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12-02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炎) 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以小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气促、组织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感染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炎症共同参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几十年来, 因毛支炎住院的患儿较过去有明显增多, 约占住院婴幼儿的1/6[1];其中, 部分重型毛支炎患儿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尤其是具有免疫缺陷症或先天性呼吸道或心脏疾病者。因此,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毛支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 探讨重度毛支炎的影响因素, 以指导临床毛支炎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支炎患儿241例为研究对象, 全部符合毛支炎诊断标准[2], 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入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祛痰、平喘等支持治疗, 部分危重儿供氧、ICU辅助呼吸疗法。241例患儿中, 男178例, 女63例;年龄1~22个月, 平均年龄 (5.28±2.92) 月;其中1~6月龄176例, 7~12月龄65例;肥胖135例, 其中轻度肥胖111例, 中度肥胖11例, 重度肥胖13例;居住农村的有53例, 城镇188例;有哮喘家族史46例, 其中一级26例, 二/三级20例;出生时伴有先天性心脏病6例;出生体重≥2500kg226例, <2500kg15例;住院时间1~23d, 平均为 (6.53±2.94) d;症状及体症:发热44例, 咳嗽241例, 气促232例, 喘息241例, 紫绀79例, 双肺体征以喘鸣为主, 肺底部闻及细湿音134例。

1.2 调查内容

对患儿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发病季节、肥胖情况、病情轻重、哮喘家族史 (一级、二或三级、无) 、患儿湿疹史、是否居住农村及统计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2]

重度毛支炎:出现呼吸衰竭表现或SO2<95%或需要辅助氧治疗者。肥胖:按小儿肥胖诊断标准诊断,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9%、40%~49%和≥50%的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肥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x-±s) , 2组比较采用t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作为自变量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重度毛支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应用单因素分析, 在α=0.5水平初筛出5个与重度毛支炎发生有关联的因素。分别为:年龄、肥胖、居住地、先心、出生体重。重度毛支炎发生与性别、哮喘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性。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重度毛支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居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是重度毛支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生重度毛支炎的风险性高。

3 讨论

目前, 对重度毛支炎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因素还知之甚少。因此, 研究影响重度毛支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降低重度毛支炎的发生率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中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居住地为农村是重度毛支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居住地为农村的毛支炎患儿发生重度毛支炎的概率加大, 发生重度毛支炎的OR值为5.4002。农村居住环境与重度毛支炎的关系可能与医疗条件、营养条件较差、尤其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补充不足、家庭生活方式 (被动吸烟等) 有关。有先天性心脏病与重度毛支炎发生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生重度毛支炎的OR值为15.4182, 表明先心病是发生重型毛支炎的危险因素, 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肺部炎症、特别是缺氧引起肺小血管暂时性收缩和肺动脉压力增高, 存在心脏疾病时, 心脏不能耐受相应的后负荷增加而进一步加重缺氧和导致内环境紊乱, 致使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 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是重度毛支炎发生的2个危险因素, 居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生重度毛支炎的风险性高。如果对以上2个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 可以降低重度毛支炎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炎) 发生的危险因素, 为预防重度毛支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241例毛支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重度毛支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重度毛支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肥胖、居住地、先心、出生体重与重度毛支炎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 居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是重度毛支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和有先天性心脏病是重度毛支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 可以降低重度毛支炎的发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重度,危险因素,调查

参考文献

[1] Schwarze J, Donnell DR, Rohwedder A, et al.Latency and persistence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espite T cell immunit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69 (7) :801~805.

[2] 胡亚美.讧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 2005:134.

上一篇:探析目前档案业务指导与行政执法工作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