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

2024-04-14

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共8篇)

篇1: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

对师生关系存在矛盾问题的思考

学员: 陆秀林

摘 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实现生活中,师生之间由于在目标、价值观以及拥有知识面多少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现象,这种现象就产生了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在校园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是经常性的现象。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另一个方面,师生的矛盾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使双方把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促使双方自我反思,师生双方可以借此为契机完善自我。

关键词:师生关系;矛盾;问题;思考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从大量教育事实看,师生关系存在着和谐与冲突两个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师生关系的矛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实,师生关系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1]。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育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特别是现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家没有人与他们交流、沟通,造成他们心里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于是,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

(一)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臵”模糊、混乱。

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二)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

这牵涉到学生观的问题。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父子母女关系,是君臣关系,我们之间地位不一样;我教你学,“知识就是权威”,你学的是我的知识……教师很难接近,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教学上是填鸭和被填鸭的关系,教育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及其派生的一

系列现象,显示出当今我们农村教育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之严重性!

二、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总是能够在师生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就学生而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的心理在逐渐消弱,独立的个体化心理急速形成,加上教师的年龄、生活习惯的差距等因素造成师生之间代沟的形成,学生除了上课与老师接触以外对老师的了解就很少了。就老师而言,只知道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及其他情况知之甚少。这种双向缺乏了解与沟通在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程度不同,比如:有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不够,甚至与普通的授课教师一样,只管上课,平时很少到班级中去,很少和学生谈心、交流。不了解学生的内心心理,更有胜者扮演着学校与学生之间一个“传话筒”的角色;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或明或暗有亲有疏,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爱学好问的,热情有礼的学生比较关心,而对待学习困难生则是不管不问,见到了就头疼和讽刺他们的现象。这种种都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更不利于学习困难生的转变。班主任实际上是在这些学生身上培养了一种憎恨人们、憎恨社会的情绪,这些都是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极其容易造成矛盾。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混乱的根源。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使我们从小就了解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因为“能者为师”,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就不得不“唯师是从”!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没有判断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也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严,就要训诫,就要惩罚,就要扳着面孔、举起戒尺!可惜,我们错了。我们是用“师道尊严”的“严”来诠释“严师出高徒”的“严”。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是一件多么艰难事情。此外,在广大农村中文化教育落后,有知识的人并不多,促使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诸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纵观我们教育现状,“师道尊严” 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任何改革观念先行,旧的师生关系理念没能转化,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师生应有权利和义务最具破坏性的阻力源。

(三)教育方式选择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的导火索。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时,教育方式选择不当时,会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加剧。不注意耐心教育,启发诱导,不分场合数落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使他们感到难堪和无地自容,致使教师善意的批评被误认为是同自己过不去,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有抵触情绪。比如:像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在学生中有手机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是这里问题来了,如果是你在上课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机等,你该如何处理。这里如果你处理的不好,可想而知有什么后果。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的授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把问题处理好。这里的学生个性特点是我们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都特别强调的。

(四)过分的强调教师主体,是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设备不足的农村中小学课堂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也在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早晚读,教师常去组织集体朗读;40分钟内讲满,40分钟外还要“多嘴”;自习课也要学生做题然后老师讲解或者摇头晃脑的读书。总之,“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在教师的‘筹划、包办’中变成一句空话。”[2] 要知道,一个班学生在预习、复习甚至上新课时,学生的需要都各不相同,我们教师能不能坐好自己“引导、组织”的正确位子,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学生的自由,剥夺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呢?我们这样做,表面上似是对他们关心备至,可实质上是将学生的义务变成教师自己的义务。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几个教师能 认识到这一点呢?

(五)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

近年来有些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历历在目。轻的罚站、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打手心……(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侵犯行为无轻重之分)。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每一年的通报都有。相关的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因‘言辞过重’和过激行为而侵犯学生权利的个案所占的比例最高。如一些批评的气话、曝光学生的私人日记、随意开除等。”[3] 从这些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教师本身在侵犯的时是没有意识到的。这就说明,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人的法制意识仍十分淡薄,同时也说明教育制度伦理建设在校园内还没有得到加强甚至是没有建设,所以变革的内因没有得到改变,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也无法辨别。因此,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便成了一句空话。

(六)师德品质欠修,“教师形象”失掉应有的光辉和魅力。

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师德修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不很乐观。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实现自我的好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学生考试分数多少、升学率,以及在职进修,竟聘上岗……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此外,国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传统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及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等,两者间产生碰撞,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自卑乃至绝望心理油然而生。这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间接原因。

(七)爱学生,缺乏真挚的爱的情感。

“为人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因此在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位时,都将“热爱学生”排在首位。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热爱学生包含有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它集中表现在:

1、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

2、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

3、师爱既是“育人”,又可“交人”。既然师爱有这么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容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爱学生呢?

