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状况

的调查报告

分校工作站

崇 信 电 大

13秋行政管理

黄小丽

1362001254609

是否申请学位

指 导 教 师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事件: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状况 调查对象:崇信县黄寨乡黄寨村村民 调查范围:崇信县黄寨乡黄寨村 调查时间:2015-3-2至2015-3-25 调查地点: 崇信县黄寨乡黄寨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一、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民的素质偏低,我国农村道德观念呈现下滑的趋势。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农民自身的问题。2.农村基层组织的问题。3.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4.农村思想道德失去规范。5.思想道德教育仍然薄弱。

第二:农村思想道德水平低下。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小农意识。( 所谓小农意识,也称小农经济意识,是一种与小农经济相伴随的落后观念.生活在小农经济方式中的人们,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目光,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 2.封建迷信。3.法制意识淡漠的淡薄。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以上问题的分析: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历经了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一些落后思想对农民影响还很深,农民中存在着小农观念、封建迷信观念。现在,农村中不还存在不少封建迷信活动,风水先生、巫婆、算命先生仍有出现。修祖坟、婚丧事大操大办之风重又盛行。其次,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还有待加强。还有,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利已主义、享乐主义,对农民毒害很深。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历史的原因,农民自身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充分,农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法制意识淡漠的淡薄,理解能力差不能完全理解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更不能很好地去践行。

其次,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是认识上与执行上的问题,由于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彻底,导致指导与监督不利,使农村思想道德失去规范。还有是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良好过硬的组织对农村思想建设加以知道与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对思想道德建设措施不力。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城乡文化生活反差越来越大。存在着文化经费少、队伍散、设施差、活动少的问题。基本的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农民没有直接有效的渠道接受思想文化道德教育。

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不雄厚,使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缺乏说服力,无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次法制建设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以及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解决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

三、农村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农民和素质偏低问题的情况的解决:

一是我们应从农村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削弱亚文化在主流意识文化领域中的消极作用。我们应着眼于现实,应该强化道德教育,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一个工程来抓。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农民思想和正确规范农民行为,并把说理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化思想道德观念;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把农民培养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民主气氛;

五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六是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营造健康的道德环境,解决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强化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传播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解决农村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情况。

四、农村基层组织的问题的解决——党的领导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解决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关键就在党。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和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法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村无村部和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

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组织保证和基本要求。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真正使农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创造性,不断拓展创建活动人内容,不断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的作品。

最后,思想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农民思想道德的主体性作用,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创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学习型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 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内容提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这些问题和矛质,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差距拉大,而精神文明的滞后又严重影响市

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

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l王国胜(1962-),男,河南深河人,硕士,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南郑州

450052)

一,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内容,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农村

思想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核心是提高全体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并没有

结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

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一方面使精神文明建设与

物质文明建设差距拉大,严重干扰了党在农村各项

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一些农民精神空虚,没有精神

支柱,存在着"钱袋满了,脑袋空了,生活好了,人心

散了"状况;另一方面精神文明的滞后又严重影响市

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阻碍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进程.

第一,小农意识与公平竞争的矛盾.所谓"小农

意识",也称"小农经济意识",是一种与小农经济相

伴随的落后观念.生活在小农经济方式中的人们,常

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远大的

目光,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而我国建立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经济活动中的每个劳

动者,包括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处于公平竞争状态.

但由于小农意识作怪,农民普遍存在着害怕竞争,依

赖政府的思想.所以在当代社会,小农意识成了我国

农村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第二,存在着小农观念,宗法观念,封建迷信观

念与大生产观念,集体观念和科学观念的矛盾.小农

意识,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限制了部分农民的眼光,

使他们习惯沿袭以往的劳作和生存方式,即使依靠

政策富裕了,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扩大再生产,而是

满足现状,或在红白事上大操大办,或续家谱,修祖

101

矛.考S XX.5

坟,搞封建迷信活动.

第三,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队伍与农村实际情

况不相适应的矛盾.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对的是千

家万户,农民分散及流动性大,再加上农村的封建宗

法等旧观念的影响,造成工作难度大.而一些地方思

想道德建设的队伍人数少,年龄大,文化低,素质差,

难以适应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情况,特别是少数

村组织涣散,甚至被宗法势力所把持,更给农村思想

道德建设增加了困难.

第四,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与市场经济负面

效应的矛盾.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作用,加之剥削阶级

思想残余的存在,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一些不

良影响,影响着农民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得失观,义

利观的形成,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劲向,农民价值取向功

利化,引发道德滑坡.由于商品和货币交换原则的广泛

运用,在部分农民中产生了金钱万能,万事只讲钱的消

极落后思想,只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和集体

利益.

