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

2022-08-26

第一篇: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

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政策与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10-12-14 14:51 浏览:116 目前,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家也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物质能源生产,出台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保障,并运用财税政策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但是,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原料资源短缺、生物质能源工业体系不完备、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产业化基础薄弱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技术将不断完善,它将改变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净化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经评论·北京)

一、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视石油替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能源。生物质能源按照生物质的特点及转化方式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在“改善农村能源”的观念和框架下运作,较早地起步于农村户用沼气,以后在秸秆气化上部署了试点。近两年{TodayHot},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沼气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成3764座大中型沼气池,形成了每年约3.4l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力,年处理有机废弃物和污水1.2亿吨,沼气利用量达到80亿立方米。到2006年底,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农户达2260万户,占总农户的9.2%,占适宜农户的15.3%,年产沼气87.0亿立方米,使7500多万农民受益,直接为农民增收约180亿元。生物质能源发电迈出了重要步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液体生物质燃料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已在河南等9个省的车用燃料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一)固体生物质燃料

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的燃料。生物质燃烧技术是传统的能源转化形式,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89亿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省柴节煤炉灶比普通炉灶的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极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采用略加改进后的传统设备燃用,这种燃料可提高能源密度,但由于压缩技术环节的问题,成型燃料的压缩成本较高。目前,中国(清华大学、河南省能源研究所、北京美农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比萨大学)两国分别开发出生物质直接成型技术,降低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本,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800兆瓦,云南也有一些甘蔗渣电厂。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将在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和山东菏泽市单县建设,装机容量分别为2×12兆瓦和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1.2亿千瓦时和1.56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20万吨。

(二)气体生物质燃料

气体生物质燃料包括沼气、生物质气化制气等。中国沼气开发历史悠久,但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慢,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个体小厌氧消化池的水平,2004年,中国农户用沼气池年末累计1500万户,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43.42万户,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391.27万户,总产气量45.80亿立方米,相当于300多万吨标准煤。到2004年底,中国共建成2500座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沼气池,总池容达到了88.29万立方米,形成了每年约1.84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HotTag}力,年处理有机废物污水5801万吨,年发电量63万千瓦时,可向13.09万户供气。

在生物质气化技术开发方面,中国对农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的气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截至2006年底,中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秸秆气化站保有量539处,年产生物质燃气1.5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60千瓦时稻壳气化发电系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三)液体生物质燃料

液体生物质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的生物质燃料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十五”期间,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总产能达到每年102万吨,现已在9个省(5个省全部,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到2005年,这些地方除军队特需和国家特种储备外实现了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

但是,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制约,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时,也会产生如同当今面临的石油问题一样的原料短缺,因此,中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转而开发非粮食原料乙醇生产技术。目前开发的以木薯为代表的非食用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既不与粮油竞争,又能降低乙醇成本。广西是木薯的主要产地,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0%,2005年,木薯乙醇产量30万吨。从生产潜力看,目前,木薯是替代粮食生产乙醇最现实可行的原料,全国具有年产500万吨燃料乙醇的潜力。

此外,为了扩大生物质燃料来源,中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粱乙醇),目前,已经达到年产5000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国内已经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辽宁和山东等地,建立了甜高粱种植、甜高梁茎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基地。生产1吨燃料乙醇所需原料--甜高粱茎秆收购成本2000元,加上加工费,燃料乙醇生产成本低于3500元,吨。由于现阶段国家对燃料乙醇实行定点生产,这些甜高粱乙醇无法进入交通燃料市场,大多数掺入了低质白酒中。另外,中国也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已在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年产600吨的试验生产能力。目前,中国燃料乙醇使用量已居世界第三位。生物柴油是燃料乙醇以外的另一种液体生物质燃料。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既可以是各种废弃或回收的动植物油,也可以是含油量高的油料植物,例如麻风树(学名小桐子)、黄连木等。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率先在民营企业实现,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都建成了年生产能力l万~2万吨的生产装置,主要以餐饮业废油和皂化油下脚料为原料。此外,国外公司也进军中国,奥地利一家公司在山东威海市建设年生产能力25万吨的生物柴油厂,意大利一家公司在黑龙江佳木斯市建设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中国生物柴油产量2010年前约可达每年100万吨。

