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优秀法律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守法懂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遵守公约、爱护环境等法治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

第一篇:优秀法律论文范文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渗透与融合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及教育特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与其进行融合,通过教学模式与内容的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多数的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系统融合与渗透,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

1. 为教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知识的沉淀,是文化的凝聚与汇集,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发展、建设发展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其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素材,可以充分地塑造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进而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这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一定的信念,而在传统文化中对于理想信念也有着自己的诠释,充分地说明了个人远大信念的重要价值。孟子强调“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的理论思想;墨子则有着“志不强者智不达”的理论;荀子在人生信念中强调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人生信条。这些教育理念与学生的信念教育与思想教育不谋而合,都是要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2.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法律观念的引导。但是在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却较难实现教学目标。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教学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多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均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学质量不高。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系统融合,可以充分地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在多元化文化的发展背景中,人们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理想信心问题,缺失人文素养,心理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融合,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人文底蕴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3. 加强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引导之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健康、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可以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融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渗透与影响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1. 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感低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之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不断地融合、交织,构建了较为复杂的现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给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学习兴趣。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之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侵蚀。

2. 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强化人文修养,通过傳统的文化知识渗透与教育,合理地开展教学。将传统文化与教材进行系统融合,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对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渗透,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从整体来说,多数教师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没有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融合,直接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了教学效果。

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的教学模式陈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缺乏课程的正确认知,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以及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知识的学习,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深入了解各种知识内容,直接降低了学习的质量。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1. 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进行系统地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合理设置,给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梳理,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合理利用,让学生自己先了解各种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与沟通,分享自己学习到的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进而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必须要将知识内容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系统融合,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学生才可以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故事、影片以及图片等,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优秀历史文化知识的价值,进而主动探究。

2. 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此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学习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积极主动学习各种传统的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可以灵活地掌握、学习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强化教育引导。同时,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引导,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系统融合,这样才能弘扬传统的文化知识,从根本上强化对学生的影响。

3. 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知识。因此,教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精心的设置,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合理地融入各种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知识进行系统融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引导,通过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网站开展网络教学,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组织开展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与调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演讲、辩论等活动;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种爱国教育活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内容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哲学思想,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系统融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系统融合,对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礎。

参考文献:

[1]方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45-46.

[2]张咸杰,张立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77-80.

[3]宋俊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的探索[J].文化学刊,2017(8).

[4]徐严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5]胡雪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6(8).

作者:何娟

第二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

摘 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守法懂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遵守公约、爱护环境等法治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家风教育以及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持续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

关键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6.0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离不开每个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其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法治进程和稳定繁荣。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离不开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熏陶。本文基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讨如何运用民族传统文化来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进程、维护民族地区安定与和谐提供参考。

一、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笔者比较认同何乐提出的 “大学生法律素养是一个多层次性和多结构性的复合体。大学生法律素养既有内在层面与外在层面,如法律理念、法律维护;有感性层面与理性层面,如法律情感、法律评价;还有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如法律期待、法律行为。多结构性是指大学生法律素养分为三个基本的结构,以懂法为培养素养的基本条件、用法为落实素养的核心、信仰法为奠定素养的灵魂”[1]。可见,大学生法律素养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概念,这也决定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过程。

(一)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民族地区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将成为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民族地区法治知识传播和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法治文化宣传和法律知识的传播。目前,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还残留着一些传统的与现代法治社会不相通的习俗和做法,通过大学生的宣传和引导,可以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合理利用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现代法律武器来处理问题,这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仅使得民族地区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得到加強,还有效助推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进程。

2. 有利于减少民族地区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地域发展和办学条件等的客观限制,民族地区大学生和其他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大学生相比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等,加之民族文化习俗等的特殊性,当他们走向社会,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强烈的社会竞争,一些人难免会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会误入歧途。因此,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引导他们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有利于他们更好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文明间的关系,这对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