第五,法制社会的构建与法制意识淡漠的矛

盾.农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普遍不强,对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够熟悉,寻求法律

帮助的途径不清楚,当自身无法无力解决时,往往采

取托关系,找领导,上访或直接面对面动拳头的方

式,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近年来群众性集体上访事件

明显增多,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旧"

与"新"的矛盾.当前新形势对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在许多农村地区,仍停留

在一般号召和陈旧的形式上,缺乏针对性和创新

性.

另外,还存在少数精神产品不适合农民要求.农

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村思想

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应采取的对

我们当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需与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求利,自由,平等,公

正,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运

1981年创刊

作义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

思想道德体系,应当坚持在集体主义与"五爱"精神的

基础,用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

原则引导农民的经济活动和行为,确认市场经济活动

中合理利己,正当求利,勤劳致富,公平竞争等原则的

合理性,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在总体目标上,必须大力培养农民的社会

公德意识,引导农民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

爱幼,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当前的努力方

向主要是:一是要加强文明新村的创建工作,营造健

康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二是要对农民进行广泛的

科技文化培训,扫除迷信和愚昧,使得农民有知识,

懂技术,做到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

身的精神境界;三是移风易俗,用先进的,科学的文

化武装和教育广大农民,使得农民能不断认识封建

迷信的危害,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的侵袭.

第二,在工作内容上,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

就是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紧密结合农村的现实,

紧密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党的农村政

策.在"三个紧密结合"中,第一个结合是搞好农村思

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紧密结合农村的

现实,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广大农民

所接受.当前结合农村的现实,就是要结合农村的稳

定.而结合农村的稳定,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农村

干群关系,突出解决好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

点"问题,为农村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二个结合是搞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现实基

础,因为只有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才会真正关

心,思想道德建设才会有感应力和影响力,也才会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结合农村的切身利益,最重

要的是要结合农民的增收.第三个结合是搞好农村

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因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长

期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政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农

民脱贫致富的制胜法宝.所以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去做,要善于把提高农民的

精神文明水准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统一起来,以后

者推动前者,以前者带动后者.这就要求我们农村的

思想道德建设不能脱离诸如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移

102

风易俗,科技下乡等工作开展.

第三,在工作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多变,常抓不

懈,坚决避免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各级领导干部和

广大基层干部要随着形势的变化,随着新问题,新矛

盾的不断出现,积极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建

设的新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思想道德

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

上.要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要培育农民身边的典型,让农民直观地认识和辨别

善与恶,美与丑,正气与邪气,光荣与耻辱,达到潜移

默化,触及心灵的教育效果,变群众对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为理解,支持,配合.

通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使广大农民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爱国敬业的新型农民.

第四,在现实规划上,要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个人收人分配

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在农村市场经济

中,各类经济主体要自主地为着自身的利益从事经

济活动,必然要有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必然

要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道

德经济,讲求公平诚信与利益共谋从而实现共同富

裕,也需职业道德来维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竞争

的公正原则不允许任何人以行政权力把一些经济主

体排除在经济竞争之外或让某些经济主体在较小的

范围内竞争.同时,又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

用体系.所以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的一个十分艰巨和

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农民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农

民在市场经济中,不管是生产者还是交换者都要做

到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文明经营.

第五,在个体构建上,要致力于建立新型家庭伦

理道德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从事一切政

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最初的,原本的"基地",它的

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关系着特定

"区域"的文化变迁和秩序的稳定.在农村,家庭伦理

道德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生活与生产

秩序,同时也影响到新时期农民思想道德体系的形

成.所以,要采用多种形式在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

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如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星

级家庭","模范夫妻"等多种形式的评比竞赛活动,

及时发现并妥善化解发展市场经济和物质利益强化

条件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教育广大农民做到互

敬互爱,团结和睦,使千家万户农民家庭成为农村稳

定和谐的社会细胞.

第六,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

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

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所谓

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

作为最终目的.人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主体.人的价值

至上,人的权利至上.在现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一切

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

的工作,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于和农民息息相关

的感情纽带上来,要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关怀.要根据市

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农民思想呈

现多元化的现状,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一定要人情

人理,人脑人心.同时要因人施教,将心比心,把研究

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激励人作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的永恒基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

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之,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还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传播等条

件差异较大,各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市场

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影

响,使得农民的思想状况复杂而又参差不齐.这就决定

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决非旦日之功,我们必须长期重

视,并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时刻把握农村思想

道德建设的脉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

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了解新的间题,才能让先进文化占

据农村这个大市场,使农村进人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构

建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农村.

