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论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业设计专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参与专业竞赛对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但在课程教学中穿插竞赛环节时,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引导学生参赛的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文章梳理近年来设计竞赛命题、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课程为主导的设计竞赛的参与机制,旨在促进设计竞赛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一篇:工业设计专业论文

工业设计品牌专业提升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生产力的推动,各种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使各个企业推出层出不穷的丰富产品。工业设计在各国的多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已经打开了专业认知的局面。而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我国借助了国外的优良的专业经验,以工业设计的方法来形成各种品牌差异性,从而提升了品牌形象。获得效益同时,同类产品、同类企业在技术创新遇到瓶颈,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相同,成本差别逐渐缩小,使得在产品的功能、价格、质量上雷同。消费大众在购买产品时,不能抉择同类产品的具体差異。为促进工业设计与我国文化产业相结合,要建立稳定发展的工业设计平台,与人才培育相结合,针对工业设计品牌专业建设,对工业设计品牌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业设计;品牌专业提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各种同类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质量雷同化现象严重。为使在市场环境下的工业设计品牌价值效应有所提升,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我国综合国力,从培养人才、师资力量、知识技术保护等方面来提升工业设计品牌。

一、品牌建设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企业面临技术、价格、成本、品牌效应的激烈竞争。一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不但代表了自身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国内外口碑。所以企业通过自身的工业设计塑造品牌的过程也是非常艰巨的,当前对工业品牌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品牌设计不但可以给企业带来不匪的收益,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下保有自身强有力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二、工业设计品牌专业提升研究

(一)大力发展专业人才

要使工业设计品牌在各个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核心问题就是提升工业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设计原理、技巧、技术研究以及借鉴国内外的实践发展趋势来结合本国国情以及将要研究的方向。解决工业设计专业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那么人才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业设计专业里学生应该夯实专业基础原理基础、掌握基本技能以及了解最新的国内外资讯。学校建立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既有对人才的激励制度也有在校期间不积极参与的人才清退制度。不浪费国家在人才培养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人才的同时,与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相结合,通过与企业产品的共同发展,人才在校园中就能参与到产品工业设计中,早日开拓视野才能更好的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在参与工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交流、沟通和共同协作能力,了解在实际产品中企业的需求。

(二)增强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师益友。专业性强、高素质的老师和团队对工业设计教育至关重要。老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具有与产品企业的交流能力,定期在各个企业带领学生进行产品参观,与当下最新的产品接轨,通过交流沟通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更好的完善、理解课程。

教学团队在聘任教师中,建立良好的教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在职过程中,积极选派专业性强的教师到企业中兼任职务,与企业团队共同参与到工业设计品牌的工作中来,实践有利于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奖励制度中包括老师的教学、企业中的兼任经历等。加深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更快的促进工业设计品牌发展。

鼓励学科多元化发展,让工业设计与多个专业共同进步。如:市场营销、工业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让学生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全面开拓学生、老师的专业修养。

(三)加快提升硬件建设

在教育教学环境方面,坚持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工业设计专业设备要定期维护、更新。保障高品质的教学环境。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学习深造。

三、工业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价值

工业设计品牌的专业性受法律严格保护,任何窃取专业的行为都会收到法律的查究。产品设计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法律的保护下,维护了工业设计品牌的利益,也使确保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设计的优势。根据工业设计品牌优势,以各种渠道来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将零散的消费者聚拢在这个稳定的群体中。作为企业产品投资者不再担心因开发新产品而存在的研发成本增量、大额的营销费用。它可以为企业带来独一无二的资产。此外,企业品牌独有的魅力会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这个工业设计品牌中来,让整个团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专业水准。

作为消费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追求产品功能本身,而是品牌设计理念在消费者内心的价值认同感。而这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对品牌的附加值要求就越高。那么工业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价值显得非常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造就品牌,品牌象征文化。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高速发展,工业设计领域已经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工业设计提高品牌地位、增强品牌额外值以及市场营销竞争力。为提高工业设计的专业性,从人才、教学团队、以及硬件设施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结合国内外国情,积极交流沟通,对工业设计品牌专业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洪骥.全球化时代的工业设计产业培育研究[J].齐鲁艺苑,2018(02):77-80.

