行为迅捷,具有较高营销效率。以高新技术支撑的供应链系统使跨国零售业绕开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商进货,且是全球化适销品类的批量采购,在货源方面占尽先机,为销售终端压低价格提供较大空间。近年,跨国零售企业一方面坚持决策一体化,实行集权型采购、分销管理;另一方面基于国际贸易与零售业务所需,开始整合中国市场的供应链,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商品采购力度,且在经营中保持良好信誉。

(三)信息化的客户管理近年,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强化客户管理力度,首先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与客户之间彼此关注、相互吸引,意识到对方存在且能够互为所需、互相促进;然后通过登录客户的基本情况,对客户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在多项领域构架互惠、共赢的桥梁;再后通过记载客户消费信息,加强与客户的联络与沟通;最后根据重要程度对客户做出筛选,从而确定目标客户范围,满足其个性需求,建立相对紧密的联系,以此拉动营销能力,提升营销质量。

(四)成熟的自由品牌商品伴随跨国零售企业的布局设点,其PB商品也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家乐福牌面包、麦得龙隆牌酱油等。自20世纪70年代法国家乐福开发PB商品以来,许多跨国零售企业涉足这一领域,相继开发“价格诉求型PB”,“NB模仿型PB”和“高附加值PB”

等。近年,跨国零售企业强化品牌战略,将商品品牌与门店品牌融为一体,以门店名称命名PB商品并在该店出售,将门店良好形象注人到商品中去,借助于门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广PB商品,顾客对门店的信赖在其购买行为中演化为对PB商品的接纳,而PB商品的成功反过来进一步提升门店的形象和信誉。

(五)有效的卖场促销技术跨国零售企业的卖场促销充分显示营销技术的成熟。研究本土市场需求特征,凭借谋略和技术以恰当的产品组合,灵活的价格体系,

丰富多变的商品陈列与布局营造卖场气氛,激发购物情绪,提升卖场销售业绩。近年,跨国零售企业中国市场的卖场促销显示出本土化运作手法,刻意研究消费习惯,

在商品结构、价格组合和卖场陈设、布局等方面注意中国多种民族文化背景中的消费倾向与特征,把握消费心理动态,以需求为导向统筹商品结构及其价格方案,运用现代资讯技术控制进、销、存成本,提升卖场业绩,以此保持营销竞争中生机与活力。

三、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

跨国零售企业依托营销环境、整合营销资源、调动营销能量,在组织系统、战略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系统等方面刻画出强势营销的核心能力,为我国零售企业步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供了借鉴经验。

(一)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行业竞争态势相协调当企业处于静止的、竞争相对不足的状态之时,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是巩固和发挥固有的竞争优势;当企业处于动态的、完全竞争的状态之时,企业发展的源泉在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起独立、持续的核心能力。跨国零售企业全球化营销运作加剧了零售业的竞争程度,行业发展现状已表明非常接近完全竞争态势,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无论处于何种竞争位置的零售企业,只有通过培植核心能力,才能寻找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目标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目标市场各异、竞争环境的不同,如文化、收人水平、消费习惯、政策导向等都影响着营销运作的成效。跨国零售企业异地营销须加强与目标市场交流与沟通,坚持标准化与本土化并举的操作模式,调节自身核心能力,确定长期发展战略,甚至需要以短期利益为代价换取企业目标市场上的长足进步,只有与目标市场的竞争环境相适应,保持耐力与活力,才能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竞争能力。

(三)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要与竞争趋势一致知识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出现,使企业的竞争理念与竞争形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具有创造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的知识资本及其整合构成了现代企业的核心能力。跨国零售企业营销拓展要遵循竞争规律,以创新姿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追寻科技成果、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速率,实现业务流程产业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领先、才能获得相对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零售企业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正在积累经验,大多数在营销系统、营销模式和营销效率等方面还很欠缺,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提高竞争力。

四、我国零售企业深化营销力度的措施(一)提升营销理念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观念处于混浊状态,遭遇了中西方营销思潮的撞击。面对跨国零售企业的竞争,一定要提升营销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零售市场的竞争局势,确立信用观点、规则观点、机会观点和创新观点。唯此,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思想才能跨越到崭新的境界,具有发展潜力与后劲。

(二)强化营销制度我国零售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下的营运模式,缺乏市场机制下营销运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其营销制度空洞、松散,无法约束自身的营销行为;组织管理不健全,缺乏运行功效;商品管理不合理,缺乏监控措施;资金管理不到位,缺乏制度保障;卖场管理不科学,缺乏出货经验。面对跨国零售企业的抢滩站位,只有规范进货制度、仓储制度、销售制度、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我国零售企业才能形成稳定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