第三篇: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罗田县三里畈高中 余锋 论文摘要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农村中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了改变和扭曲。因此,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状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现状 根源 对策

近年来,我们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竭诚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工经济和劳务经济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少年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的冲击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掌握其发展动态,积极主动采取对策。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就是为教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根据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 价值观念混乱,人生目标不明。

受社会“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影响,多数学生认为人生目标是 “走出穷山区,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富起来。”这种只重视自身实际利益而无法把个人追求价值与对社会的奉献统一起来的行为,在这一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造成个人主义的蔓延和价值观的倾斜,导致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辍学现象严重。

2、个人利益至上,集体观念淡薄。

许多青少年学生“胸中无祖国,心中无他人”,待人做事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学校、班级的建设与发展漠不关心。他们在生活中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盲目追求时尚,攀比摆阔,往往借各种聚会之名,吃喝玩乐。与人交往,过分考虑自己得失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对别人缺乏宽容和同情心,这类青少年学生往往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臵若罔闻,而且逆反心理很强,与家长、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大多意志薄弱,一旦受不良风气诱惑,很容易出现违纪违法现象。

3、道德素质低下,行为习惯较差。

受不良社会风气和网络语言影响,许多中学生语言粗鲁,出口成脏,打架斗殴,抽烟喝酒,逃课旷课,翻墙外出,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 ,行为不够端庄,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缺乏羞辱之心,自尊心不强。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起码的礼仪常规。他们随处乱扔脏物,乱涂、乱写、乱划,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

4、意志毅力不坚,心理防线脆弱。

现代中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其意志毅力不坚,心理防线脆弱,加之学业负担过重,社会阅历不深,许多青少年学生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无所适从,他们大多表现出焦虑、烦躁、胆小、恐慌、易怒等种种不良情绪,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面临压力、变故,他们便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若被不良行为引诱,容易盲从,逃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给学校、家庭和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因此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缺乏感恩之心、漠视社会责任。

现在学生接受的爱太多,所以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接受的爱不会感恩,不会感谢,认为父母为其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老师为其呕心沥血是理所当然的,国家贫困资助、社会爱心捐款、学校助学奖励是顺理成章,导致亲情疏远,师生淡漠,社情紧张。更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或者在公共场合例如教室、图书馆大声交谈;更有甚者,在校园内打架斗殴。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身边的同学、学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不愿担当。

二、农村中学生产生不良思想道德的根源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孩子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2、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方式实在令人担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溺爱型”:主要是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呵护,会造成孩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专横霸道的恶习;

(2)“棍棒型”,由于父母性格暴躁或家庭贫困,有的家长教育方法极其简单,一点小事,不分青红皂白就是打,与孩子没有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人格自卑、心理扭曲、报复心重;

(3)“放任型”,不少家长或许是劳动繁忙,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与学校老师联系,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容易上当受骗走上歧途。

3、家庭结构失调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和出外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学生也日益增多。这些留守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或亲戚朋友代管,在生活上许多地方照顾不到 ,学习上没人关心,思想上无法与老人沟通 ,长期以来,孩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积极上进。还有一些父母死亡、离异,出现了一批“单亲孩子”或孤儿。这些现实使这些孩子难于形成健康心态,大多冷漠,抑郁、孤僻,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校教育的误区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然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却存在种种弊端:

1、以分数论英雄:

受“应试教育”指挥棒影响,虽然强调“德育为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把分数看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却被淡化,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处处以分数论英雄,思想政治课成了摆设。成绩好的学生, “一俊遮百丑”,学校教育还没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导致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

2、 教育方法不当。

现在农村许多教师,缺乏上进心,也很少进行教育培训,不少人上课墨守成规,说教枯燥,不能把课堂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学生只是获得一些教条、抽象的东西。不能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致使许多中学生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因此,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更不能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3、 社会舆论对学校德育的缺乏起码宽容。

一些学校、一些老师也愿意管教管导,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提出了一定地要求,对违纪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惩戒,结果有些老师的过当行为被社会舆论无限放大,导致学校被警告、老师被处分,所造成的后果是,学校管理学生畏首畏尾,一切以不出事故为出发点,老师怕惹学生,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视而不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形式的,内容少,效果差。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打工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造就了数量庞大的打工族,许多家庭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造成了大量留守子女。不完整的家庭就存在不完整的教育,这样家庭的孩子,长期得不到父爱、母爱,大多成绩较差,心情抑郁,性格孤僻,待人冷漠。

2、计划生育政策的后遗症。计划生育政策本是一项减轻中国人口负担,提高国民素质的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任何好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计划生育政策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家庭结构,造成了独生子女这一独特现象,由于子女少,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成了每个家庭的“传家宝”,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他们集千娇万宠于一身,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3、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是诱发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颓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一些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网络游戏、黄色网站、录像的诱惑等等,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对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如何有效地防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农村中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探讨。

(一)国家要加快教育改革,真正改变“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挥舞,农村乃至全国的“应试教育”就不会改变,由此带来的后遗症就不会根除,只有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才能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社会舆论要支持学校德育,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支持学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罚和惩戒。让学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渐形成对道德的敬畏,对规则的敬畏、对制度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

