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育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中学政治教育范文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4年8月我来到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七年一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政治采用“五元”的教法,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泛读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教师进行主要知识小结。这种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

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采取了“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三、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觉得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政治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

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第二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2013年我被分到常德市第五中学进行一个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常德市第五中学,政治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泛读课文、分析课文、例子讲解、问题分析、解题、主要知识小结。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

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

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三、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但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觉得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政治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四、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

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材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第三篇: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文学 > 散文

有没有3000字一篇的 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议论文,谢谢。 2009-11-26 21:12 提问者:543纯正 | 浏览次数:2208次

越多越好

2009-11-26 21:15 最佳答案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门场所,爱国主义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校中的各门学科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加入爱国教育导向,就可以使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每一节课上。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应当在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自觉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联系中学政治内容特别是讲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时,我们实际主要是联系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理论,还有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任务等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在学生思想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历史上凡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代表先进文化发

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它应当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6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大学生赴天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天台,革命时期有一大批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壮丽诗篇,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革命烈士在外地也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有需要了解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们走过的艰苦卓越的革命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弘扬爱国主义。

一、 爱国主义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如果忘记了过去,等于了背叛历史。于是此行我们首先来到天台县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简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这是离休老干部和群众性的学习团体。第一天,老前辈们就和我们就开了个座谈会,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工作着的老前辈们是没有工资,没有补贴,甚至倒贴的时候,惊讶万分——劳碌了半个多世纪,退休后也不愿安享天伦,这是怎样的热情,怎样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问及此,老人回答很简单:我们这一辈的都到了这岁数了,很多老友先我们去了,我们要不抓紧做个证人,记录这段历史,那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半个世纪的历史就没有一份直接的证明。老前辈们回答很简洁,很真诚。其实这,就是一种责任——共产党人不变的追求;这也可说是一种信仰;老前辈的话现在仍在我耳边回响,他说:“有人问我有什么信仰,我说没有,我觉得我为大家做点事情就很高兴,他们于是感慨,这也是一种追求呀”。老前辈讲到这里,笑了笑,不再说下去了,而在座所有认真听的人,都被感动了。我想,大概真正有服务于他人的思想的人,从来都不会以此标榜自己,他们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奉献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现在,无数共产党员都在实践着党章中对党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中普通的一员。其实,只有谨记这样的责任,才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的追求。大学生已是半个社会建设接班人,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后继人。学习荣辱观与认识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必要的。

二、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认识党员先进性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最新发展,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又一学习内容。天台西张村村委会副主任--陈贤松就是践行党员先进性的代表,他用血肉之躯建筑了丰塔。他没有三头六臂,他只是从举起拳头,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只是把自己当作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干部,像老黄牛一样,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是坚守着自己的为人宗旨和工作原则,他说:“我的为人宗旨,是要堂堂正正,为国为民;我工作的原则,是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了28年乡镇党委书记,有13年县级机关工作经验,退休后15年里主修了43.5公里公路,建老人文体中心,办老人协会,捐助特困老人,为老人谋福利;73岁高龄的他被当地人民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成为一名不拿报酬的村官。在别人看来,他官越做越小,而他却毫不在乎,事越办越好,誉满四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沉着这土地;为什么我停不下匆匆奔忙的脚步,因为我深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是他的写照。

是的,在其位谋其职,原来的西张村脏、乱、差,现在漫步在西张村平坦的水泥路上,看着路边娇媚的芙蓉含苞欲放,听着田间沟渠水声潺潺,觉得心旷神怡,陈贤松发动党员带头作用,短短三年,西张翻天覆地,判若两样。种植欧亚葡萄,盖起沼气池,2002年村年人均收入3000左右,现在又翻了一翻。2005年西张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2005年3月陈贤松成为台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同年四月浙江省委组织部在浙江电视台《先锋》专栏中播放了陈贤松的先进事迹,这位慈祥,实干的老党员让观众感到分外亲切可敬,也是2005年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必然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贯彻党章的基本要求、实践基础和永恒课题。