1. 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相对淡薄。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法治进程相对滞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相对较低。笔者通过QQ、微信等发出电子问卷,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百色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共300份,回收282份,大一学生占40%,大二学生占25%,大三学生占15%,大四学生占20%,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7%。调查了解到,在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方面,86%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和条文,3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浅薄但有法律意识,65%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大学生法律素养一般。大部分学生对宪法、民法、刑法及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大多只是略有了解,对于具体的内容和实施细则了解较少。同时,由于就业压力、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高校除法律专业外,其他专业开设法律相关的选修课程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只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接触到一些些法律知识,法律知识相对匮乏。

2. 用法和护法意识不强。调查了解到,有45%的学生遇到问题和纠纷时不会诉诸于法律,要么息事宁人,要么求助于教师和同学,只有10%学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还有少部分大学生遇到问题时,相比于国家法律他们更加倾向依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去解决问题。如当问到“现行法律与本民族民俗习惯冲突时,你会以什么为准则来要求自己?”这一问题时,有72%的学生选择以现行法律为准,10%的学生选择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准,18%的学生选择看哪个有利选哪个。可见,还有少部分大学生受当地民俗习惯影响较深,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国家法律的认知和信任不足。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资源和道德资源,为培养与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丰富的滋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创新研究,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2]。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民族地区一些带有经验性的、实践性的道德准则和信仰习俗已经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成为了他们的行为准绳,具有着“法”的意蕴。如壮族的“都老制”,苗族的“榔规”“理词”,瑶族的“石碑制”,侗族的“侗款”“侗耶”等,里面蕴含的法治资源是现代法治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法律素养培养和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

(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

惩治罪恶,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是法律的最本质的内涵,也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没有明确的善恶观和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法律的权威就无从树立。扬善弃恶、追求正义一直是我国各民族从古到今的追求,从依靠原始宗教的神判来确保判决的公正,到选举德高望重、办事公正的寨老、都老等主持习惯法的实施,无不体现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壮族的雷神崇拜文化就深深体现这一点。壮族人认为雷神不仅掌管风雨雷电,还掌管着人间的善恶和明辨是非。那些不守规则、破坏秩序、违背人伦、做尽坏事的人或者是村寨将受到雷神的惩罚,如遇到水灾旱灾、遭雷劈等。对于乐善好施的人家和村寨,雷神则会加以庇护。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也规劝年青人要做一个善良正直之人,如 “劝诫年青人,行为要端正。勤劳无价宝,做贼人憎恨”“人穷有骨气,黑夜不行偷。他人一叶菜,过路绕开走。”[3]彝族也有“穷得讨饭也不贪财”“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拿不摸”等规劝,各少数民族习惯法里面对于偷盗赌博欺凌弱小等的禁令和惩罚等,无不体现着民族地区人们扬善弃恶,追求正义的美好愿望。这正是今天法治社会需要的正能量,也是大学生立足法治社会重要的道德前提。

(二)守法懂礼,诚实守信

“守法懂礼”“践约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当中的重要理念,也是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民族地区的道德教育和行为约束主要依靠信仰禁忌和民间习俗,这些久而久之就内化为一种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并日渐内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如他们通过各种信仰禁忌,如生活禁忌、生产禁忌、生育禁忌、丧葬禁忌、年节禁忌、祭祀禁忌等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言行,如果违背了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者责备,以此来督促大家守法懂礼,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信守承诺、一言九鼎也是各民族交往和生产生活重要的道德准则,只要有言在先,绝不会食言负约,这些都为今天我国构建诚信社会提供重要道德支撑。

(三)尊老爱幼,互助互济

我国各民族素有尊老爱幼、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尊老方面表现为晚辈对长辈生活起居的悉心照顾和礼让,家中大小事务由长辈主持等;爱幼方面表现为对幼小的关心和爱护,如苗族壮族等逢年过节宰鸡杀鸭,父母总会挑鸡腿鸭腿留给小孩吃,若自家没有小孩或者小孩已经长大,总要送些好吃的给同房族的小孩吃。各民族对老弱病小及鳏寡等都会相互扶持,如彝族村寨老弱病小可寄食家族中,年幼孤少家族负责养育,在家族成员遭受天灾人祸时更是无私相助、帮其渡过难关。仫佬族在抚育孤儿、赡养老人等社会救助方面,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定,鳏寡老人由本房亲属负责。苗族也有帮助鳏寡孤独的族员生产生活的习惯。长期的相依相生也培养了各民族互助互济的美好品德,如壮族、苗族等都有在农忙季节互相帮工和换工的习俗,家里起房子和办喜事等邻里间都无偿相助。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的傳统美德正是今天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救济法等法律法规在民族地区最淳朴的体现。