二、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

为了确保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稳步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行业标准规范生产,法律法规提供保障

本世纪初,为解决大量库存粮积压带来的财政重负和发展石化替代能源,中国开始生产以陈化粮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2001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了示范推行车用汽油中添加燃料乙醇的通告。随后,相关部委联合出台了试点方案与工作实施细则。2002年3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制定颁布了《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试点范围和方式,并制定试点期间的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及使用实行优惠和补贴的财政及价格政策。在初步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发布《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同时,为了规范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4月和2004.年4月,分别发布GBl8350-2001《变性燃料乙醇》和GBl8351-2001《车用乙醇汽油》两个国家标准及新车用乙醇汽油强制性国家标准(GBl835l一2004)。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试点区域的省份均制定和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中国生物质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和车用生物乙醇汽油推广使用起到了重大作用。

此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发电站和林木质发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

(二)运用经济手段和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除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标准外,2002年以来,中央财政也积极支持燃料乙醇的试点及推广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投入国债资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并优化财政补贴机制等。一是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3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二是对国家批准的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4家试点单位,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对生产燃料乙醇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三是在试点初期,对生产企业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据实补贴,在扩大试点规模阶段,为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改为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定额补贴,补贴逐年递减。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稳步发展,2006年9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在风险规避与补偿、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对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制定了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此外,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酝酿中与之配套的各项行政法规和规章也开始陆续出台。财政部2006年10月4日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申报及审批、财务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定。该《办法》规定:发展专项资金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

三、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国在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料资源短缺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生产

由于粮食资源不足的制约,目前,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生产已不具备再扩大规模的资源条件。今后,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应转为以甜高粱、木薯、红薯等为原料,特别是以适宜在盐碱地、荒地等劣质地和气候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为主要原料。虽然中国有大量的盐碱地、荒地等劣质土地可种植甜高粱,有大量荒山、荒坡可以种植麻风树和黄连木等油料植物,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土地利用的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目前,虽然在西南地区已种植了一定数量的麻风树等油料植物,但不足以支撑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因此,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落实是制约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生物质能源工业体系,研究开发能力弱,技术产业化基础薄弱

虽然中国已实现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产业化生产,但以其他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尚处于技术试验阶段,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需要在生产工艺和产业组织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以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较为成熟,但发展潜力有限。后备资源潜力大的纤维素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合成柴油的生产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尚缺乏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保障,产业化程度低,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生产产业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三)生物燃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巴西以甘蔗生产燃料乙醇1980年每吨价格为849美元,1998年降到300美元以下。中国受原料来源、生产技术和产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目前,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每吨3500元左右,以甜高粱、木薯等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每吨4000元。按等效热值与汽油比较,汽油价格达到每升6元以上时,燃料乙醇才可能赢利。目前,国家每年对102万吨燃料乙醇的财政补贴约为15亿元,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扩大燃料乙醇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补贴。以甜高粱和麻风树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才刚刚开始产业化试点,产业化程度还很低,近期在成本方面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生物质燃料成本和石油价格是制约生物质燃料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经济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具有环境效益的弱势产业。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支持是生物质能源市场发育初期的原始动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例如投融资、税收、补贴、市场开拓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00年以来,国家组织了燃料乙醇的试点生产和销售,建立了包括燃料乙醇的技术标准、生产基地、销售渠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在内的政策体系,积累了生产和推广燃料乙醇的初步经验。但是,由于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潜力有限,为避免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采取了严格的管制。近年来,虽有许多企业和个人试图生产或销售燃料乙醇,但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的限制,不能普遍享受到财政补贴,也难以进入汽油现有的销售渠道。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特别是还没有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更没有生物柴油正常的销售渠道。此外,生物质资源的其它利用项目,例如燃烧发电、气化发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等,初始投资高,需要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给予支持,并通过优惠的投融资政策降低成本。中国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中国生物质能源未来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逐步改善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石油的进口依存度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构筑在能源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能源的基本状况是:资源短缺,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O%,水电等占7.9%。这种能源结构导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不可持续性。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二,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1990年的消费量刚突破1亿吨,2000年达到2.3亿吨,2004年达到3.2亿吨。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2005年进口原油及成品油约1.3亿吨,估计2010年将进口石油2.5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进口依存度越高,能源安全度就越低。中国进口石油的80%来自中东,且需经马六甲海峡,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