(二)如何践行荣辱观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句俗语出现在诸多文本中,许多人认为这是“套话”而不放在心上。在搞某些宣传教育活动时凡事要入脑、入心,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身边的小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不例外,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既要轰轰烈烈的宣传,更要踏踏实实地践行。在研究会座谈会上,有件小事让我们感概万分。老前辈们为我们倒了茶,其间,老人不经意谈到,他们一天一般只提一壶水,因为这部门水用多了,其他部门就用的少,于是他们就省。试问“八荣八耻”政策如何贯彻,“党员先进性”怎样体现?很简单——小事,身边事做起。研究会里的老前辈是榜样,西张村老干部也是。

(三)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是大国,是意气风发的强国,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不仅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更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那党的先进性是怎样体现的呢?是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另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先进性教育尤其必要性。

三、大学生立志进取,弘扬爱国主义

江泽民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做“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古有言: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明天,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跋地前行,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代人留下我们的脚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作出自己的贡献吧!实践是接受教育的有效的一种方式,借此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国家,即将属于我们的时代,所见让我们视野更阔,所行使我们印象深刻,实践出真知,实践让我们担起责任,立爱国之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基本概况

(一)调查的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特开展此次调查活动。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已相当成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过渡期。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进入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表现愈加关注;生理发育逐步完成,对异性易产生爱慕心理,陷入早恋泥潭;心理发育受主客观消极因素影响,易出现偏差,人际交往不良。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旨在探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引领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不计名问卷形式,只要求被调查对象按规定如实填写,其中客观选择题29道,主观问答题1道。共分为学习类6道,兴趣、爱好类7道,理想、信念类8道,综合类9道。

(三)调查的对象

淮南九中高中在校学生。全校现有21个高中教学班,1200余人。随机抽取20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14~15周岁为26人,16~18周岁为119人,18周岁以上55人,共发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的第一部分 ——学习类

1、学习的目的与态度。50.2%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谋取职业”,26.5%和19.3%的学生选择了“振兴中华,提高自身素质”和“过上幸福生活”,4%的学生选择的是“赚更多地钱”。对于学习态度,选择“应付家长和老师”和“马马虎虎地学”的分别为22.7%和26.4%,另外48.2%的学生选择“勤奋刻苦”,还有3.7%的人“讨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目的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尚待进一步端正。

2、最喜爱的课程。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压力加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偏科问题,尤其面临高考压力,渴望缓解压力,对音体美的学习兴趣提高。14~15周岁、16~18周岁、18周岁以上对音体美的兴趣分别为22.3%、23.5%和24.2%。

3、学习中的最大困难和影响因素。学生选择“基础差”和“心理压力大”的比例分别是27.6%和30.9%。而17.7%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的最大因素是“父母吵架,不关心”。由此可见,影响学习的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忽视。

(二)调查第二部分 ——兴趣、爱好类

1、业余时间的安排。选择“读书看报”的占44.7%,选择“看电视”的占20.1%,而选择“打球、唱歌、游戏”和“睡觉、上网、玩游戏”的比例分别是18.7%和16.5%。可见,多数学生能通过传媒获得知识和信息,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和游戏室。

2、最喜爱的书籍和影视作品。男生多选择“武打军事类”,女生多选择“言情类”,而选择“名著类”和“励志类”的比例仅占17.8%。表明当代学生男女性格差异拉大,民族传统和理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3、穿戴“名牌”。由于生源大多来源于矿区,选择“不在意”和“无所谓”的占86.3%,选择“羡慕”的为10.8%。这说明学生受经济条件影响,较务实。同时,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攀比之风有所上扬。

4、“零花钱”问题。调查显示,95.3%的学生选择“家人给的”和“亲戚给的”,另有3.2%的人选择“撒谎向家人、亲戚要的”,仅有1.5%的学生选择了“勤工俭学挣的”。在花费上,40.9%和29.1%的学生选择“吃穿玩乐”和“上网交友”,“花在学习上”的仅占28.4%。这一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家长溺爱孩子的情况较突出,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5、“过生日”问题。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选择“与家长一起过”或“订蛋糕聚会庆祝”这两项比例达高达95.3%。表明,父母比较重视子女的生日。

(三)调查的第三部分 ——理想、信念类

1、关于人生坐标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勤奋上进”和“珍惜光阴”的学生占40.6%和34.8%,选择“发展个性”的占20.1%,仅有少数人选择“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部分学生的错误倾向引起警觉。