1、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是爱学生 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当然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严而得当。一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严而有“格”。在教育教学中,一切都应该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学生;(2)严而有“度”。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3)严而有“恒”。体现出教育教学工作的持之以恒;(4)严而有“方”。在教育教学中要讲究方法,刚柔并进,寓刚与柔。

4、要依法治教。但 是现实情况是我们有许多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缺乏探索,没有考虑到光有爱生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付出真挚的爱的情感,便没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爱的行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抛弃师爱的灵魂,只有躯壳的“师爱”毫无意义和价值。

(八)师生关系矛盾存在也可能来自学生方面的过失。

如:学生在学业上放松:上课不专心听讲,影响他人,作业不认真等;行为上放任:逃学、旷课、打架等;人际关系上有失检点:在同学之间挑拨离间,对教师人格进行侮辱等。学生方面的过失,再加上教师教育方法不妥,即使是教师认真教育,有些学生还是屡教不改,这也是师生关系产生矛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矛盾冲突因素还有师生之间的“代沟”难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对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都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述分析几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说明它们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不同方面证明:师生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紊乱,情感交流的淡化,导致对立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其警示着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师生关系诸多存在问题,该如何解决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切实迫在眉睫!

三、我们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我个人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权利受到家庭、社会保护。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二)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教师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给学生以生理上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中,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和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不同,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教育,是每一学生都能得到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走向成功。

(四)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这种和谐的平

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和实践的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五)塑造和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教师是影响最大的一位。“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 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其

[1]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以上所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师生关系课题涉及“伦理”“情感”等神秘领域。我们教师队伍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当前师生关系结症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1] 张行涛 郭东岐主编 《新世纪教师素养》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4-48,51,52.[2] 张美英主编 《教师法律案例读本》南宁:接力出版社,2004.6:43 [3] 陶学忠编著 《创新能力培育》 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12 :37.

篇2: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古人也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时代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教育要取得成功,必然要使教育主体(学生)之外的各因素和谐统一于教育主体。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病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要亲师、尊师、忠师,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品性的修炼,忽视个性的发展。人们理想中的教师,或说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学问渊博,道德高尚外,还要“尊严而惮”。这样形成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重视教师的讲解,轻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集体教育,轻视个别差异,重视教育结果,轻视教育过程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弊端,造成了师生关系中的不民主,不平等,学生主题性的丧失等。这样师生关系下的学生往往表现为逆来顺受,麻木不仁,少了学习的兴趣,少了生活的乐趣,多了一些价值观的叛

离。

二、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1、从学生的角度谈师生和谐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的最基本人际关系,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心里背景,对 教学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

素,对学生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2、从教师的角度谈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对教师而言,作为职业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三、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1、树立新型的适合当前学生心理的教育观。

现在学生“独立性”增强,于是就产生了加强自我教育的内心需要。他们相信“我能行”。他们反感说教,不服管教。而成人有常常把他们当小孩看,有时还行使“监护”他们的权力。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伤自尊。所以往往引起他们对家长、对师长的顶撞,有时粗鲁放肆。或者是表面服从,内心抵触。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引导,扬长避短,投其所好。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种教育方式,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和谐的环境,也

许就没有这种效果,甚至还有反作用。

2、树立新型的适合当前学生心理的教师观。

如今的学生见多识广,在许多方面比老师强。过去那种靠经验教书并且能师道尊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为老师应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在认知学生的时候,一定

要注意反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以免带来消极影响。

3、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学生敬佩和崇拜的人。学生觉得老

师好伟大,对老师有好感,才愿意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4、民主平等地师生交流,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不再盲目地崇拜教师,对老师的一

言一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接受程度也不同。

5、爱是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不同的对象应有多种

表达爱的方法。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新时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内涵十分精妙,途径方法颇多。但只要我们从“心”做起,拥有一份爱心,一份童心,一份诚心,一份宽容的心,和谐