因此,今后在厉行能源节约和加强常规能源开发的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时代过渡,已是大势所趋,而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一项现实可行的选择。

(二)生物质产业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生物质产业是以农林产品及其加工生产的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原料进行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生产的产业。中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原料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很大,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仅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就折合1.5亿吨标准煤。中国有不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种植能源植物的土地约l亿公顷,可人工造林土地有311万公顷。按这些土地20%的利用率计算,每年约可生产10亿吨生物质,再加上木薯、甜高粱等能源作物,据专家测算,每年至少可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约5000万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产品不仅附加值高,而且市场容量几近无限,这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生物质能源生产可以使有机废弃物和污染源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能源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净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物质产业的这种多功能性使它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和不可替代,这种多功能性对拥有8亿农村人口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三)净化环境,进一步为环境“减压”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石化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量剧增,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2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2025年前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超过美国而居首位。2003年,中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超过了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酸雨区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3均来自燃煤。预计到2020年,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分别超过中国环境容量30%和46%。《京都议定书》已对发达国家分配了2012年前二氧化碳减排8%的指标,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承担此项任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此外,农业生产和废弃物排放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源,以生物质燃料直接或成型燃烧发电替代煤炭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生物燃油替代石化燃油以减少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的污染,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贡献巨大。

(四)技术逐步完善,产业化空间广阔

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看,第一,生物乙醇是可以大规模替代石化液体燃料的最现实选择;第二,对石油的替代,将由E85(在乙醇中添加15%的汽油)取代E10(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第三,FFVs(灵活燃料汽车)促进了生物燃油生产和对石化燃料的替代,生物燃油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汽车产业的更新改造;第四,沼气将规模化生产,用于供热发电、(经纯化压缩)车用燃料或罐装管输;第五,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充足,技术成熟,投资少、见效快,可广泛用于替代中小锅炉用煤,热电联产(CHP)能效在90%以上,是生物质能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第六,以木质纤维素生产的液体生物质燃料(Bff。)被认为是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包括纤维素乙醇、气化后经费托合成生物柴油(FT柴油),以及经热裂解(TDP)或催化裂解(CDP)得到的生物柴油。此外,通过技术研发还将开拓新的资源空间。工程藻类的生物量巨大,如果能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优化育种条件,就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养殖高产油藻。一旦高产油藻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由藻类制取生物柴油的规模可以达到数千万吨。

据专家预测估计,到2010年,中国年生产生物燃油约为6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

(五)生物质燃料流通体系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

随着生物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销售体系,将会扩大到以甜高粱、甘蔗、麻风树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液体燃料的销售,与此相配套的非粮食生物质燃料的收购、调配和销售体系将在全国建立并逐步完善。非粮食燃料乙醇收购价格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有利于促进非粮食生物质燃料发展的原则确定并公布。同时,参照目前已实行的陈化粮燃料乙醇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对非粮食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销售制定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非粮食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办法、价格及财政税收政策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中国农村经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欧)

第二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王 明 有

(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下了确切的定义,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仅供各级政府在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文化遗产,如各个朝代众类繁多的文物、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1](P14)。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人类保护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项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同样对我们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of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的范围。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该《公约》对此定义还做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5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规定了具体的评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标准:

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l、非物质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也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又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是以一定的非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总之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形式内容各异,但它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人们自发地进行创造活动,并以传承的动态方式延续、累积这种特定创造过程的结果。

2、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活的形态出现的,与人密不可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表述、表演者和传统工艺技能的操作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创造的主体,最具有能动性,处于“活态”文化的核心地位。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数量