(三)变革营销方式我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方式尚处于转型阶段。在新经济力量的推动和驱使下,我国零售企业在提升理念、强化制度的同时需要采纳先进的科技成果变革陈旧的营销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营运流程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虚实结合开辟网络营销;运用现代商贸技术,提升交易质量、超越营销业绩。唯此,才能在进、销、存各个环节降低成本,保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贯通与速率。

成熟的理念、严谨的制度、科学的方式,能够使我国零售企业走出慢营运、低效率的误区,摆脱弱势营销的低迷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身的营运模式,加快融通资金、扩大规模、塑造品牌的进程,加紧海外市场连锁运作的步伐,加速做大做强,凭借核心竞争能力与跨国零售巨头抗衡。

第三篇:新时代营销工具 浅谈微博营销的四大战略

如何掌握微博营销的四大战略

生活在21世纪,你可以不知道什么是微信,你可以不看电视,但是你不可以不懂得微博,有人说,微博是继QQ之后中国人使用最为广泛的互联网产品,而且微博较之QQ更具信息传播性,是品牌联播营销推广方式中普遍性最广的企业品牌推广方式。一个明星的微博粉丝甚至能够达到数十万人或数百万人,能传播信息的方式都能帮助企业营销,故而微博营销这一互联网营销方式诞生了。

第一:粉丝攻略

微博营销针对的第一人群是自己的粉丝,第二人群是自己粉丝的粉丝,逐层分下去,可以说影响一个粉丝可能就会影响到无数的人群,就如蝴蝶效应一般。而这便需要有一个定位,对自身的定位,对粉丝的定位。定位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定位自己粉丝,这与精确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信息攻略

许多的人认为微博营销就是不断的加粉丝,然后在自己的微博上不断的发广告,其实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将好不容易争取回来的粉丝的信任度降低了,导致越来越多的粉丝离开,最后只剩下一些僵尸。这里所说的信息攻略是指微博管理者要发布一些粉丝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恰当的时候将自己需要宣传的事情与之捆绑到一起发布,可以说这样更能够让粉丝接受,甚至粉丝会主动的转发信息使信息扩散开来。信息攻略的核心是,发布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互动攻略

微博的诞生来源于对网络互动的追求,企业的微博营销战略要有效果也离不开与粉丝的互动。引出一些粉丝喜爱的话题,将之扩散到整个粉丝群体中,不仅仅加强了粉丝对自身的信任感,也增强了微博的凝聚力。互动更是增加粉丝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升级攻略

微博升级攻略不是如QQ一般挂Q升级,而是指对微博进行包装,增加粉丝,粉丝数量的多寡决定了微博营销的结果。那么如何升级呢?首先要进行微博的验证,因为验证过后的微博更具有说服力,微博发布的信息也更为容易检索出来。另外就是微博粉丝的增加,当粉丝增加了,微博的影响力便提升了,等级也就上去了。粉丝的增加的最为快捷的方式是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找到适合的人群,然后与之建立联系,逐步的吸引人群成为自身的粉丝。在所有的企业营销中,微博营销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最具性价比的一种营销模式。与时俱进胜于固守自封。品牌联播始于2003年,运用全球领先的品牌营销理念,竭诚服务于各品牌企业,从企业搭建品牌网站开始,到品牌推广、品牌网络营销等等。

第四篇:浅谈会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选择

摘要

会展旅游是通过举办会议、展览、博览等各类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国际上,会展旅游已经是商务旅游市场中份额最大的旅游类型;在国内,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会展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多数会展旅游目的地尚未能占据与其资源相称的地位。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明确位置、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创建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

关键词:会展旅游地 营销 战略选择

作为当今世界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涉足旅游业的相关行业,并且成为商务旅游市场份额中最大的旅游类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会展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专业场馆建设日臻完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亮点。2006年年初,国际协会联合会(UAI)公布了一个令中国旅游业振奋的数据:205年中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展旅游活动次数较前年增加77.7%,增幅高居世界首位。中国会展游的排名在世界会展市场从前年的第20位,一跃进入第10位;亚洲国家进入世界会展市场前10位这还是第一次。但就具体到某一会展旅游目的地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试就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作简单探讨。

一、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展览活动空前活跃,展览的总规模年均增长20%,在全球展览界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统计数据表明,现在全国共有展览场馆160多个,可供展览面积280

多万平方米,每年全国举办的各类展会3000多个,出国办展近800个,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两千万人次。2005年更是以77.7%的增幅高居世界首位,在世界会展市场上的排名从前年的第20位,一跃进入第10位;成为亚洲第一。随着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广交会”、“高交会”、“厦洽会”、“医博会”、“机床展”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为中心的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四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总产值达l00亿元人民币;会展业在促进经贸交流和扩大出口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些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消费增长的重要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以后,展览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会展旅游业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会展旅游的产值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的总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既是发展差距,更是潜力所在。同时,中国会展旅游市场已成为吸引世界各国知名会展企业目光的新焦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带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全面提升。