(四)遵守公约,维护公益

民族地区各民族多以若干村寨或家族为基本单位,村寨和家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体成员的利益,因此维护本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整体益尤为重要。为了维护同族和村寨的公共利益,一些民族制定了一系列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族规、款规、禁忌、风俗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法等,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是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的条律。如在20世纪末,广西大新县下雷乡仁惠村,就发动群众讨论制定十八条《仁惠村治安公约》,对人们经济生产、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等方面都提出了公约规定[4]。这些规矩和习惯法所体现出来的群体性,决定了村民族民对集体利益的爱护和维护,不管是处理村寨整体事务的寨主、头人,还是具体管理生产生活、解决纠纷的负责人,大多为了村寨的整体利益,尽心尽力,不计报酬。如哈尼族的“沟头”总是能够公正处理违背用水契约的各种事件,沟头是义务职,没有任何的报酬。彝族“德话”娴熟于习惯法,无论案大案小、酬劳有无,总是有请必到,调解家族成员的生活和生产纠纷。这些乡规民约和习惯法以及热心公益的善举为维护当地的社会安宁提供了重要的屏障,也是今天我们实施治安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

(五)尊崇自然,保护环境

由于信奉万物有灵和众生平等,依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理念,民族地区各民族形成了崇敬自然、爱护自然的朴素环境意识,从禁忌、习俗到习惯法等都有限制人对动植物的贪欲、保持生态平衡的内容。如壮族、侗族、苗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白族等都有祖宗神树崇拜的习俗,对村寨附近的树林动物赋予神秘色彩而加以崇拜和保护,不准砍伐、狩猎。“栽杉种桐,永世不穷”“家有千竿竹,全家衣食足”这些谚语,广泛流传在侗、瑶、苗等少数民族群众中。除了信仰禁忌,各民族对于乱砍滥伐等也都有着严格的习惯法的惩戒,如高坡苗寨1936年制定的“榔规条约”就规定:在古巴山只能捡干柴或砍马桑树和小米树,其它树种不能砍,砍一捆罚大洋5块,若砍伐成材的杉树和柏树则还要重罚。“侗款”中的《二月约青》规定:乱砍寨边风水树,处罚钱五十吊[5]。各民族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传统,对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生态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着重要的启迪。

三、依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

习近平强调:“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6]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应对民族地区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法治道德等加以现代化转换和利用,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去粗取精,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动态培养机制来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学法用法意识

学校是文化传承、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的知识性和系统性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在学校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有95%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更多的法律选修课程。因此,在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把学校置于主阵地位置。目前,民族地区高校非法律专业的有关法治的课程设置还相对单一,大部分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了解法律知识。因此,民族地区高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这门课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要将民族传统法文化充分融入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比如可以把各民族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集体、爱护环境等优良传统引入课堂,与相关的专题结合起来讲解,或开展课外调研的形式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扩展,这样既具有亲和力又有说服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民族地区高校可适当增加法律选修课程种类,尽可能开设民法、刑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律的选修课程。还可以结合本地区各民族文化和法治建设需要,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习惯、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等特色法律课程,使大学生在全面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基础上充分了解本民族优秀的法治文化,树立法律权威。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各民族信仰习俗与现行法律关系的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法、用法意识。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开发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资源的能力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作为法治知识的传播者、教育活动的开展者,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起到直接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素养。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法律素养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能力。民族地区高校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引进和邀请有关专家定期举办法律专题讲座,讲授有关国家基本法律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乡土文化、课程开发等基本知识,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组织研讨活动,交流课程开发的经验,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开发利用民族传统法治文化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多到外面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法治理念等。作为教师自身,也应主动进行学习和提高自己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并对学生进行培育和熏陶。