[2]张姮,凌霓.论互联网+时代创意农业品牌服务生态系统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12):165-168.

[3]陈平,朱静文.品牌价值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85-86.

[4]高智杰.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1):291-292.

[5]施莹莹.品牌定位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J].现代经济信息,2019(01):143-144.

项目:省部级+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YS013+基于产业集群特征的河北省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李美

第二篇: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思考

摘 要:参与专业竞赛对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但在课程教学中穿插竞赛环节时,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引导学生参赛的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文章梳理近年来设计竞赛命题、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课程为主导的设计竞赛的参与机制,旨在促进设计竞赛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竞赛;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参与机制

文章编码:1672-7053(2017)08-0131-02

1工業设计专业竞赛的发展与变化

工业设计作为实践性质很强的一门专业,在其教学过程中穿插设计竞赛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但设计竞赛并不是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量身定制;泛化了的工业设计概念涵盖的内容不断增加,也使得设计竞赛在设计内容和要求上有较大差异,设计竞赛命题所注重的与人才培养所注重的也并不一定相同,因此,认识到专业竞赛发展中的变化十分重要。

1.1工业设计竞赛命题的变化

工业设计专业,开始关注的重点是产品本身[1]。当时的设计则多以具体某个产品的造型设计为命题,如:艾美特电暖器造型设计等;而近年来,随对工业设计概念认识的不断变化,工业设计的着眼点逐渐从产品本身挪开[1]。设计考虑的因素增加,可能性空间更大,因此而来的设计竞赛命题要求变得多样且更加概念化,往往是要求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套较为全面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如:以“不仅视界”为主题设计一款3D多感官的综合游戏体验空间;命题要求的变化,设计内容由单一变得综合,知识面要求更加广泛,而能力要求也更加全面。

1.2参赛主体的变化

以造型创新为要求的工业设计大赛,理应为工业设计专业背景的同学参赛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宽泛的知识面要求致使计算机、通讯工程、机械设计等专业的同学有了相同大小的发挥空间,比如:任何一款app的设计,要想让精艺的效果得以运转,都必须通过与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合作才能完成;这并不是否定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而是在这对合作关系中谁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参与工业设计竞赛并非工业设计专业同学的专属,其他专业参赛者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工业设计专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而这一结论在对2016年和2017年的“江苏省艺术设计大赛”中参赛的其他专业同学在总数中所占比例的统计中得以应证。

应对行业分工的变化,教育事业中对专业的细分等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业设计竞赛的发展与变化也不仅只有命题与参赛主体的变化,但这两点已足以说明:在工业设进行新一轮专业细分之前,竞赛机制的引入需要有适时的改变,才能更好的让竞赛服务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2以课程为主导的设计竞赛机制

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大大小小的设计竞赛,甚至让竞赛命题主导了课程内容,这对于提高专业知名度的确不失为一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这样结果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课程系统性的缺失,比赛所要求并非课程所注重。因此,合理引导、指导学生参赛需要建立科学的参赛机制。

2.1根据课程选择比赛

过于概念化的设计竞赛题目是低年级同学无法驾驭的,初次参赛的经历对接触专业不久的同学来说很重要,他们对专业的信仰和对自我的肯定来源于成功,面对失败往往不能客观的分析原因,取代为一种对自我学习的否定,因此,筛选适合的比赛至关重要。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来选择比赛;虽然早有人质疑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三段式”培养模式[2],但是不能否定在工业设计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中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即:技能培养课程(表现技法)、基础原理培养课程(构成)和创意能力培养课程(仿生设计),行课遵守“技法—原理—创意”的程序;同学们接受知识的程度是由简单到复杂,能力由单一渐渐完善,具有阶段性特征;但众多的比赛,由于涉及行业领域不同,所以很难按照能力要求的高低来分门别类,即便分类,也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性不相统一,因此,指导和组织学生参赛的第一步是通过教师的经验,根据某门具体课程的课程目标来选择竞赛;

