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护理缺陷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

2023-03-02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 因工作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理或因技术问题而发生护理操作错误, 给患者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造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不满, 但未造成严重后果[1]。护理缺陷的发生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甚至影响医院声誉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加以管理是最大限度防止护理缺陷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也是当今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 本院临床各科室上报护理部的28例护理缺陷为资料, 其中给药错误的19例, 采集标本错误的2例, 拨尿管错误2例, 静脉输液未松止血带2例, 推车安全阈未扣造成病人坠车1例, 新生儿烫伤1例, 手术机械准备不全1例。

1.2 方法

(1) 对28例护理缺陷内容进行分类, 并从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对发生护理缺陷的责任人作一般情况分析, 包括责任人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 (3) 对发生护理缺陷科室分布进行分析。

2 结果 (表1, 表2, 表3, 表4)

3 护理缺陷相关因素分析

3.1 人员因素

从表2看出28例护理缺陷中, 人员因素是主要因素占75%, 详细原因如下。

(1) 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此类缺陷发生率最高占67.9%。护理操作规程是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是维糸护理质量保证的关键[2]。部分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表现在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在执行护理工作时, 精力不集中, 粗心大意, 如打针、发药时没有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药名、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2)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欠缺:临床护理服务存在着不主动、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 护士在履行的职责中、注重执行医嘱、完成输液、注射、发药等工作, 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忽视了主动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巡视病房、基础护理等工作, 造成病人出现问题, 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3) 人力资源不足:为了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各科室的床位不断增加, 工作量增大, 造成科室护理人员相对缺偏, 当护士人手紧缺, 工作超负荷时, 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 出现角色冲突, 长此以往将护士身心疲惫, 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3]。在我院发生护理缺陷最多的科室是妇产科、神经内科, 各占21.5%。妇产科病人周转快, 每日出入院人数占全院首位, 神经内科收住患者多、重、年龄大, 病情反复波动变化快, 这些科室护理工作繁忙, 每天需完成大量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 需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工作压力大。因此, 如何配备合理的护士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 也是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有效保证[4]。 (4) 发生缺陷的高发人群, 从表3可以看出, 发生缺陷的高发人群为低年资护士, 发生了21例占75%。年青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 经验不足,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差距, 年青护士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 与患者沟通及观察病情能力欠缺。其次, 年青护士缺乏细心和耐心, 对患者出现的问题, 没有认真分析研究, 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 对治疗、用药情况不了解, 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3.2 管理因素

(1) 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表现在管理制度、护理常规、规范不健全和不完善, 执行力度不够, 缺乏科学管理, 一些护理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 没有切实抓管理, 抓质量, 管理措施不位是医院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上级监控缺乏力度:管理者对替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 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 对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没有制订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 随意性大, 影响患者安全。 (3) 人员管理疏忽:对工作环境不熟悉的新护士, 有思想问题未得到解决的老护士, 基础训练不够, 技术不熟练的护士, 平时工作马虎、爱聊天、打手机等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 护士长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没有分类进行培训、开导以及教育, 导致这些护士经常容易发生护理缺陷[5]。

3.3 技术因素

(1) 专业技术不熟练:随着护理新观念、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涌现, 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这不仅对护理人员造成较大压力, 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从表3看, 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技术操作不熟练, 平时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跟不上, 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 (2) 工作条理差, 不能统筹兼顾: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 经验不足, 当遇到患者多, 工作忙, 单独值班时, 易暴露经验不足, 技术不娴熟, 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 导致护理缺陷3.4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与患者安全同样具有密切关糸, 医院的设施、环境、各种设备是否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等都与患者安全相关, 特别是抢救设备一旦有故障, 就可能导致抢救失败, 导致患者死亡[4]。在28例护理缺陷中, 有一例是推车安全阈未扣好造成病人坠车, 因此, 医院的各种设备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护理缺陷和事故发生。

4 加强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4.1 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根据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制定确保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 完善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如:交接班制度、护理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护理缺陷 (差错、事故) 报告制度、不能在上班时间吃东西、打手机等制度。这些制度虽然是传统的常规制度, 但实践证明也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确保患者安全的制度, 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严格落实。

4.2 严格制订各项岗位职责

根据每天的工作流程, 将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各班岗位上, 每个环节, 每件那怕再细小的事都要有人负责, 一环扣一环, 环环紧密相连。每天上班护士根据岗位职责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

4.3 重视安全教育, 防患于未然

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 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广大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 使全体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处我保护。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坚持每季度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 用实际案例分析、教育护士、引导护士、使护士明白工作不负责任, 就会发生护理差错和事故, 就会触犯法律, 使每位护理人员对自己负责, 对患者负责。从而提高工作责任心, 防患于未然。

4.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改革, 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 动态安排人力资源, 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员, 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做好传、帮、带、教, 工作安排上注意新老搭配, 能力强弱搭配, 实行弹性排班, 以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以此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4.4 加强业务知识及技术学习,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 管理者千方百计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 并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拓宽护士的知识面, 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每季度进行三基考核, 专业技术操作考试, 对护理人员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

4.5 加强环境、设备、药品的管理, 确保患者安全

病区环境应规范, 光线明亮, 走廓内不摆放障碍物, 保持地面干燥, 拖地时设有“防滑”标志, 浴室、厕所安装扶手。每日对平车、床栏、病床、床脚轮刹车安全性能及抢救仪器的功能进行检查, 保持其功能状态良好。病区内贮存的药品必须分类存放, 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分开放置, 药品标签一一定位对应, 外用药用红色边框的标签;高浓度的电解质、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 必须单独存放, 且有醒目标志, 随时提醒护理人员注意此类高风险药物, 避免用药错误。

摘要:目的 分析发生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 制定管理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 本院各科室上报护理部的28例护理缺陷, 从护理缺陷发生的内容、相关因素、人员情况、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护理缺陷的发生主要与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相关因素管理,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防止护理缺陷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陷,原因分析,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立娟, 李海霞.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4, 10 (3) :258.

[2] 张玉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0) :915.

[3] 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386.

[4] 卫生部, 医政司, 医馆司指导, 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2009~2010版.北京:科技出版社, 6~7.

[5] 王惠芬.护理缺陷产生相关因素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5) :22~23.

上一篇:浅谈初中政治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途径下一篇: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的漏洞与对策探究