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学策略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运用教学策略范文

“趣味篮球”教学策略的运用

策略一:“创”其境,“增”其色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及彩色塑胶跑道,其颜色鲜艳,场地柔软,不易跌伤,安全系数大,便于开展竞赛活动,尤其适合年龄小的幼儿进行篮球活动,从小让幼儿熟悉运动场地,增强运动的意识。

为了增强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每班教师都积极创造富有篮球特色的摆放环境。如小一班的教室用彩色的链条制作而成的8个高箩筐,整齐摆放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占地方,取放方便。又如中二班教室后面的墙上做了35个篮球的钩子,整个教室就充满运动感。

策略二:“交”其友,“激”其趣

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将篮球作为”我们健康活动永远的好朋友”,从而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如开展的边走边拍篮球活动中,小班幼儿活动的游戏化最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能较快掌握正确动作,提高锻炼的效果。如幼儿高举篮球手臂走,不能让篮球掉下来,增强他们的背肌、臂肌和腹肌;模仿各种动作,抱球学“矮人走和巨人走”,可锻炼膝关节及周围的韧带、肌腱,发展腿步肌肉的力量和肌肉耐力;倒退走、学“大象”走、开“汽车”,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策略三:“探”其法,“究”其趣

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我们采用了多种练习法让幼儿练习。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球感我们采用了蹲跪拍球、站立拍球、闭目拍球、对墙拍球、拍球走阶梯、深池拍球、“8”字绕球等方法,来增加幼儿的新鲜感,提高练习的兴趣,使幼儿感觉是在做不同的游戏,而且每个游戏都是不同的、新鲜的、有趣的,从内心喜欢篮球活动、喜爱篮球的游戏,进而自主进行练习活动。

在曲线运球过程中我们创编了“绕炸弹”游戏:幼儿在曲线运球过程中为了避开障碍而采用曲线运球。我们首先给幼儿放置若干障碍物,比喻成炸弹,让幼儿拍球绕障碍物行进,如果人或球碰到障碍物就被炸弹消灭掉了,退出游戏。该游戏增强了幼儿的球感。

在投篮的分解动作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做“机器人”的游戏,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来定型动作。这样幼儿本来感觉的单调乏味的练习,变成了

快乐有趣的游戏,更乐于、勤于练习了。我们还创编了“坦克大战”做为练习运球的游戏。

策略四:“解”其道,“顺”其趣

在“原地拍球”过程中,我们就让幼儿先练习简单的动作“两脚并拢在体前拍球”,再变成“两脚并拢在体侧拍球”,再递进到“两脚前后分开体侧拍”、“眼看前方原地体侧拍球”,最后到“两脚分开体侧,跟音乐的节奏拍球”。这样幼儿每次只感觉到改变了一点点,难度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所以学起来很容易,让幼儿感觉每次新动作只要“踮踮脚”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对新动作的学习就更有兴趣、更有动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同策略的运用

学生写作能力强弱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反映。纵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从一、二年级原有的说话和句式训练到中年级运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段式、片断以及半独立的篇章,再高年级学生积段成篇写作的指导,作文教学经历了一个篇幅从短到长,内容从简单到具体的跨越;横看作文教学,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各种类型,涉及的范围广,形式多样,可谓“百花齐放”。

由于作文教学之深之难之广,如果再缺乏有效的策略指导,势必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把握住小学作文教学的大纲目标以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作文教学的策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皆在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读写结合和适时仿写的策略

大纲说:“读写结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而叶圣陶先生也说:“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老寥寥数语为我们道出了阅读的目的,帮助我们认清了阅读跟写作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因素,读写结合。如《小镇的早晨》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在带领学生多读,领略小镇早晨的美后,老师在黑板是列出:

河水

恬静

小船

由此,学生知道了这篇课文是用

石桥

总分的方法写的。学懂方法以后,

人多

我让学生去观察家乡的傍晚,学

热闹

土特产多

校的早晨或田野的傍晚等,也学

的早晨

农民笑

习《小镇的早晨》的写法来写作,

(傍晚)

小摊

此时,学生的头脑中便呈现出了

紧张

熟食店

这样的一个提纲:(见右侧)

彩色人流

学生写了之后,收获还真不小,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学以致用,其中不乏优美篇章,有的同学写:“家乡的傍晚是悠闲的,又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有的写了“我家的早晨”,有的写了“国道线上的早晨”有的写了“大街的夜晚”等等,写出的作文既能恰当地运用方法,又具有新意。

