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学校是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的。但是,不论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以教书育人为最高宗旨,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特殊教育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生活设备的特殊,教学方式方法的特殊,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等。

第一篇: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

学校经营与教育公关

当今的学校教育不仅有管理问题,而且存在经营问题,[1]而经营是为了使学校发展,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资源,这就使得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树立一个学校教育形象,并使它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现出来,这又是教育公关问题。学校经营与教育公关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但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老问题,重视学校经营,着眼于教育公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学校经营与教育公关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使经济生活快速发展和经济形式日益丰富起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步确立意味着人们对行业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包括学校教育这一服务性行业。为了尽快适应这种形势,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以提高学校资源使用效率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本途径,以形成特定教育服务能力为主要形态,以提供各种能较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经营实践。民办教育、国有民营学校、合作办学等都是学校经营的代表。[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服务均由市场配置,并通过契约这一法律形式来实现。学校作为一个组织自然需要在市场原则下与社会各界进行公平的交易与协作。教育为了发展,主要的举措就是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追求最佳的教育效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就必须通过教育公关与社会各界发生联系,提高知名度,具备美誉度,使教育与社会各界联系的“契约”更具实力和信誉,被法律保护,为人们所接受。

二、学校经营和教育公关涵义的界定

目前在教育界对学校经营及教育公关的研究尚不普遍,有关的理论建构尚未建立,对学校经营与教育公关的涵义解释有许多分岐,提出了许多概念,对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及广泛的学校经营与教育公关实践还缺乏更详尽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作浅显探讨。

从经营的本质属性看,首先经营是组织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次,经营是组织为实现目的而进行的策划、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经营目标的确定、经营理念的明晰、经营策略的选择、经营环境的分析等。其本质就是实现可控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效率。以此我们把学校经营的概念界定为:学校教育系统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进行的经营机制建立、经营策略制定、经营环境营造、经营目标与理念确立的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可包括学校教育资源要素,学校教育经营机制和学校经营操作策略三个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经营机制。

通过对学校经营涵义的界定,我们发现,学校经营的核心内容即学校经营各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其实质就是教育的公共关系。在此,我们以公关涵义作为出发点,认识教育公关。公关就是公共关系,又称公众关系。公共关系学对公关的定义非常多,表述也各不相同,但其存在共同的要素,只要对这些共同要素加以认识、思考和总结,我们就能把握教育公关的内涵。教育公关是教育部门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科学的政策与行为活动,使部门自身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结合协调一致,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出最佳社会关系环境的活动。

从学校经营和教育公关涵义的认识中,我们认为教育公关是学校经营策略中最重要的策略,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经营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教育公关。

三、学校经营的内容与教育公关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从学校经营的内容和教育公关的要素分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二者的关系。

我们前面谈到学校经营的内容主要是由教育资源要素、学校经营机制和学校经营实施过程三方面构成。教育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及教育传统理念、精神和品牌等,但其核心是人这一要素。学校经营机制是教育经营各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功能体系,是一种能够制约教育行为,推动教育目标实现进程,激励引导约束经营主体,实现学校经营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其核心仍然是人的因素。而人的理念行为关键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联系中。依靠这种联系,发挥这种关系,是现代学校实现经营机制的良性循环,实现各要素的作用发挥及其协调适应的根本保证,进而也就成为学校教育成功之本。

教育公关的要素主要由组织、公众、关系状态和实务活动构成,其核心要素是构成组织和公众的“人”所形成的“关系状态”。也就是说人还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公关中的“人”可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工作者、社会大众等,他们之间因教育活动而发生的、存在的联系就构成“关系状态”。如何使这种“关系状态”能够推动教育发展进程,这就需要教育组织中的主体,科学规划公关策略,运用传播媒介,真诚地与公众建立信息沟通,创造最佳教育环境,树立优良教育形象,以取得公众对教育的理解与支持。从这一分析可看出,教育公关实则是学校经营中最主要的一个运作环节。

