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研讨论文

2022-04-29

一、课题的提出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国家的兴亡发达,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四化建设的接班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现实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研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研讨论文 篇1:

中职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政策指导和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不管是从招生数量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更多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注重内涵发展。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德育的问题,这将是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德育目标定位不明。“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德育目标可分为最高德育目标和发展性德育目标。最高德育目标是理想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所要实现的结果。发展性德育目标是现实的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对人的培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前后衔接意义的目标要求。中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定向性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但大多中职学校常常把最高德育目标当作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发展性德育目标来要求,不关注德育对象不同的年龄特点,不能体现出中职教育特色,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使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产生缺失和错位,偏离职业教育基本内容,偏离中职学校需求,造成德育实效性降低。

2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中职学校由于德育目标定位不恰当,片面强调理想,从而导致把最高德育目标定为主要德育内容,而把作为社会基本义务的德育要求却给排挤和忽略了。在学校,学生受到“树立崇高理想”的教育,而在社会上,学生经常听到、看到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强烈的反差反而使学生对德育目标产生怀疑。这种德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教育达不到实效性、渗透性、持续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3 德育方法呆滞陈旧。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对于德育的认识相当模糊,德育方法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肤浅、苍白无力的说教水平上。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呆板,缺乏生机活力。我们习惯于把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让学生接触社会,不重视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其实这种脱离社会道德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封闭的德育方式有很多弊端。

4 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的效果和价值所作出的评价和判定。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沿袭每学期写操行评语的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学校德育评价主体十分单一,学生个体的德育评价主要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判裁,带有厚重的主观性,而其他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基本上都不参与德育评价活动。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更是无权自己评价自己。这样的评价主观因素多,客观性不强,评价标准模糊,评价方法混乱,很难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个别老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又虚又空,没有实际意义。面对现实社会一些消极东西对学生的影响,认为德育作用有限,或无能为力,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深入研讨,出现问题大多实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急于应付。由于对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如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存在思想不稳、数额不足、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德育经费不足,设施陈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实效;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适应新情况的有效机制,缺乏规范的制度、激励政策与评估体系,进而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动力和约束机制等等。这些都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2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近年来由于高校、高中扩招,中职学校出现招生难,生源素质下降、就业难等问题,学校办学面临严峻挑战。过去中职学校招收的是大学落榜的高中生和重点高中落榜的初中生,生源素质有保证,而现在招收的是普高落榜的初中生,而且学校为了经济运转和生存,还要招收比录取分数线低许多的低分生。正是这个原因,社会对中职学校存在鄙视的心理,在新生心目中,往往认为进入中职学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加上本身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成就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中职学生普遍产生厌学现象。

3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利益多元化给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因素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追求利润、强调物质利益的特点影响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趋向。二是社会不良思潮、不正之风向学校渗透侵蚀。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渗透到校园中来,给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带来了不良影响。三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冲击。开放的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获得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的同时,也看到了有害的内容。

三、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 确立正确的德育理念。作为一名学校的员工,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管理员、后勤临时工,要统一认识,有正确的德育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把德育摆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热爱、尊重、理解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这一理念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统一认识的同时,要重视所有教师员工的思想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大政方针,提高政治理论素质;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学习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员工日常工作行为。这样,以身示范,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对待学生。

2 建章立制,保证德育的实施。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督查等活动,使全体学校人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形成正规合理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达到德育的目的。如《学生手册》编辑了学生在校期间有关学籍规定、学习纪律、宿舍纪律与卫生管理、学习奖励、思想政治品德评定、违纪处罚等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既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的规范意识,也对部分学生起到了警示作用。对班级管理,学校有《班级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考核制度》、《班主任管理规范》、《教师全员值班制度》等等,使德育和管理工作真正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3 重视课堂教学,加强各种课程的德育效果。一方面,应