2、对偶像的崇拜。对这一问题,男生选择“体育明星”和“英雄人物”较多,女生则多选择“影视歌星”,而总体上选择“英雄人物”和“伟大人物”的仅占20.4%,这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加强学生人生观教育,加大对“英雄人物”和“伟大人物”的宣传教育力度。

3、职业选择。35%学生选择“经理、老板”,选择“国家公务员”的高达50.3%。而男生选择“军人”的较之女生多,而女生选择“教师”的比男生多。这与整个社会大气候基本相符合。

4、成为九中人的感受。30.3%的学生选择“很满意”选择“满意”和“较满意”的之合高达68.5%。由此可见,学生对九中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持满意态度。

5、影响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和人生成功的关键。有46.5%的学生选择了“缺乏恒心和信心”,而选择“社会环境影响”的达21.6%,可见培养学生自信心,营造和谐进取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针对人生成功,70%的学生选择了“自我努力”和“社会环境”影响。

6、对共青团的认识。调查显示,60.7%的学生选择“主动参加团组织”,相当部分学生对学校团队工作表示满意,并对今后团队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总之,学校团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青年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是主流。

(四)调查第四部分 ——综合类

1、与人交往的原则。学生选择与“性格开朗”、“诚实守信”的人交往的比例分别达36.2%和60.3%。这表明学生交友的原则是正确的。

2、关于“失眠”及原因。有过“失眠”现象的学生中,选择“学习劳累”和“心理受压抑”的分别占45.3%和19.4%。表明,与家庭多沟通十分重要,家长和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心理辅导。

3、任何看待老师与家长的批评。选择“理解接受”的占74.5%,有16.6%的学生选择“表面接受”。更有4.5%和4.4%的学生选择了“无动于衷”和“讨厌、拒绝”。这表明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应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

4、对网络的认识。有35.7%的学生选择了“充满诱惑”,95.8%的学生选择上网是为了“打发时间”、“交友、玩游戏”和“满足内心空虚”,仅有4.2%的人选择“查阅资料和信息”。这表明,整治有害网吧势在必行,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日益凸现出来。

5、希望父母成为什么样的人。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选择愈加务实。如选择“当先进”、“发大财”的年龄段,比选择“过平凡幸福生活”和“无所谓”的年龄段要轻,标志着随着年龄增大,学生群体对社会认知越发注重观实。

三、形成原因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看,当代中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广大中学生,思想观念有待更新和提高,外界的干扰较强。

(二)部分家长的错误导向。我曾接待过一位家长,他认为给孩子创造优裕的条件便行了,学不学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三)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厌学,从而导致了道德的滑坡。一段时间以来,素质教育变了味,变回到原来的应试教育水平。

(四)当今中学生面对日益提高的消费支出和社会上一些负面宣传影响,由于虚荣心的驱使,更容易产生与人攀比的心理,在客观条件下不允许的情况下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由以上可以看出,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迫切,因为新一代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

四、解决对策和建议

针对中学生客观存在的问题,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关心、爱护他们,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他们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根据上述调查,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化素质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1、不断加强德育教育,使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典型引路和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把自己的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2、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决定人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习惯尤为重要。

3、开展各类讲座,丰富知识内涵。尤其要举办形式与政策教育、科技知识、社会发展动态、法律知识、心理卫生知识等系列讲座,使青少年形成正确认识,为步入社会作好心理准备。

4、开设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如书画、绘画、舞蹈、航模、计算机、时事政治、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5、开展团队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通过开展读书演讲、青年志愿者、文明小卫士、团员教育评议、学生记者采访、社会实践、文明创建等系列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二)营造一个优良、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加强舆论宣传,形成重视人才,发展青年的氛围。坚绝抵制网络游戏、不良书刊音像的不健康影响,引导青少年学生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内涵。

2、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升学、就业、评价竞争机制。弘扬正义和上进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

3、不断开展向典型人物学习的活动。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前途教育,用先烈、英模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1、社会承担起“规范”作用。“规范”文化市场、就业竞争市场,当好“文明监督员”,落实“科教兴国”、“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思想。