篇3:重新审视我们的师生关系

前不久, 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 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 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 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 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 (有的确已经做了) , 说明对师生关系的确需要审视。

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写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 因为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 也只能对师生关系 (传授、对话和争论) 起支持辅助作用。

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剧发展,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表现为:

首先, 教师和学校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他们的教育经验优势, 必须面对新的任务: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 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许多学生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 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 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新鲜的信息, 学不到有用的知识,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学的情况。而这些后果是家长或教师绝不愿意看到的。为此, 学校和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 力争为学生提供有意思的、有用的信息, 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 通过积极的反馈, 让他们看到自己探索和刻苦学习的成效, 由此才能使他们对艰苦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 在信息社会里, 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 被看做是某种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他只需传授这一知识即可。如果教师不加把劲, 努力追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很快他们会完全丧失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 难以胜任教师角色的要求。为此, 教师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以便把最先进的科学发展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再次, 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外部世界主要借助于信息和新传播工具越来越多地涌入学校的时候, 出现在教师面前的是很少受到家庭指导、但消息却比较灵通的一些青少年。教师必须考虑到这种新情况, 才能使青少年了解和理解自己, 才能赋予他们学习的兴趣, 才能告诉他们消息并不是知识, 知识需要发奋努力、刻苦认真、严格要求、意志坚强才能获得。

《春秋隐公六年》中说:“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把善邻看做是国家之宝。同样, 善邻的师生关系, 也应当是教学之宝。江泽民说, 创新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的教育至宝, 应当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 启迪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 要按照教学规律, 调节教师的行为, 促进学生发展、创新。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这就要求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 互相理解, 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让我们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 从9万个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教师”的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 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这些特征: (1)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 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 耐性。“她决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4) 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 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5) 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 (6) 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 没有丝毫偏差。” (7) 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一些欢乐, 使课堂不致单调。” (8) 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 不过我从未见过。” (9) 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 我基本有赖于她才能得到松弛。” (10) 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 她会说出来, 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 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 一直都是这样。” (12) 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我的课本, 但竟没有察觉是因为她的指导。”

从总体上说,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和新前景》)

笔者认为, 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立科学的学生观, 与学生平等对话, 把学生当作邻居。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 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 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要信任学生,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邻里关系, 是平等主体的民主关系, 相互信任是邻里关系的基础。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 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 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 教师也应以理服人, 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 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第三、要友善尊重学生。友善尊重是处理邻里关系的重要原则, 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道德态度。与人为善, 与己为善, 只有以真诚、热情、友善、礼貌的亲仁善邻态度, 才会形成师生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如我们老师看到学生主动打个招呼, 这小小的举动, 便会释放出老师的善意, 减弱师生之间的戒备心。所谓尊重不仅是礼貌意义上的, 主要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 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必须认识到,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 往往过高, 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教师本着“为学生好”的原则, 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脱离学生实际, 甚至可能是违背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 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害的。尊重学生, 就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误后, 往往是训斥一通, 然后叫学生写保证书, 保证以后决不再犯。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说能做好就要做好的。当他再犯的时候, 我们教师要清楚, 这并不是他不想改了, 并不说明他当时向你保证的时候不是真心的, 他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时候我们应当以更多的耐心去引导、教育他, 而不是大发雷霆, 指责他说到做不到。这时, 假如教师对他没信心的话, 他自己也就相信自己是改不好的, 往往就破罐子破摔, 自暴自弃了, 而老师与这个学生的关系, 也就谈不上“良好”了。

篇4:重新审视我们的师生关系

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已经做了),说明对师生关系的确需要审视。

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写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因为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对师生关系(传授、对话和争论)起支持辅助作用。

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剧发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表现为:

首先,教师和学校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他们的教育经验优势,必须面对新的任务: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许多学生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学的情况。而这些后果是家长或教师绝不愿意看到的。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力争为学生提供有意思的、有用的信息,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通过积极的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探索和刻苦学习的成效,由此才能使他们对艰苦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看做是某种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他只需传授这一知识即可。如果教师不加把劲,努力追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很快他们会完全丧失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难以胜任教师角色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便把最先进的科学发展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再次,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外部世界主要借助于信息和新传播工具越来越多地涌入学校的时候,出现在教师面前的是很少受到家庭指导、但消息却比较灵通的一些青少年。教师必须考虑到这种新情况,才能使青少年了解和理解自己,才能赋予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告诉他们消息并不是知识,知识需要发奋努力、刻苦认真、严格要求、意志坚强才能获得。