四、教育公关理念下学校经营的思路

以教育公关的理念看学校经营的发展,学校经营管理的形态已由事务性的静态管理(如教务管理、政教管理、总务管理、人事管理),逐渐地转为人际、资源与技术的动态经营(强调时间运用、资源分配、资讯管理、专业发展与人际关系),故学校经营的目标应该是要成为一个动态组织、开放系统,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具备更有前瞻性的经营策略。

1.学校师生学习社群的形成。卓越的学校经营首先要使学校师生形成学习社群。所谓学习社群的涵义是:教师和学生对所属团体有归属及认同感且有共同的目标与价值,并通过平等对话、分享讨论及合作协助、相互支持的学习方式,以提升知识能力,提高品德修养,最后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学校师生形成学习社群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力,是学校经营的基础。从教育公关的视角看,学校师生学习社群的形成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以学习知识能力为目标,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过程。

2.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透过特色课程设计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比如研究式、活动式和校本课程等的开发,以社区历史人文背景及乡土资源为主轴,配合各学科领域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掘地方乡土课程资源和各民族文化,规划学校各年级的系列课程,并将之整合于学校课程的系统中或单列在校本课程领域内,逐级逐年实施,让在校学生了解地方乡土及民族文化,进而喜欢自己生长居住的地方。采取生动趣味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情况下,认识学校及社区的种种事物,成为真正的地方人。

3.学校与社区的融合。学校为社区居民所共有与共享,社区与学校要融合。首先,社区所有资源是学校教育的凭籍,学校要充分了解和运用社区社会、经济、文化特质;其次,参与学校教育的改进、发展与协助是社区居民无可旁贷的责任;再次,学校教育人员与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尊重与协同是关键。使学校与社区共同成长并持续发展,是学校经营重要的一环。

4.进行学校行销。学校教育的公共服务特性,使许多学者关注到借助企业行销的观点和理念,推广所谓教育行销的理念与策略,由此提出学校行销的观点。[4]此观点认为,学校行销是为引发市场自愿性价值交换而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规划、执行及控制,以达成学校经营目标。学校行销的目的包括增进家长、学生、教师及社会大众对教育组织的认识,提升教育组织的形象,建立品牌、强化组织效能、增进教育组织的绩效与竞争力,吸引更多资源投入,达成学校组织的教育目标,增进学校教育人员、社区人士及家长的了解,并使其乐于支持与配合。

5.发掘人力资源,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以教育公关的理念看,与学校教育相关人士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学校经营的关键。这些人士包括社会环境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如邀请家长民众参与学校事务及教育活动;邀请社区贤达士绅、智者、勤学奋斗的成功者等到校演讲分享;学校可聘请地方智者或对社区乡土文化文物有研究的人士担任讲师,请他们提供有关社区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信仰观念与价值系统,甚至直接请他们参与乡土教材的编撰;邀请家长民众担任学校相关教职或义工;运用家长会、校友会、同学会、研究会等人脉资源;结合社区发展协会与居委会及村镇组织开展校务;访问地方名士或社区贤达人士等。

总而言之,学校经营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经营,现代学校教育可以经营。教育公关是学校经营的重要策略,学校经营的核心理念表现在教育公关中,以教育公关的理念来进行学校经营将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呈现出暂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中国教育面临市场挑战.现代教育报(京).2001-12-20.

[2] 靳希斌.论学校经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4).

[3] 历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4] Kotler,P.,Fox,K.A.(1995).Strategic marketing fox education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46-50.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作者:刘刚 王益平

第二篇: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学管理探析

【摘 要】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学校是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的。但是,不论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以教书育人为最高宗旨,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特殊教育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生活设备的特殊,教学方式方法的特殊,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等。那么,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而言有何区别呢?

