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落脚点的重新思考

2023-02-04

有效实施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构建课堂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角色的定位与演变, 因它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新、旧老师若不注意新课程理念的感悟和建构, 教学艺术与技巧的转变与整合, 教师基本素养与特殊素养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 必然落后于时代要求, 不适应当今教学需要的“老师”。因此, 转变教师角色, 给自己的角色一个准确定位, 找准落脚点与出发点, 提高对新课程要求的驾驽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和实际的。现就对这一认识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走进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 既是一场挑战, 又是一次改进和提高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契机。重新整合新旧理念的联系, 若没能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必然会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与课改精神不协调的问题, 出现摸不着边际甚至穿新鞋走老路的厌烦的因素。所以, 走进学习, 把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形成新旧的桥梁。学习是培养科研型教师必由之路的“高速公路”, 也是培养教师人文精神, 落实人本教育理念, 凸现尊重学生教育思想的基本素养的首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越来越要求高素质师资, 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的综合性也越来越高。课程的多元化与综合性必然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去适应发展之需。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探索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何才有效而不盲从, 是在一个个教学案例中体现, 不会从天而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去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与年级,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何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良好思维, 怎样营造课堂兴趣、创设情景, 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创造力、创新意识, 如何命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更新……都需要理论的支撑, 更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去感悟、打磨、吸收。

向大环境学习。社区资源丰富, 是活生生的、永不退色的教材, 随时随地掂来素材让教学就在眼前, 赋予情感与实际, 不空洞;家长也是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经历是五花八门, 语言通俗而又丰富, 所在的生产生活实践最有价值、感染力和说服力, 是丰富教学不可多得的资源和手段;学生也是学习的榜样, 纯真的童趣, 甜美的稚声, 可笑的幻想……带着无穷的回味, 都是我们适应和反脯学生教学的良好的学习资源。

二、走下讲台

传统的教学或多或少限制了师生互动的空间, 形成唯师道尊严的关系,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勿视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才是最好的方法, 总是一味的师为“强化”。所以, 我们应用心走下讲台。

教师只有走下讲台, 放下架子, 走进学生, 与他们真正的交流, 做他们的伙伴、朋友、引路人, 才能成就今天新世纪的主人, 成就不一样的90后。和他们一起学习, 一同研究, 共同探索、进步, 成为思想的引导者, 知识的领路人, 言行的指导者。这样的师生情, 学生不仅是学习了知识, 形成了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从教师身上得到的一种高尚的、纯洁的东西, 给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激励他们继续学习, 终身学习, 启迪一生。

尊重学生, 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目的, 用教师的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 用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去启迪学生, 构建民主的、富有榜样式的场景;我们所做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有用, 为学生服务的一种心境。

让学生说话, 还给学生的时间、空间。教师多提供展示的机会, 展示的平台, 减少自己独占的“特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文光辉:柔一点, 少一点掷地有声, 多一些父母般的关爱;活一点, 少一点生搬硬套, 多一些春风化雨, 多一点宽容;文一点, 少一些生硬僵冷, 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 少一些面面俱到, 多一点个性张扬。

三、走出教材

把教材当成一个例子, 不当模板。带着学生一道一道的咀嚼, 让学生在教材中走个来回, 学生自有自己的收获, 教师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不要用“标准”来划一, 何况教师不可能穷尽例子的思想与内容。让学生在每节课上得到一点细小的珍珠, 哪怕极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得到的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和璀璨。

把学生身边的经历当素材。学生会有趣、好奇、积极投入, 勇于探索、研究,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成为能想问题的孩子。

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素材当成教学资源。天地之广阔, 视野更宽广。以生活化的理念, 实践性预设与生成融化所学知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的概念, 领略成功的喜悦, 不是一种成功教材吗?

四、走进心灵

心灵的沟通相融, 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一步。学生喜欢你的人, 才喜欢你的课。因此, 必须走进学生心灵?1、教师要创造一种感染力、一种氛围, 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到让学生愿意与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让每个学生在具有天赋的智能渠道里充分发展, 提供机会促使较为薄弱的智能得到发展, 用具体生动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 把学生当成朋友、伙伴。3、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感染他们, 必要的时候又要严格要求他们, 用真挚的情感去震撼学生的心灵。4、努力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在思考中提高, 把批评蕴含在眼神、表情之中……

更正

本刊2010年7月第21期第16页, 孔平撰写的《做好“五要五防”提高校长领导力》应为《做好“四要四防”提高校长领导力》。特此更正!

《科学咨询》杂志社编辑部

上一篇: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下一篇: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