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者孤独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09-12

1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7月)统计显示中国网民过亿。网络最初是作为提供信息的科技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作社会科技, 被广泛适用于与人沟通(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2002), 向大众提供支持和归属感 (Sproull&Faraj, 1995, for a review) 。正是网络的这种发展及其优势近年来让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一项网络使用调查显示 (Brenner, 1997) , 大部分网络使用者认为网络干扰了他们的生活;一部分甚至认为报告出现了一些类似成瘾的问题。而且, 网络的运用可能导致社会的隔离 (Stoll, 1995;Turkle, 1996) 、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Kraut, Patterson, Lundmark, Kiesler, Muko-padhyay&Scherlis, 1998) 。与此相反, 部分学者描绘了网络对个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如, Sproull and Faraj (1995) 就强调了网络在人际沟通渠道上的发挥重要社会作用, 在网络中人们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和归属感。McKenna and Bargh (1998) 认为, 网上虚拟团体的存在可以帮助他们远离不良群体, 如同性恋, 通过匿名的方式实现社会化。

孤独感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 “当个体的社会关系太小或者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孤独便产生了” (Peplau, Russell, &Heim, 1 9 7 9) 。孤独感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 国外已把孤独作为评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心理咨询和治疗及群体心理卫生的调查与研究[1]。孤独与网络的过度使用存在持久的联系。“网络可以提供给他们交往和反应的工具, 提供与现实相反的、安全的、趣味的空间”(Morahan-Mnatin, 1999, p.43)。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逃避压力和不舒适感(Kraut, Patterson, Lundmark, Kiesler, Mukopadhyay, and Scherlis, 1998)。Kraut et al在一项纵向研究中测量网络对社会卷入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发现网络的过度使用与使用者的孤独体验相关。大量的使用网络与家庭成员交流的下降、社交范围的缩小、抑郁、孤独情绪的增加都有关系。其他研究结果也得出类似结论(Brenner, 1997) 。Stoll (1995) and Turkle (1 9 9 6) 也认为网络的使用可能导致社会隔离。

通过孤独感和网络使用的文献回顾, 已有研究证明与孤独相关的两种人格倾向:外倾性和神经质 (Hojat, 1982;Russell, Peplau, &Cutrona, 1980;Hamburger and BenArtzi, 2000) 。Hamburger and Ben-Artzi (2 0 0 0) 研究显示了内向和外向者运用不同的网络服务。该研究的独特贡献在于它论证了不仅人格特征与网络的不同使用相关, 也证明了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关系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些研究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他们提供了一个从整体上研究网络和健康, 具体上研究网络和孤独全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网络的使用的并非是相同的群体, 而是一个有多种人格特征所组成的, 有着各自不同需要和动机的群体。这也强调了在许多学者考虑网络使用者是一个重要变化, 迄今为止学者还将其作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本研究正是受该思维启发而展开的。笔者认认为网络使用者的孤独感水平受人格特征、网络服务的多样性综合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参与被试主要是湖南城市学院的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及武汉大学心理学专业的部分同学。共发放问卷1 0 0份, 剔除未按要求完成及无效问卷, 最终获得8 4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4 9人、女生3 5人, 年龄均在2 1~2 8岁之间。

2.2 研究工具

2.2.1 网络使用问卷

自编问卷。该问卷主要报告网络的使用频度。项目的选择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6年7月) 内容, 问卷由1 6个项目构成:找工作;学习;一般信息查询;群聊;下载游戏, 软件下载;聊天室;看新闻;性网站;收发邮件等。每一项5级记分 (从1-4根本不用, 到5经常用)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 两次结构分析转轴后所得四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占总方差的71.03%。分别命名为娱乐服务、技术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 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mnbach a分别为0.829、0.742、0.6 2 7、0.7 7 0, 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为0.868。

**p<0.01;*p<0.05

2.2.2 大五人格问卷

本研究采用简化版大五人格问卷, 测定被试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神经质性。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72, 内部一致性相关系数是0.44ㄢ