2、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吹鼓手”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注重发挥团队功能和思想政治课作用。

3、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当好“协调员”。父母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子女去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同时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幸福、安康的家庭环境。如控制自己的兴趣,少看电视,不打麻将,不讲脏话。父母要经常对子女进行爱心、信心和恒心及艰苦朴素教育,要让子女体贴生活,从而培养跨世纪的“四有”合格青年。

结束语:青春的心是宽阔的、纯洁的、明净的、美好的,青春的心灵更需要细心呵护和保养!总之,在社会转型阶段,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融合“新发展理念”教育的思考

摘 要: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中学政治课担负着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任务,在教学中融合、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的蕴涵和彰显的科学方法论,不仅深化了政治理论和时政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新发展理念 教育教学改革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引领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题提出来的”①。中学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经济观、文化观、社会观、生态观教育并形成正确政治思想与优良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充分挖掘五大发展理念的蕴含并积极渗透到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提高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传递新时代新发展的理念与原则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中学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应重在传递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如何推进中国的发展?新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是中国公民与劳动者必备的。具体有以下五点要求:

1.用创新引领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第一主题,是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和一切工作的第一理念,中学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一是用创新理念引领政治课教育教学变革。把政治课改革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注重研究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收集整理新案例、新数据,对教材进行创造性改变,运用新思维、新方法讲清新理论、新成果②。二是改变以往教育的灌输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批判,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创建开放式课堂,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创新开展小组讨论式学习、学生社团主题活动教学、跨学科交流、角色转换,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空间。

2.凭协调处理政治课教学中各种关系与资源

协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是新发展理论的关键点。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一要协调政治课教学中各种关系。以协调发展为指引,建立双向互动式教育模式,将尊重、理解、互信等观念贯彻政治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帮助师生、同学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二要协调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政治课大多以智育为主,只重理论而忽视德育。中学政治课应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政治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渗透道德教育,把德育当作一门滋润性课程,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渗透。三是以系统和整体发展的思维协调政治课程各方面、各要素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培本固基。巩固原有优势,延伸政治课程发展空间,优化教学系统设计、补齐政治课程脱离实践教学短板,合理控制师生配比,完善教学制度体系,打造结构严谨、师资强劲的教学团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多门课程的协同发展。

3.绘绿色展示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新亮点

用绿色思维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新发展理念的亮点。要利用政治课紧贴实际的特点,使课堂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三观教育。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生态环境的问题,如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新发展理论中的绿色思维直面实际问题,抓住矛盾的根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说服人,而不是蜻蜓点水,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这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应构建的基本价值理念。

4.由开放驾驭中学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新走向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秉持开放态度,正视青年思想发展现状,选用切合社会民众思维方式需求的教育载体,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实现正面思想引导的聚合效应。开放式教学的发展,首先要放开教材、放活教学方法和课堂,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创设开放式的情景教学和民主平等的开放课堂,设计开放式的练习和试题,给学生营造开放性思维的环境。

5.树共享促进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新发展

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落脚点与归宿点,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一是通过师生共建共享推动课程的建设发展。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商讨教学计划,共享教学资源,共同研究教材、协同分析教学案例,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协定课程作业,一起参与社会实践,合作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二是政治课教师之间要互助合作教学。政治教师之间互听公开课,开展同堂异构的合作教学,共同研究教材重难点,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大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共同为建设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努力。三要积极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开展与其他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的高度整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微课、云教学平台等新手段,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统

一、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统一的新格局。要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推广本校优秀成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寻找政治课教材与新发展理念在内容上的“结合点”

教材是新发展理念的载体,起着基础性作用。政治教师应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潜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融合新发展理念。我们在研究人教版政治教材中探求两者的结合点,大有文章可做。

1.创新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点。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新时代的劳动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创新型国家”。《政治生活》中,将创新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法律和政策法规的创新发展相结合。在《文化生活》中,将创新融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知识点中。《生活与哲学》中可追寻创新的哲学依据、创新意识的方法论、创新的社会作用,并结合“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中创新意识的树立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协调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个人与老师、同学、父母、异性之间的关系”、“角色和责任的关系”、“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我国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关系”。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速度和质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处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城乡发展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可结合“民主集中制”、对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协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族关系协调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协调我国与各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在《文化生活》中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在《生活与哲学》中,协调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可结合“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系统优化”、“普遍联系”、“量和质的关系”、“适度原则”。

