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评估课程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程风险评估课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需要对《建筑工程资产评估》课程进行改革,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评价、特色创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篇:工程风险评估课程论文

抢险救援专业灾害风险评估课程内容构建

【摘要】灾害风险评估是抢险救援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针对国内的相关专著,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原则,建立了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体系框架,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课程的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应急救援 灾害风险评估 课程内容 系统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使用,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倒塌事故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等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防部门是处置灾害事故的专业化队伍,承担了大量的应急救援任务。

由于应急救援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后,根据国内相关专家的建议,经教育部批准,武警学院设立了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专业,培养灾害现场应急处置专业技术人员。灾害风险评估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灾害风险评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科学部署和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的理论依据。

灾害风险评估教材是给课程教学的基础。在消防部门承担灾害处置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内容。

一、存在问题

1.理论性强

目前国内出版了灾害风险评估的教材和专著,最典型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黄崇福教授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析》[1]、《自然灾害风险评价》[2]和《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3]。黄崇福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研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学者,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成果颇多,其专著对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介绍非常详细,是学习灾害风险评估的较好的文献。但是这些专著理论性太强,很难在较短的课时之内讲清楚;同时也主要侧重于风险评估的研究,对于灾害事故现场的风险评估,则不太适用。

2.专业性强

目前在国内,风险评估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潮,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关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专著,除了黄崇福教授的专著外,文献[4]研究了暴雨内涝、台风风暴潮、高温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文献[5]对灾环境、灾害危险性、灾害脆弱性以灾害损失等评估方法进行系统阐述,文献[6]介绍了国外的主流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8]、生态风险评估[9]、山地灾害风险评估[10]、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11]、火灾风险评估[12-14]、化学事故风险评估[15]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等。这些专著是侧重于特定灾害的,例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雷电等,专业性较强,是给专业技术人员看的。而灾害应急救援面对的是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需要掌握各种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仅仅掌握特殊灾害风险评估是不满足灾害应急救援需求的。

3.侧重于应急管理

以上专著除了理论性强、专业性强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是侧重于灾害的应急管理,主要是为灾害的预防服务的,只有少量涉及到减灾。对于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为灾害应急处置服务的,所以本专业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内容除了预防灾害发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灾害的救援,因此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将是研究的重点。

二、构建原则

1.针对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抢险救援专业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灾害的应急救援过程,研究的重点是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部门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事故、群众遇险事件以及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所以消防部门所面对的灾害种类繁多。

2.实用性

课程的重点内容应该放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上。根据对灾情信息的需求以及评估的目的,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估方法、半定量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三类。定性评估方法是对灾害的危险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危险性做出大致的评估,一般使用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半定量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灾害的风险,是以数量指数为基础的一种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则是一种使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后果的实际数值来表征风险的评估方法。

3.系统性

为了能够用相同的思路来研究不同灾害的风险评估,同时又不至于使得课程的内容太多,我们用系统分析的方法[17,18],即以“5W1H”(What、Why、Who、When、Where和Howto)來构建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在课程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以“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由谁来做”(Who)、“何处做”(When)、“何时做”(Where)和“怎么做”(Howto)。这样课程内容的微观体系就清楚了。当然在实际处理中,对不同的灾害,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对有的灾害风险评估,重要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式,对于课程内容的编写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4.特殊性和一般性

根据消防部门承担的灾害处置任务,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重点研究经常处置的特殊灾害,又要研究一般的灾害,使得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在灾害研究重点有所取舍的基础上,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灾害风险评估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和应用两个部分。

1.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主要讲授基本理论,包括两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内容包括灾害与灾害系统、风险的概念与分类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第二章为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介绍灾害风险评估的一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本章的内容具有通用性,对所有的灾害风险评估都适用。

2.应用部分

应用部分主要讲授特殊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分为六章。为了使得课程内容具有应用价值,每一章都设置了风险评估实例内容。

第三章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内容选编自当前最流行的理论。从灾害系统的组成出发,主要介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基本理论、承灾体脆弱性评估和灾害损失评估等内容。介绍的方法主要是定性评估和半定量评估。

第四章是建筑火灾风险评估,采用半定量评估方法来评估建筑火灾的风险等级。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火灾危险源辨识、火灾场景分析、火灾后果分析以及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等。

第五章为建筑倒塌事故风险评估。采用类似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来介绍建筑倒塌事故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倒塌的类型、建筑倒塌事故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灾情等。

第六章为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评估,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类型、危险辨识、风险评估方法和应用。采用的评估方法为定性评估。

第七章为核与辐射事故风险评估,内容包括核辐射原理及其危害、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因素辨识、核与辐射事故救援风险因素分析和核事故救援风险评估,采用的方法为定性方法。

第八章为化学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概述、危险辨识与单元筛选〕、危险情景分析、风险的计算和风险评估与控制等。本章采用的是定量评估方法。

四、结论

我们曾于2013年编写了我院的灾害风险评估试用教材,并在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专业教学中试用了4年。在试用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试用教材的优点,也发现了其不足。对照专业培养目标,同时在分析国内相关教材、专著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消防部门承担的救援任务和灾害风险评估在应急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优化了教材的编写框架,同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体系不是侧重于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而是侧重于灾害救援中的风险,符合专业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尹占娥.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王军.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章国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8]李家启,李良福.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9]李谢辉.典型区域灾害生态風险评价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0]杨海龙.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11]马玉宏.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4-378.

