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022-09-10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将使全部的适龄儿童都上完初中, 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接受的知识, 将伴随他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 影响其一生。因此, 许多重要的知识及一些事关人类进步的思想, 比如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就必须在初中各科教学中加以渗透, 让学生不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同时培养起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地球资源的意识。笔者多年从事初中生物教学, 现就在教学中如何融入环境教育作一探讨。

1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 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环境意识, 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维护环境的习惯, 具备良好的环境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 使公民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 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说,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生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环境意识和行为的目标

新世纪中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教育部2 0 0 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重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 建构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 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生物科学的需要。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 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 包括了“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主题, 在选择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 选择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等问题, 以便使学生通过学习,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产生社会责任感, 并付诸于行动。以环境教育为主线,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 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与新编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2.1 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 渗透环境教育

在生物学教材中, 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 教师要深入教材, 善于挖掘, 寻找结合点, 并加以归类整理, 适当拓展延伸, 才能做到“渗与其内, 寓于其中”。如笔者在讲“草履虫”时, 注意介绍草履虫每天能吞食4 3 0 0 0个细菌, 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在讲到“青蛙”时, 可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青蛙惊人的捕虫量, 阐明青蛙在消灭害虫、防止污染方面有化学杀虫剂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使学生认识到青蛙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爱护并自觉地保护青蛙.又如在植物部分“根的形态”一节里, 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 使其理解庞大的根系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进而联系到近年来长江水位濒危告急的事实, 分析其主要是由于长江上游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而造成的, 从而唤起学生对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使之积极响应“植树造林”。总之在教学过程中, 可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沿引一些贴近教材的具体事例, 给教材以补充、引伸和扩展, 利用其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观念间的内在联系, 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 学生印象深刻, 教育效果良好。

2.2 引入当地的实际事例, 渗透环境教育

在生物课堂上引入当地的一些环保实例, 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从而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如可利用当地曾发现珍贵植物动物的事件, 向学生阐明其珍贵价值和保护生物物种的重要性。反面的事例也是良好的教育素材。如当地的一间水泥厂, 由于设备陈旧, 技术落后, 排出的烟尘遮天蔽日,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对周围的农村和生活人群造成极大危害, 因而被政府爆破拆迁了, 及时引用这种新闻性强的事例来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关注度较高, 能切身体会到, 环境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使家乡更美好。

2.3 激发学生的危机感, 渗透环境教育

对生存环境的危机感, 是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 平时教师可搜集近年来环境恶化的一些资料, 在课堂上, 寻找一些切入点, 引用一些数据和事实, 进行危机教育。如:由于人为的破坏环境,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现在每3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 而现今地球上每年有18000个物种灭绝;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 有近二亿的人饮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水。而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酸雨、垃圾围城、噪声普遍超标等, 正步步胁逼着人类的生存.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 使学生在震撼中地切实受到教育, 产生深深的危机感, 从而深切地认识到, 居安思危, 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2.4 从生活点滴抓起, 重视环境教育

保护环境是文明社会公民公德的基本内容, 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仅是维持生态平衡,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社会行为, 还包括了个人的环保行为。因此, 要非常重视日常环保行为的培养,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教师应及时抓住身边环境保护素材,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行为具体规范, 如保持公共卫生, 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乱扔垃圾, 并进行垃圾分类;不随地吐痰, 不攀折花木, 不践踏草坪;反对浪费, 不浪费粮食, 节约用水, 节约用电;倡导环保消费, 尽量选用有利环保的自然材料做的服饰, 抵制购买野生动物的皮制品, 不吃有益环境的动物或珍贵的野生动物;不用难以降解的方便袋或快餐盒, 等等.这样使广大学生都了解到原来自己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很多事情, 环保活动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养成绿色文明习惯。

3 结语

一位名人有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样的例子在当今地球上举不胜举。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进, 持续发展。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 有义务尊重自然, 保持生态的稳定。作为生物教学, 我们每一位教师理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思想。

摘要: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透的意义和方法, 指出作为生物教学,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思想。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扬利.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湖南教育 (教育综合) , 2007 (6) .

[2] 吴明宇.环境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2 (2) .

[3] 苏波.中学生物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成才之路, 2007 (14) .

上一篇: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下一篇:“奇葩”的形容词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