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省高校乒乓运动队的思考

2022-12-18

长久以来湖北省都是乒乓球项目的重点省市, 我省有良好的运气氛及良好的运动模式。曾涌现出大批如乔红、陈静、刘国正等一些优秀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到体工队一系列的输送渠道也非常完善。特别是在青少儿的启蒙阶段我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随着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队伍政策的出台, 我省众多高校都创办了乒乓球运动队伍。不仅如此, 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开展课余训练, 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规划》中指出:在今后的几年, 必须尽快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由此可见, 专项运动队成了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于是我省在本世纪8 0年代中期部分有条件的普通高校都建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伍。十多年来, 我省高校乒乓运动队伍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通过本人在高校带队过程中, 发现了一些问题限制了我省乒乓球运动队的发展, 本人针对这些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 望能对不断完善这一竞技训练体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省所有拥有乒乓球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及普通高校中的乒乓球运动队员每校大约5~8名。

省1 1所高校乒乓球运动员情况见表1。

1.1.1 调查访问法

通过采访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整理后得出结论。走访体工队一线运动员男、女各1 0名队员进行采访。

1.1.2 问卷调查法

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的方法, 由受调查者对题目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来回答。向我省十多所高校运动队发放问卷70份回收60份, 有效率为8 6%。

1.1.3 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及其有关论文2 0多篇, 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

1.1.4 整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数据。

问卷统计表 (表2)

2 分析及结果

2.1 生源问题

和所有困扰高校运动队问题一样, 生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根本问题。目前, 我省1 1所拥有运动队伍的高校所吸纳的大多是市体校、省乒校和体工队的运动员。他们退役后进入高校成为他们又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然而, 这些退役运动员退役前训练已不正规和系统, 再加之普通年龄偏大因此他们进入高校后的水平已经无法与省市队抗衡。我们从图一显示就可以清楚的看见我省的主要招生渠道为市体校, 其次为省乒校, 最后才是体工队。我曾就此事走访过体工队, 从随机的采访中发现, 他们主要的愿望一是出国打球, 二是利用自己的水平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三才是进入高校学习, 而且首选也是北京上海。体工队女队主教练向我介绍女队退役队员有1/3出国打球, 一部分进入北京、上海就读, 剩下的在我省工作, 能留在我省高校的运动员不足1/6。因此我省高水平运动员的大量流失使我省高校乒乓水平整体下降, 令我省与他省抗衡的能力减弱, 因此这样的人才外流也影响到我省的高校运动水平。于是吸纳存新, 生源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2 物质问题

要办好高水平运动队, 他们所必须的器材、场地、设备、经验应有保证。熟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想马儿跑得快, 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样的好事是没有的。在经费上上级机关要给予支持, 对此上级虽有文件规定, 但实际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拨的经费确实满足不了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要求, 如此下去对运动员的身体键康和成绩的提高都是不利的。目前高校中基本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 因而在训练金费的使用上捉襟见肘;对训练的金费投资非常少, 对应该参加的比赛, 也是临时抱佛脚, 应付了事。另外, 高校训练后的运动营养、恢复手段存在很多差异, 例如伙食, 体工队人均为3 0元/天、市体校及省乒校为1 5元/天, 而高校为3元/天。运动员的比赛津贴及比赛奖金更是形同虚设, 如此标准很难保证高水平运动队员的长期进行高强度训练, 也会使运动员产生畏难情绪, 降低训练积极性使训练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些都不利于运动成绩推动和竞技体育的发展。

2.3 训练时间

高校队员训练时间多为一天一次或一周三次, 平均每天训练为2小时左右, 和以前高强度多课次的训练相比高校训练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因此, 许多队员入校之后对训练时间感到不适应, 难以维持原有水平。我们从问卷调查行知, 7 5%的运动员感到进入高校后运动水平有所下降, 6 4%的队员认为是由于运动时间无法保证造成。而且我们从问卷得知, 超过半数的运动员愿意延长训练时间保证训练水平, 但由于课程的繁重造成有限的训练时间都无法保证, 令运动员很容易产生惰性心理, 一旦放松下来运动员水平就很难保持了。不仅如此, 有些班、系、校活动也使训练时间无法保证, 再加上队员入学后思想有所改变业余时间的增多也影响了训练水平的提高。因此, 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的减少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保持有很大的影响。