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省有22项名列推荐的名单中,占全国的3.8%。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6项。[3]我省几乎拥有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戏曲(豫剧、越调、四平调、大弦戏等)、音乐、舞蹈、武术、杂技、唢呐艺术、河洛大鼓、少林功夫、太极拳、年画、剪纸、泥雕,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其中民间文学(18项),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多种类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民间美术(15项),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县);民间音乐(19项),如板头曲(南阳市);民间舞蹈(15项),如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民间戏剧(22项),如豫剧和曲剧;曲艺(8项),如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0项),如少林功夫;岁时节令(1项),如“重阳节”民俗(上蔡县);民间信仰(10项),如伏羲太吴陵祭典(淮阳县)等。这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其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除了形态的多样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很高。河南的少林功夫、太极拳、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太昊陵人祖庙会、老子生日庙会、地坑院、重阳节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河南神话保存之完整、流传之广泛,被著名学者钟敬文称为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河南的板头曲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被喻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河南宛梆为全国仅有的一种地方戏。河南的马街书会被称为中国曲艺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河南大弦戏,历史悠久,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要早四五百年。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被称为史前图腾。河南禹州钧瓷享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较高的价值性。博大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当今河南进行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措施不力,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

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得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如戏剧,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有80多个,四百多年来几经兴衰,几多蜕变,目前仅剩约37个剧种,其余均已消亡或退出河南。还有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处于苦苦支撑的局面,这些文化要么被人为地过滥开发,如唐三彩、汴绣、钧瓷,要么就是市场萎缩,惨淡经营,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①

(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对省内300位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南非物质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64岁,年龄最大的已经109岁。一方面是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对年轻一代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据洛阳市文化部门的统计,目前曾经从事过河洛大鼓演出并能登台表演的民间艺人已不足lO人,尽管如此,年轻人也不愿学,已到了无人可传、几近消亡的窘境。许多专家说,现在农村不仅剪纸没有了,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也被塑料制品取代了,连习俗也都淡化了。这样下去,河南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三)、规划开发未进行整合,开发模式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如忽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缺乏可行性论证,致使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贪多求大,项目雷同。在开发模式问题上重视不够,表现为急功近利和盲目性,不注意运用科学理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博物馆等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甚至内容上还有重复。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据一些地方报告,早年收集的档案材料有些已经开始发黄霉变,录音、录像带有一些也已经报废,有些单位原计划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等,都因为没有经费而无法实施。此外,增设地方各种文化艺术档案馆、博物馆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各级政府设法加大各项投入刻不容缓。这些基金的投入量特别大,对于各级地方财政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保护初期的特点决定了现在属于大量投入期。如果没有投入,没有基金保障和各项物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势必寸步难行。

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普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认定工作。 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保护体系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各个门类与领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首要的就是全面掌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并运用录音、文字等各种方式包括现代技术手段加以真实、全面的记录,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工作,建立相关档案资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然后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认定,逐步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保存与传承。2010年9月,我省正式出台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对建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申报范围、申报标准、申报主体、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管理和监督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应当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应按照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等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河南省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对于一些不符合现实生存条件的古老民族文化形式与内容,应尽量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保存起来,留待将来研究。对那些已近夕阳的艺术形式的传承人,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花大气力解决诸多问题。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数据库,因地制宜制定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规划等。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另外,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加强其开发利用 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选准突破口,办出具有浓郁河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品牌。如进一步办好“梨园春”和“武林风”名牌节目,挖掘整理河南其他的稀有剧种,继续抓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浚县庙会、宝丰马街书会、太昊陵庙会、新郑祭祖大典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其次,要把开发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河南各地在开发利用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上,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努力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旅游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最后,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开发。要找出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要用现代科技延展其实用功能,用历史标准规范其传统工艺。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以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理念,设计非物质文化旅游纪念品。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感

我们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河南省发展以及带动中原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河南省的旅游相关部门要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游客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联合电视台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或编拍成影视作品,供全国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旅游兴趣。逢年过节可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和民间文艺巡游、展播、汇演、庙会等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五)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在《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负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仅有此笔者认为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运行机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相信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一定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夏挽群,陈江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35—3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http:///a/falvfagui/guojitiaoyue/2009/1112/376.html [3] 陈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我省22个项目入选[N].河南日报,2006—06-03(01). 作者简介:王明有(1963—),男,河南焦作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37)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na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NG

Ming--you (Institute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Xinxiang,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UNESCO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government have made a precise definition, Henan Province has a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oth variety and quantity ar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country, b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provinc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only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use

Henan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第三篇: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22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素材中图版2