2.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念

参加比赛并获得奖项对学生的能力无疑是一种肯定,以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具有利弊端的[3]。

第一,通过竞赛巩固知识,而非为了参与比赛而学习。追求企业、社会、行业以及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的肯定是学生参与竞赛的源动力,教师应将学生的这种动力转化为对专业知识与能力学习的渴望;但受到肯定的背后是奖学金、升学、高新入职等更高的利益关系,这些利诱是学生难以正视的,由此而来的参赛观念变得功利,不惜手段的参与到比赛中,而忽略亦步亦趋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长进;

第二,不获奖不等于课程成绩不理想。课程要求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仿生设计》,要求学生从自然生物形态与精神中抽象出形神兼备的造型,考核设计作品与仿生对象之间的相似与变化,注重过程大于结果,而这种“似是而非”未必是设计竞赛的要求与评审标准,或至占据评审分数的很小比例;单纯课程能力未必支持竞赛取胜。同学们往往过分看重比赛的结果,因为某次比赛获得奖项而沾沾自喜或者因为未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垂头丧气都是竞赛观念与课程能力培养的偏差而导致的错误成败观念。

2.3建立课程与竞赛双重评价体系

引入竞赛是为了通过竞赛实践课程所学,考查的重点应该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着重是课程大纲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即通过该课程学得什么?掌握什么能力?在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当然也應该成为一种能力的肯定,可在课程设计的考察标准中合理设置两者的比例,或者采取课程设计竞赛结果加分制,如:在课程考核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设计参与比赛并且获得奖项的,该课程考察最终成绩加5分。这种做法既肯定了专业竞赛的意义与作用,也没有过分看重设计竞赛成绩所带来的的影响。

2.4一个作品做4年

反观自己的设计作品时,很多高年级的同学会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好的改进方案和想法,因此,持续做一个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好设计的概率更大,参与竞赛获奖的可能性更高,将自己低年级时的作品改良后参与竞赛获得奖项会具有更高的成就感。持续做好一个设计有多层意义:首先、在众多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中,无法面面俱到。交互、玩具设计、汽车设计等同属同业设计范畴的不同行业之间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持续关注一两个方面更加实际易行;另外,持续关注一两个领域的设计,使得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而好的设计无论是从产品原理还是文化层面都需要有深厚的积累,这一点对于坚持竞赛中工业设计专业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而将偶然性想法创意化而得到的作品必然经不起推敲。

3结语

设计竞赛的参与获奖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教学能力,是检验工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试金石”[4]。但是竞赛机制的引入对于课程教学本身也具有利弊两端。只有持续关注竞赛的发展与变化,量体裁衣地选择参与比赛,正确看待竞赛的结果,才能在课程教学中扬长避短的发挥设计竞赛的有利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冀宁.工业设计的艺术哲学解析[J].文艺研究,2012,(6):163-164.

[2] 岳涵,刘永翔等.引入竞赛机制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7,(1):9-12.

[3]曾力,梁家年.专业竞赛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价值再认识[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9):60-62.

[4] 岳涵,张双翼.二维形态构成课程考试体系改革 [J]. 中国冶金教育,2016,(1):66-71.