教练员训练体制的“业余性”与管理体制的“放任性”

目前我省高校运动队中是乒乓球专项的教师只有武大、体院、华师三所高校拥有, 其余高校中都由其他专项的体育老师担任, 由于本身对这项技术缺乏了解, 因此在平常的训练中队员便自然充当主体作用, 从训练计划的制定到训练时间、强度的安排基本都由学生自行安排, 这样使原本就紧张的训练时间更加无法得到保障。我对十几所高校进行了统计, 担任高校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具有专业运动员经历的教师不足3%, 这对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伍也是极为不利的。另外, 在专项教练中, 我省三所拥有专项教练的老师都是经历数十年的艰训练, 再加上大学理论知识的融合使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训练水平, 但是这些专项教师还是缺乏带领高水平运动队员的经验, 都未曾从事过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工作, 故反映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上有时指挥不利, 训练上往往和实战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在工作中往往产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在配合上不够默契, 甚至有力不从心之感。对于高校的管理训练还达不到体工队和市体校运动队伍的水平。

3 结语

首先, 通过跟踪考核的办法对有意向进入高校就读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一年的考核和观察, 对该运动员这一年的运动比赛的成绩和状态有个初步的了解。扩大选拔的范围, 除了自己本省的优秀运动员以外可以将其它省市的优秀运动员引进进来。要加强和各省市教练员的联系及时获得生源消息。

物质条件是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保证。

首先, 我认为运动员是生活补助应该和他们的比赛名次、成绩、等级运动员标准紧密挂钩, 打破那种运动场上训练好坏一个样;成绩进步与退步一个样;名次前后一个样的“大锅饭”的做法。实行升降级别, 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 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取得好名次, 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这样才能保证训练量, 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越成绩提高物质保证。另外, 现在很多高校中都有自己的附小、附中, 普通高校也都拥有较大的训练场馆, 可以利用培训中、小学生学习乒乓球技术的方式, 办成高校特色。

以“送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随着整个训练体制结构的改变, 在高校需要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来发掘队员的潜能, 因而高校可将教师送出去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有目的的进行进修学习。通过学习不仅能使他们在专项技术上面得到提高, 而且在乒乓球科学莅临方法得到升华, 为理论教学奠定基础。另外, 高校可以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体校、体工队的教练员与运动队老师共同探讨学习, 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派老师去体校、体工队学习新的科学训练思路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手段, 给教师门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通过共同带队令教师增长训练管理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训练思想、训练理论及训练实践水平。

另外, 在行政手段上要给教师及队员树立远大的训练目标, 并兼用行政激励手段, 真正做到关心教师劳动, 承认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成果, 来激发教师及队员的训练激情使其创造辉煌。

严格管理是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关键。

现在高校体育组织结构大多以教学为主, 兼管训练。没有专门的机构, 无专职人员进行对运动员的有效管理, 除比赛的时候领导过问一下, 平时很少光顾的松弛现象, 也使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难以解决。因此加强组织领导, 可以将运动队队伍直接分派专门的管理部门, 制定运动员的奖惩制度, 全面负责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训练、生活、经费使用以及招收运动员工作, 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安排运动员的专业及学习, 对于那些平时不按教练员意图认真训练, 不完成学习工作的队员, 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摘要:湖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运动队存在着很多问题, 从现今还尚无法解决的招生体制、资金及场地设备部题中, 针对可以解决的教练员训练手段, 训练方法加以叙述及分析, 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运用一些行政措施, 训练方式, 来激活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能力水平, 捉进高校乒乓球运动队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普通高校,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训练体制

参考文献

[1] 陈春政, 赵勇.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水平不高探因[J].山东体育科技, 1994, 9 (1) .

[2] 陈最新, 胡宝萍.影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因素及对策[J].上体院报, 2000, 3 (2) .

[3] 周雷.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目标与管理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6, 6 (6) .

上一篇:ERP系统对会计人员的影响探究下一篇:第三方支付的洗钱风险及法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