二、创设情境与设计活动的策略

创设情境,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在情境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感,亲身体验到他所将要获得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设计“词语接龙”、“贴鼻子”、“做鬼脸”的活动中,采用“玩(看、做)——说——写”的方法,学生玩得高兴,在玩的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为练说而做好准备。“说”是关键的一步,我让学生把“忆——思——语”(回忆刚才同学的动作、表情,想想其他同学的反应,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三个环节恰当地运用其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再现原情境的触发点,唤起记忆,由此打开写作的思路。由于学生作好了关于写作前的内部语言整理,所以学生写作的作文幽默感强,语言流畅,富有童趣。例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做鬼脸”的:

……黄奔上台了!你瞧他,身子胖乎乎的,还故意迈着八字步,摆出一副大摇大摆的样子,还没上台,同学们就笑开了。我心里也直乐:这黄奔,八成要扮唐老鸭了!可他一走上台,却不说话,先变魔术似地从口袋里掏出两支笔,接着——竟然把两支笔分别插在两个鼻孔上,还撅起了嘴巴,然后,用大拇指按住耳朵,张开双手使劲扇动着,嘴巴里还发出“噢噢”的声音。这一个鬼脸可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机灵鬼潜科宇还使劲地叫:“非洲大象、非洲大象!”,被他这么一嚷,教室里更热闹了……。

三、仔细观察与大胆想象的策略

我们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积累极为重要。小学生虽然经历过许多事物,但这种经历大家都是无意注意,这些事物在学生头脑中,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

而观察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同学们加上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创造出崭新的,与众不同的美好境界。由此,事物无疑回增加它的活力。我设计了一堂想象作文课《“O”的联想》,让学生从一个圈联想到一个物品,再引导学生从物品联想起事物背后的故事,虽然我有所准备,但结果那学生那神奇、宽广的想象力还是让我大跌眼镜,赞叹不已。当然,仅靠一、两节课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象。如在欣赏无限的美景,是否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为文辞添彩?当看到一幅图画时,你如何引导学生去浮想联翩?可否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想象去编一个童话,创一个故事呢?

四、精心指导与练笔积累的策略

语文教材中,每册中都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这8次习作训练,有的学生喜欢称之为“大作文”,因为,这几次作文训练,老师总会详尽地进行精心指导。可是如果单靠这几次作文训练,要想尽快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总是“感到没有材料写”有的感到“有话写不出”,这说明“言之无物”、“有物不会言”是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上课时要精心指导,还得抓好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小练笔积累这三方面的积累工作。像我班一部分学生天天坚持写读书笔记或写日记,其他同学问他们:“天天要写日记,你们不感觉到没东西写吗?不觉得很苦恼吗?”而他们却睁大了眼睛说:“怎么会呢?我觉得天天都有事情发生,写日记很快乐呀!”如今,班上已有一部分同学写了好几个厚厚的本子了,他们的收获实在不少,在不断的积累、练笔中,他们无师自通,熟练地运用着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甚至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散文了——虽然他们自己还懂什么叫散文。事实证明,平时越不写,就越不会写、没东西写,而天天坚持练笔的同学却思如泉涌,材料多得很,所以平时自己注意练笔各累的同学,作文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同学。

五、教师点评与互评互改的策略

教师点评通常采取在学生作文本上作出书面评价和在作文讲评中口头评价的方法。

点评的方式有:

1.用简明的写作术语点评作文

有些学生作文并未有意识地运用某种写作方法,经教师点明后,学生恍然大悟,这对学生既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和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自觉性大有裨益。

例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好!”

“这段插叙——及时!”

“结尾与开头呼应,强化了主题,耐人回味!”

乍一看这些评语很一般,但它妙在能让学生在不在注意中被老师点拔,从而逐渐熟悉、了解、运用这些原先并不理解的写作知识。

2.用亲切的话语激励学生

作文点评并不一定就得点评作文内容。例如,一位学生写了自己做的一件很小的好事,小得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可是她却给了她这样的评语:“雷锋是在一点一滴地为人民服务中铸就了他的伟大,全国劳模李素丽阿姨也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和爱戴,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使别人尊敬你,却可以始终用自己的善良的纯洁来赢得大家的喜爱,我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你是这样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像这类评语,学生感到很亲切,很喜欢,慢慢的,每次作文改了之后,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看评语,甚至一写完作文便催促老师赶快改。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作文,把写作当作乐趣,把看评语当作一种享受。

但是总是让教师点评会形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评改,而自己不易发现作文中的不足,所以,让学生适时地点评互改,互找不足,是一种很好的作文评改的方法。学生的改评能力虽不如老师,有的甚至开始根本无从下手,为其他同学写的评语时时让我哑然失笑,如“写得太好了,我可评不出缺点!”“错别字太多,赶快订正!”但从一次一次地评改中,他们慢慢地学会了评改的方法,而这恰恰是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渐渐地,他们也习惯于评改作文了,甚至每做一篇读书笔记,也总是对这篇作文作一番评价:“小作者用自己活泼的语言写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人看了忍俊不禁,但如果把结尾改成反问的形式,不是更有说服力了吗?”诸如此类等等。从这些简短的证明价当中,我看到了学生对评改作文的兴趣。

