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食品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前不久,由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食品文化艺术节在学校修业广场上盛大开幕。十米长的大蛋糕、食品高科技模型展、厨神大赛、大胃王比赛……美食、游戏、展览一齐被奉上,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正上演着一场食物与味蕾、味觉与视觉的交流碰撞。

第一篇:食品文化论文范文

基于思政管理工作建设食品企业文化

摘要:本文在仔细阅读并理解《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珍藏版)一书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剖析食品企业的发展,并在不同领域的企业案例中,对企业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企业文化的途径,从而提升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这是食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思政;管理工作;食品企业文化

1. 食品企业文化中的思政管理工作

曾经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的陈春华,写了一本关于企业文化管理的书,书名是《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这本书论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同意“企业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说法,但是对于企业文化如何去塑造,如何体现企业的文化作用等,人们都是不了解的。在广泛深入的实践之后,一些企业还没有创造出能反映其企业精神的企业文化,也没有获得潜在的发展动力,这导致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而无法健康发展,甚至正在萎缩。当互联网业迅速发展、郭士纳对管理IBM进行改革,创建全面而彻底的企业文化,使多年来管理不力的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当TCL公司惨遭损失、国际社会遭受沉重打击的艰难时期,李东生大胆地进行改革,改变了企业文化,使得其从低谷里重新走出,并且重获消费者和行业的信任。企业文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公司高層管理人员,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长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方向,而科学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公司保持发展动力。

将食品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这个理念的重要性得到了验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食品企业在政策和创业文化方面进行开导工作,可以让消费者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声誉至关重要。要是新的企业未能树立良好的声誉,就很难让它们变得更大更强;要是老字号的企业失去了声誉,那就会破坏这个企业的根基。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做出合格安全的产品,不仅是法律方面的要求,也是公德方面的要求。

在企业层面,食品企业试图改变传统,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以创造一个体面的企业形象和标准来定义企业的成败。食品行业是一个与公共接触很多的行业,人们食用了企业的食品,企业就有义务去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好,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而树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也是必须的。因此,企业应该考虑对企业的教育和文化做出改变,让人们意识到道德、纪律在品牌塑造中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与此同时,企业的文化和道德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创造出一个文化环境,使所有员工的知识和道德教育都能加强,这样还可以规范好员工的工作行为,让员工积极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让企业具有更好的形象。

在国家层面,食品企业可以推动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意识形态、政治教育、文化和道德建设相统一。食品行业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计紧密相关。经济学专家哈耶.克提出,市场经济在发展上的道德基础就是具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属于道德意识,也就是人们要为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当一个企业失去了责任感,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政府也将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2. 食品企业进行思政管理工作的路径构建

2.1 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一书中,对管理机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创造企业家精神文化,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发展。第一,国家可以建立一个与食品工业思想和事务管理有关的机构,该机构负责管理食品工业的工人,并引进经理。第二,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的体系和目标,行为模式需要更具有针对性以及可行性。我们应该积极培训监管人员和管理食品行业的人员,让他们对于食品安全具有更强烈的意识,对于如何管理信息、计划、队伍以及目标等形成一套方法,知道如何处理。

2.2 创新思政管理方法

这本书提到企业要培养良好的政治管理文化,要具有好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思政教育方面入手。食品企业必须放弃原先那种说教式的交流方式,积极使用各种新方法来塑造企业文化,进行政策管理。第一点,食品企业领导人必须带头树立榜样,加强食品企业的知识管理,更好地管理员工。与此同时,必须建立一个食品安全典范,影响人们的道德品质,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2.3 思政管理工作要重视诚信教育

书里还提到,企业要对诚信和道德具有充分的认识,这两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经理要认识到,经济能够发展的保证和前提就是诚信,对于员工的道德方面加强培养。虽然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重要,但也要遵守“安全、质量过关”的基本原则。在构建知识管理和创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诚实观念,在市场经济中有序地进行知识管理,以确保企业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都可以往好的方面发展,从而让社会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4 体现思政教育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