(二)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会展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骗展、重复办展和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法律规范,展馆建设过热,市场竞争无序,行业组织建设滞后等等。就会展举办地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化不够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首先,没有形成PCO、DMC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会展组织者(PCO)、目的地接待者(DMC)分工体系是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目前无论是会展旅游企业还是政府都较关注目的地接待者(DMC),对于会展中最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PCO)缺乏认识。其次,政府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政府组织的一些会展不计成本,使得很多会展公司对这些会展业务敬而远之。

2.会展旅游目的地定位模糊,管理不畅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几乎都将会展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并将重点放在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多数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一定发展机会和自身能力优势的城市看到了会展旅游经济的强拉动性,盲目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具有明显旅游属性的会展业并没有划归到旅游部门统一管理和统一促销,许多城市干脆没有成立具有权威性的会展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由于缺乏明确定位和专业管理,国内会展市场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使得会展业和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展览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会展市场。面对新的竞争格局,国内企业亟待调整发展思路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分析

(一)政府主导式营销战略

采取政府主导,这是目前会展旅游发展的根本保障。会展旅游是在一个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由于会展旅游涉及目的地展览、旅游、交通、餐饮、通信、物流等行业;因此,对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关联,这就要求政府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在协调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在会展旅游组织者选定会展旅游目的地之前,经常会有不止一个的候选地,要想成为会展旅游举办地,会展旅游地就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向会展策划者们宣传促销。良好的城市形象、较强的城市吸引力、完善的城市功能、高速发达的区域经济、一流的会展设施和接待设施以及会展旅游地的安全问题就成为决策者主要考虑的问题。就当前我国的国情而言,惟有政府部门在会展旅游整体促销上加大投入,明确定位,才可以更好地在全球化条件下最大化营销会展目的地,加快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所谓政府主导并非“政府直接承办”,而是要求政府加强宏观控制。在政策方面,目的地政府应制定关于区域会展旅游的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设立会展旅游的专业管理机构,推动行业、地区的展会展旅游均衡和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展馆等基础设施应加大投资力度,为会展旅游的快速、健康发

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融资方面,要为金融机构与会展旅游供应商的联盟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鼓励各相关主体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资本运营等手段积极融资,为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本市场。最后,引进市场化机制和商业运作手段,逐步由“政府直接承办”模式过渡到“政府+市场”模式,最终转向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会展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全员参与式营销战略

在接待与旅游组织当中,认为资源的职能与营销是密不可分的。源于会展旅游的独特性,其人力资源建设问题(包括员工营销能力)也就相对突出。据有关人士的调查,会展旅游从业人员水平的高低与以前在旅游业从业的经验关系不大(Morrison,1998),这进一步说明加快培育会展旅游专用人才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就内部而言,发展会展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精于开拓市场、善于组织管理的会展专业队伍,开发出必要的技术和程序,能够更好地和专业会展组织者打交道。会展旅游地的内部营销应突出接待业的独特性,即会展旅游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营销的努力首先应该是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人员必须确信其员工了解其产品并相信其价值;同时,员工也必须对他们为之奋斗的公司以及他们所销售的产品怀有激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可以创造满意的顾客。

(三)特色品牌营销战略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定位,形成品牌营销特色,是会展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会展旅游目的地要想把会展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就要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定位,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积极培育拓展会展旅游市场,推进运作市场化,形成自身特色,创造出名牌会展旅游商品,以特色提升竞争力,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品牌是知名度、认知度、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等综合要素的集合体,尤其是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代表了品牌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建立特色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形成顾客的忠诚。在各种会展市场空间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同质化的会展旅游地必然会引发激烈的价格战以争夺有限的客源;会展旅游目的地应努力创造产品或服务的个性与风格,形成特色品牌。目前,亚洲迅速崛起的国际会议中心是香港和新加坡可以说就是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最大赢家。据统

计,2003年欧美国家所占国际会议市场的份额,已从80%下降至60%。这一市场正拱手让给处于快速发展的亚洲。香港是亚洲会议接待的“大哥大”。2002年接待的大型会议、展览及节事旅游达1300多项,参与人数3 2万人,旅游收入75亿港元。在众多关注展览的城市中,香港是最下本钱的一个。同样,新加坡“展览会议局”在海外一些大城市设置联络处,为新加坡争取到不少会议的举办权。国际协会联盟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再度获选亚洲第一会议城市,而在世界会议城市中则名列第六。这是新加坡连续18年被评选为亚洲最佳会议地点。因此,会展旅游目的地只要锁定自身的目标顾客群体,以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分销、促销等要素的组合,支撑这一特色会展旅游,就能够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前进中的中国将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世界也给中国会展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国外有关专业机构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21世纪国际会展旅游的首要目的地。因此,国内会展目的地应抓住机遇,聚集和拓展会展旅游这一新兴市场,做好市场定位,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积极跻身会展旅游这一大舞台,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角逐中,逐步完善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分析