作者:刘昊 刘李明

第三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提出综合院校艺术类学科设置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探讨问题,从独立学院工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先后论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工科知识的匮乏、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产学研结构的建立,并对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模式中国的工业设计专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1990年前后,由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济高速发展,当庞大的市场需求已经产生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做好准备,为之服务的工业设计人才少之又少。2000年前后,企业逐渐认识到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工业设计迎来了新的浪潮,各个高校都增设了工业设计。2010年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新增工业设计专业,并且招收了第一届的学生,作为独立院校里如此年轻的专业,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讨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一、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1. 简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许多地方性大学和独立学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生搬硬套国内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由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这三大块组成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是至今仍被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对课程进行简单的叠加,在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把部分工科类的课程叠加上去。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既没有过渡也没有衔接,割裂了工业设计完整程序的贯通。导致教学与实际的设计要求相距甚远,与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设计脱节。

2.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陈旧。由于我国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时间短,相当一部分院校都存在办学时间短、基础薄弱的问题,而独立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之初,忙于解决师资和设备的问题,对于教学思想体系的研究不足。产学研的建设还在初步阶段,缺乏实践性和研究性的教学环境。

二、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1. 培养创新能力。除了日常的教学与实践外,与同类学校开展联合实践活动,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设计大赛也是一个有效的举措。不仅帮助学生更好更主动地消化所学知识,还能够增加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增强与工科工业设计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贯通。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对形态、色彩、创造力、设计表现的培养占其培养计划的绝大部分,至仍有不少的院校用“工业造型设计”(工造)这样的称谓来代替工业设计,其原因就是部分院校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没有真正改进和变更工业设计学科。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学生由于缺乏工科基础,对产品的特性和结构、机械原理、人机尺度、外部成型的加工方法和工艺都了解甚少。开设的部分工科类课程也是生硬叠加,课时过少,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一个较深入的把握的时候就已结束了学习。如果这些课程也是由艺术类工业设计的教师来讲授,那么对于教学质量就更难以保证,因为这些教师多数是由学校到学校,自己也缺乏实际经验,导致学生做出的设计都只是“纸上谈兵”,与市场脱节,甚至背离市场。为了及时修正这些问题,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工科知识的课程和学时数以外,在细分专业方向后,更可针对所选方向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家电设计方向,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加工工艺,甚至一些物理和电子的基础学习,并将这些有针对性的工科知识糅合到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聘请企业中的技师或工程师参与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 建设系统的综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较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相比较弱,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重视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是独立学院工业设计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专业实验室、工作室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培训基地,但工业设计实验室利用率低、昂贵设备束之高阁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除了慎选设备外,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利用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聘请专职的实验人员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外,还应该针对木工、金工、玻璃、陶瓷等不同领域,请技师指导学生进行模型的制作。一所独立学院资源有限,在专业建设上难以全面应对,本院母体学校广州大学在工业设计教学上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并拥有广州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依靠母体学校的资源,能够为学生的实战能力的培训提供新的力量。

4. 依托周边企业资源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结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必须体现实践的效应,独立学院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条件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高年级进行的专题设计,多数以虚拟的课题进行教学和设计。这种课题式教学看似有相当的完整性,但学生对于产品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知识多数来自于网络,所设计出的产品,往往流于空泛的概念,无法生产,没有触及市场真正的需求。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地处增城市,位于广州市东部近郊、珠三角东北部,有着肥沃的工业土壤,尤其有汽车、摩托车、IT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支撑。我院在与广州市华南摩托企业集团的校企合作项目上已有了一定的探索,并看到了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链条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业设计的课程教学中逐步形成企业课题进行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的灌输式传授转化为为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企业的技工师傅、工程师全程参与课题教学,对结构、材料等予以可行性分析的指导和帮助,企业的资源也弥补了校内实践平台所不能承载的部分。这种由设计专题与企业对接,产学并进的教学新模式必然对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职业设计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如何在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将社会学、心理学、工程技术、艺术、市场等学科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又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对于设计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领域,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为培养新时代的设计人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德】布尔德克著,胡飞译.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鲁晓波.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与高等工业设计教育对策[EB/OL].http://dolcn.com,设计在线,2001(8).

[3]肖颜琴.广东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再认识[J].装饰,2012(2).

责任编辑魏文琦

作者:庄妃

上一篇:国际贸易服务论文下一篇:中职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