《春秋隐公六年》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做是国家之宝。同样,善邻的师生关系,也应当是教学之宝。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的教育至宝,应当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要按照教学规律,调节教师的行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这就要求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让我们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从9万个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教师”的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这些特征:(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她决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4)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6)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一些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基本有赖于她才能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一直都是这样。”(12)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我的课本,但竟没有察觉是因为她的指导。”

从总体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和新前景》)

笔者认为,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生当作邻居。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要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邻里关系,是平等主体的民主关系,相互信任是邻里关系的基础。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第三、要友善尊重学生。友善尊重是处理邻里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道德态度。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只有以真诚、热情、友善、礼貌的亲仁善邻态度,才会形成师生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如我们老师看到学生主动打个招呼,这小小的举动,便会释放出老师的善意,减弱师生之间的戒备心。所谓尊重不仅是礼貌意义上的,主要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过高,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教师本着“为学生好”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甚至可能是违背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害的。尊重学生,就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误后,往往是训斥一通,然后叫学生写保证书,保证以后决不再犯。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说能做好就要做好的。当他再犯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清楚,这并不是他不想改了,并不说明他当时向你保证的时候不是真心的,他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时候我们应当以更多的耐心去引导、教育他,而不是大发雷霆,指责他说到做不到。这时,假如教师对他没信心的话,他自己也就相信自己是改不好的,往往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了,而老师与这个学生的关系,也就谈不上“良好”了。

《家庭》2008年11期登载文章《优生变差生,激愤杀老师——拷问教育几多失当》中说到,2008年8月18日,河南省卢氏县一高中学生李小强将自己的班主任马靖老师刺死在办公室,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马靖老师的粗暴教育令孩子越来越叛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特聘教育专家路应杰分析道,老师在升学压力和教学成绩压力面前,体罚学生,伤害学生,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类似的案例很多,当前的教育状况需要我们对师生关系做个全面的审视。

篇5:对学科的重新思考高二作文

的确,我也非常崇尚科学,认为只要通过研究(如提出假设,进行实验等)就回彻底认识自然,甚至征服自然。只要坚持探索,总有一天将解释宇宙所有规律,揭开宇宙一层层面纱。并且我比较支持辩证唯物主义,不存在上帝创造的说法,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它既不能改变,也不能消灭。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遇到的困惑接踵而至。例如,科学可以利用地球的资源为人类服务,却不能阻止一场低级地震;科学可以制造飞机大炮,却不能制造有生命气息的蚂蚁。这些不得不引起我对科学的重新思考,在此我并不是议论教材,只是由这些而产生对社会现象的联想,希望谨记古人的告诫。

在《生物(必修3)》第65页的“思考与讨论”中,说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表,说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起源。可是在几千年前,就有羊皮上记载的《圣经》上说,万物都有有统一的规律,因为都起源于神。那时候没有现代的科学设备,却可以得出现在仍在证明的结论。而且,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挖掘化石。试问,人类的祖先是否想过早已告诉我们的事情到了几千年后还在探索?

在《地理(必修2)》以及其他课本中都提到过,如果我们破坏地球的结构,或者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这样说:“人类最后一滴水也许是自己的眼泪!”是啊,人们看到自然灾害不再稀罕,而是屡见不解,才醒悟过来:那一个个为着利益而挖出的坑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坟墓啊!殊不知古人早已告诫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创世纪》的相关内容,你会很敬佩的发现,在那个连通讯都困难的年代,居然会有这样的.结论;神让万物各从其类,各有独立生存的优势,且神制定了各种各样规律与定理,不能违背,因为神认为自己创造的一切很美好,不需要也不能改变任何一条规律。你看,是不是很惊奇?

