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1

数学史渗透至中职数学教学中, 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 也是素质教育推广的要求。 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发展观、唯物主义观, 且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对于中职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 当前很多中职数学教师并未将数学史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导致数学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1中职数学特点分析

不同于一般初中数学教学, 中职数学具有独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上, 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联系,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1]。 二是教学内容方面, 主要将课本作为主要学习目标, 并加入一些初等、高等数学知识, 内容相对较多、但课时较少, 并未突出中职教学特点, 与专业课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2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数学史包含数学学科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单来说, 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将数学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能够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出来, 如祖冲之圆周率的提出等, 将这些事迹讲出来,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持久活力, 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 从而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可见, 将数学史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 笔者结合自身以往教学经验认为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2.1 借助数学典故, 加强课堂导入

众所周知, 中职学生认知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等相对较为薄弱, 特别是数学方面, 更是不够乐观。 主要是数学知识理解难度相对较大, 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 逐渐会感到枯燥。 基于此,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典故, 加强课堂导入, 以此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数学教学目标。

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具有独特的规律, 如果借助故事的形式, 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 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探索和了解数学历史, 逐渐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 且比国外数学家先提出1000多年。 为了纪念祖冲之做出的巨大贡献, 很多国外数学家将 π称为“祖率”, 并计算出了球体的体积。 教师给学生讲这些故事过程中, 很多学生会对此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并产生疑问“π是什么? 它为什么如此神奇? ”, 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 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π 的本质及用途。

2.2 掌握数学历史, 增强学生责任感

数学史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 无数学者在数学研究上不辞辛苦的研究, 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今天的一切, 都离不开这些数学家的支持和努力。 因此, 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数学历史悠久, 很多数学家事例都值得我们学习。 如《九章算术》、勾股定理等都是前人总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为我们所用。 在实践中, 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才能够激活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产生兴趣, 主动学习数学知识[3]。 如屈居于六平方米的陈景润, 借着一盏煤油灯, 伏在床板上攻克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 (1+2) , 促使我国数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针对性地选择, 每堂课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元素, 顺应中职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同时, 还能够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3 立足于学生特点, 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 缺少兴趣, 学生将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将数学史教育渗透至教学中, 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促使课堂更具启发性, 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继而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 如, 在进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可以采取故事形式引入新知识, 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吸引学生注意力, 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讲述数学史, 能够兼顾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 真正实现教学全面性目标。 同时, 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 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 搜集相关资料, 设计板报,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 促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另外, 还可以在学校支持下,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 促使学生能够关注数学, 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喜爱上数学知识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日后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

根据上文所述, 数学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关键, 将数学史渗透和引入其中, 在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因此, 教师要及时革新自身传统教学观念, 明确认识到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及本质的重要性, 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广, 中职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中等技能型人才。数学作为中职教学的基础性课程, 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 数学史在其中的应用不尽人意, 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结合中职数学特点, 分析和研究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以期为我国中职数学教学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数学史,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数学史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08) :128-129.

[2] 杨渭清.数学史在高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05) :143-146.

[3] 肖敏芳.浅谈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4, (11) :39-40.

[4] 汪林林.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5, (03) :97-98.

上一篇:论情感渗入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意义下一篇:浅谈《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