[12]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余明高,郑立刚.火灾风险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4]吴立志,杨玉胜.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

[15]黄顺祥,陈海平,刘峰,等.化学风险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作者:杨玉胜 辛晶 张鹏 李向欣 杨洪瑞 陈海涛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资产评估课程改革

[摘 要]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需要对《建筑工程资产评估》课程进行改革,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评价、特色创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建筑工程資产评估;课程改革

国企改制、房屋拆迁评估、银行抵押贷款都将涉及建筑工程资产评估,而且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房产税的开征,该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大多开设了此课程,但以往的教学方法呆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全国信息化教学背景的推动下,建筑工程资产评估课程也须进行相应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学分析

以“成本法”为例来讲解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该教学单元共计4个学时。对建筑经济管理大二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工程制图、工程经济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识图、经济分析技能,但是缺乏评估方法的应用知识。这些“90后”热衷于指尖上的学习方法,乐于接受新媒体。

针对这样的特性,教学团队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应当熟知成本法在建筑工程资产评估中的运用;能力目标是能够运用成本法编制评估报告;素质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和努力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是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待估物业的价格构成;学习难点是土地价格以及该物业的开发成本。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突破以往的“我说你听”的讲课方式,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做中教,做中学”,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的三端学习模式,让知识触手可得。

(二)教学方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采用了案例与任务并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典型的项目案例,解决讲课重难点,完成知识目标;在任务驱动法中,引入校企合作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达成能力目标。

三、教学过程与实施

在这4个学时的教学单元中,用1学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进行内容讲解;2学时布置任务,完成任务;1学时进行作业评价。为了有效讲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运用的信息化方法包括构建云学习平台,提供知识资源;融合VR技术,实现仿真案例教学;利用远程视频,进行校企互助;利用动画视频形成视觉冲击。

(一)课前预习

上课前,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推送课前预习知识点,推送的方式有微课、PPT等,先展示成本法估价的原理,再列举它们的类型,并且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接到推送后,可以进行课前学习并测试。

从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的课前预习率达到96%,同时,教师查看学生的测试结果,并针对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课前预习,让学习者产生喜欢学的初体验;通过课中学习,让学习者产生容易学的满足感;通过课后复习,让学习者产生快乐学的成就感。

(二)课中学习

1.课中讲解

在课堂上,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对课程进行引入。同时向学生讲授成本法估价的流程。

在内容讲解中,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由于学习的重点是掌握成本法的构成,所以在上课时重点强化成本法的构成。结合课前测试的结果,讲解出错率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项目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法估价的原理和要点。通过讲述成本法的理论依据以及构成公式,让学生了解待估物业的重新购建由七个部分组成,最后的积算成本需要用重新购建价格减去折旧额。成本法并不适用于任何建筑物,它只适用于交易较少、没有收益且具有特殊建设目的的物业。告知学生,要注意区分实际成本与客观成本,结合供求关系、选址规划等方面来评估。接下来,再一一讲解各个部分,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2.实践操作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式引入某市教学办公楼的估价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土地、建筑物的估价,并计算折旧额,出具估价报告。学生登录云学习平台,下载任务工单。涉及完成任务的难点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时连线,向企业技术人员提问。

估价报告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因此学生需要上网检索技术规范的相关知识,包括估价原则、估价程序等。学生登录国土资源网站,查询土地价格。再通过“科学计算器”的APP,进行土地使用期限以及容积率的修正。

我们结合近年来兴起的BIM建模思维,运用Revit软件进行房屋建模,实现建筑物成本的精确测算,并对建成后的项目进行折旧信息管理。

将模型渲染成360度立体全景形式的场景,显示在有重力感应的手机上,学生可以佩戴VR眼镜观看,让估价人员有身临其境、实地踏勘的真实感。由Revit软件自动输出工程量,套取定额,计算出它的重置价格。

解决了土地取得成本和建筑物开发成本的估算难点后,再套用公式计算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

在引导学生在BIM建模中添加折旧信息时,对不同构件分类计算再汇总计算折旧额。

(三)课程考核

在课程考核当中,采用多维度的考核方式。教师50%,企业20%,组内互评12%,组间评价18%。评价的标准包括职业素养、技术标准、辅助措施。

四、教学评价

将网络课程平台、VR虚拟现实、校企合作、动画视频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后,得到了很多学生的正面评价。有学生提到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还有学生讲到自从实行信息化教学后,他们会主动获取知识,他们也更喜欢这样的学习方法。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问卷调查,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85%的学生认为信息化的方法提升了学习兴趣,使得读书成为一种享受;27%的学生认为三维建模的操作较为复杂,还需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03-110.

[2]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

(10):8-13.