(三)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全方位浸润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马克思曾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7]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法文化资源,开展富有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校园氛围,全方位浸润大学生,提升其法律素养。一是制定校规班规等各种规章制度时,可以借鉴各民族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文化资源,包括节水节电、爱护公物、爱护环境、讲究公德等方面内容,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也感受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魅力。二是可将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内容和仪式融入到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各民族对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尊老爱幼等的追求。如利用敬老日、环境保护日等开展各民族敬老仪式、保护环境相关仪式展演,或者通过板报、校园广播等展示各民族敬老习俗和环境保护意识等。三是组织开展基本法律知识和民族自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基本法律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的了解,将来更好地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四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相关民族村落调研,搜集和整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素材,现场感受不同民族的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文化如何协调当地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等,并形成调研报告或者课题研究等成果,引导大学生深入挖掘各民族優秀传统法治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

(四)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风教育,涵养大学生尊老爱幼、守法懂礼等优良品格

2018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法律素养形成的重要起点,父母的言行及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和独特的教育传承方式,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优秀的道德资源和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父母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本民族优秀伦理品格的养成教育。这些优秀品格包括正直、诚实、守规、尽孝、仁爱、互助等,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性修养,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责任心、有义务感、有荣誉感、有羞耻感的现代青年。其次,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利用各民族独特的习俗仪式和节庆活动等对大学生进行感同深受的体验教育。作为家长在日常的生活和待人处事中,要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公平公正、遵守规约、尊老爱幼、大公无私等,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后代传授本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和法治文化,使大学生从小浸润在守法懂礼的家风环境中。此外,父母还要充分重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仪式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促使大学生在亲历这些仪式活动时深切地感受到孝亲、和睦、平等、民主等的重要性。例如壮族的“添寿粮”仪式中,为了让父母延年益寿,子女给年过五六十岁的父母准备“寿米缸”,每年尝新节,选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寿”,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大学生将在亲历这些仪式活动中把孝文化及孝亲观念深植心中。又如引导大学生通过参加所在民族和区域的各民族丰富的节庆活动,如壮族三月三、苗族爬坡节、彝族火把节等,可以在这些真实的活动场景中感悟到团结、平等、互助、友爱的力量,促使他们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付诸于行,激发他们建设和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民主法治的决心和信心。

(五)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民族地区法治宣传和建设,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要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首先,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民族传统法治文化才会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传承纳入正轨,如进一步建立和贯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制度等。其次,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对蕴涵丰富法治文化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理,编译整理和出版民族文化普及读物等,并以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为主要素材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如结合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给当地百姓送去法律知识,用山歌宣传法治文化等。第三,把民族传统文化与当地立法结合起来,如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增强大众对民族传统法文化的认同。最后,要不断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正确引导民族地区民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以此来增强民族地区人们的法治意识,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9]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是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在根源。要形成内心的法律信仰必须要有充足的法律知识和认知,因为了解才接受,因为接受才会进一步信任和落实。首先,大学生要重视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涉猎,包括对宪法、民法、刑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自觉树立法治理念。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包括校园文化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加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民族传统法治文化调研等,增强法治意识。再次,重视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习了解更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法治文化,增强传承和发展好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综上,民族地区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资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它们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要珍惜和深挖这些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合力,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使他们成为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乐.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大学,2014.

[2]張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J].理论参考,2007(2).

[3]梁庭望,罗宾.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122.

[4]周光大.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94—298.

[5]何坤.浅析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以西南少数民族为对象[J].法制博览,2016(07)上.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 /OL].(2018-10-12)[2019-10-12].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5/c64094-25729647-3.html.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4.

[8]重视家庭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EB/OL].(2019-04-12)[2019-11-15].https://m.sohu.com/a/307535327_120100775.

[9][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8.