关键字:会展 营销 战略选择

论文摘要:作为当今世界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的快速已经涉足旅游业的相关行业,并且成为商务旅游市场份额中最大的旅游类型。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试就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作简单探讨。

一、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展览活动空前活跃,展览的总规模年均增长20%,在全球展览界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统计数据表明,现在全国共有展览场馆160多个,可供展览面积280多万平方米,每年全国举办的各类展会3000多个,出国办展近800个,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两千万人次。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以后,展览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会展旅游业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会展旅游的产值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的总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既是发展差距,更是潜力所在。

(二)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会展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骗展、重复办展和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法律规范,展馆建设过热,市场竞争无序,行业组织建设滞后等等。就会展举办地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化不够。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首先,没有形成PCO、DMC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会展组织者(PCO)、目的地接待者(DMC)分工体系是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目前无论是会展旅游企业还是政府都较关注目的地接待者(DMC),对于会展中最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PCO)缺乏认识。其次,政府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政府组织的一些会展不计成本,使得很多会展公司对这些会展业务敬而远之。

2.会展旅游目的地定位模糊,管理不畅。目前,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几乎 将会展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并将重点放在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多数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一定发展机会和自身能力优势的城市看到了会展旅游经济的强拉动性,盲目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具有明显旅游属性的会展业并没有划归到旅游部门统一管理和统一促销,许多城市干脆没有成立具有权威性的会展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由于缺乏明确定位和专业管理,国内会展市场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使得会展业和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展览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会展市场。面对新的竞争格局,国内企业亟待调整发展思路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分析

(一)政府主导式营销战略

采取政府主导,这是目前会展旅游发展的根本保障。会展旅游是在一个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由于会展旅游涉及目的地展览、旅游、交通、餐饮、通信、物流等行业;因此,对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关联,这就要求政府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在协调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在会展旅游组织者选定会展旅游目的地之前,经常会有不止一个的候选

地,要想成为会展旅游举办地,会展旅游地就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向会展策划者们宣传促销。良好的城市形象、较强的城市吸引力、完善的城市功能、高速发达的区域经济、一流的会展设施和接待设施以及会展旅游地的安全问题就成为决策者主要考虑的问题。就当前我国的国情而言,惟有政府部门在会展旅游整体促销上加大投入,明确定位,才可以更好地在全球化条件下最大化营销会展目的地,加快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全员参与式营销战略

在接待与旅游组织当中,认为资源的职能与营销是密不可分的。源于会展旅游的独特性,其人力资源建设问题(包括员工营销能力)也就相对突出。实际上就内部而言,发展会展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精于开拓市场、善于组织管理的会展专业队伍,开发出必要的技术和程序,能够更好地和专业会展组织者打交道。会展旅游地的内部营销应突出接待业的独特性,即会展旅游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营销的努力首先应该是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人员必须确信其员工了解其产品并相信其价值;同时,员工也必须对他们为之奋斗的公司以及他们所销售的产品怀有激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可以创造满意的顾客。

(三)特色品牌营销战略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定位,形成品牌营销特色,是会展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会展旅游目的地要想把会展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就要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定位,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积极培育拓展会展旅游市场,推进运作市场化,形成自身特色,创造出名牌会展旅游商品,以特色提升竞争力,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品牌是知名度、认知度、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等综合要素的集合体,尤其是忠诚度、美誉度和服务水平代表了品牌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建立特色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形成顾客的忠诚。在各种会展市场空间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同质化的会展旅游地必然会引发激烈的价格战以争夺有限的客源;会展旅游目的地应努力创造产品或服务的个性与风格,形成特色品牌。目前,亚洲迅速崛起的国际会议中心是香港和新加坡可以说就是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最大赢家。因此,会展旅游目的地只要锁定自身的目标顾客群体,以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分销、促销等要素的组合,支撑这一特色会展旅游,就能够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内会展目的地应抓住机遇,聚集和拓展会展旅游这一新兴市场,做好市场定位,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积极跻身会展旅游这一大舞台,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角逐中,逐步完善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玉芬.试论政府在发展会展旅游中的定位[J].商业研究,2004(2)

[2]应丽君.浅论中国会展业发展战略重点[J].经济师,2004(6)

上一篇: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下一篇:群体性事件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