《数学(选修2—2)》第3页和《物理》及《化学》课本都提过守恒定理。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之后,提出了物质守恒,即质量守恒定理。但后来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成不占任何体积的能量,于是物质守恒受到了挑战(例如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增加),于是,又提出了能量守恒定理,能量只会转多或转化,不会消失,然古人早已在《约翰福音》中写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且约翰在《启示录》中又说,一切能量都缘自神,且是自有永有,永不消灭。

篇6:对父亲定位的重新思考初中作文

小聪是个乖孩子,一直以来都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作为小聪的爸爸,应该是幸运的。一直以来,我脑子里总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再加上我和聪妈“外企+老师”的典型职业组合,让妈妈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也一直以来是我的想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陪读工作主要由聪妈完成。我的一半时间在出差,回到家也会因为很累而忽略和小聪在一起的时间。即使有时间陪小聪做作业,也会不太耐心而让小聪委屈掉泪,生活就在这样的.模式下慢慢流逝着。事实上,现在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模式都是如此,爸爸们都这样心安理得地生活着。

这个春节,有很多旅行,旅行会打破人的固有生活模式,也让人能在异域和历史的背景下去思索问题。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是足球?是股票?是财富?是房子?身边最好的朋友的生活给了我很多启示。他有很多房子,很多钱,太太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身患重症,儿子的教育对他而言更是很大的失败。这样的生活快乐吗?其实以来一路上失衡一直陪伴着这个家庭,太太工作与健康的失衡,爸爸工作与陪伴子女的失衡。而很多事情不会像抢15的数学游戏每步可以重来的,失去的很可能永远失去了。

小聪8岁了,屈指一算,可能真正能和他相伴成长的日子也只有,10年后他会有自己的生活。难道这10年我们不应该倍加珍惜吗? 张老师说:“不要比较,不要奢求。”是的,我想张老师话的意义可能是在告诉我们多注重过程,别太在意结果,更不要为孩子设置太高的期望值。而爸爸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让自己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对孩子更要懂得如何更多更好的付出。这个学期开始,我的内心告诉我不能再这样心安理得地当爸爸了。

篇7:对师生关系的重新思考

重新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重新违法犯罪也以其特殊的严重危害性等特点成为各国打击和预防的重点。预防重新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在我国,重新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以刑法中关于累犯的概念来界定的,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一定期限内(一般是五年)再一次实施的犯罪行为。当前,我国的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居高不下,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公民的生活环境。因此,降低重新违法犯罪是我们净化社会环境、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迫切要求,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监狱机关的神圣职责。

一、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监狱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原因,同时与社会方面密切相关。

(一)监狱行刑因素

1.刑事行政惩罚制度滞后。具体表现为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狱务公开后,罪犯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罪犯获得刑事奖励和行政奖励较以前为容易和透明公开了,但对罪犯刑事行政惩罚制度,却远远落后现实执法环境和文明执法进程,重赏轻罚,造成不少重新犯罪人员不怕监狱的惩罚,认为接受惩罚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助长了狱内改造歪风。监狱对一些明知没有改造好的重新犯罪人员到了刑满,不得不依法将其释放出狱。使得一些罪犯抓住了当前刑事行政惩罚制度滞后的弱点,计算到自己不需要减刑了,只要自己在狱内不重新犯罪,监狱没有任何更强有力的约束措施,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改造,便产生消极的改造思想,这种不良的思想在当前狱内改造有一定的市场。

2.警力不足。基层男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下降;同时,也无法实现监狱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只可能搞一人多职,既负责罪犯的教育,又要负责罪犯的管理,还要兼顾罪犯的生产劳动,成为“万金油”型警察,无法完成新时期改造罪犯工作的新任务。另外,缺乏改造罪犯所需要的大量精通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人才。

(二)个人因素

1.悔罪感减弱。由于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刑释人员迷恋活色生香的奢侈生活,幻想有快速致富的直捷,但又怕吃苦受累,不劳而获思想严重,认为人生是短暂,要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既然坐过牢了,还有什么怕了,再博一次也值得。于是为了达到享乐目的,不择手段进行再犯罪,而且再犯罪手段更加残忍,手法更加成熟,不计后果,社会危害大。

2.法律意识淡薄。由于重新犯罪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会辨别能力较差,做事易产生肓目冲动行为,监狱开展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造成罪犯在接受法制教育时,产生不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人在心不在,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他们对法律没有产生敬畏感,法律意识淡薄。

3.反社会心理强烈。少数罪犯被刑满释放出来后,认为自己坐牢是社会造成的,对社会充满仇恨,人格扭曲。在初次服刑时为了达到尽快出监,他们会把个

人仇恨深埋在内心上,不易被警察发现,表面上靠拢政府,积极改造,争取多减刑,早日出监。与之同时在服刑时,通过与其他罪犯交流作案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知道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犯罪手法更加成熟和理性,反社会倾向进一步强化和内化,出狱后,伺机疯狂作案,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人民群众中去。