当然,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的策略,远不止以上的五个方面,比如“框架结构式教学策略”、“专题作文有序训练策略”等,都需要老师去摸索、讨论,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悉心指导,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学会写文章,写出好文章。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体系。作为合作学习最主要的一种方法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诞生起就被国内外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广泛地研究和运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强调异质分组,这是因为同质分组已被实践证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养成学生盲目自信或过度自卑的心理。而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好、中、困学生以1?U2?U1的比例搭配。4人小组采取相邻前后桌对坐,6人小组采取马蹄形排座。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采用4人小组,这样容易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独立学习的变换。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就像到了社会上,我们不能选择单位里的同事,难以选择与谁做邻居一样;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后,小组成员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可分为领导者、记录者、操作者和汇报者等。这样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不同方面的发展。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定期轮换,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合作交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以下是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情况。

1.意见分歧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在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教学《诺贝尔》一课,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使得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等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砸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后来大量的炸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这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学生终于认识到两种观点都正确。科学技术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关键是怎样运用。

2.思维受阻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在学生理解了诗意,欣赏了满园春色后,教师问: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古诗所揭示的哲理。这是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往往无所适从。这时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理解“春色”是锁不住的,“红杏”是必然要“出墙来”的,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3.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尤其是在一人操作有困难时,开展小组合作,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打通居庸关隧道”“开凿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例子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我先请各学习小组细读课文,并小组合作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把施工示意图通过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并说说这样画的依据。这样,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共同操作中锻炼了合作能力。

4.文本补白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留白,让读者有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师适时地带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补白,往往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描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时写道“:……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读到这里时,孩子们一定会产生共鸣,因为水底世界也是他们向往的。这时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奇妙的水底世界还有些什么?在即兴想象补白中,激活了文本,同时学生走进了主人公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与文本的对话也更积极、更精彩!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韦 雄)

第四篇:创造性教学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创造性教学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造行为和创造性产品并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其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创造性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亦称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保证。其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亦称领域技能、完成能力或创造性实践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是实现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教学目标所包含的上述三个方面,是人的创造性素质的基本内核。实施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为目标的创造性教学,不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需要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其教学过程与非创造性教学过程相比较,有明显区别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教学是一种问题解决式教学,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创造性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实质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样四个紧密联结的阶段。这些阶段既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程序,也是教师应该加以指导的基本点。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是创造性教学过程进行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是他们积极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表现,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加以扶持和鼓励。

明确问题的方法是分析。分析问题是指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要求,是指问题解决要达到的目标。条件,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能利用的因素和必须接受的限制。能否明确问题,取决于学生感性经验的丰富程度和理性认识的深刻程度。教师应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假设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思维灵活性。思维越灵活,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就越能提出众多的合理的假设。二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扩大假设的数量,提高假设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假设中挑选出最好的假设。

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就是通过推理来检验。这是教学中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常用的检验方法。当然,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是由直接检验的结果决定。

上述四个阶段,在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可能并不明显,但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创造性问题时,它们是明显地存在的,而且可能还会出现四个阶段多次反复循环的现象。由此可见,问题解决式的创造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问、想象、思维、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在非创造性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认识或解决的问题,他们需要完成大量的练习、实验及其它作业。但是,学生完成的许多作业所解决的并非都是具有真正的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体现出常规性、复现性而不是探索性。正如英国著名的思维教学专家德波诺指出的:“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型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给出了所有必需的已知信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却往往是开放型的,没有确定的答案,还缺少很多有关的信息。”在这种背景之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体现出再现或模仿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导致知识量的累积和一般技能的熟练化,但却缺少有助于学生全面创造素质的提高。

2、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求异思维。

创造性教学往往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继承到创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正如日本学者恩田彰在《创造心理学》所说,创造性教学的本质“是要前进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因此,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求异思维,它体现在教师的创造性的教与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两个方面。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尽量以新奇、独特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学生方面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非常丰富,智力与情感活动方向是独特的、罕见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是新颖的。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求异思维大大拓展思维活动的领域,它可以允许思维活动的自由跳跃或中止思维进程的连续性,所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迅捷的判断力,使学生以突发、飞跃的方式对问题作出创造性解答。

