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2022-04-22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实施,为当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内部管理与学习的领导者,担负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班级的管理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阶段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出发,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现状 对策

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情感进行有效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点内容。就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目的而言,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1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与普通院校相比,中职学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习群体。他们的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具体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特点上。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生源来源渠道较多,学生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差距大,交流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易怒;性格冲动,信心不足,对未来缺少规划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开展状况来看,似乎效果不太理想。

1.1 重视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可能。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职教育除了专业技能方面教学的有效开展之外,同样离不开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素质以及思维涵养的有效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必然措施,同时也是对中职教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2 目标与实际效果不一致

目前,就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除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出入和差距。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而言,主要是辅助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为学生今后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奠定思想基础。但是许多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图在形式上完成任务,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并没有采取任何形式进行跟进;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帮助和引导;在教育形式上,一直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不仅没有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引起了学生逆反心理。

2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现阶段中职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辅助,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求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结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就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而言,调查工作显得极为必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相关部门在具体教育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对现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生活状况进行详尽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掌握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具体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及开展步骤进行有效设计。

2.2 德育教育方法的有效改进

除了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了解之外,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从学生的接受层次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进行有效的转变。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影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者们应针对当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影片的呈现内容进行过滤,组织学生观看体现德育教育主题的电影,潜移默化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就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可以对实践进行合理的应用。

2.3 评价机制的有效确立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德育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这样不仅无法有效督促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难以调动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针对这一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除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改进之外,同时还应确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以及开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系列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从而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优化中职教学体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对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组织者的角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中职学校教学的特殊性,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转变,确立有效评价机制,不仅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神圣的教育使命,同时也是转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汀.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文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杨利军.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孙爱军.论当前中职生德育现状及教育对策[D].鲁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婷婷,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青海西宁 810000

作者:张婷婷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实施,为当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内部管理与学习的领导者,担负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班级的管理活动。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化、深入化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工作;问题与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教育工作的从事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因素,班主任工作有利于处理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还处于叛逆期与敏感期,这些问题都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在新的课程改革下,班主任管理工作注重以人为本,传统的应试教育与当今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近几年,生活水平不断地进步,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途径逐渐的增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依然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显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都在成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衔接时期,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点滴基础。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教师还是将成绩放在首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德育思想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工作主要以说教为主,瑞昱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的开展。

2.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方法与观念落后。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指导者,是学生的领导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班级内部的学习与工作的氛围比较差,学生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上也会弱化。传统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情况了解的不够深入,对于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的、科学的合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都没有办法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革新发展与自我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德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不适应,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没有将这些德育理念与实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与德育教育的原则向背离。

3.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中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男女生在外貌器官上的差别越来越大,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与探究心,教师需要为学生普及生理卫生知识,否则学生的内心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在心理上,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这是每个学生的必然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情绪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的调整自己的负面的情绪,变得非常容易发怒,当与班主任的理念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甚至使用暴力的态度来面对家长和长辈,教师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正常现象。但是,许多班主任都没有办法认识到这一问题,对于学生生活与工作中问题的方方面面没有办法有效的解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解决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问题的办法

1.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班主任需要科学合理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清醒的认识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受到的新的挑战。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分析,根据初中发展的性格特点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师生平等理念,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从根本上改善班班级管理的主要风格,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系统化、科学化、有效化的班级管理活动,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因此,若想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不断地转变管理理念,变革管理办法。

2.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初中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思想上比较极端,情绪上难以把控自己,这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班主任在可以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中,以青春期的学生健康为主体,进行交流,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当下学习与生活中的主要的问题,对学生尽心科学化的疏导,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理念,增强学生内心对班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的工作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班主任工作要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平教育,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要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德育工作的具体内涵,并且进行因材施教,打破传统的德育常规。例如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国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口骂人,引导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做志愿者等,在实践生活中理解道德的内涵,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当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班主任需要及时的认识到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进行德育教育,替身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金民.浅议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干[J].2011,(9):212-212.

[2]马仁.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工作[J].学园,2014,(19):112-112.

[3]达琼.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读与写(上,下旬),2014,(24):365-365.

[4]苏品荣.新课改背景下乡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

作者:杨礼义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3:

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浅析

摘 要: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影响到学校日常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学习,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學生心理问题轻则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重则影响到学生成长和发展,本文对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心理辅导、多形式提高学习能力等解决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技校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策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雇主认识到高级技工型人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受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资源集中化,生源总量减少,高职、高专等学校扩招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与高职、高中、大专等层次学校争夺生源上形势日趋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的竞争。面对生源萎缩、竞争加剧等现状,技工学校生源总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技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进而会由此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和为人处世心理,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三大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

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时学习成绩都不甚理想,不爱学习、无心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素是其学习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其进入技校后,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类似的情况下,远离父母的管教、缺少外部学习压力,学生失去对自身的明确定位,最终导致失去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一部分同学过分追求高分导致高分低能力,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丧失斗志;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定位过低,本着来学校是拿毕业证的心态,违背了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更有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沾染如电脑游戏、交男女朋友、抽烟等不良习惯,导致无心学习,心思全放在其他无关学习的方面。综合来说,学生缺乏理想、抱负、自信心、荣辱感等心理因素最终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是形成对学习自暴自弃的主要原因。