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同时,经济基础也同样影响着上层建筑。因此,经济作用于政治,政治也作用于经济,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企业的高层需要注意对于员工道德方面的培养,形成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读了这本《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你可以知道这本书中有关于企业管理层该如何做的建议。企业经理在思政管理中要充分展示示范和指导作用,专注于企业的合作,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共赢,让每个员工都把企业放在心上,让员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员工帮助他人,让员工爱家庭、爱工作。这样做,可以让员工在积极向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实现共同的利益。

2.5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

开阔的胸怀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珍藏版)》一书中建议员工在企业中学习和工作。良好的企业氛围不仅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而且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收益。在工作中,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另外,老员工的技能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也要注意对老员工知识储备的培养,同时注意对新员工的培训。经营环境、经营文化、业务规则和规章制度是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道德素养,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

企业文化的传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员工,为了使良好的文化进入企业,一个系统而且严谨的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建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让能力强的员工带动能力弱的员工,让新来的员工更快熟悉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

结语:

陈春华教授的《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是一本分析企业发展的书,可以作为反映企业价值、信仰、概念和企业文化的书籍,也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食品企业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地创建企业文化,更好地管理企业,让企业发展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企业发展越好,社会也会越好。

作者:乔利民 贺津津

第二篇:高校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 谱写食品科学业发展新篇章

前不久,由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食品文化艺术节在学校修业广场上盛大开幕。十米长的大蛋糕、食品高科技模型展、厨神大赛、大胃王比赛……美食、游戏、展览一齐被奉上,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正上演着一场食物与味蕾、味觉与视觉的交流碰撞。

琳琅美食,献礼“中国航海航天”新时代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活动正式开始前,由校园模特们带来的走秀节目《食蕴星海》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他们身穿华美的礼服,将湖湘大地上经典美味食物展示给观众,从广为人知的湖南米粉到当下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辣条”,从传统食物到现代餐饮,节目以包容、多元、开放的姿态为现场观众打开了科技与食品业发展的新视野。随后,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向阳带领来宾切蛋糕,并宣布本届食品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

令人瞩目的是,本次开幕式上亮相的奶油蛋糕长达十米,诱人的奶油上点缀着应季水果,横亘在学校修业广场中间,蔚为壮观,来到现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分享十米长的大蛋糕。参与蛋糕制作的一位同学说:“为了保证蛋糕的新鲜程度,活动开始前一天晚上,大家熬夜在广场上赶制模型和蛋糕,但没有人抱怨,因为都觉得自己在创造一个艺术品。”

活动现场,很多被展示出来的事物都能称之为艺术品。在位于广场西侧的一个展点,展示的是学校食科院各班同学协力完成的中国现代高科技食品模型,用日常食材制作而成的C919中型客机、“天眼”望远镜、“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墨子号”电子卫星、火星探测器等十几件展品造型逼真,魅力十足,收获大片赞誉。“模型展看过不少,用食物做的却是第一次见,感觉很惊艳……”现场的一位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展示品说道。

现场“空降”十米长大蛋糕

据了解,这些模型所用食材以豆类、谷类为主,全部来自于学校周围滞销过期的商品。此举不仅让废弃食材通过学生的创造力拥有观赏与美学价值,更通过这次现代高科技食品模型献礼新时代,表达对国家飞速发展的强大自信。

大展厨艺,“真情食意”献爱心

活动当天,长沙天气燥热,但现场仍然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主办方设立了多种小游戏供学生参与。其中“厨神大赛”现场异常火爆,温文尔雅的学子一改往日风貌,开启“大厨模式”,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和围观学生加油打气的声音混在一起,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奉上了各地特色佳肴和特调饮品,一展高超厨艺。

“谁说现在的大学生自理能力不强,看他们做菜的架势就知道肯定会过日子。”一位住在学校附近的居民感叹道。由于学校一贯的包容开放理念,活动现场除了本校学生参与,也有很多闻讯赶来的居民和退休教职工参观。

与此同时,“真情实意”爱心义卖活动区域前也排起了长队,参与者通过购买现场的蛋糕和零食,献上一份爱心。雪花酥、巧克力慕斯、曲奇饼……这些诱人可口的食物都是由学校创业团队“美食美客”成員完成,选材、制作、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团队成员徐杏莲说:“本次义卖前期的准备活动历时半个月,义卖所得将全部通过食科院‘n+1’项目用于对贫困儿童的扶持。我们在展示美食的同时,也希望积累更多爱心,这也是食科院回报社会的传统项目。”