由上可见,创造性教学不象传统教学那样,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程序完全受教师的事先设计控制,教学范围完全以教材内容和教师预备的资料为限,而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现时需要,特别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新角度、新观点、新办法解决问题的需要,随时给以恰当的辅导。教学范围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往往会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加以调整。教师事先拟就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教学进度或者减慢或者加快,这类事情,在创造性教学的课堂上是常见的。 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在着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辐合思维的培养仍应引起重视。要做到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的互补。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形式,它定向于某个问题解决,然后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求异思维的特点是变通、快捷、流畅、超越,它所获得的答案不是常规的、唯一的。这是一种寻求多途径、多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体现出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借助求异思维,可以引起学生广泛的自由联想,思路流畅开阔,从而获得许多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和训练的方面。然而,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辐合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辐合思维可以对求异思维获得的众多解决方案或办法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方法。

3、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创造性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言。它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时间。它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安排教学程序,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它重视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指向问题求解的创新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个体独立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视角,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非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也强调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但是,问题几乎总是由教师依据教科书的安排展现在学生面前,一般都省去了“问题发现”的阶段或环节。教师或教科书中向学生展示的问题往往是对刚学过的原理、原则、公式及法则等的机械套用或反复强化。同时,非创造性教学只重视学习结果,而这种结果大多是通过考试确定的以分数为表现形式的学业成绩或用记忆“掌握”到的抽象概念。因而,非创造性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单一,教学进程一般是分作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这样几个阶段。学生对问题的求解过程总是表现为求同的单向思维,所谓的标准答案通常是唯一的、固定的,学生失去了进行独立选择和探索的机会。

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然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中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全都决定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创造性教学呼唤创新型教师。笔者以为,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主体性”教育观。

创新型教师应首先树立起“主体性”教育观。“主体性”教育观表现在学生观上,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表现在教学价值观上,应关注每个学生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表现在师生观上,应强调师生互动,尊师爱生,民主和谐;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表现在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应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

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由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等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体育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的修养,同时还应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知识、最新发展,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只有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情趣和满足他们多方面追求知识的要求,才能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创新型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相应的研究技能与方法,应该了解本门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现代最新成果、学科发展趋势、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只有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系统性、全面性和灵活性,才能满足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需要。

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帮助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作为创新型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并且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与工作效益。

3、具有迅速有效地获取、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已使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21世纪,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网将给信息高速公路带来深刻的变化。因此,无论从信息高速公路还是从未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网来看,作为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快速猎取各种信息知识的能力,从中了解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新变化。并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加工技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加工和处理,恰到好处地输出信息,调节和优化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熟练地掌握和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并卓有成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4、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

创新型教师应既是教学的行家,又是教育科研的能手,是一个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教师。教育科研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思想道德、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教育科研能力这样三个方面。 教育科研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说,其核心是实事求是的品质。具体有这样几点:热爱真理,忠诚老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团结互助。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不畏险阻,勇攀高峰。

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研究的行动指南。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而想要按教育规律搞教育科研,就得学习、掌握、运用教育科学基础理论。这是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具体地说,科研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资料鉴别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其中书面文字的表达能力是主要的,并以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形式为主。

5、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它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起着动力、激励、强化等作用。美国著名创造教育专家托兰斯发现,学生在具有旺盛求知欲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活动会很多,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则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就很少。这是说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综观各家研究成果,笔者以为,以下10个方面应成为各类创造性人格的共同特质:

(1)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喜欢对新奇事物用心思。 (2)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工作效率高。

(3)联想丰富,语言流畅,能恰当而迅速地表达意见。 (4)勤奋热情,专心致志,一心扑到事业上。

(5)观察敏锐,思辨精密,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6)勇于进取,渴求发现,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 (7)坚定自信,执著追求,深深理解自己行为的价值。 (8)坚韧自制,不辞劳苦,能在克服困难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9)独立性强,从众性少,遇事有自己的见解。 (10)献身事业,服务社会,时常产生革新创造的念头。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第五篇:如何把阅读策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赵秀军

阅读之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如同心脏对于一个人的生命那样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都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那么他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在课文中遇到生字词要自己查字典解决,要把词语放到句中去理解,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掌握词语的含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各种文体的特点,学习一篇文章的步骤,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步骤,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步骤等,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每学一篇文章,都要养成圈画批注的好习惯。圈画的内容可以是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句子,或是自以为写得美的句子、词语等,并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疑问。如在学习概括人物性格时,要重点圈出表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词语,然后再综合概括。

王校长常说: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学习语文尤其要注重积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时遇到佳词美句就要及时摘抄下来,并多次读、记,以便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学习一篇文章,还要让学生学会赏析它的写作技巧,即怎么写的,只有掌握了一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知道运用了哪些修辞等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形象,才能写出好文章。

总之,有关阅读的策略还有很多,我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的把学到的好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因阅读而美丽,让更多的孩子乐于阅读,爱上阅读。

上一篇:银行识别假币范文下一篇:游园活动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