2.2.2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

(五)林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1、现状

我国林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居北半球地区森林资源的首位,拥有187个木本科(含17科藤本),1200多个木本属,分别占总科数的54.5%和总属数的38%以上;有9000多种木本植物,约占全国所有植物种数的30%,包括乔木3000多种,灌木6000多种,其中珙桐、鹅掌楸、香果树、连香树、水青冈等是我国古老类群的特有珍稀树种,银杏、银杉、水杉、金钱松、白豆杉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木本植物。

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活动,诸如毁林、过度采伐和非木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外来入侵种、林业病虫害、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灾害的破坏,林木植物资源和遗传多样性丧失非常严峻。目前,我国有17%树种面临濒危。

1991年,我国开始全国性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开展了系统的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近10年时间内,建成了各具特色的10个林木种质资源 (活体)保存库,地跨我国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已初具规模,保存了主要树种的大群体、种源(林分)、家系、优树、无性系等,保存乔灌木树种、花卉等76个主要物种种质资源1.5万份。全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保存育种材料种质3.5万余份,初步建立了林木种质资源库的技术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木植物资源不清。许多林木植物资源的本底及遗传变异情况不清,严重制约了林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由于缺少有效的监测体系以跟踪监测和评价林木植物资源的动态变化状况与发展趋势,导致决策与管理的科学依据不足。

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或科研单位大量收集我国林木植物资源,并通过生物技术,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专利垄断。在过去

一、二百年间,我国大量树种资源流失国外。总体上看,物种及其基因资源丢失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黄河中上游地段的灌木基因资源和南方热带雨林的基因资源丢失最为严重。

管理制度薄弱。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林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现行法规的相关内容也不具体。此外,林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机构、人员、资金、基础设施、科技支撑能力等投入不足。林木植物资源的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主要目标与任务

近期目标与任务(2006-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林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特别是搞清我国特有的约1100种林木和西部地区约200种藤本植物以及灌木树种的分布和资源状况,并在资源编目基础上建立国家林木植物种质保存库;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林木、珍稀物种和有

- 1种改良。按照不同用途和类别,对林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化学成分测试,挖掘其资源价值,筛选出新的经济用途。对有重大用途价值的物种,采用扦插、组培、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建立规模化快速繁殖体系,加速产业化利用。

(六)观赏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1、现状

我国具有悠久的观赏植物栽培与应用的历史,是世界观赏植物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估计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在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中,有很多是我国特产的优良种类,如全世界200种蔷薇中,我国原产82种;全世界900余种杜鹃花中我国原产的有530种,占60%。现代杜鹃的几千个品种,其主要种源均来自我国;我国还是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种质资源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我国的牡丹、丁香、翠菊、海棠、栒子、乌头等很多种野生花卉对世界花卉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商品花卉和园林植物的品种资源。据估计,这类品种大约有2000个左右,主要是香石竹类、唐菖蒲类、郁金香类、菊花类、南洋杉类、樱花类、现代月季等。我国目前商品花卉生产中90%左右的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

我国目前对野生花卉资源仍以直接利用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野生植物资源总量下降,许多花卉植物种群减少,趋于濒危。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野生花卉成为国内外商业公司争相采挖的对象,如兰花、苏铁等,导致一些花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失。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本底不清。已有记载的我国原产花卉及观赏植物达1600种,但普遍认为实际野生花卉及观赏植物远多于此数,但由于缺少定义和评价标准,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名录。

重要花卉资源破坏严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国兰花在所有产区均受到毁灭性破坏,以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最为突出。

原产花卉利用率低。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低。我国可供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有数千种之多,而目前真正得到开发利用的种类有限,不足总数的5%,一些珍贵的野生花卉品种还未开发利用。

国产花卉产业化水平低。我国野生花卉应用开发研究工作滞后,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未能解决人工繁育和产业化技术。由于直接采挖利用野生植株,致使野生花卉资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珍稀濒危的野生花卉往往分布区狭窄,种群自我更新繁育能力不强,长期采挖势必造成这些资源面临濒危状态。