“厨神大赛”中选手精心处理食材

校企合作,共创食品科学业发展新篇章

这场一年一度的活动对来自食科院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场丰富多彩的食品文化艺术节,也是一场氛围轻松的求职招聘会。院企合作展“食至名归”特别邀请用人单位举行人才招聘,依托“学研产”相结合的办学优势,充分挖掘与学院联系密切的企业资源,将大学生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密切结合,成效显著,吸引了大批企业来到现场。通过这个平台,刺激了企校生的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既充分诠释了企业文化理念,又彰显了湘农食科院系特色,实现了三方共赢。

食科院学子用食材搭建的“天宫号”

“从2002年到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食品文化艺术节走过了十七个春秋”,食科院院长邓放明说到,“本次活动旨在普及食品科学知识,弘扬中华食品文化,既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又提高了个人素质,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交流,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活动参与者能够于潜移默化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营养知识、食品工业化等食品相关文化。

“我国食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食品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食品已不再单独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而是与科技、文化、艺术紧密相连。文化需要传承,艺术需要光大,食品科学文化节凝聚了食科人的汗水,描绘着未来食品文化新篇章。

(供稿:青年网)

第三篇:基于企业文化的高职食品类专业教育

摘 要: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介绍了高职食品类专业设置概况、深度融合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的背景和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企业文化;深度融合;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胡海员(1964-),男,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编号:2010SJD880077)和2011年度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成果之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肩负着为食品企业(行业)培养从事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提高这些人员的全面素质离不开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素养这一核心内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更是高职食品类专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设置概况

食品类专业是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也是多家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同时也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轻纺食品大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目录内这类专业具体包括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贮运与营销、食品机械与管理、食品生物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和粮食工程,在目录外这类专业具体包括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及管理、食品检测及管理、酿酒技术、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乳品工艺、发酵技术、食品工艺与检测、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工艺技术、畜产品加工与检测,合计共19专业。这19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要进入食品企业工作。本文所指的食品企业不仅指从事单一食品生产与营销的中小型食品企业,更多的是指类似卡夫集团、双汇集团、洋河集团、三全集团等具有完整食品产业链的大型食品企业。为了使这些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食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深度融合先进食品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深度融合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的背景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职食品类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先进食品企业文化传承的责任,要把为食品企业(行业)培养职业素养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有文化品位的人当作自己的使命。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明确指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阐明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必然性。笔者认为,努力提高食品产业链从业人员的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肩负着为食品产业链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重任,所以说在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中深度融合先进的食品企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深度融合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的路径

(一)融合食品企业理念精神,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大多数的食品类专业高职毕业生要到食品企业就业,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还有如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为此,要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食品企业家、技术大师和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食品企业需求,要想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要融合食品企业理念精神。例如“我们相互信任”、“我们要做主人翁”、“我们力求简洁”、“我们开放,我们包容”、“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做事理智,也听从内心”、“我们探讨,我们决定、我们实现”是卡夫的七条核心价值观,也是卡夫集团文化的核心部分。作为全球零食领域的强大集团,作为创新、营销、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者,卡夫集团倡导把员工看成是一家人,在卡夫食品,没有他们,只有我们。在多次合作的基础上,笔者所在的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抢抓先机,与卡夫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共办“卡夫”订单班,在“四个合作”中实现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食品企业文化中优秀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敬业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并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融合员工培训类课程,架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架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本着“立足苏北,面向行业,为食品行业及相关产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沿着“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为核心,以合作促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食品产业链,努力做强优势专业群。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食品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在课程体系架构时除了开设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公共课,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外,我们还在人文素质拓展课中融入了优秀食品企业的员工培训类课程,如《职业沟通》、《团队合作》与《自我管理》等,并聘请食品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助理等管理人士作为这些课程的兼课教师,建构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融合优秀食品企业文化内涵,丰富课堂内容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她建议各类职业学校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校企共建职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营造工学结合和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可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合优秀食品企业文化是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笔者在讲授《食品质量管理》这门课程时,经常提到禾丰集团的6个“永远不”质量方针,即“永远不采用不合格原料;永远不使用不正常设备;永远不允许不规范操作;永远不生产不达标产品; 永远不忽视不满意客户;永远不容忍不完善服务”。在讲授《食品原料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时,经常提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新希望集团的经营宗旨,“耕者”是指广大的农民朋友,是企业员工,是农牧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为耕者谋利”就是帮助农民朋友富起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合作伙伴发展;“食者”就是全国食品消费者,“为食者造福”就是作为肉、蛋、奶食品的制造者和供应商,肩负起历史和社会的责任,让全国人民吃到更多的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蛋。