责任编辑:杨绪强

作者:张志巧 黄宽勇

第三篇: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全面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课教学;高职;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更由于当今社会急剧转型以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广大青年特别是高职学生对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传统文化根基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令人堪忧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 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一、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也为了让高职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以“传统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高职生的理想信念、高职生的爱国主义、高职生的人生价值、高职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为模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当代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甚至愿意学习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范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还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上认可,但了解掌握有限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包括丰富的文字性的文化形式,也包括传统节日、风俗、艺术以及其它无形的文化等。如在是否赞成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问题上,绝大多数高职生表示赞同,但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占少数;对于国学、国画、书法、民乐等艺术,广泛的认可度很高,但是掌握的程度很浅显有的甚至为零。例如,知道《弟子规》的超过80%,但能完整背诵它的只有3%;又如,会背诵《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句子,了解其主要思想的达到90%以上,而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不到5%,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几乎为零。认知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虽然思想上认可,但认知不深、了解掌握程度很有限,这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第二,内心向往,但兴趣热情不高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心是向往、总体是认可的,并且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心生佩服,但由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古板生冷,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畏难情绪,实际表现为兴趣热情不高。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或基本没有兴趣的有近三成,有购买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只有20%,近期有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不足40%。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热情不高,这是造成他们传统文化缺失的内因。

第三,前景乐观,但现实道德缺失

当前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具有多元性。尽管有一半的学生持乐观态度,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约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乐观。调查还表明,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诚信缺失;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不强;与人共事、和谐相处的能力不够等现象。如只有一半多点的学生认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旷课等不文明现象是可耻的,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大多习惯于按时上班、到点下班,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维护单位声誉、承担份外工作方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不足等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崇高道德人格,有重大的现代价值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并尝试着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单就教育部门来说,不仅政治老师在运用,美术老师、数学老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也在运用,但总体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基础”课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建立“以德育人”、“以文引航”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拓新的领域和途径。具体说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已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标准。它很多的名言、哲理和典故都可以作为我们“基础”课教学的素材。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等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生动的注释。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行为,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价值观,懂得如何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人格,有重要的酵化作用。也势必会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基础”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

要增强“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创新模式,改进教法,开拓途径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除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相关名言、思想和事例外还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呼上课、下课经典铭记语”、“名言选编”、“爱国主义故事会”、“经典知识竞赛”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社会急剧转型、道德滑坡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很多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而传统文化根基的薄弱,不仅导致一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令人堪忧,而且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缺失,以至于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华,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基础”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教育主题,比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付出奉献”(人生价值)、“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家庭美德)“职业操守”等等。针对教育主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结合点和支撑点,并创造性地制定出系列具体的实现不同教育目标的实施方案。

《基础》课程分绪论和八章,内容丰富,尤其是前五章,章章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主题是“理想信念”,可以引用孔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不降其志,不夺其身”。《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分析和论述志向和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作用,它既是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其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可结合历代的爱国故事和诗篇,如屈原的《国殇》,歌颂为国捐躯的勇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汉代除苏武北海牧羊外,还有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柳宗元“海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始得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主题是“付出奉献”,可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利用这些优美的诗句,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以及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这两章是集中讲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修养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今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主题就是“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和“职业操守”,下面我们概述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運用。

1、优秀传统文化在杜会公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当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象孔孟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的思想。在当下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再比如《中庸》曾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公德建设中,有重要的价值启迪。

2、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并把它看成道德教育的开始,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到孟子提出“五有”,再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从不同方面规定了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教的集大成者。是我们现在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经典。我们在这部分教育的做法是:(1)先让学生查找资料,熟读并抄写《弟子规》;(2)课堂上集体诵读;(3)按事先的布置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典精句子分析讲解,或分角色扮演中华传统孝道故事,比如:黄香暖被、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4)记《弟子规》践行日记、写作《弟子规》学习心得等。从中使学生接受和吸取道德与礼仪廉耻的教育与反省。

3、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流传着这样的典故:古代医者学徒期满,师傅要送徒弟两样东西,即一把雨伞和一盏马灯,意寓着对患者的求医风雨无阻、日夜兼程,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七、八章——三章为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与之相对应,不过可根据中国法制史上的相关例子体现出来的现代法治精神加以结合论述。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的渗透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是让人难以低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程恰当结合,成为培育高职学生德性素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切实提高“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加强高职生道德修养、充实自我、以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晓,徐莎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黄志远,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6);

[3]罗林,《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时空,2013年,20期。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 //www.gov.cn /xinwen /2014 - 0

作者:徐建华

上一篇:微生物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人与环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