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探讨

2023-02-15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若长期持续高血糖和代谢紊乱症状,极易导致重要器官受到损害。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在糖尿病基础上诱发末期肾脏疾病的比例正在逐步攀升, 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 (简称为DN+Ig AN)患者39例, 将其设置为观察组;41例病理确诊为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内患者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35~70之间,平均年龄(46.6±12.3)岁,病程1月~2年 , 平均病程 (6.1±0.9) 月 ; 对照组内 患者男性24例 , 女性17例 ,年龄分布 在4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47.6±14.1)岁,病程2月~2.5年,平均病程(4.2±3.5)月。

1.2 判 断方法

主要以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为依据,观察的主要方面须集中在肾活检资料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结节性硬化等病理表现上。

1.3 统 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χ2检验。

2 结果

2.1 肾 功能水平差异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 行肾活检时 , 观察组患者 中位尿白 定量为0.91 g/24 h,90%的患者尿蛋白定量<0.9 g/24 h, 仅有10%的患者尿蛋白定量>4.0 g/24 h。而对照组的患者尿蛋白定量<0.9 g/24 h仅占45.2%, 而尿蛋白定量>4.0 g/24 h的患者却占到了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 理特征

观察组患者在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方面的发生几率分别为66.2%、43.8%、63.1%,对照组在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方面的发生几率分别为70.3%、52.7%、76.5%,χ2值为0.39,DN+Ig AN患者肾小球病变较轻, 以Ⅱ期患者为主。两组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发生率主要集中在Ⅲ期患者集群内。

2.3 预 后

经Kaplan—Meier法统计[2], 两组患者肾脏的生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尿蛋白水平、肾功能水平、肾小球病变情况、视网膜病变、病理分级是影响DN+Ig AN预后水平的重要因素。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后, 发现DN+Ig AN患者的病理特征常常伴随着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且在两种类型的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糖、免疫炎症会导致肾小球血流紊乱,主要表象为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等,从而导致肾脏功能的改变。通过以上基本理论可以看出,在控制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患者的病情方面,首先要注重DN的防治。

该次实验中两组病例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DN+Ig AN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较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较高,在尿蛋白、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方面的发生几率也明显低于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这些现象虽然可能与患者病程时间的长短有关, 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症与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症在临床病例和预后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患者与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具有糖尿病病程短、蛋白尿水平较低、相关病变发生几率较低、肾小球病变较小的特点,但是DN+Ig AN患者的病理特征常常伴随着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且在两种类型的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医学界内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病理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简称为DN+Ig AN)患者39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41例病理确诊为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期所有的资料进行对比评估,采用相关的病理分型标准进行总结。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肾活检时,发现肾功能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两组患者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结节性硬化等病理表现上具有一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合并Ig A患者与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具有糖尿病病程短、蛋白尿水平较低、相关病变发生几率较低、肾小球病变较小的特点,但是DN+Ig AN患者的病理特征常常伴随着DN非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且在两种类型的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合并IgA,临床病例特征,肾活检

上一篇:浅析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下一篇:D类干粉灭火系统在某聚乙烯装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