2.2.3 UCLA孤独量表

该量表为一维的, 主要测“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 针对的是被检查着的人际关系质量, 偏重于个体的主观孤独感。量表共20个条目, 4级评分, 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该量表α系数为0.8419, 重测相关为0.6239ㄢ

2.3 统计分析

测量结果用SPSS 12.0统计软件、T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网络使用问卷——因素分析

利用最大方差旋转对网络服务进行主成分探索性因素分析。为增加改量表的效度, 通过第一次旋转, 我们从量表的1 6项中省去负荷值不明显的项目:搜索一般信息、性网站等, 将剩下的1 3项进行第二次结构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四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占总方差的71.03%, 其中因子一占23.88%。表1显示了因素的负荷值和各因素所占的方差百分比。经认证后分别将因素命名为娱乐服务、技术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这些因素与一般网络服务的占有情况是一致的。

3.2 UCLA孤独量表评定结果

大学生整个孤独量表得分成正态分布。UCLA得分平均分39.964±8.187, 其中男生41.327±5.987, 女生38.057±10.324。经方差分析显示性别之间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 5)ㄢ

3.3 不同性别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质、网络服务和孤独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表2和表3显示, 对总体样本来说, 孤独感与网络服务存在显著性相关(p<0.0 5), 与宜人性人格倾向相关性高度显著(p<0.01)。对男性而言, 孤独感与尽责性成正相关(p<0.05)。对女性而言, 孤独感与外向性、宜人性均呈负相关p<0.05) 。

更为重要的是, 不同性别之间的人格变量与网络服务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男性中宜人性与技术服务呈高度正相关 (p<0.01) , 开放性性与社会服务、信息服务均呈正相关 (p<0.05) , 神经质倾向与娱乐消遣服务均呈负相关, 且呈现高度的显著性 (p<0.01) ;而对女性而言, 神经质与社会服务呈正相关 (p<0.05) 。

4 讨论

4.1 孤独感是社会缺陷造成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

互联网服务形式丰富。该研究结果支持研究假设, 即认为孤独感水平的是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和不同的人格倾向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整体样本而言,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孤独感之间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这与其他许多对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骆光林等, 1999;刘加艳, 2004)。但同时该结果也呈现出互联网使用这种男性的孤独感程度要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采取的样本有一定关系, 理工科的男生由于所处的环境中性别比例偏差较大,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不能立即满足, 因而造成普遍性的孤独体验。也有相关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刘加艳, 2004)

4.2 调查发现互联网使用者的孤独感水平与某种人格倾向显著相关

孤独感程度高者表现出宜人性水平低。根据Costa和McCrae的工具观认为, 宜人者能够创造快乐的环境和生活事件, 因此对幸福感具有工具性的作用。我们认为, 宜人者具有关系型性格特征, 由于性格随和, 一般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生活得满足感高, 因此孤独感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与此相反, 则孤独感水平较高, 因此他们可能会将对社会关系需求满足的渴望转向网络。具体而言, 不同性别的网络使用者表现出不同的网络孤独的模式。对男性而言, 孤独感与尽责性相关。尽责性表示克制和严谨, 与成就动机和组织计划有关, 同时反映个体自控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足的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 感受到社会竞争的压力, 社会、家庭赋予的角色期望较大, 加上受传统角色意识影响, 为了更好的发展自我, 其责任感有所增强, 但自身具备的条件、社会经验尚不满足, 对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惶恐不安, 内心有不被理解甚至不被现在社会所接纳的感觉, 感受到的孤独感强烈。而网络能给与他们暂时性缓解的空间, 一定程度上起到宣泄的作用。此外, 研究表明, 外向性低、宜人性低的女性更倾向于孤独。两者都影响着人际交往的质量。我们认为女性的内向、害羞及敏感多疑的个性都会影响到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造成人际交往水平低, 从而缺少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 因此孤独感水平高