【关键词】特殊教学学校 普通学校 区别

学校教育起源很早,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以学校形式存在的特殊教育的历史却很短,只有二百三十多年,在我国还不足一百四十年。但是,纵观这短短二百多年的发展,世界特殊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论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以教书育人为最高宗旨,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对学校管理而言,两者具有很多共性的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管理的共性特点,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质量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借鉴作用,应予以重视。但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在遵循一般意义上学校管理的原则、方法、规律等的同时,必然存在其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因此,更应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做深入的思考和揭示,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出特色,以尊重并满足于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宗旨。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共同点

首先,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方面,无论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应反映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都是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般认为,学校管理原理的构成因素有目标、原则、过程、方法等,很显然,以上因素也是构成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基础理论部分。

其次,如果把学校看作是一个不断适应外在环境需求的有机体,那么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在组织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与运作、组织制度与文化的建设等方面,两者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再次,从学校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看,两者都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学校管理就是对以上要素的合理组织、运作,实现管理效益(率)最大化、达成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其中,人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具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首先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学校管理中人的因素主要有:学校领导及其他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学校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服务于人、服务育人,使人获得发展,这是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共同的追求。

最后,从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有着基本一致的工作内容,都包括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等。

二、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决定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为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里主要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的学生。以上特殊儿童具有与普通儿童共性的方面,如作为儿童的发展的共性,即在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基本规律方面两者是一致的。但是,正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指出的,具有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是特殊儿童共有的特点,这是特殊儿童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殊的方面。第一性缺陷是指特殊儿童生物学的损伤或缺陷;第二性缺陷是由第一性缺陷派生而来的缺陷。如盲童视觉器官的损伤是第一性缺陷,而盲态、缺少形象表象等一系列行为、心理的缺陷则是由第一性缺陷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缺陷。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特点无不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特殊儿童具有的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使他们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情绪与行为问题方面,甚至包括生活自理方面等,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在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校园文化、学生评价和校园建筑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或特殊考虑,进而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在方方面面的“同”中有“异”。这些“异”即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之所在。

首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理念方面,应充分彰显平等、关爱、参与、共享的理念,应尊重差异,维护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应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平等、博爱、接纳、和谐、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

其次,在校园无障碍环境方面,特殊教育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设计了适合特殊儿童成长发展的无障碍的校园物理环境,更重视创建平等、接纳、尊重、参与等有利于特殊儿童健康、自由成长的支持性心理环境。

最后,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贯彻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辩证统一的思想,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关注其缺陷的补偿,更强调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课程,如聋校的律动课、沟通课,盲校的定向行走课等等。同时,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关系来看,两者既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特殊教育学校在管理实践中首先应注意,认识并强调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不同之处,不是为了绝对地突显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差异,最终满足差异化的需求。所以,应辩证地看待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关系,实事求是又不失创新地分析、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措杰

第三篇:南非学校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对比研究

摘 要:教育经费是学校组织机构运行的重要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可以大大促进国家教育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南非学校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的演变过程及现状,并从资助内容、经费投入机制、国家财政支持、教育公平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从管理协调、财政法规、培训学习三个方面完善教育经费的使用。

关键词:教育经费 南非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一、南非学校教育经费分析

在种族隔离时代末期,南非政府为了维护白人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将学校分为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国家援助学校。三类学校所获教育补助金占学校总收入的比率分别是45%、50%、70%[1],其余的学校资金来自学费和捐助。这一政策使得一些黑人贫困家庭学生因无法交付学费而失学。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为促进教育公平,南非政府采用“均衡分配制”对教育经费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全国各省收入及教育投入分配,促进各省教育經费的均衡。[2]

为了解决南非公立学校持续存在的入学困难及教育资源不均问题,1999年,南非政府通过了《国家学校经费规范和标准》。根据这一法规,南非教育部将各省的学校从最贫困到最不贫困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以此决定对学校人均经费的分配比例。一级学校和二级学校基础设施差、资源少,人均经费分配比率分别为35%和25%;三级学校人均经费分配比率水平居中,为20%;四级学校和五级学校物资充足,受国家资助相对较少,人均经费分配比率分别为15%和5%。南非教育部规定一级学校、二级学校及部分三级学校为免费学校,不允许其向学生收取费用,这使得国家资助能够照顾到贫困家庭。但是,免费学校学生享受的补贴不包括校服费、交通费和生活费,有些贫困家庭依然无力负担这部分支出。[3]