(四)吸纳食品企业元素,重构校园实物文化

高职院校兼有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双重属性。高职院校不能复制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环境模式,要吸纳先进企业文化元素进行实物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侧重宿舍、食堂、普通教室、实验实训教室等生活学习场地的建设,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努力营造校园环境的企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

在校园实物景观建设中,可借鉴中大型食品企业建设经验,利用独特的食品雕刻艺术展现高职食品人严苛精准的职业文化素养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文化精神;在学校主干道上创建“企业文化灯箱”,将教学楼群、道路、广场等用食品企业冠名,多方位展示食品企业的价值理念、用人标准、发展趋势等职业内涵;在教室、实验室、实训室悬挂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家寄语、行业成功人士资料、著名食品企业的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等;在阅览室、校史陈列室布置卓越食品行业校友的事迹资料等。

(五)创建“灵活型”订单班,优化班级育人文化

国内多数高职院校都提出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所构想的“灵活型”订单班可以突破专业、年级和规模的限制,进行灵活组合,学生平时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学计划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接受企业根据需要设定的集中培训。笔者所在的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就设立了“候鸟型”订单班,以适应食品行业淡旺季明显的特点,即淡季时学生在学校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到旺季时学生在相关企业接受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文化熏陶。“灵活型”订单班既可以满足学校教育的规模化、周期性和标准化需要,又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小批量订制、即时性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与食品企业深度合作的可选之路。

(六)模拟企业真实情景,拓展实习实训文化

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要重视仿真实训环境的营造,给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工作氛围,使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体会企业文化的要义。在多次调研蒙牛集团、洋河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卡夫、喜之郎等大型食品企业的基础上,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12000平方米的“校中厂”—食品科技园,园中设立了焙烤食品生产车间、乳制品生产车间、肉制品生产车间、饮料生产车间、发酵调味品生产车间、啤酒生产车间、黄酒生产车间、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生产性实训车间,这是目前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食品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学生在这些生产性实训车间里,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真切、客观地感受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环境熏陶,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生产安全的食品,注重遵守规章制度,杜绝非规范性操作,注重清洁卫生,注重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按时就餐、接受消毒等行为细节,增强学生对食品行业的认同感,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的工作生活习惯。

(七)集聚多种社会资源,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地方高职院校之间深度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地方高职院校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设置有食品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食品科学和营养科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努力成为当地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中心,与食品企业共同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开放教育资源,合作开展食品加工新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普及营养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区食品安全教育,帮助设计营养健康食谱,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八)以活动为载体,深度开展文化交流

一是学校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可以邀请若干优秀食品企业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展示,向师生传递企业文化的内涵,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二是与食品企业合办文化活动,宣传先进企业文化;三是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承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命名或冠名活动;四是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食品企业里去,也可以邀请企业到学校来开展企业的文化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到食品企业参观、下厂定点实习等,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校企文体比赛、企业家报告会、学生技能作品汇报展示会、学生生涯规划与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食品企业界人士走入校园,搭建学校、企业多方位的交流平台。

随着近年来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技术革新的不断加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先进食品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办好食品类专业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它需要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

参考文献:

[1]李延保.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J].中山大学学报,2004(6).

[2]周密.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濡化功能[J].青海社会科学,2005(3).

责任编辑 颜小兵

作者:胡海员

上一篇:书法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