(三)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

1.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家庭教育是“三育人”的起点和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中具有特殊教育作用。育儿如树木,父母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要通过家长学校、网络培训等形式使其通过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2.家长要注重孩子交友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家长要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娇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而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思想。如果父母的话他们听不人耳,可以设法找一些孩子能接受的亲朋好友从旁劝导。以便及早发现情况,即使有“苗头”,也可以完全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3、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网络等形式进行交流。

4.家长要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教养认知水平偏低。所以应加大农村教育法制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他们对教育法的认识,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四)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学生品德教育。

1、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教师要与 “留守学生”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要改进方法,多途径育人。我们我们不能老抱着让学生考试清华、北大,一本二本这样的奢望,不能指望学生多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毕竟这个社会普通人居多,我们要改进育人方法,多途径培养人才,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能够适应社会,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3、要身正为范、德高为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具备崇高品德,率先垂范范,才能去说服、教育、感染学生,才能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

总之,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工程,是一个牵涉方方面面,影响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只有国家系统规划,家庭言传身教,学校立德树人,社会舆论支持,立大德育观,时时育人、事事育人,才能有效改变中学生的种种不良现状,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实现我们民族的教育梦,进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入党思想汇报—新农村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见证了农村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当前的国情下,农乃一国之本!因此农村的变化毫无疑问是反映新中国变化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农村的建设事业如火如荼,在科学的规划与指导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含了五大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在此次寒假中,我几个方面调查分析了自己所处的新环境,从中感受了新农村的变化之巨大。

新农村从外观上直接表现为交通条件的改变和房舍的改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经济落后,道路交通极为不便,甚至有的地方都没有像样的乡村公路,仅靠崎岖的小径与外界相联通。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不得不为之感慨。从建国到2004年,村里通往乡镇的一直是一条蜿蜒的土面山村公路,到了2005年在国家“村村通”政策下变迁为水泥路而且直达家门口,而后在2006年又有武英高速公路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变极大的方便了农村人的生活,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为农村打开了市场,使得农产品能够及时迅速的输送出去,给农村带来经济的发展,也给城市注入新鲜活力。

在信社会息化的今天,农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迄今电信网络,移动网络,联通网络已经在国内大范围铺展开来,基本改变了以往农村通信困难的局面。于此同时互联网宽带正在对广大农村进行覆盖,缩短了农村与世界的距离,使农村走向世界。而且为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资源,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向数字电视升级。而正在大力建设的3G网络以至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等在国家技术和财政的至此下,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推动了消费,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是我们看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除中国外全世界国家经济都有所倒退。为了扩大内需,国家推出了总额高达4万亿的规划,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生态保护等方面。使得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电力水利工程、文化教育设施、卫生健康事业,都加快了建设。

同是我们看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除中国外全世界国家经济都有所倒退。为了扩大内需,国家推出了总额高达4万亿的规划,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生态保护等方面。使得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电力水利工程、文化教育设施、卫生健康事业,都加快了建设。

不得不提及的便是农村全面施行的合作医疗体制,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中国农村所具有的普遍问题。对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统筹城乡发展有重要作用,推动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渐渐完善,“低保”、“社会救助”、“良种补贴”等名词渐渐被广大农民所熟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国家对科技研发的大力投入,农业生产水平突飞猛进。笔者目睹了农民的生产工具由传统的犁耕向着机械化的转变。同时农村的经济也逐步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各种产品都基地化,规模化,便于管理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生产成本。

从这些方面来看,新农村的建设极富成效。小康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从新农村变化上得以体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经六十载风风雨雨,中国已经成为东方蛟龙,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会富强、和谐,世界也会因为中国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我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这个新的时代条件就是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同时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的现状,

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是在农村实现。显而易见,这次提出建设新农村,是和社会发展阶段与小康社会的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当前国情下,农民仍占人口的大多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已经背负了很多。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意愿的政党,所以我们要结合当下实情努力解决好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中国工共产党做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是非常正确的。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要注意思想宣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使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正确认识思想宣传的重要性

思想宣传战线历来是我党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之一。邓小平同志警告说:“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宣传思想战线是十分重要的战线,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必备的素质。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党的这一政治优势。”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工作,因而,思想宣传的好坏,会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会影响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思想宣传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紧密结合农村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活动实际,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思想宣传要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宣传,而且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动员和激励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

三、抓好舆论宣传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正确导向

舆论宣传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为主,把握舆论导向,遵循宣传规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三农”等热点、重点问题的引导,着眼于促进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和推进农村各项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我国农村工作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建设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使其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四、思想宣传要以满足群从精神需求达到经济发展

思想宣传要加大信用教育力度,强化信用、契约等观念,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围绕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宣传内容更务实、更贴近经济社会生活。村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上、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文化上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应围绕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抓好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教育,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领域,把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宣传要以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早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下一篇:农村冬季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