为了进一步防止贫困家庭学生因学费负担而无法接受学校教育,2003年1月,南非教育部出台《教育成本评审报告》,制定全国统一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以减轻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压力。2003年6月,南非政府展开相关行动计划,从2003年起针对20%的贫困生和3000所学校进行了经费投入。[4]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分析

从国家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我国于1986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该法律第四十四条规定,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2001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将政府投资的统筹主体从原来的乡提升到县,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扶持力度[5]。2006年,国务院召开会议规定中央和地方分担项目,按照比例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有步骤、有侧重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减轻农民家庭的教育经费负担,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两免一补”“一费制”和“义务教育全免费”。2001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规定中央财政负责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省级财政负责安排减免学杂费资金,县级财政负责安排补助生活费资金。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一费制”得以实施,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合并成“一费”,一次性向学生收取,除此之外不允许收取其他费用。2006年,“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为了解决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6]

从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主体角度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2000年,我国推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责任主体是乡级政府;第二阶段是2001-2005年,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责任主体上升到县级政府;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责任主体拓展到了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主体上移表明了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对农村教育经费进行保障的趋势。

从国家财政拨款的角度分析,如图1所示,1996-2017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稳步增长。2006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预算的比例下降,之后有小幅上升。总体上看,2006年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占比小于1997-2005年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占比。

三、对比分析

经费制度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影响着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1994年以来,南非政府把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纳入基本政策,促进建立统一、公平、高质量的国家教育体制,使所有公民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改善不公平的教育条件,增强社会经济竞争力[7]。南非政府2015年颁布的《2019年行动计划:面向2030年学校教育》提出教育愿景及改革措施[8]。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南非学校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制度都是根据国情制定的,两国重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并在经费制度的实施中落实教育公平。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资助内容

我国和南非都将一部分教育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对于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我国各个省的资助标准有细微差别,根据《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及《南非学校条例》,本文进行了如下对比(见表1)。

從资助对象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在资助对象界定方面,不完全以收入水平作为评判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重大疾病、父母离异、突发事件、特殊学生等因素也作为考察因素。南非则是依据家庭收入水平界定资助对象。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资助对象的界定更为细致。

从申请流程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国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较长的周期,包括向学校提出申请、提交证明材料、审核、确定人选等。南非学校的申请流程是先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收到申请后在21天内确定资助对象,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根据资助对象的标准提供相应证明,公示资助学生名单不少于7天,享受“两免一补”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从资助标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南非实行不同程度的资助,分为全免费和部分免费,最贫困的家庭能得到政府更多的资助,体现了最大程度资助最贫困学生的理念。中国的资助标准则是由政府统一规定,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资助补贴。

从资助权限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南非学校享有充分的裁决权,决定学生是免除还是减免学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则依据规章管理要求确定资助人员,学校没有权力决定资助人选。因此,南非学校在资助权限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二)经费投入机制

2001年之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主要由乡政府负担,乡政府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少,容易出现教育支持困难。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主体由乡转向县,国家专门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提出“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12月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9]。南非政府于1996年颁布《南非学校条例》,1998年颁布《公立学校资金筹措准则和标准》。根据这两部法律,南非政府在分配一部分教育资金的基础上,再由其他来源的资金进行补充。学费收取金额由家长、教师、社区成员、学生组成的教育管理机构决定。

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乡县政府拨款,而有限的财力致使补助资金有时无法及时拨付到学校,同时学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合理,存在事权和物权分离,缺乏相关的经费管理和监督机制[10]。南非学校让家长、学生、教师等参与学校经费投入管理,有利于监督管理经费的使用,促进学校经费投入管理民主化。南非政府认为学校应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培训,满足学校需求,获得资源。[11]