重视德育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当前,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以及他们对法律、社会公德等基本知识的欠缺,使得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变化,是非辨别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甄别力;要加强法律基础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提高抗挫折能力,保持积极健康心态。另一方面各专业任课教师要注意专业教学的德育效果。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称为职业道德灌输。各专业有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学生在通过德育课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后,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使学生对专业所属行业的职业道德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并且在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不同方面有明晰的理解,对典型的岗位职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同时借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达到灌输的目的。

4 加强班主任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班会进行德育渗透。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灌输德育思想,要把德育与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同时要抓住对学生影响较大的热点问题,使问题的提出具有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体现德育具有引导学生成长的实效性。一个成功的班会应该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班会活动中受到感染、教育、锻炼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体不断增强凝聚力、积极奋进的过程。

5 创建和谐温暖的德育环境,增强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和谐温暖的德育环境是指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我们要学会运用陶冶式教育方法,即通过美化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学校媒体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等达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

作者:杨 莉 陆勇敏 黄发生

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研讨论文 篇2: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国家的兴亡发达,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四化建设的接班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现实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必然使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新特点,必然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许多新问题,带来许多新困难。这些新特点、新问题、新困难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在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德育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所以要在新形势下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必须不断深化德育改革,以改革求实效。

二、概念界定

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能自觉抵御社会的不良倾向,明辨是非,逐步确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研究方法与原则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全面、准确地掌握小学德育新理论,收集有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前沿资料,坚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吸收消化已有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

认真调查分析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对我校德育工作作出评价,找出不足,寻找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比较研究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了解其他学校德育的经验,吸收借鉴其有用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德育实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对提高小学德育实效问题进行历史比较和发展预测,使之符合历史性、科学性、前瞻性的要求。

4.行动研究法

小学德育实效的研究过程,既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探索过程,需要研究我们的德育行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活动受到启迪,受到教育;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使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探索尽快上长升为理论成果,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以活动为依托,让活动成为学生获得道德体验,养成文明习惯的过程;以环境为媒介,形成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互相融合的育人氛围;以课程为载体,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探索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约之以规的德育,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的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不仅展示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也积累了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鲜活动经验。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寓目标于活动中,把他们吸引到活动中来,亲身参与其中,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020年“湖北武汉疫情”后,我校全体师生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捐款,我校大部分学生是新昆山人子女,不少孩子租住在车库,家境贫寒,他们将自己几个月的零用钱都捐了出来。5月19日14:28组织全体师生向灾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以向遇难者表示深切的悼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我们全体师生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再次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会到“大灾”显“大爱”的伟大壮举。

2022年我校结合“冬奥会”开展了“讲文明,迎奥运,树新风”系列活动。先后举行了校园“十佳故事能手”评比、校园“十佳小歌手”评比、校园“十佳阳光少年”评比、“迎奥运,展风采”绘画作文比赛、现场书法比赛、“迎奥运,道路安全”知识竞赛、广播操会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激励他们发挥班级小主人的作用,人人为班级增光,不断提高了孩子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按照“理论辅导——实验研究——研讨交流——成果推广”四个步骤稳步开展工作;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得失,交流探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也积累了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鲜活经验;学校结合新课改,深化实践性课题研究,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四年多来我校教师执教课题研究实践课300余节,其中市级实践课20多节。在廊坊市课题研究“双优”评比中先后有两位教师获一等奖,两位教师获二等奖。我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得到升华,四年多来,我校教师结合德育科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有6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20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五、研究后的思考

德育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德育活动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德育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形式,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尝试,但德育活动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活动设计和实施原则,怎样提高活动的育人效益,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反思能力还相对较弱,从而直接导致了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的不足。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怎样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德育实际问题,实现日常德育工作和德育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实现德育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转化,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体现在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上。小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发展变化,社会的發展变化都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必须在德育功能的发挥上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和途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充实。如何与日俱进,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也是今后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作者:张周燕

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研讨论文 篇3:

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

摘要: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是深化德育改革、推进德育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以“有形”之名,行“无痕”之实,在“无痕”之中,获“有形”之效,是在实践中保持德育张力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张力;德育问题;德育教师;学校文化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在于通过价值引导和促进自主建构,帮助学习者走上“成人之道”,从而令他们可以自主追求“值得一过”的“好生活”,并在“好生活”的追求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可是,长期以来,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根本特征,将德育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形式化、功利化诸种弊端,在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以至于被视为当代学校德育的综合症。如何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是深化德育改革、推进德育创新的关键性问题。

德育的有形,是指德育及其影响有异于自然而然的生活环境熏染或“生活教化”,它需要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努力,藉由诸种有形的教育影响因素及其载体(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活动要素、校园环境等)予以体现。为了突出德育的这种“有形性”,实践中的学校德育更是以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课程(或活动)等来加以凸显。可是,在不断地评估、反思之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过分凸显的“有形德育”,却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德育的形式主义和道德说教之风,“教”与“育”相分离、“知”与“行”相脱节的现象颇为严重,德育实效无法获得实质上的保障。有鉴于此,人们便将关注的焦点转向“无痕的德育”,尤其是期望透过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团体气氛、活动氛围等的道德习染或熏陶,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可是,这种“无痕”德育终归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倘若学校能够真正成为“道德社区”,且这种道德社区的影响力足以抵御或消解来自“非道德社区”的不良影响,以至于在学习者的生活和成长中自动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在学校中,“所有的教育即是德育”,对德育进行专门筹划便显得多余。浪漫主义者即怀此种教育情愫。不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教育画卷上的这种理想状态却非常难以达成。在普遍存在的升学主义、分数至上的背景下,这种“世外桃源”式的教育更是近乎镜花水月。此情此景之下,德育实效同样无法获得实质上的保障。

其实,在德育的有形与“无痕”之间,并不存在某种非此即彼的截然对立状态。德育的有形,在于学校的任何组织行为都必须从“道德的观念”出发,体现其作为专门育人机构的根本特征;在于教育者必须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来进行价值引導,并指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于学校的领导方式、团体气氛、活动氛围等,也都必须自觉地“合乎教育目的”“蕴涵道德价值”。然而,“有形德育”的影响及其效果却在“无痕”之中,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互动、自主反思之中,在真善相映、美善相谐的教育情境和氛围之中。二者的关系犹如大海中的航线,看似无痕却有则可循,德育便是沿着航线行进在大海中的“航船”。

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要想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便需要力求达到这样一种良性状态:以“有形”之名,行“无痕”之实;在“无痕”之中,获“有形”之效。也就是说,有形的教育影响因素及其载体(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活动要素、校园环境等),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道德的目的”,乃至通过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课程(或活动)来推进德育,也是理所应当。但是,这种有形的德育,并非某种外在于人的强制力量,而是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和个人的自主建构而自觉自愿地发生的。这种发生,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顺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显得“自然而然”。不过,德育的这种“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效果却是有形的。这种有形的效果,不仅表现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能够增进他们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敏感性,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动能力,以至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有鉴于此,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使之达到良性状态,便在客观上要求:

第一,把握德育的专业特性,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与知识、技能教学不同,德育的专业特性集中表现在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影响和帮助学习者形成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态度、情感和正确观念,并在此种态度、情感、观念的驱动和指引下付诸行动。其核心在于指导人生、指导行动。它不仅需要教师自身能够对人生、对社会进行正确认识和恰当把握,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基于育人立场对学习者施加德育影响的独特品质和专门能力。

有鉴于此,无论是“专门的”德育教师,还是“非专门的”德育教师,都必须不断增强德育专业素养,包括群己意识、伦理观念、人文关怀、人格品质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拓展和提升。对“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道德认识与价值澄清的能力,对生活情景的道德敏感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作为咨询者和辅导者的角色承担,则是更加专门化的要求。

就职后培训和专业成长来说,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需要致力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对人生与道德、社会发展与道德问题、个体道德成长与道德教育、教师专业道德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扭转“重专题轻问题”“重讲授轻研讨”“重反思轻改进”的局面;二是加强校本培训和建立“德育(或班主任)工作室”,着眼于问题研讨和专题资源库建设;三是重视制度建设,做好德育管理常规,激发教师的德育工作热情;四是开展德育科研,以校本德育问题的研究,带动德育工作的逐步改进和自主提升。