(三)社会因素

1.安置帮教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对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足,物质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及时接衔,没有及时对刑释人员进行监督、帮助和扶持。刑释人员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加入“流动大军”的行列,离开原居住地到城市打工或寻找就业机会,造成帮教工作脱节,刑释人员失控,为重新犯罪埋下了火种。

2.社会掌控管理能力乏力。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极为迅猛,而政府的职能转换一时还无法及时、全面到位,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管理机制已明显弱化,但新的、更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又尚未健全,导致不少社会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乏力、甚至失控现象。特别是由于政法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做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些基层政权建设软弱无力,致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出现了缺口,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经不起原来的不良朋友拉拢腐蚀,其中有一些刑释人员很快地重新加入犯罪团伙,进而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整体调控和全面整治。

二、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害,也给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降低重新违法犯罪,不仅需要监狱认真履行好职责,地方政府各施其职,还需要社会大力支持和配合,形成长效机制,共同做好刑释人员回归接衔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尽力降低重新违法犯罪。

(一)狱政管理

1.依法科学严格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要依法管理,依照现行的监狱法和监管规章政策进行管理,防止被他们授之以柄。重新犯罪人员都有坐过牢的经历,反改造经验丰富,他们熟悉监狱警察的文明管理方式和公正执法要求,因此他们会利用警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执法漏洞或过失对警察进行投诉或要挟。二是要科学管理,首先教育警察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使警察日常执法活动,从一个个细小的环节入手,从一项项具体的职责着眼,将一项项工作做精做细,严而有据,严而有度,宽严相济地科学管理重新犯罪人员,让他们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才能维护监管安全,才能消除监管安全隐患;其次就业安置工作要提前介入,允许企业到监狱里招聘技术人才,提前签订招聘意向书或协议,以增强即将刑释人员就业的信心。三是严格管理,现行的分级处遇制度体现不出来对重新犯罪人员的有力约束和激励作用,应实行修改。要拉开档次,对重新犯罪人员实行严厉的分级处遇,晋升条件要更加严格,接受会见和通讯时间要更加严格,购物消费额度限制要更加严格,劳动工种安排要更加严格;严格管理还要实行严格奖励,对重新犯罪人员在减刑方面要严格,减刑条件要比普通罪犯严格限制,减刑幅度也要严格缩小,让他们体验到重新犯罪带来的痛楚,也让其他普通罪犯感觉重新犯罪将会接受更为之严格的惩罚。

2.设立高警戒度监狱(监区),提高监管强度

目前,我国只是根据罪犯原判刑罚的轻重将监狱分为轻、重型,但是监狱设施内外的安全警戒程度、技术装备、警力资源以及执法管理方式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区分。不论在押犯所犯罪行的不同、所判处刑种的区别、刑期的长短、主观恶性的大小、人身危险性的高低和再犯罪可能性的有无,都以相同的条件进行监管,造成监狱保障监管安全的资源在使用上的没有产生相配套的效果。从目前重新犯罪率高涨的形势看,我们可以按照监狱等级类型,设置不同警戒度的监狱,对重新犯罪人群应关押到高警戒度监狱服刑。但考虑到现行的监管模式,可先在监狱中选择一至二个监区设置为高警戒度监区,专门关押重新犯罪人群,进行相对隔离,防止他们影响和教唆其他主观犯罪恶性不强的罪犯,同时通过相对集中教育、心理、狱政等优势资源,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这是解决目前重大监管安全压力的暂缓之策。

(二)教育改造

要注重用科学手段矫治罪犯不良人格和心态,破除犯罪心理架构,建立守法心理结构,从根本上提升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减少重新犯罪的机率。针对监管教育难度较大的重新犯罪人员,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倾向类型开展专项教育。一是针对新入监的重新犯罪人员在尊重其人格前提下,对其反社会心理进行修正,通过举办忏悔、感恩社会等为主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伦理道德心理,消除对立社会的不良心理架构的入监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针对临出监的重新犯罪人员因重获自由和如何适应社会顾虑所产生的矛盾心理,举办了主题为适应与超越、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的出监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针对部分重新犯罪人员的悲观绝望痛苦心理,进行专门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和积极接受治疗;四是针对部分顽危的重新犯罪人员的心理缺陷,重点开展应对挫折和动机提升教育,目的是促进这类罪犯积极面对现实,寻求积极改造的动机。通过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科学指导狱政管理、教育改造,使改造手段增添新的活力,达到整体改造功能的提高。