(三)国家财政支持

从两国经济发展实力来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更加稳健,国家更加富足;南非作为金砖国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自2006年以后,中国有步骤地实施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照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在许多地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教育资金投入总量也得以增加。但是在贫困县区尚未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的正常投入保障机制。南非在经费下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金延后问题,政府无法在学年开始时就划拨资金[12];教育经费不包括隐形教育成本和一些必要费用,贫困家庭难以负担[13]。综上,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和南非教育经费都由政府承担,我国在教育资金投入上还无法做到精准扶贫,南非教育资金投入量并不充足,影响到学校建设和发展。

(四)教育公平

中国和南非在教育经费投入上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中国城乡间教育水平和质量差异显著,南非则存在种族间教育不公平。

我国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欠缺,硬件设施不足。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中指出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2011年,就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而言,普通小学农村与城市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相差近900元。[14]

根据南非教育部提交的报告,因不能及时缴纳学费,在申请入学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未被学校录取[15]。2002年,南非教育权规划委员会指出,南非针对白人学校学生的支出比对黑人学校学生的支出高,针对白人学校和印第安人学校的生均公共资金投入分别高出黑人学校28%和38%。学费制度造成了学校资金的巨大差异,贫困学校的生均支出不到1023兰特,富裕学校的生均支出则达4178兰特。

(五)资助成效

从资助成效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南非,学校除了收取学费以外,还有大量的教育附加费,包括教材费、考试费、特殊设备维修费等。《南非学校条例》规定,教育附加费不被列入申请减免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贫困学生的入学负担。国际调查也显示,南非政府的学费减免制度作用甚微。而我国的“两免一补”政策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其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资助成效也更为显著。

四、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启示

(一)协调分配管理权力,多主体参与管理

目前,我国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坚持这一体制的前提下,可以让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让有学校管理专业经验的人发挥作用,管理指导,组织设计。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可着重发挥其作用,使教育经费公平合理使用。多主体协商确定资助对象,各个年级学生减免数量的比例,以及学校是否对特困生提供额外资助保障其完成学业等。

(二)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完善教育经费相关法律

鉴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资金紧缺问题,要推动国家教育整体发展,政府就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使我国教育资金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完善与教育经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学校有法可依。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是由县政府负责,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加大对县乡两级政府的扶持。2018年,我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表明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走向民主化、法制化,有利于教育经费的科学使用。

(三)重视财务知识培训,合理开支学校经费

财务培训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更加深入了解学费制度及其实施规则,从而根据学校的具体情況进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人员需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学校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经费支出,促进教育经费支出合理化、合法化和灵活化。

参考文献:

[1][3][11]陈红梅.南非学费制度的合宪性之辩及其启示[J].外国法制借鉴,2007(3):138-144.

[2]DoE.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Achievements Since 1994[M].Pretoria:Department of Education,South Africa,2001:16,18,19.

[4]DoE.Annual Report 2003-2004[M].Pretoria:Department of Education,South Africa,2004:109.

[5]刘乐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4(4):48-51.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8/content_10357.htm,2015-11-25.

[7]罗毅.南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西亚非洲,2007(9):17-22.

[8]王小栋.南非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7(4):18-22.

[9]丁延庆,薛海平,王莉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J].教育与经济,2008(4):6-10.

[10]胡显伟.关于农村教育经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0(1):25-27.

[12]Raj Mestry,Tom Bisschoff. School FinancialManagement Explained(3rded)[M].CapeTown: Pearson Education South Africa,2009:121.

[13]Doe. Resouring and Costs of Education in Pubic Schools[M]. Pretoria: Review of the Fiancing,2003:84.

[14]谈彩虹,宋晨燕.新农村建设框架下农村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刊,2014(18):31-33.

[15]Raj Mestry.The Role of Governing Bod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Resoures in South African No-fee Public Schools[J].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2018, 46(3):385-400.

编辑 朱婷婷

作者:余珍 张汶军

上一篇:邓小平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