2.缺乏自信心

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以学习技能为主要目的,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按照领导者“准备度分析”,有两种情况,即“低能力低意愿R1型”和“低能力高意愿R2型”。由于学校课程设置为“理论+实训+实习”的模式,学生入学后第一年是英语、计算机、语文等理论课程学习,第二年才开始技术课学习和实习,专业课同实训等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相比较为抽象,学生普遍存在听课困难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R1型学生既没有主动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又较差,听不懂专业课会使其放弃听课,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R2型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意愿,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较高的学习动力,但由于知识基础较差、能力不足,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发掘此类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逐渐会失去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适应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学校教学方式,原有的灌输式、接受式教学使其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目前技工学校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实习+实训”,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及消化不足使其难以适应要求更高的高技术性实验实训课程。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车、钳、焊等工种实习,而对于要求较高的数控编程、电气控制综合实验等缺少对理论知识的深入领会和掌握,进而不能适应实习实训教学,亦无法学到技能,造成毕业时学习成果很低的窘迫局面。

二、技工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个人因素

升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基本为15~18岁,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变化,有极强的自尊心理,因此对外界反应也极其敏感。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学校学技术,毕业后也只是走入企业、工厂的工作岗位,觉得低人一等,一旦自尊心受到打击,会出现自我认知障碍、社交失调、情绪失衡等间问题,严重影响学学习和发展。也有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集中寄宿制学校,脱离了父母的管教,进入相对自我管理和对社会认知的新阶段,社会上新鲜事物对其产生巨大影响,这与其对原有社会认知有巨大反差,一旦学生无法适应,将会产生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在家中被父母娇惯,养成自私、自大、独来独往的性格,来到学校后无法融入同学、室友之中,渐渐被同学排除在交友圈之外,此外还有过分自卑、急躁冲动、消极悲观等性格都会使学生心理产生问题。

2.学校因素

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学校既教学生知识技能,同时也是照顾学生生活的另一个“父母”,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是学校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目前技工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往往一个专职班主任兼任几个班,学生人数都在百人以上,因此对学生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班主任对于大范围出现的心理问题苗头会及时干预,但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能管理不到位或疏忽,未及时干预造成心理问题发展,势必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当前技工学校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善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一些老师课堂监管不到位、授课方式过于传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不能激发学习兴趣。现有考核评价体系过于陈旧,缺少过程评价机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和水平,虽然学校一直坚持致力于德育教育,以团委、学生处为载体,以社团为助力,开展多角度、多题材、多形式的学校德育教育,学生德育发展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受学生个体因素限制,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加强。

3.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价值体系受社会转型、金融冲击、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思想和诚信缺失等不良社会风气对技工学校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作为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的成员,面对如此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尚不能完全自制,一旦迷失方向,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不可扭转的消极影响。学生在学习作风上浮躁不踏实,行为上缺失诚信、个人自私自利的心理正是道德准则失衡的客观反映。一些学生过于自傲以至于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认为自身能力可以完全应付将来的工作和事物;一些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能力差学什么都是无用,产生厌学情绪;更有甚者被社会享乐主义影响,不能正确处理休闲与学习的关系,最终导致荒废学业,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当前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在本科甚至研究生都难找工作的大环境下,由于学历因素导致技工学校学生就业选择处于不利地位,对未来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内心向往急于走向社会,却担心一旦走出学校自己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风险,无法自立、焦虑、彷徨等导致其长期处在压力状态,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将会使其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技工学校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学生心理問题已成为影响技工学校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学生个人、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发展。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应有一定空间发展自我,但不能一味放纵,毕竟技工学校学生还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浅,判断力不足,很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因此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不可或缺。

1.强化心理辅导,树立正确“三观”

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在学习中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取得事业上的良好发展。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学校应强化德育教育,以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将心理辅导融入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快乐学习,避免出现心理问题。面对学生出现的自卑、自傲、自负、缺少自信心等不健康心理时,学校、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强化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事心理辅导,加强理想和前途教育,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团委联合学生处组织学生开展“人生处世小讲堂”等类型讲座,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案例形式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讲座中学会处理心理问题,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指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进行合理化分解,使学生通过渐进性和阶段性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帮助他们建立目标导向激励系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重要性,在学校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和技术的重要性,通过激励手段不断提升道德水平,以争取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提升学习能力,营造学习环境

强化学法指导,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形式活动、改善教学教法等方式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自信心。校风学风也是影像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良好的校风学风,主导了学生学习价值观,能够使学生严谨、务实、勤奋地学习,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校的教学抓得紧、抓得实,教学态度务实求真,教学内容扎实,创新教学方法,学习氛围浓厚,校风校纪严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就会更高,因此,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和学术底蕴,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技工学校当前紧要任务。

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他们自身问题,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方应共同协作,齐心协力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太胜.学习动力缺失的类型、成因及对策——高职院校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2]黄西宁.技校生自卑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J].广西教育,2002(27).

[3]祁可斌.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漫谈[J].职业教育研究,2004(08).

作者:李永建

上一篇:小学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