3.绿色理念。初中教材可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的现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的发展绿色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理智的消费者”中的绿色消费。在《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教学中要强调政府的生态建设职能。在“国际关系”中结合中国积极承担世界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责任的例子。在《文化生活》中结合“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中的大发展健康绿色的文化。在《生活与哲学》中可追寻绿色理念的哲学依据“规律的特性”和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还可结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时俱进”。

4.开放理念。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用开放的眼光对待文化差异”的知识点。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中可结合“经济全球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在《政治生活》中结合“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国际关系中坚持和现互利共赢”。在《文化生活》中结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具有多样性”。在《生活与哲学》中,树立开放理念即是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结合“整体和部分”、“联系和发展”。

5.共享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可结合“搞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热点问题,从四个模块不同角度来分析。在《政治生活》中可结合“社会主义本质及共同富裕目标”、“党的宗旨”、“政府的性质、宗旨、责任”及政府职能的履行和依法行政”。《文化生活》结合“发展大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生活与哲学》中,共享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哲学智慧,可结合“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三、利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来增强“融合”效果

如何利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加强新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应在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下功夫,以求“融合”效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这是强化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可突出如下重点:

1.突出主线。初中教材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社会常识、道德修养时,应始终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调能力、绿色理念、开放眼光、共享美德。在高中人教版教材中,教师应始终抓住新发展理念教育这条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专题讲解、集体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全方位融合。

2.分章融合。根据中学政治课教材的章节体系,可从理论、历史、道德、法律、国情、国际社会不同角度横向分析每一章节中蕴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深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的理解。还可纵向地把五大发展理念穿插到每一章节中,例如对于人教版中学政治课教材体系中,可以将新发展理念教育内容分章节、有侧重地穿插到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章节中,通过教材内容与相关事例的结合,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社会主义之情怀。

3.立足课堂。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思想理论课,其生命力在于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传递新发展理念。讲课中坚持理念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现实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维解答这些新问题。讲课中学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风格并借用图片、视频、漫画等立体化表达方式,不断创新讲课方式,采用角色体验、故事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的讲授方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显地气、显亲和。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五大发展理念的蕴涵,打破校园的围墙,拓宽学生的视野,紧密结合时事热点,从聚焦的问题看发展的国家,从思想的理念看发展的指向,使学生对五大发展的理解与国家发展现实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同时要利用微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微信群、校园微博、校园公众号优化课堂教学,抓住热点新闻和事件讨论,链接社会媒体的舆论报道,加强与社会的互动。

另一方面,发挥社会实践的功用,在课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尝试,引导学生将五大发展理念从理论认知向行为实践转化,实现新发展理念教育入情入理。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学生到农村、社区等一线去看看,领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新成就。同时,披露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必然性。还可通过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学习雷锋日、参观考察等形式深入基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大发展理念与个人生活的息息相关。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学生用自己所学为社会贡献力量,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2.通过丰富多彩的时政教育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神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请英模先辈来校讲过去、话成就,开展新发展理念教育;可以利用家乡变化、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现实事例,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比赛的形式进行教育;还可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多看新闻报道、多关注时政新闻、媒体报道,在了解时政时自觉结合所学知识点感悟、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3.利用第二课堂拓宽新发展理念教育的路径。在学校班会活动、辩论大赛、专题演讲、征文比赛中可融入新发展理念的话题。如开展“中学生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主题研讨会、“我与五大发展理念”的班会讨论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对五大发展理念理论的理解,以及提高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分析、解?Q现实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编制宣传栏和海报,展示新发展理念的蕴涵与成效,利用图片、事例、数据融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认知得到充实,思想得到升华。并且将新发展理念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新发展理念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③新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学校政治课教育教学担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从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入手,探究其中的有机联系,寻找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结合点,谋求促进五大发展理念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深度的融合,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升。

注释:

①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24-825.

②孙志斌,唐平涛.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践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

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18.

通讯作者:何建华

上一篇:周总结周计划范文下一篇:职业介绍补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