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运用礼仪歌谣优化幼儿教学的策略

2022-09-11

《纲要 》中说:要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 如独立、 自制、专注、良好的秩序等。[1]在幼儿期开展礼仪、品格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效果, 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礼仪歌谣”以简明扼要、简单易懂的儿歌方式总结各种礼仪方面的注意事项, 有意识的介入到孩子游戏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循序渐进帮助孩子理解, 运用, 直至养成良好的教学活动常规。 我们也对礼仪歌谣进行了持续性的研究, 充分挖掘其优化幼儿教学中特殊的教育价值。

1独特的环境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充分体现“幼儿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的创造”。[1]我们根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 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礼仪环境的渗透:

1.1 硬环境

(1) 校园环境。 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激发智力潜能。在幼儿园, 每一块墙面都会和幼儿来说话, 润物细无声。 在孩子与环境交融中, 含蓄地将礼仪内涵影响给幼儿, 幼儿在对环境的观察感知或理解中, 能不断清晰内容, 领悟并修正言行。 我园以礼仪教育为特色, 走进园门大厅便能醒目看到张贴着的一首首童趣盎然的礼仪歌谣, 每次只要有人路过, 孩子们都会用小手指着一连串的礼仪歌谣朗诵起来。 如《说话》:学做礼仪人, 说话看对方, 不急也不慢, 温和又礼貌。 在一次次反复的说、看、听、想中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自己和他人。

(2) 班级环境。 相对于幼儿园大环境, 班级内的特色板块也独具匠心, 是有孩子们共同参与布置的版面内容。 孩子们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时会介绍说:“这是我画的! ”而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蕴含诸多礼仪教育契机, 如大方表达自己的意思、倾听同伴的介绍, 不同对象间的交流与对话也使礼仪教育从直观的版面系统开始向纵深发展, “溪溪画的是活动中场景, 说坐神气, 精神佳, 认真听, 多动脑, 小手举, 把言发……我今天学本领时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这些表述中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起了冲突, 两者的不一致引起幼儿思维的有意注意。

1.2 软环境

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 老师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通过师生温馨环境的陶冶形成特色教育的合力。 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 接受老师影响。 孩子吊儿郎当学本领, 老师眼神和动作的示意, 孩子立马能意会到礼仪歌谣《活动中》的要求去规范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 当然, 同伴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竞争意识, “他会认真听, 多动脑, 我也可以呀……”在反复观察、模仿、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 自然而然在教学活动中也就会去修正自己的行为。

2多彩的课堂实施

幼儿园礼乐教学不仅在环境中进行渗透, 更在多彩的课堂中进行实施, 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2.1 礼乐体验课堂巧融合

优良的课堂教学是礼乐文化传播的基点, 分别有科学, 艺术, 语言, 社会和健康五大领域的教学, 如, 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编成相应的礼仪歌谣, 如《漱口》:轻轻拿起小杯子, 接上半杯温开水, 咕噜咕噜漱几口, 放好杯子擦擦嘴。 孩子们在说说, 讲讲, 做做, 玩玩中习得了知识。

2.2 专用室活动显魅力

微格室、创意阁、纸艺屋、木易筑、生活馆、科发室等多个功能广泛的专用室, 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点, 生成出孩子需要的课程。 例, 黄泥是香山特有的材料, 就地取材, 在泥巴窝里摔泥, 和泥等都是孩子们最爱玩的, 从尊重孩子的需要出发, 生成了大班户外活动《玩泥乐》, 利用礼仪歌谣作为载体, 如, 《团结合作》:一个人, 孤零零, 两个人, 笑盈盈。 你帮我, 我帮你, 团结合作力量大, 真正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后成功的快乐。

2.3 特色体验活动来实践

我园全力开展五大特色主题活动:德之真、爱之悦、和之谐、乐之善和礼之美, 例, “礼之美”主题中欢乐自助餐活动, 老师将孩子在自助餐中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按顺序、按步骤、按规律编成礼仪歌谣《自助餐》:六一到, 齐欢笑。自助餐, 营养好。吃多少, 取多少。 不挑食, 不浪费。 有秩序, 不争抢。 讲文明, 有礼仪。 根据礼仪歌谣展开教学, 孩子都能在自助餐活动中成为举手投足, 优雅美好的小绅士和小淑女。

3有效的整合成效

3.1 诱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通过礼仪歌谣, 孩子们能自觉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家复习巩固礼仪歌谣, 加强幼儿运用礼仪歌谣的兴趣, 切实将礼仪歌谣的内容转化成孩子们自身的意识, 并去指导孩子们的言行规范等, 达到循序渐进的最佳效果。 当孩子在园表现出彩时及时反馈给家长, 父母的表扬和老师同伴的认可, 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让孩子反复期待, 实现活动中的知行合一。

3.2 规范教学

幼儿年龄小, 对教学常规内容内涵不能理解。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礼仪歌谣的口吻提出教学要求, 孩子不仅能理解, 还能迅速将注意力回到老师的教学内容上。 如, 中班社会活动《一盆水》中《操作谣》:安静走, 轻轻玩, 不推挤, 要礼让。 可见, “儿童在教育中发展, 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 在教育中实现人生。 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 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 他们的发展就是他们的生活, 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2]

3.3 提高教学成效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礼仪歌谣, 让教学活动游戏化,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 学中玩”, 不知不觉中, 最大限度优化了教学效果, 幼儿在教学活动成功后的幸福感指数明显上升, 在这个幸福过程的享受中, 刚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就得到最大的强化, 再现行为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 可见在生活中发展教育, 将礼仪歌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到幼儿教学中, 恰到好处。 从尊重幼儿发展和需要出发, 主动寻求礼仪歌谣在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价值, 发现礼仪歌谣在教学中的特点, 力争以陶研理论为指导, 为幼儿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做好准备。

摘要:礼仪歌谣是我们幼儿园“礼味”十足的教育资源。本文主要从独特的环境渗透、多彩的课堂实施、有效的整合成效三个方面出发, 阐述在班内运用礼仪歌谣的过程中, 怎样优化幼儿教学, 培养幼儿从小学做知礼, 懂礼, 行礼的礼仪人。

关键词:生活,教育,礼仪歌谣,优化,幼儿教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Z].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 金生鲅.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