3、主要目标与任务

- 3保护野生花卉资源与花卉观赏旅游结合起来。

第四篇: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心得体会

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的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使生物教学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素材以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实现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生动的生物课程资源无疑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下面是我在生物教学中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借这个机会谈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生物学的课程中有许多生命现象只靠老师讲解是很抽象的,学生非常不容易理解的,例如我在讲“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时,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因为这部分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是无法看到和感受到的,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运输的生动画面。经过我的多媒体视频的展示,学生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动态过程,学生很感兴趣,也理解了气体交换的过程,这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人体的血液循环》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可以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更直观的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难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实验教学中开发教学资源

在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缺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开发教学资源。例如我在讲“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由于我们实验室缺少恒温水浴锅,实验进行比较困难,当时我就灵机一动,人的体温也是37摄氏度左右,为什么不能把试管放在袖子里,利用人的自然温度去给试管进行恒温处理呢?所以我在教学前把处理之后的三只试管放入袖子中,自己先做了试验,结果实验现象是很明显的,在课上我带领学生也做了这个实验,实验的效果也都非常好。在如在讲“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要配制培养基,所需材料有琼脂,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为固态的物质,但其不太好买,但是在生活中果冻里有这个成分的,所以我就买来果冻,把果冻取出放入烧杯中加热,果冻开始溶解,为防止烧焦,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加入牛奶,也可不加,因为果冻之中原本就有营养,当变成液体后再煮沸一段时间加以灭菌,再倒入灭好菌的培养皿中,让其自然冷却,培养基就制好了……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我觉得不仅提高了我进行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我开发教学资源的欲望,自己觉得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也把自己潜在的能力也可以展现出来,这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三、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采集受精的蛙卵,放在盆里孵化、培养,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学生亲眼看到了青蛙由蛙卵到小蝌蚪到幼蛙的全过程,不仅有趣,相关的知识不用费心思就记住了......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些心得体会,其实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与运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物课上得更加生动与精彩。

第五篇:《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调查问卷设计

《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调查问卷设计 老师您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了生物课程资源的概念。广大生物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于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您是如何看待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们的一起来探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请在您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打勾,可以多选。如果您还有其它答案,请填在后面。

非常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1.您对“生物课程资源”概念的熟悉程度是: A比较熟悉 B经常听说但不熟悉 C听说过 D没听说过

2.您认为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必要性程度是多少? A较大 B一般 C较小 D没有必要

3.您认为您工作中可开发和利用的生物课程资源多吗? A比较多 B一般 C比较少 D几乎没有

4.您对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所持的态度是: A会利用现有或己知的就行,自己不参与开发

B如果十分必要,可以偶尔参与开发,尽量利用现有资源 C适当参与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

D主动开发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5.您认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比,哪个更重要些? A校内 B校外 C都重要 D没有可比性 6.您所在的学校位于

A城市 B农村 C城乡结合部 D山区

7.根据教学情况,您会带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吗? A经常这样做 B很少这样做

C自己从来不主动这样做 D学校不允许

8.根据教学情况,您会带学生去科技馆学习体验吗? A经常这样做 B很少这样做

C自己从来不主动这样做 D学校不允许

9.根据教学情况,您会带领学生去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参观学习吗?

A经常这样做 B很少这样做 C自己从来不主动这样做 D学校不允许

10.您所在的学校附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校外生物课程资源? A图书馆 B科技馆 C博物馆 D植物园或动物园

11.您所在的学校附近有哪些乡土资源可以利用? A果园 B养殖场 C农场 D山川河流

12.根据教学情况,您会带学生去做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吗?

A经常这样做 B很少这样做

C自己从来不主动这样做 D学校不允许

13.您认为网络课程资源重要么? A非常重要 B一般重要 C可有可无

D根据需要确定其重要性

14.您的学生是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的? A每天上网查询 B根据需要上网查询 C让家长帮助上网 D不会上网

15.您对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

A经常上网查阅教学资源,并主动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 B有需要的时候才上网查阅 C学校条件有限,无法上网 D不会上网

16.您对校外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义是怎么理解的? 17.您平时注意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校外生物课程资源? 18.您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不方便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9. 对于校外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您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哪些意见和建议?

谢谢各位老师的合作参与,希望我们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上一篇:思想大解放教育发展下一篇:少先队学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