作者:舒菁英

第三篇:“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具有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必需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合肥学院“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教学为例,详细论述了该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环境风险 分析与评估

0 前言

虽然早在2004年我国就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篇章,就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或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性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并要求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然而,鉴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原有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或企业没有进行过相关环境风险评估,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特别是由企业生产导致的突发性环境事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为此国家又陆续颁布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3]以及氯碱企业、粗铅冶炼企业、硫酸企业等行业性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4-6]要求各类相关企业、工业园区和工业规划区必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环境风险应急和管理办法并在环保主管部门备案;因此,鉴于此项工作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国家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剧增。合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所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理应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急需,为此,自2012年以来,合肥学院面向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作为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逐渐形成了三段式(即课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1 课堂教学,强化基础理论,掌握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涵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涉及危害识别、事故概率和后果估算、风险计算及风险管理等过程,[7]每个过程均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具体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过程中也需要创新分析方法,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下面逐一分析:

(1)危害识别。环境风险事故的危害来源有物质危险性(易燃易爆物质、毒性物质)、化学反应危险性、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机械设备故障危险性、构造物垮塌危险性以及生态危害等;环境风险既包括突发事故的环境风险,也包括长期低浓度排放导致的环境累积效应的风险;危害的对象不仅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包括对生态系统危害的影响。因此,在危害识别过程中,需针对某一具体对象,掌握危害识别方法(例如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原因-结果分析法等),分析出风险评价因子,掌握危害类型,确定最大可信事故;而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当前,有害物质长期低浓度排放在生态系统中的累积所导致的生态危害是当前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的重点,需要进一步研究,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

(2)事故概率和后果估算。这一过程需要在危害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相关行业同类事故概率统计,确定相关行业某一特定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或者根据事件树分析法或故障树分析法,根据每一具体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计算某一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这一环节是环境风险评价过程最困难的,需要根据当前科技发展和分析对象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收集大量同行业或相关行业基础资料,尽可能准确地分析出事故发生概率,因为风险事故概率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的风险值的大小并最终确定最大可信事故或重大事故。而一旦风险事故或最大可信事故发生后,则需要根据风险事故或最大可信事故产生危害的暴露途径、暴露方式、周围环境(大气、水、土壤等)、人员分布等情况进行后果估算,这一分析过程需要利用危害或风险因子在环境中的扩散模式,风险因子或危害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计算,而相关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的选择、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及其确定、周围环境及人员分布的准确分析等将直接影响到环境风险事故的后果估算,因此同样需要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3)风险计算。这一过程需根据风险事故或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发生后产生的后果,计算某一行业的风险水平,计算公式如下:风险R(危害/单位时间)=事故概率P(事故/单位时间)€资鹿屎蠊鸆(危害/事故)。在此计算过程中需根据风险事故后果分析结果选用适当的风险事故危害,例如人员死亡、劳动时间损失等;通过风险计算,就可以对不同行业的风险值大小进行比较,判断不同行业的风险水平。

(4)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计算结果,判断分析对象的风险值是否大于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如果分析对象的风险值大于风险标准,则需要采取风险减缓措施(例如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搬迁周围敏感人群等),降低分析对象的风险值,直至其符合风险标准的要求。另外,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针对行业或企业特点,还需要进行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环境风险分析过程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求分析人员必需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视野,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需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环境风险分析过程和相关知识,充分理解环境风险分析的内涵,并不断丰富环境风险分析基础理论知识。

2 案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案例分析能力

为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掌握完整的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具体过程,在“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视野,选择教材[7]中的某一案例,同时选择一篇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编制的案例库(目前该案例库已有不同行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估案例30余篇)案例进行充分的研读,同时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环境风险分析内涵、要点和过程的掌握,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知识。例如,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判断某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等级需要依据该企业以下3个参数,即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而利用这三个参数进行等级划分时,我们知道这三个参数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区间段的,因此即使某两个或多个企业的风险等级处于一个等级,但要进一步细划或都进行风险管理时我们要知道,每个企业的风险等级实际上是不一致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有区别的对待或管理。另外,对于某一企业,其风险物质排入大气或水体(或者其对大气环境或水体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也应针对具体的案例分别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风险等级分别进行表征,并以等级较高者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

3 实践教学,提高學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某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在这一环节,学生根据企业提供的基本资料并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进行风险源源项分析、风险识别、事故概率、后果估算、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调查、周围环境敏感受体敏感性调查,同时需搜集国内外同类型相关企业突发性事件资料,最终编制一份《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方法,能够独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段式“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进行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方法和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丰富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理论基础;同时在相关导则,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满足当前这方面急剧增加的人才需求。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能够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

[2] 环境保护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EB/OL]. http://www.zhb. gov.cn/gkml/hbb/bgt/201404/t20140415_270575.htm.

[3] 环境保护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EB/OL].http://www.zhb.gov.cn/gkml/hbb/bgg/201802/t20180207_431024_wap.shtml?from=timeline.

[4] 环境保护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氯碱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EB/OL].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001/t20100121_184730.htm.

[5] 环境保护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粗铅冶炼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试行)[EB/OL].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304/t20130409_250 520.htm.

[6] 环境保护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试行)[EB/OL].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109/t20110923_217673.htm.

[7] 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张金流

上一篇:工程管理学科前沿论文下一篇:大学会计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