(三)队伍建设

1.建立监狱人民警察专业化队伍。当前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必然会触及警察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减少罪犯重新犯罪率。我们必须按照司法部《2006—2010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10年队伍专业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为:种类齐全,层次合理,制度配套,使用高效。因此,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司法部已作了明确的部署,我们要按照监狱工作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需要,以监狱体制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按照每类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和工作规律进行分类,做到科学合理定岗、定员和定编,坚决杜绝因人设岗和随意设岗的现象。其次,人员的岗位配置和职责划分要体现鲜明的专业化特点,切实做到比例得当,搭配适中,层次分明,结构科学,同时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规范管理,切实做到对口管理、科学管理和优化管理,实现警察人才由“通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转变,构建一支适应监狱科学发展需要的警察专业化队伍。

2.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和不断提高警察的合法待遇。一是全额落实监狱经费保障机制。这次监狱体制改革,中央以政策规定,提出逐步落实全额落实监狱经费保障,使广大警察看到希望,振奋了我们履行好监狱警察职责的内在动力。二是针对警力不足的现状,积极落实编制保障;全力推行监企分开,解放警力,让从事生产职能的警察回归教育改造工作中。三是依法保障警察的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让警察能安心执法工作。

(四)社会帮教

1.改变行刑方式,开展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对象是正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员,决定了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工作。这决定了社区矫正具有刑罚的强制性、处罚性和法律的规定性等特征,体现刑罚的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罪犯的目的。作为一种行刑权应当由司法机关行使。这是区别于社区预防犯罪的工作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标志。社区矫正采用非监禁的行刑方式,只是改变刑罚执行状态,惩罚和改造罪犯的目的、任务没变,因此它是惩罚和改造工作的延续,是对监禁刑的补充。目前,社区矫正方面在法律面前是空白的,只有一些政策规定,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一部《社会矫正法》,为社会矫正落实在法律、物质等方面的保障,使社会矫正部门执法有据。同时要运用监管改造罪犯的基本经验,结合社区矫正的特点,探索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以司法所衔接管理为主的工作责任制,构建家属担保、帮教小组帮教、公安和监狱警察协助的管理教育网络,同时建立健全罪犯思想生活情况收集汇报、考核奖惩、生活安置救济、思想教育和科学改造等制度体系。

2.强化社会控制管理力度,落实安置帮教工作

我国《监狱法》第37条明确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大多数刑释人员重返社会后,想尽快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希望得到社会接纳,得到政府帮助。因此,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得好,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就低。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力的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机制,把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刑释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化对刑释人员的管控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刑释人员重新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创造条件。对他们“不歧视”、“不嫌弃”、“给出路”,帮助他们重返社会。要创造条件,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人员和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问题。实施优惠扶助政策,鼓励刑释人员自谋职业,帮助他们克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实行刑释人员生活和社会保障政策,享受地方政府临时救济。

篇8: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层面关系的集合

师生关系, 简单的说, 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关系的集合。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它与一般人际关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生成因素、依存情境及承载功用的不同, 师生关系因教育而生, 又为教育而存, 承担着专门化的教育功能, 这是一般的社会关系或一般的人际关系所完全不具有的。这种专门化的教育功能, 与文化、知识的传承、个体社会化的完善和“人”的发展紧密相连, 是通过师生关系的交往与互动所实现的。在不断的交往互动中, 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对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等共同的感悟与体验, 是一种真正的共同成长的共生性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 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关系形式, 而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作为一个体系, 就不能再包含“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 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 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人际体系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多方面的, 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功用。教育与自我教育, 促进与发展、管理等, 反映了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某些职能, 本身并不能构成独立的关系层面。

师生关系不能表现为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的促进与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因为真正的师生关系, 体现为教育与自我教育、促进与发展的共有共融, 不可分离。也就是说, 不能理解为教师只有教育和促进, 而没有自我教育和发展;学生只有自我教育和发展, 而不能发挥教育和促进的作用。这样, 也就更不能把教育与自我教育、促进与发展视为师生关系体系的“最高核心层次”。

二、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围绕教育教学活动所展开的角色关系

既然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体系, 那么, 这种师生关系体系是围绕着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角色与交往关系所展开的, 其构成自然也应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出发予以分析。