4.3 研究表明, 不同性别之间的人格变量与网络服务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女性表现为神经质人格倾向与社会服务相关, 与Hamburger (2003) 的研究结果一致。神经质主要衡量的是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情绪化, 尤其是在校女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学习、恋爱、工作等多重压力, 情绪的稳定性较差, 但是与男性相比较, 女性自我意识水平较高。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自我意识作为压力防御而起作用 (Suls&Fletcher, 1985) 。认为, 低自我意识的个体其对压力事件他们心理、生理反应不充分、不能采取相应的行为, 这种倾向将导致身体长期的处于低水平健康, 增加其身体疾患的易感性。自我意识也表现在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高水平自我意识的女性比男性更留意自身的心理状态, 她们更懂得宣泄,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隐身性提供一个平台, 在那里他们感觉到可以安全的宣泄和分享个人情感。博客等具有网络日志等多种功能的网络服务正满足她们自我利益的需求。至于网络购物是否对女性独有的宣泄方式有帮助理论上尚无论证。男性的人格变量与网络服务模式更加复杂。具有神经质的个性内向不稳定, 常在社交场合过分敏感、胆怯、害怕被拒绝, 并相信自己是不可爱和无吸引力的, 因而回避交往 (Sangster, Ellison, 1978) 。网络娱乐服务的多样性、交互性, 尤其是网络游戏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交际的平台, 如“竞技类”游戏中的反恐精英、“角色扮演类”的大富翁等, 玩家像是生活一个全新的社会里, 同样有需要遵守的准则与标准, 在现实世界中交际能力不足者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他们“抑制解除” (Joinson, 1998) [2]。因此充分的表现自己从而获得支持和欢迎;网络的工具性、技术性服务似乎更适合男性简单、快捷的生活要求;高开放性的个体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想象力丰富, 创新性强, 善于接受和应用新知识和新事物, 倾向于从多种渠道满足自己的要求, 因此表现在对网络中社会性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利用程度较高。

5 结语

该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的人口统计的狭隘性。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 不足以代表整个网络使用人群, 他们使用网络有其不同之处。但我们认为大学生网络使用群体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未来的研究还将在更广泛的使用人群中进行心理学方面的调查。

该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揭示网络不再是跟当作一种普遍的无差别的媒体, 而是有着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网络使用者也不再是单一的群体, 而是有具有各种人格特征的组合。我们已表明这种服务与人格类型相互作用:不同的人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网络服务, 同时也揭示了它们对网络健康的影响。这些发现将为将来关于个体网络健康研究中网络的不同用途和不同人格的关系提供方向。但关于进一步探讨使用不同网络服务对个体健康水平影响的动态过程是必需的。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网络使用者孤独感的因素。方法用UCLA孤独量表对84名经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的孤独情况进行测试, 并测量了孤独感与网络服务内容及人格特征 (The-Big-Five) 的相关。结果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整体样本孤独分数与网络服务、宜人性人格因素有一定的相关。不同性别之间的人格变量与网络服务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结论孤独感的产生是人格倾向与网络服务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孤独感,在线抑制解除,网络服务,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M.Murphy”G.A.Kuphik.Loneliness, stressandwell-be-ing-aheaperguide[J].LondonandNewyourk, 1992:1-55.

[2] Joinson, A.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J]In J.Gackenbach (Ed.) ,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San Diego:Academic Press, 1998:43-60.

[3] Y.Amichai-Hamburger, E.Ben-Artzi.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 (19) :71-80.

[4] Y.Amichai-Hamburger, Y..Internet and personalit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 (18) :1-10.

[5] Hamburger, Y.A., Ben-Artzi, 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0 (16) :441-449.

[6] Janet Morahan-Martina, Phyllis Schumacherb.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 (19) :659-671.

[7] 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12) :286-287, 292.

[8] 杨文娇, 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8) :39-42.

上一篇:基于辅导员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下一篇:绿色校园规划建设中的低碳生态措施研究——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