第二,分析学校的德育现状,加强德育问题的诊断。虽然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所面临的德育困境相近,各种德育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办学性质、层次、类型不同,生源、校内外环境、德育传统诸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学校的德育问题依然具有特殊性,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德育问题,其表征及成因也可能千差万别。所以,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张力,需要着重分析学校的德育现状,加强对德育问题的诊断。

学校德育问题,涉及学生品德问题和学校德育工作问题两大方面。对学校的德育问题进行诊断,包括问题表征及根源、问题成因及作用机理、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主要有赖于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和教育经验。其中,关键在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分析问题成因及其作用机理。以校园欺辱行为为例。低年级同学和高年级同学是好朋友,但低年级同学常常在玩耍中受到欺负,如身体侵害、勒索钱财等。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形影不离。直接地看,这类行为属于人际交往不当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却与群体归属感的缺失(如被忽

视感、被排斥感等)、负向的人格特质(如不自信、怯懦、安全感缺失等)等有关。班级人际关系不当、班风校风不正,缺少关爱,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沟通不足或不畅,教师的教育行为缺乏针对性,等等,都是导致此类德育问题的直接成因。为此,改善班级人际关系,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群体活动,让他们深切体验到师长的关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锻造其自主性人格,便是当然的自主应对之策。

第三,以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氛围、行为方式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精神面貌,其整体状况,反映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之高低。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发挥学校组织的育人功能,对于达成教育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从学校作为组织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来看,课程开发本身是一种学校文化创建活动,反映出课程开发者在综合考虑知识、儿童、社会几个因素之后,基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作的“文化选择与创造”。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则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活动,旨在促进学校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能够起到价值引领、活动调控、行为规范等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必须把握将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这一实质,从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立足于时代精神,充分发挥生活经验、叙事素材等对于建构道德图式的意义。以小学生良好行為习惯的养成为例。现代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变迁,决定了个体的行为习惯必须由狭隘的私人生活向广泛的公共生活扩展,出反映尊卑贵贱向体现尊重、平等、关爱转变。这是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的基本共识。但就具体的学校而言,生源构成、区域位置等的不同,决定了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可能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有的可能侧重礼仪教育,有的则可能着眼于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不过,无论何种切入点,都必须既做到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又注意发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童话、寓言等的独特作用,把生活知识的学习、行为习惯的训练、兴趣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氛围的营造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密切家校社联系,建立“互喻型”德育网络。如何密切家校社之间的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一直都是德育实践界不懈探索的现实课题。从教育经验来看,以往的德育网络大都聚焦于育人环境的净化和教育合力的形成,致力于组织机构的设置、教育力量的动员和横向活动的开展。虽然力主从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不同优势角度建立全方位式德育网络,但鉴于学校作为专门育人机构的特性,家庭、社会常常被视为“配角”。在教育过程中,家庭、社会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出于“配合”学校、“配合”教师的需要,以至于出现如此局面:学校在专业上过于自信,在行动上深感无奈;家庭、社会在行动上被动应对,在观念上委过于人。为了避免此种弊端,便需要致力于建立“互喻型”的德育网络。

所谓“互喻型”德育网络,就是立足于教育要素、教育力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建立的德育网络。与以往不同,这种德育网络的建立,既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履行自身的教育责任,又有利于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有利于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成人(教师、家长、社会人士)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真诚交往和良性互动。建立“互喻型”德育网络,其基本前提是各种教育力量具有全面的育人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最关键的则是,教育实施主体依据组织性质和职责范围、区域特点、学生实际进行创新探索。目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发达的一些地区,致力于建立“互喻型”德育网络的创新尝试,正在变成一种教育实践常态。

作者:郑航

上一篇:引读法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论文下一篇:心理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