在师生之间, 根据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交往中的角色分配来看, 师生关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 教学关系

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是师生之间围绕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 (即教学关系) , 其维系纽带就是教学活动。一旦学生不再在学校接受教育, 教学过程终止,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也就自然随之终止。因此, 这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特定时空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工作性关系, 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也是以组织、制度和师生之间在诸多方面的差距为内在依据而得以确立的。它的形成既有赖于教育特定目的与教学要求的设定、也有赖于知识文化传承与学生社会化的特殊需求, 更包含师生在规范有序的活动中所实现的共同创造与发展。

2. 心理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频繁的人际交往逐步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情感关系, 即心理关系。心理关系的形成与逐步固化显示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逐步认同的情况, 良好的心理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顺利达成, 也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3. 个人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会有一些超越教师与学生特定角色认同而形成的私人交际关系, 即私人关系。私人关系的建立需要师生之间大量的相似特征与个人感情为基础, 如性格相近、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等等。在这种私密性的个人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更多的不是以“师”与“生”的角色进行交往的, 其交往过程充斥着更多的平等、对话性色彩, 也更多的体现在私下的私人交往中。这是一种摆脱了师生角色束缚的自由平等的交往关系, 其延续时间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年限中, 而常常能更持久、更亲密。

4. 道德关系

师生关系虽然是师生之间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的人际关系, 但它从最简单的社会联系开始, 直到最复杂的且具有稳定的社会行为, 无一不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无一不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 从而保持自身的伦理结构。因此, 师生关系能集中反映社会伦理文化, 表现为一种鲜明的道德关系。从教育和教学的特点来看, 教育和教学活动自身就是一种道德活动。在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 师生一刻都不能离开对道德规范的遵守, 也离不开道德规范的调节。这样, 也就形成了师生关系中的道德关系层面。

因此, 师生关系体系应当由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和道德关系四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结构与特征。在这个关系体系中, 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离开了这一关系层面, 其他关系层也就失去了存在依据和意义。心理关系又是必然伴随教学关系而生成的关系层面, 在教学关系中, 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 如果“知”与“情”分离, 那么, 教学关系也不会有效维持。个人关系则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 并以更为浓烈的情感色彩作用于教学关系和心理关系。道德关系使教学关系畅顺、心理关系和谐、个人关系更为正常健康, 因而使师生关系处于“应然”状态, 表现得规范有序, 保持师生关系的内部平衡。构成师生关系的各个层面都会对师生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 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 也应当从各个层面关系的具体形态和综合表现中去把握和判断。

三、师生关系是社会和文化的折射

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人际关系, 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关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的影响, 折射着所在社会状况和文化形态的影子。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之间的“伦”和“理”, 即名份序列与要求。传统教育观认为, 教师与学生相比,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学生应绝对服从教师。中国古代倾向于事师类于事父, 不仅形成为社会观念, 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制度。这种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根源。古代社会, 教育活动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 它与人类世代繁衍的肉体延续密切相关,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此必然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类比, 教师也就拥有了与父母相同或相似的管教权力。这种权力, 一方面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教师监护、管理的特点, 一方面也表明了社会现实的影响。依附于社会大系统之中的教育, 必然折射出社会关系的特点。阶级社会的人际关系、权力模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育上, 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很大程度上带有居高临下的权势, 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的提法中尤为明显。

抛开内在的结构和蕴意, 而如果把师生关系从形式上置入社会总体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时, 我们就会看到, 师生关系问题实质上是文化的分歧, 文化冲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根源, 完全可以把师生关系视为一种代际关系。

即使是教师在年龄上与学生相差无几, 也应是一种代际关系。因为, 教师之所以为师, 就在于其“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 而且受过专门训练, 具有一定社会经验, 更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

所以,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又可以理解为当今社会与未来社会的关系, 也可以理解为教师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特有的次级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传统文化要求的尊师爱生亦即是师生代际关系应有的伦理规范。对于“家庭代际关系”, 长辈对晚辈的确有支配和管理权, 但同样要有责任感、义务感和亲情来维系。

中国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 以年轻一代为主导、以“文化反哺”为特征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中, 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变得模糊甚至颠倒。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形象逐步受到质疑和挑战。师生关系开始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关系, 表现为两个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加,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师应该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 积极引导, 适时地给予支持, 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深入下去。

上一篇:记起您的容颜散文下一篇:怎么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